登陆注册
12980400000008

第8章 阴云:战争策源地的形成(8)

双方随后展开了惨烈的马德里战役,马德里军民和数万国际纵队浴血奋战,90%的西班牙共产党党员投入到前线,叛军的数次进攻均被打退。2月6日起,叛军在马德里东南发起持续20天的哈拉马河战役,意图截断马德里和东南地区的交通。在共和军的反击下,这一企图破灭。为了牵制共和军兵力,叛军又数度在科尔多瓦、直布罗陀、格拉纳达等地开始进攻,先后占领蒙托巴、马拉加等地区。

1937年6月,由于持续半年之久的马德里战役的失败,叛军开始重点进攻西班牙北部,意图占领比斯开湾沿岸的重工业区阿斯图里亚斯和巴斯克。15万叛军(德、意军占10万以上)围攻巴斯克省首府毕尔巴鄂,驻守此处的共和军仅有6万人,但进行了英勇抵抗。6月20日,占绝对优势的叛军攻下毕尔巴鄂,随后继续进攻希洪和桑坦德等地。

列强角逐,二战的预演

1937年7月,共和军发动布鲁内特(马德里西北,中部战线)战役;9月,共和军发起萨拉戈萨(东部战线)战役。这两次进攻性战役,目的是为减轻北部战线的压力。但攻势如潮的叛军,还是将整个西班牙北方占领。局势开始对共和国不利。这年10月28日,共和国将首都迁往巴塞罗那。

12月5日,共和军向叛军要地特鲁埃尔展开攻势,目的是粉碎叛军行将展开的又一次针对马德里的进攻。共和军占领特鲁埃尔后,叛军被迫放弃进攻马德里,双方在特鲁埃尔展开激战。鏖战两个月后,攻占特鲁埃尔的共和军尽管作战奋勇,终因寡不敌众,又无法及时得到人员和物资的补充,被迫在1938年2月16日撤出特鲁埃尔。叛军则乘胜在东部战区扩大战线。

1938年3月,叛军以5个军的兵力在德、意干涉军的配合下进攻阿拉贡。9日,叛军突破共和军防线。截止到4月15日,叛军已经占领特伦普、莱里达、比纳罗斯等地,共和国控制区由此被分割为两部分,中部、东南部和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联系被切断。叛军随后分兵两路,分南北两个方向向巴伦西亚和巴塞罗那发动进攻。

7月到10月,共和军为扭转战局,投入10多万兵力在埃布罗河地区发动进攻。3个月的时间内,共和军歼敌8万多,击毁敌机200多架。但因无法得到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补充,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再次被迫进入防御。12月23日,缓过气来的叛军和干涉军出动40多万兵力向加泰罗尼亚发动全面进攻,实力远逊叛军的共和军被迫边打边撤。

1939年1月26日,巴塞罗那陷落。2月8日,菲格拉斯被占领,25万共和军退入法国,并被解除武装。2月9日,叛军和干涉军进抵西、法边境,西班牙和欧洲陆上其余国家的联系被彻底截断。两天后,叛军占领加泰罗尼亚全境。

困境之中,英法政府宣布承认弗朗哥政权,并断绝了和西班牙共和国的外交关系,致使共和国的局势雪上加霜。3月5日,中部战线司令卡萨多于马德里发动军事政变,屠杀左翼人士,并向叛军打开了进入马德里的大门。28日,叛军和德意干涉军进入马德里,这标志着西班牙内战的结束。

整个内战期间,共和军几乎全赖苏联的援助,以及世界各国民众捐献的物资药品武器等的维持。以美国为例,尽管政府下令对交战双方禁运,但美国民间企业向共和军提供了350万吨的汽油并提供无限期贷款,反法西斯人士募集了大量资金和物资援助西班牙人民(但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也向弗朗哥出售了上万辆卡车),法国则为共和军提供了更多的物资、军备援助,并为此数度遭到意大利方面的指控。

德国除了派遣空军和“志愿人员”参战并提供大量军事物资援助外,还派出了“德意志”号、“舍尔海军上将”号、“科隆”号等战舰以及数艘潜艇进入战区。意大利派出了十多万干涉军参战。德、意两国的军事支援,是叛军得以夺取政权的最根本因素。

西班牙内战以其参战人员之众、持续时间之久、介入国家之多被称为是大战的前奏。尤为关键的是,这场内战由于德、意的悍然干涉和各国民众自发的反法西斯作战行动,足以视为二战的预演。

