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3500000012

第12章 在解放军大熔炉里成长(5)

1957年,厂里安排李明5月下旬休假,他考虑到回家才不久,又不想劳累爸爸妈妈,就决定去北京游览万里长城。到京后入住前门大栅栏的一家小旅店二层的一个房间,两条凳子架着铺板,铺上放着普通卧具,一张八仙桌上摆着茶壶茶杯,边上还有一个脸盆架,打开窗户,街道上和店铺里的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人流熙来攘往。李明赶紧打听去长城的路线,得知先要去清华园,然后坐火车到一个叫“青龙桥”的车站下车就可以了,他随即抓紧出行准备。第二天他早早起来,挎上军用挎包,里面装有干粮、“凉白开”和刚从家里带来的旧蔡斯相机就赶路了。一路顺利,到站下车时才10时左右,巍峨雄伟的万里长城就横亘眼前。李明先去售票处看了一下列车时刻表,心想两三小时足够了,看到有1时30分去往清华园的火车,觉得挺合适,就急匆匆地登长城了。青龙桥车站边上有座纪念建筑——詹天佑的雕像,以纪念他建设这条铁路的功绩。登上长城,放眼望去,群山绵延不绝,长城沿着山势起起伏伏,李明一边沿着长城攀登,一边想,古人修筑万里长城该有多大的毅力啊!要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而这些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辛勤劳作与创造,长城的伟大,不就见证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吗!取出相机,给长城拍了几张照片。这时,似浩荡之河的长城上,只有他一个人,找不着人给自己照相,要自拍又没有三脚架,只能把相机放在城墙砖上,管它什么距离、光圈,大约摸地给自己照了几张相。从长城下来,刚过12时,回到火车站买返程票,售票员问:“你要坐明天凌晨的那趟车吗?”李明一听就知道自己太粗心了,他将1时30分误认为是13时30分。回京的车次,只有20时以后的了。怎么办?等8小时?于是他向车站的人讨教,有人说,从南口回北京的车次多一些,但此地离南口挺远,没有汽车,徒步得走4~5小时。也许是为了惩戒自己的粗心,李明一咬牙就出发了。沿着山边的公路,挺好走的,路上行人、车辆极少,虽有村庄,却人烟稀少,虽然很寂寞,但长城一直伴随着他。第一站,到了居庸关。城楼上不去,只能在外边看看,这个关隘城楼修得挺雄伟的,砖石上的雕刻挺精细。这本是一座打仗的防御工事,但却给人以刚毅、威风、牢固,而又气派、漂亮的艺术美感。休息一会儿,坚持既定目标,继续奔向南口,不到4小时到了南口,然后顺利返回旅店。吃过晚饭李明早早就休息了,躺在铺板上,李明的脑海里像过电影似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也许是指以前男儿要有卫国戍边的责任吧!自己今天却是从长城奔南口充好汉了……这次粗心大意可以编进“马大哈”的相声里了……

1957年空十师仍在承担受阅任务时,社会上已开始了“整风”运动,掀起了“大鸣、大放、大字报”高潮。部队是在完成受阅任务之后才开始的,经过相应的研究准备,师党委号召大家帮助党“整风”的动员令一下,大家像往常一样,热情踊跃参加。大鸣、大放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贴了出来,有的还比着谁写得多。李明年轻气盛,“大字报”也写了不少。正如后来党的领导人说的,“这是一个阳谋!”不久,“整风”运动就转为反右派斗争了。这场运动也给李明留下了一个“阴影”,主要是他的一篇题为《向师机务处的官僚主义作风致最后通牒》的“大字报”,内容写的事实是明确无误的,但标题的“最后通牒”4个字是犯忌的。后来孙华厂长对李明说:“你被定为‘中右’。”

被定为“右派”的人,经过大批判、组织处理,大多数去北大荒农场改造了,有少数被打成“右派”的义务兵被遣送回原籍。李明被告知,根据他在运动中的表现,站党委决定,他的预备党员转正期延期一年(1957年10月,党支部大会已通过他按期转正,但因搞运动,党委未批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右派”平反,所里干部科李玉群同志通知李明,1957年“反右”时,你预备期延期一年的决定撤销,仍按1957年转正。这已是25年后的事了。前不久,李明看了一本由几位著名“右派”子女写的书《往事并不如烟》,还是把他们压抑了30多年的话说出来了。

