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3600000007

第7章 寒门学子(1)

启蒙心灵

杨凤田学习上的优秀,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生活的幸福,总让他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俗话说:“严父慈母,儿女幸福”,他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良好启蒙教育。

父亲杨景和是个很要强的人,总想出人头地,干什么事都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他种地、磨面、打短工,还学会了木匠手艺。农闲时他不闲,做果匣子,磨荞麦面到集市上去卖,想方设法挣钱,维持家里生活,供儿女读书。他认识几个字,但认的不多,吃尽了没文化、没知识的苦头。所以他下决心,再苦再累也要让儿子上学读书。他知道“桑要从小育、人要从小教”,“子不教父之过”的道理。所以他对子女要求很严格,不听话、淘气打架的,他会严厉教训,甚至动手打骂。当然他还知道“言教不如身教、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所以他没有嗜痂之癖,在子女面前,他不仅是个严父,还是做人的榜样。

杨凤田的母亲郭连芳是位勤劳、宽厚、孝顺的家庭妇女。在旧社会“女人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统治下,女孩子很少有上学的,更何况是穷人家的女孩子呢。因此,她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化,但她天生聪慧,记忆力相当好。她经常给儿女讲历史故事,讲家庭的经历,讲古比今,如何做人。平日里,做饭、洗衣、喂猪、养鸡,全家人的衣服、鞋袜都是她一手缝制。一年四季没有闲的时候。在那更深夜静的晚上,母亲借着小油灯的微弱灯光,纺线、纳鞋底、缝补衣服的情景,杨凤田至今都历历在目。杨凤田的爷爷晚年多病,眼睛不好,看不清楚东西,还经常拉肚子,卧床不起。母亲从不嫌弃,耐心地服侍老人,尽显孝心。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则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宽容,因此儿女更加尊敬她。也由于母亲的宽厚、真诚,杨家的街坊邻居都与之交好,亲戚朋友经常来家走动。杨凤田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父母的一言一行,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父母成为他后来做人做事的榜样。

杨凤田除了得到父母的教育外,还得到了爷爷的关爱。爷爷是教书先生,非常重视学习。古人云:“三岁看八岁,八岁看老”,爷爷看出了“凤孙子”是个好苗子,格外喜欢。当杨凤田刚刚懂事时,就手把手教他认字、背“百家姓”和“三字经”、打算盘。上学前,杨凤田就已认识了不少字,并学会了加、减、乘、除。这给他以后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兄不如师弟

杨凤田的家乡解放后,让他最开心的是,他可以上学了。

1948年1月初的一天清晨,杨凤田早早地醒来了,睁开眼睛,

天还黑着呢。自己穿好衣服,跑到正在做饭的母亲跟前。“每天叫你都不起来,今天咋起这么早啊?”妈妈故意问他。

“今天不是上学吗!”他带着稚气回答妈妈的问话。妈妈知道儿子早就想上学念书了,只是解放前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再说他年龄还小,就没有叫他上学。解放了,人民政府号召适龄儿童都要上学念书,儿子赶上了好社会,于是答应了他上学读书的要求,没想到儿子这么着急。杨凤田简单吃了早饭,背起母亲做的书包,高高兴兴、连蹦带跳地走向铁河嘴子初级小学,成了一名小学生。

学校是有校规的,学生要遵守纪律,这对于自由散漫惯了的杨凤田来说,一时还难于适应。一堂课45分钟,真有点坐不住。东看看、西望望,精神老是溜号。老师曾多次提醒他要注意听讲,好一阵子,还是改不了。课后的作业虽然也能完成,但总是草草了事,不是很认真。因为不听话、淘气,曾挨过老师打手板。不过每当老师提问他时,总是对答如流,很少有卡壳的时候。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很好,总是排在前几名。杨凤田还清楚地记得:

有一次,我刚下课,四年级的老师突然把我叫到教室里,给我一道算术题让我计算。我看看题,想了想,一会儿就算出来了。这时老师转过头去,对站在一旁的一名男生说:“你看看,人家二年级的学生都能算出来的题,你都四年级了,还不会算,你这是咋学的?”然后拍拍我的脑袋说:“你很聪明,好好学习!”