第十四节 狼狈为奸,三国同盟的形成

在不断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德、日、意三国逐渐走上结盟的道路,至于其原因,简单而言,既是各强国间矛盾的产物,又是三国共同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在欧洲,德国、意大利在不断扩军备战的过程中进行勾结。最终,两国于1936年签订了《德意协定书》,德意轴心初步成形。

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签订的这一协议,又叫《柏林-罗马轴心协定》,于1936年10月25日在德国柏林签订。主要内容为德国承认意大利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当时墨索里尼正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战争),意大利向德国许以在埃塞俄比亚的诸多特权;两国秘密划分巴尔干半岛和多瑙河流域的势力范围;共同承认弗朗哥政权,在西班牙及其余重大国际问题上同进共退;双方进行军事合作,共同发展空军。

值得一提的是,德意两国在30年代前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以对奥地利的争夺为焦点。希特勒上台后,其在奥地利的法西斯党徒刺杀奥地利首相时(见前文),将奥地利看成是自己势力范围的墨索里尼勃然大怒,调遣重兵至奥地利边境,准备和德国开战。

1935年,意大利悍然进攻埃塞俄比亚,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尽管制裁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影响并不大,但双方间的关系已然恶化。当时,希特勒为了争取墨索里尼,公开支持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发动的侵略战争。德意两国的关系开始进入缓和期,在中欧、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也开始弱化。及至《协定书》的签订,两国关系正式走向同盟,也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1936年11月1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表演说,宣称“罗马和柏林间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并表示其余欧洲国家(包括英法)应该围绕这一“轴心”进行合作。这是“轴心国”的由来。

至于三国轴心中的另一主角日本,也因为和英美等国间的矛盾而逐渐向德、意两国靠拢。德国在一战以前曾一度将远东视为争夺之要地,并将中国山东纳入其势力范围。但一战期间,德国在远东的势力被连根拔起(值得注意的是,正是日本将德国在远东、太平洋上的殖民地掠为己有)。希特勒上台后,积极谋求在远东的利益。1934年8月23日,德国和中国签订了《德中贸易协定》;1936年4月8日,又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借款协定,帮助中国建立现代化军事力量,并向中国大量出售武器。值得一提的是,在淞沪会战中,正是有赖德式装备和大批德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中方军队才得以在极度劣势下抵抗了3个月之久。

另一方面,日本又是德国在远东牵制苏联及对抗英、法、美等国的潜在最佳盟友,德日两国于1935年11月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名为反布尔什维克,实则是结盟的一种试探。尽管在这一协定内双方并无彼此承担军事、经济、外交等合作的义务,且双方在各方面上均存在很大的矛盾,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但两国毕竟走出了结盟的第一步。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后,德国认为这是对其战略不符的举动,故对此表示反对。日本要求德国和中国断绝关系,但德国在1938年2月前一直采取中立政策,并分别于1937年11月和1938年1月两次进行调停,均无济于事。

截至1938年2月,大战已经迫在眉睫,德国需要日本在远东配合其即将对欧洲展开的军事行动,希望能与日本结成军事同盟,在远东牵制英、法等国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意图独霸亚太地区的日本,也迫切需要德国的支持。这期间可看成是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尽管后来由于对苏联政策问题上各有分歧,但双方的谈判行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在三国同盟正式成形前,德意两国已经先建立起军事、经济等全方位的同盟关系。1939年5月22日,德意双方签订为期10年的“钢铁协定”,目的是改造欧洲,德、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联合,形成“战无不胜的3亿人集团”。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亲自出席了签字仪式,这被认为是大战即将到来的信号。

当战争如期爆发后,德、日加快了关于结盟的步骤,双方代表团在1940年9月于东京展开谈判,意大利代表团随后加入。9月27日,三方代表团在德国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称《柏林公约》或《三国轴心协定》),条约有效期为10年。《三国同盟条约》主要内容为:日本承认德国、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国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三国保证缔约国一方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的一国攻击时,应予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相援助。

《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轴心国的正式成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德、意、日这三大罪魁外,二战前后加入轴心国集团的尚有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等国(即希特勒德国的仆从国,均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加入)。

附:条约原文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的政府认为世界一切国家各据有应有的空间是任何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决定在致力于大东亚以及欧洲各区域方面互相援助和合作,其首要目的为在各该区域建立并维持事物的新秩序,旨在促进有关人民的共同繁荣与福利。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的政府同意如下:

第一条

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志和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第二条

德意志和意大利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第三条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同意遵循着上述路线努力合作。三国并承允如果三缔约国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欧洲战争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