运动后,恢复了飞行训练,由于政治运动搞了几个月,因此,恢复飞行是逐步进行的,强度不是很大,内场工作不算繁忙,厂里开始安排干部休假。李明大约在4月底回沪探亲,但到上海不久就收到部队电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今年仍在部队招生,问他是否报名应考。这当然是李明期盼的,于是回电后,即结束休假回唐山部队。李明估计考试课目是数、理、化,数、理他一直在学,化学就忘得差不多了。行前,他就到书店去寻觅,令他喜出望外的是,读初中时买过的一本小册子《理科要览——化学》居然又重印了,以前看过,拿它当课本复习方便多了,这本小册子也就一直跟随他至今。

回部队后,他一边工作,一边临阵磨枪地恶补“高中”的数、理、化。6月底或7月初,李明接到通知去北京参加考试。到北京的海运仓招待所报到,那时海运仓是一片老式的军队平房,里面架着大通铺。报到后就开考了,考的是数、理、化3门。考得怎样,他并未上心,回部队后又投入了工作。

当时全国已掀起了“超英赶美”的“大跃进”高潮,全民大炼钢铁、农业放“卫星”。修理厂也开始有人“炼钢”,其实是领来焦炭把废铁与机加后的金属切屑熔炼到一起。同时,义务劳动也多起来了,如去唐山的小高炉群炼铁,每个人都要轮流干几天,也去农村公社劳动。印象较深的一次是去离部队不远的农村挖河沟,水已经抽干,要加宽河沟,并把河底的淤泥挖出去,挑到大堤的两边。大家热火朝天,你追我赶,轮流挖沟与挑泥。几小时后,李明渐觉体力不支了,休息时腿抽筋,坐下后起不来了,但还是坚持到收工。回部队吃饭,他竟一连吃了8个馒头,喝了两碗粥。事后,他也纳闷怎么一顿饭就把平时近两天的粮食都吃进去了呢?后来,李明想过,“大跃进”后,粮食严重歉收,即后来所谓的“天灾人祸”,使中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但在这天灾人祸中,是不是也有像他这样一顿饭就吃掉几斤粮的情况呢?那时“大跃进”,群众运动接连不断,其中有一首十分流行的鼓干劲的歌,歌词最后3个字是“干!干!干!”还办共产主义大食堂,敞开肚皮吃饭,这该吃掉多少粮食呀!

1958年国庆节后,他得到了两个喜讯,一是指导员告诉他,党委已批准他预备党员转正了,二是厂部收到了哈军工录取他的通知书!1958年,空十师共考取了3个人,除他以外,还有机械师尹枢年,无线电师陈宝琪。师机关要求他们3个人办理各种交接手续,清理归还物品,然后拿着介绍信去哈军工报到。记得是11月7日,1958年的苏联十月革命节,他们3个人坐火车去哈尔滨。列车行进中,看到列车两旁许多地方都烟火夹着红光,尤其入夜,有的地方更是火光冲天,大炼钢铁高潮遍布城乡。半夜列车到了哈尔滨,但哈军工接收学员的人已下班回去了,他们3个人在候车室等到天明。哈军工接收新生的人到后,看到就他们这几个人,就告知他们坐有轨车去哈军工,还给了便条,让他们进入哈军工的新生接待处报到。这样,7年的部队生活告一段落。他得益于空十师这5年多的培养教育和实际工作的锻炼,这也是他政治思想、工作作风、身体素质、技术水平、道德素养以及业余文体爱好养成和提高的关键时期。多姿多彩的部队生活,繁忙的业务工作,政治运动的洗礼,都使他获益匪浅,为他的继续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他又开始了新的高校学习生活,踏上了新的征程,也为以后长期从事军机研制的道路填实路基,积攒建筑材料,并准备好筑路工具。

同类推荐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2005年,安格拉?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随后三次连任。她不仅拥有德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还是欧洲政坛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2005-2015年,正是默克尔主政德国的十年。本书是一本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纪实性图书。它从默克尔的执政理念及政治态度上全面讲述了在默尔克领导下德国呈现出的崭新面貌。本书以默克尔为主线,从默克尔热爱歌剧及足球的“普通生活”到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从默克尔执掌的保守党到关乎民生的核能问题,从默克尔的战争策略到她的“国家原则”,从默克尔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到她认为的“权力本质”,从德国作为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到默克尔的未来,全面而详尽地阐释了默尔克政府的对内政策及对外策略。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是被公认的英明皇帝。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向被史学家所称道其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尽管因为社会制度封建性的局限,使康熙大帝具有与其他封建帝王同样的阶级压迫及封建剥削,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封建君主的睿智与英明。
热门推荐
  • 冰山总裁变妻奴:赖上萌妻