师兄不如师弟这件事情在学校里很快传开了。老师们都知道杨凤田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他肯用功,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学生。于是老师对他因材施教,多次讲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等刻苦学习的故事,这对他还真有启发。他知道了“只要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好”的道理。他逐渐地用心学习了,随之学习成绩就更好了,获得了“区优秀学生”称号,1952年1月被保送到高小。

小学生胜了老先生

杨凤田被保送到高小读书,感到很光荣,很自豪。因此进入高小后,一直用心学习,成绩一直优秀。思想品德也越来越好,很受老师的喜欢,加入了少先队,担当了中队长、大队副和大队委会委员。

杨凤田的弟弟杨墨田,曾任稍户营子镇镇长,义县卫生局局长、质量局局长。他回忆说哥哥在读高小的时候就聪明过人,有件事情始终令他难忘:

那是解放后的事,我们家分到了土地,分到了房子,生活越过越好。随着时间的过去,家里人口的增加,孩子长大,分到的两间半房子已经不够住。解决住房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家里很迫切的问题。父亲经过查看,看准了一块房基地。经与地的主人协商同意兑换。我家把两年卖棉花的钱都给了那家还不够,还需给一些耕地。按当时的规定,二亩[1]耕地换一亩房基地。为了公平,两家特意请了本村的一位老先生。由他丈量土地,并算出亩数。当丈量完杨家的土地后,老先生戴上老花镜,扒拉起算盘珠,算出我家应给那一家多少条垄耕地。在丈量土地时,恰巧我五哥放学回家,他背着书包也跑来看热闹。当时,他已是六年级学生,学过一些土地面积的知识。他一边看老先生算,一边自己算。当听到老先生算的结果时,他望着老先生说:“老姑父,你算得不对吧?是不是再算一遍?”起先,老先生很自信,心想:“这么多年来,我从没有算错过,也没有人说我算错过。”因此有些不耐烦地说:“不会的,错不了。”五哥还挺执着,央求他再算一遍。老先生实在拗不过,不得不再算一遍。这一算,老先生傻眼了,不好意思地说:“多算了一条垄。”老先生很注重面子,面有羞色,过一会儿又说:“小凤子,以后这碗饭就得你吃了,我吃不了啦!”

杨凤田用自己所学,为家里算回一条垄(150米长)的耕地,全家人自然都很高兴,对他夸个不停。小学生胜了老先生的事,在铁河嘴子屯也传开了,成了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杨凤田的聪慧显露了头角。

快乐的童年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会玩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杨凤田小时候,家里人口多,孩子也多,很热闹。他从小就跟在哥哥、姐姐的屁股后头,到处玩耍。开始是看着他们玩,渐渐长大了,就和他们或邻居孩子们一起玩。当春天来临的时候,随着气候的转暖,台山上的小草渐渐吐出了绿芽、长大,变成郁郁葱葱的草原。各种野花相继开放、满山遍野、争奇斗艳。小鸟迎春而来,在一丛丛变绿了的灌木林中飞来飞去,啼鸣不停。杨凤田每逢不上学的时候,就愿意爬到山上,在那绿草如茵的草地上、丛林中,一边放驴、割草,一边用铁夹子捕鸟。每当捕到一只,就非常开心,非常快乐。如果捕到一只活鸟,就小心翼翼地拿回家,养起来;如果是只死鸟,拿回家用火烧着吃;捕多了就让母亲炒熟了就饭吃。小鸟的肉虽然不多,但吃起来非常香,别有风味。到了夏天,气温高了,雨水多了,河水涨了,他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屯南的细河里洗澡、玩水、抓鱼,观赏河滩上斑斓的鹅卵石,同样开心。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棉花开了,一片白茫茫;高粱红了,一片红彤彤。杨凤田在五彩缤纷的田野里,捡棉花、拔花生,干自己力所能及的农活。闲时在地里烧些毛豆、花生,吃起来津津有味,尽管嘴巴周围贴满了黑灰,双手成了黑“爪子”,也在所不惜。冬天尽管寒冷,却挡不住孩子们的身影。杨凤田仍然到室外玩耍。那时家家户户都有粪堆,像个小山包。于是孩子们就在这里玩起了“抢山头”的游戏。谁先登上山头,再把后上来的人推下去,谁就可以占山为王了。在同龄孩子中,杨凤田常常是胜利者。另外,撞拐、打箭杆(高粱杆)、玩嘎啦哈,也都是常玩的游戏。当大雪纷飞的时候,堆雪人、打雪仗,更是让他玩得兴起,全身冒汗。