第四条

为了实施本协定,由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的政府各自指派委员组成的联合技术委员会将迅速开会。

第五条

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声明上述各条款毫不影响三个缔约国与苏俄间现存的政治地位。

第六条

本协定应予签字后立即生效,并将从其生效日起继续有效十年。在上述期限届满以前适当时间,各缔约国如经任何一国请求,应为本协定的延期举行谈判。

下列签署人经各国政府正式授权,在本条约上签名盖章,以资证明。

1940年9月27日定于柏林

德国代表:里宾特洛甫

意大利代表:齐亚诺

日本代表:来栖三郎

附:为什么是德、意、日

一战的伤疤未好,二战就再次爆发。掀起战争的,缘何是德、意、日三国?

撇开军国主义传统不言(德、日均为代表),很多人注意到德、意、日三国的客观条件对其外交政策的选择,德国、意大利、日本均为资源颇为不足的国家,经济的脆弱性,是其选择对外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统治者的掠夺政策更容易得到民众支持的不可或缺之因素。

《凡尔赛条约》加诸德国的枷锁太过沉重,并且德国地处法俄之间,强敌环伺,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而在《凡尔赛条约》的影响下,意大利的处境更为糟糕。意大利在1937年的钢产量仅为210万吨,约为英国八分之一,法国的四分之一。发电量为154亿度,为英国五分之一。意大利的科技、工业水平也仅居欧洲中游,与英法德尚有不小的差距。再如日本,钢铁产量仅为美国钢产量的二十分之一,石油仅为美国的百分之一。日本的领土,同样狭小。可以说,轴心国的共同点是有对外掠夺的客观“需要”。

另一方面,鲜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德、意、日均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三国均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但几乎在同一时期,先后通过武力手段取得了统一。普鲁士通过三次对外战争,以铁血之路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帝国;日本则通过倒幕运动,结束了诸侯纷争的时期,明治天皇建立了日本帝国;撒丁王国经历近20年的努力,也以战争手段统一意大利,建立意大利王国。

德、意、日三国均是新成立的年轻帝国。三国的建立,被认为是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三件最重大事件。三国在建国以后均成了对外扩张的“活跃”分子,一战期间三国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参与战争,亦是积极对外扩张的反映,即便实力相对较弱的意大利,也数度和英法两国处于战争边沿。

德、意、日三国的扩张政策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三个国家在从封建亡国迅速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均保留了很大成分的封建残余。因此它们在政治上,也相对脆弱得多。当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统治阶级均束手无策(至于德国,《凡尔赛条约》的后期影响因素极大),其原因除了经济脆弱外,政治脆弱亦是无法规避的重要因素。30年代初,除了早已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意大利,德、日两国均处于风雨飘摇中,国内暗杀、政变事件不断,这成了右翼分子上台的“东风”。

但无论如何,德、日、意三国掀起二战风暴的客观因素再多,也离不开三国的主观因素,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法西斯分子的顺风纵火,是真正令战争变成可能的关键。正是这些战争狂魔,将世界各国卷入了战争惨剧中。

同类推荐
  • 末世之龙起浅滩

    末世之龙起浅滩

    人类对自然的践踏得到了上天惩罚,一个只针对人类的病毒爆发了,三个月的时间让七成的人口变成了可怕的怪物丧尸。活着的人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往日安逸的生活,不甘心被动的接受老天给于的惩罚,人们奋起反抗。肖臣一个为了战友的尊严被迫复原的正直军人,建基地,保护亲人和战友以及父老乡亲。利用祖先遗留下来的储物戒指,报复末世前敌对的国家,成就一番事业。末世尾为守着自己的亲人抛弃一切荣誉,只为弥补自己欠他们的感情!向军人和家属致敬
  •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间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取非法或合法手段、通过秘密或公开徐径窃取情报,也进行颠覆、暗杀、绑架、爆炸、心战、破坏等隐蔽行为;被派谴或收买来从事刺探机密、情报或进行破坏活动。
  • 远航

    远航

    蒙古国的军舰苏赫巴托尔号从来都没有见过海,马上就要退役了。作为海军总司令的船长发愿,一定要让船在被拆解之前见到海。为了实现远航的计划,船长不顾大副的阻止,率船员绑架了一个俄罗斯商人,企图穿越西伯利亚抵达北冰洋。这次远航的计划注定是失败,可是光荣的蒙古国海军,必定会将对大海的信念带回到大海上。
  • 兵锋临世