    冰山总裁变妻奴:赖上萌妻

    和自己交往了五年的准老公,半个月后将要和他结婚,这一天,她特意从澳大利亚飞了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盒子,那将是给他未婚夫的礼物,她一下了飞机就赶到他硕大的别墅,脑海里不禁回想起,他说的话。“等以后,我们结婚了,就住进来好不好?”女人莞尔一笑,“好。”那时的他,并不富裕,想要买起那么一栋房子,何年何月才能住进去?于是,他为了她,奋斗努力了四年,终于,他们成了这个房子的主人。他们一直都没有住进去,都想等到新婚夜,入洞房。现在,男人付得起这一栋房子,手里当然不会缺钱。男人在一个公司的顶层上班,月收入十万至一百万,这天,他要去澳大利亚出差,出差只是借口,他是想和自己的情人约会。没想到.........
  • 玄楚风云

    玄楚风云

    一个从宫廷到江湖之中的纷争,是非恩怨缠绕不清。古道生,流落于江湖中的前朝太子,本想平淡此身。无奈生世的揭晓,感情的波折,让他一度不知所措,更为不巧的是他又卷入一个关于上古的传闻之中,如波流般的力量把他推着前进,而他最终又将何去何从?是非古难断,恩怨绕人心。前时本无怨,何须剑相言?把酒合言欢,曲终人须散。余音荡千里,此间了了情。
  • 亡国公主之吾自妖娆

    亡国公主之吾自妖娆

    那一夜,月光清明,却照得一切那么凄哀。那一夜,无霜城破,大虞国灭,乱臣篡位。那一夜,她从高高在上的大虞国长公主,无霜城主,沦为新国臣民人人忌惮的亡国公主。那一夜,一切,一切都变了······所谓之曰:孤月离殇!
  • 缃绮为下裙

    缃绮为下裙

    当时间开始流动,一切都将要消失。永恒已去,何物能存、、
  • 羿仙

    羿仙

    易生太初,太初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化九宫,九宫之数,隐一圆极。修炼之法,素变万千,心种灵台,道之始。而心台不生灵根的一个凡人,却凭一坚韧的修仙之心,背负残破的古老弓箭,在漫漫的修真途中,一步一步的走上逆天罚地的巅峰道路。在这里给你们讲述不一样的古典修真,讲述不一样的筑基、开光、融合、心动、灵寂、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也讲诉不一样的战役策略曾经的沧海以化成山田,曾经的那些巨石也成了齑粉。千万年过了,你是否还记得你心底的那丝丝感动是什么?
  • 离月尽

    离月尽

    他执一紫剑,立于一树繁花之下。衣袖沾染上一团团朦朦胧胧的花香,三千青丝倾尽风华。满眼桃花,依旧深红浅红。那一眼就定了一世情殇。只有眼眸迷离渐起,流离了谁的年华。方知一梦三生,如今只有寒雪飘满枯萎的枝桠,为年轮披上了层层雪衣。一脚一浅一孤影走向独自白头。时光冷若冰霜,却凝结不了那清冷无双的脚步。只有行单影只,颠沛浪迹在天涯海角,看尽他未曾看过的风景如画。她又独自凭栏,玉阶之上的星星和萤火虫浮游,那一刻即为三生梦魇,相思寸烬。惟有在月镜之中,望他的沧桑容颜,一望断肠……
  • 趣味科学(科学知识大课堂)

    趣味科学(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
  • 不死邪魔

    不死邪魔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呼吸之间可轻易移山填海的修真者;力大无穷的紫睛金毛猿,毁天灭地的九头蛇皇,这里是妖兽的乐园,这里是弱者的坟墓。不一样的仙侠,不一样的修真之旅,相信我,只要你读下去,一定会马上被本书所吸引,一切尽在《不死邪魔》!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并签约,欢迎大家前往支持。)
  • 傲战仙穹

    傲战仙穹

    一个修仙废柴,被家族所抛弃,十三年来受到过无尽冷落!被父亲遗忘,遭兄弟的排斥!一次外出打猎改变了他的命运,生死关头间他毅然地选择跳下山崖,大难不死的他拜一缕神识为师,获逆天功法和牛逼的戒指,从此,他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修仙之路………
  • 快穿逆袭,反攻开始!

    快穿逆袭,反攻开始!

    上帝:“如果我愿意给你一次机会重新来过,但是你得帮我集齐300颗心,你愿意吗?”林泡泡:“我愿意”,上帝:“好孩子,你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