同类推荐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如今看NBA,就是看林书豪,体会疯狂。林书豪最开始出名的时候,大家管他叫“一周耶稣”,或者叫“一周上帝”,凡是大家都这么叫了,约定俗成了影响深远了,都是有点道理的。这里面有说他神奇的意思,有说他有信仰的意思,也有参照某个大神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云云,或者穿着多少号球衣的上帝本人,说到头了,把上帝他老人家用上了,就表示最厉害了。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哥白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哥白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在波兰首都华沙西北约21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托伦,这就是伟大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故乡。他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那里。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托伦曾是一座富有的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哥白尼出生之前,托伦曾长期处于十字骑士团的统治下。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热门推荐
  • 女皇南青鸢

    女皇南青鸢

    当最终她君临天下,没人明白,其实最初,她只想和那个人携手看夕阳西下
  • 器宗武神

    器宗武神

    炼器宗师叶寒重回少年时代,携带逆天至宝炼星塔,炼化天地,这一世要将所有敌人踩在脚下,守护自己的亲人,问道无尽星河,碾过无尽枯骨,炼化无尽星辰,凝练至尊神魂,掌控诸天万界。
  • 嘉义管内采访册

    嘉义管内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常嚣张:邪魅王爷难驯服

    妃常嚣张:邪魅王爷难驯服

    NO.1“要钱还是要命!”“要钱!”“要钱还是要我?”萧酒儿抬眸,死死的皱着眉头:“夫君,我要钱和你的皮囊,你的心可以走……”NO.2一袭白衣,翩翩佳公子“公子,今年贵庚,可有娶妻?”“……”“公子,在下家财万惯,可否跟在下回家?”“……”“公子……”“萧酒儿!”男子转身,熟悉的美色让女子为之一抖逃!NO.3树荫下,双双对弈。黑子落。“女子当如令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白子围。“男子当如贾安,一夜七次郎……”
  • TFboys之爱不曾离开

    TFboys之爱不曾离开

    女孩为王俊凯守住了25岁前不恋爱的诺言,女孩离开了对王俊凯说“等你25的时候我还会回来的,就不知道那时你还喜不喜欢我了”王俊凯答“我会等你的”.王俊凯25岁后女孩会不会回来?女孩回来后会不会和王俊凯在一起?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想知道吗?自己看,结局会令你想不到哦~)
  • 遮天之东皇太一

    遮天之东皇太一

    大道阴阳,无极太一。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怎能不谱一曲铿锵战歌,描一幅浩瀚画卷,著一篇不世经文?吾为东皇,当镇压世间一切敌!
  • 恋爱天使,加糖不相恋

    恋爱天使,加糖不相恋

    她时常做一个梦,梦中的他满口鲜血的在她身前为她挡住魔子的攻击,而她并不爱他,她爱的正是要杀她的魔子烈风,她看着魔子的心狠手辣又看着他在自己眼前死去。她悲痛欲绝。。。
  • 你看不见的刻骨铭心

    你看不见的刻骨铭心

    苏童高中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王天宏,她以为两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即使不捅破,两颗年轻的心也是贴在一起的。直到王天宏忽然间从班上消失了,她才知道自己对他来说根本就什么都不是。曾经那么快乐的一个女孩从此有了忧愁,成长之路上的男孩子偶尔也能让她有那么一瞬间忘记烦恼,到头来,却仍是在不经意的转角处,再遇那个让自己刻骨铭心的人……
  • 冥武记

    冥武记

    滴水可以穿石,星火可以燎原,十年可以磨剑,叶枫是一滴水,一簇火,十年中的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在别人忽略它,无法注意到他,发现不了他的时候,杀人于无形。
  • 守护甜心之舞雪的复仇

    守护甜心之舞雪的复仇

    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已经让她的复仇之心崛起,最终,她复仇成功,月丽、原美、兴清都悲惨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