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之路的启示
“如何使老国有企业(国企)焕发青春?”曾经是而且目前依然是许多人、许多老国企孜孜不倦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1978年起步,中国国企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回顾30多年的国企改革历程就会发现,前进的道路波澜起伏:1978~1986年的国企经营层面改革,1987~1992年的国企所有权改革,1993~2004年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2005年以来又开始深化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内部改革。在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国企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革——承包租赁、清晰产权、建公司制、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兼并重组、搞股份制等。应该说这些变革手段对国企改革和发展,帮助国企度过难关、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也应当看到,国企改革30多年的种种变革手段,关注更多的是国企运行硬性指标的变革,可以把这个时期的变革看做为针对国企这个有机体实施的外科手术。为了保障国企健康运行,实施“外科手术”是必要的,但“外科手术”不可能也不应是国企改革的全部,更为重要的是调理变革——重塑“魂魄”,这是国企这个有机体焕发生机必不可少的重要改革内容。也就是说,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企原有的价值观念与管理模式必定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必须对国企的文化进行变革。如果不能伴随着国企的“外科手术”实施企业文化的再造变革,重塑国企的“魂魄”,“外科手术”成功的概率将大大下降,甚至会导致国企走上失败之路。因此,针对国企开展企业文化变革与建设,已经成为国企改革必经的涅 之路。“海尔”和“联想”的成功、“华安”的复活、“长虹”的闪烁,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航)也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西航人在经历了各种改革手段之后发现:只有依靠企业文化创新的力量,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老国企才能够真正脱胎换骨、涅 重生,才能焕发出不断涌动的青春活力。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何谓文化的力量?西航人认为:人世间的事物,除了在硬件上存在价值外,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性价值上也存在很大的附加值,这是因为事物都存在于特定的空间里,也就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中,从中提炼出一个全新的理念,并将之返还到这个氛围中,不但可以增加事物的附加值,还可以使得这种特定文化氛围愈加强烈。这就是文化软实力,也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种族是否能生存下去,不仅仅在于其血统姓氏是否延续,更主要的是这一种族的“特征”文化能否“延续”下去,如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因此,中航工业刚一挂牌,林左鸣总经理就组织成立了集团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提出了集团宗旨和理念。文化的力量不是表现为风扫残云、摧枯拉朽的刚力,而是潜移默化、滴水石穿的柔力。文化像气像水,于无声处显神威。天下最柔和的莫过于气,天清地宁之时,谁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谁也不在乎它的作用,但它却始终默默无闻地发挥着柔和者的本能。天下最软弱的莫过于水,风和日丽之时,它行走山谷,居低就洼,任人利用,它始终自然无争地发挥着软弱者的本能。水和气是再柔弱不过的了,但是,天下万物的生存无不受它们的影响。
文化决定能不能走路,有没有路可走。文化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当然,文化也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在创造企业虚拟价值的同时,也实现着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强有力的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金科玉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和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理念上。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竞争已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竞争。企业的竞争,将会成为企业文化的竞争。
文化决定兴衰
人的存在就是文化的存在。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人类存在。文化不只是点缀气氛,它能深入灵魂,影响到人的性格气质。牛仔文化造就美国人的崇尚力量,儒家文化造就中国人的重视规矩和秩序。一个社会,只有其文化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胸怀博大、博采众长的文化强国必定会是世界强国,文化若病弱无力,很难想象国家会强盛有力。
文化影响企业生命力
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无形的比有形的重要,软件比硬件重要。这不仅是经济时代的特征,也是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作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长期发展的自然结果。林左鸣总经理在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建设推进会上明确指出:“发展需要文化,文化支撑发展,没有文化底蕴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和长盛不衰的,无数成功企业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句话叫“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这预示着一个文化竞争时代的到来。今后,文化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和智慧之源。
文化影响企业生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经济中,同样的物质产品经过文化赋值会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这种竞争力,任何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同时,随着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拉动着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这种生产在社会生产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人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的文化力,第一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这六种“力”,也可以叫六种功能,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导向功能、纽带功能和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这六种力量、六种功能,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
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是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必须回答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如果不重视企业文化,企业就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文化根基动摇,精神支柱坍塌,再强的企业也会垮台。
当然也不能说,缺少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一定不能够取得成功,但可以断言,没有文化力量源泉的企业会缺少持久发展的动力,注定不会长期成功,注定不能够成为做大、做强、做久的“百年老店”。西航开展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打造西航文化,就是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情感意志和行为规范,这是维系西航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这也已经成为西航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西航文化是中航工业集团文化的延伸。它是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在西航的落地实践,是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宗旨和理念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西航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体现了中航工业集团文化的价值要求,它根植于中航工业集团文化,与中航工业集团文化息息相关、血脉相承;它归融于中航工业集团文化的宗旨、理念内涵的统领之下。
但西航人也明白,西航虽然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企业,有光荣的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传承,但也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西航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行。西航现在的文化体系就是西航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西航文化是创新文化,是文化创新实践的结果,是在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西航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是西航塑造价值品牌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和张扬员工文化个性的表现形式的总和,是我们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实践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西航文化实践体系包括文化理念体系“十个三”和文化实施体系,它的构建将成为西航独有的DNA,是我们十分珍贵的、独特的、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没有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持续经营的文化力量源泉就可能逐渐枯竭。不用说培育百年企业,即使是已有的辉煌也会泯灭。
文化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企业持续增长的力量却只能从优秀的企业文化中获取。适宜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壮大的作用不可估量,因为它对企业员工有着无穷的驱动力。这正如林左鸣总经理所言:“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集团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先进价值观体系,促进集团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统一集团意志,凝聚发展力量的必然要求。”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进程已经表明,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动力,更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