    兵锋临世

    兵锋临世,且看现代军人如何逆境求生存,带领终于自己的部下征战四方,一统河山。
  • 残刃

    残刃

    一个民族,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经受苦难。中华民族,在八年的抗战中,奠基了这个古老而强大民族,唤醒了民族的巨龙。韩涛一个军人,穿越到抗战年间,带你看中华民族如何觉醒和抗战年间不为人知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异能女

    重生之异能女

    【新书】【无虐宠文】【异能精彩来袭】上一世,她识人不清被迫离开豪门,在所有人眼里所谓是什么都不会草包一个的千金,在一个偶然的时机她被害而死。下一世,她是所有人眼中崇拜,畏惧,尊敬的人,简直堪称神,每一次的逆天都给人带来太多惊喜,她来到异能世界,又会怎样掀起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呢?她腹黑冷漠,在一次无故的重生中得了一块异能芯片直装大脑,全世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冷酷无情(唯对她,多了一分温暖)惊才风逸,世界带头人,神秘组织领头人,强大的隐世家族继承人?**【这枚无敌异能芯片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 微信世界

    微信世界

    杨浩说:在这里,你拥有微信,你就是万能的神!当你发现,从朋友圈拿出一艘’航空母舰’时……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吗?如果,微信平台、微信商店、微信游戏里面所有的功能……都能够拿来使用呢?你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而且你会很好奇!在这里,微信几乎万能,就好像造物主一样……
  • 冰心残雪

    冰心残雪

    ‘从前的我,找不到;现在的我,太陌生。’蓝凌兮小声呢喃着。她到底做错了什么,连上天都要改变她。她本是一个天真可爱,纯真善良的孩子,可命运改变了她。她爱上了一个人,深深的爱着,却因没有勇气而不敢告白。再一次相遇,她会勇敢吗?同时,她的友谊也是一波三折,但她就是天之骄子,凭着骨子里的傲气克服了重重困难。这样的她,你心疼吗?在她的身上,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你想了解吗?她只知道,她很爱很爱他,而他却努力隐藏自己的爱,他不知道她也爱着他。
  • 全能法师末世行

    全能法师末世行

    末世的到来,人性的黑暗,谁能拯救光明?一切来得是那么的突然,科技与魔法的对抗,法术与斗气的较量。在这乱世当中,谁能突破命运,找回真理,且看一位少年的崛起。
  • 断掌

    断掌

    一入此途身难覆,从此再见已江湖。也许老爹对自己的评价同样适用于我:“我是个罪孽深重的人,死后入不得祖坟……”
  • 城市这么空

    城市这么空

    刚刚毕业求职,却被父母送入婚姻的殿堂,婚后才知道自己丈夫的不平凡,一边是商战的激烈,一边是求职的艰难,最后她决定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卷入商业的争斗;一边是丈夫的宠爱,一边是初恋的不舍,而她是否能够面对自己的真心???
  • 剑阁奇谈

    剑阁奇谈

    苍山月下,红枫映照残霞。美人无暇,提笔是画。惜是朝露昙花,竟是刹那天涯。
  • 基因狂潮

    基因狂潮

    当拥有了一个基因系统的时候,豌豆射手,生化僵尸,地狱恶魔,圣血天使,没有我造不出了的。但死亡却依旧紧随身后,是自保还是带领众人杀出重围?掌握自己的信念,徘徊于生死之间。聚信仰,铸神台,点神火,逆天改命。也许死亡才是开始,轮回得以重生。我是方言戍,基因系统的掌控者!
  • 陌陌印心石:美人赠我

    陌陌印心石:美人赠我

    铁与火于今止息。——“红胡子”安东尼?怀特李昂三世,以奥利博若斯众神之名,薛尔亚第一公仆,阿方索国王。薄伐元恒、克里斯滕森、罗兰?奈特奢德五世等16人觉得很赞。乌拉诺斯@安野王:战争结束了,一起喝两斤?安野王@乌拉诺斯:敌寇未退出我国土即言和,天子丞相当以人渣国贼论!我有好酒,问题是吃谁呢?乌拉诺斯@安野王:在驰道上遇到的第一个坏人?你吃他,我和龙吃他的马。无论他是薛尔亚人还是九夏人。安野王@乌拉诺斯:我和龙吃他和他的马,你和我和龙吃他的马。克里斯滕森@乌拉诺斯:......安野王@克里斯滕森:少年,出来和姐姐赛马可好?『围绕一块石头的史诗,九夏的兴亡、薛尔亚的宿命......众人与诸神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