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办航空大约始于1926年冬,北伐军航空队进抵武汉之后,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之下设立航空处。1928年5月,接收北京政府航空署,遂于11月改航空处为航空署,隶属于军政部。1934年3月,迁航空署于南昌, 5月改航空署为航委会。机务维修工作,布点成网亦始于军政部航空署时期,至抗战前后,除继续运营已有的飞机制造厂外,还办了11个飞机修理工厂。这些飞机修理工厂基本上是按照空军部队驻扎和作战区域设置的,主要是负责飞机的修理,少数工厂可以装配和制造飞机。在抗战中,这些工厂的员工艰苦卓绝,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节 创建的飞机制造厂
一、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
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第一个全面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飞机制造厂。
(一)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创建
1934年2月,南京政府与美国寇蒂斯、道格拉斯两飞机制造公司在中国的代表联洲公司签订合同,在杭州创办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开中美技术合作之端。同年3月,开始建厂,6月底建造完工,9月筹备就绪,10月正式开工。
合同的期限为5年,其内容为:
(1)行政方面:设总经理1人,由美方选派,中方派监理1人。
(2)经济方面:在合同有效期间,完全由美方主持支配,国民政府居于监督地位。开办费由美方负责,计连息投资25万元,经费由中国政府支付,零星购置费,亦自此中开支,惟最大额以10万元为限, 5年期满后,中国政府清偿此资金,全厂即由我收回,自行办理。
(3)技术方面:建筑厂房购置机器设备,亦由美方负责,中国政府仍居监督地位。美方派技术人员,指导厂内人员,从事飞机制造工作。
关于厂内组织,则在总经理下,设工务处及会计课,工务处下又分设计、工程设施、管理、检验4课,分别处理器材、试验机工、焊工、金工、镀炼、木工、蒙布、油漆、军械及装配等工作。聘雇人员则由国内外大学航空机械及电机系毕业生中征选高级专门人才,由最高工业学校招雇基本干部,再招收熟练人员充当技工。成立之初,计聘雇美籍职员10人,本国职员11人,技工54人,至1939年6月已有美籍职员14人,中国职员162人,技工2767人。由于受到战事影响,未能进一步扩展。
(二)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制造工作
该厂制造工作的进行,兼具有训练作用,故难以划分阶段,现姑以开厂时为训练时期,继后为制造时期,兹分别述之。
(1)训练时期:当工厂初成立时,除美籍职员外,我方职员难属聘雇之专业人才,但大多数对于飞机之制造,尚欠实地经验,同时招收之领班与技工,对于飞机之构造,均无认识,因此必须施以适当训练,方能正式展开制造工作。训练方式,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直接担任飞机之设计与制造工作为终极目的。工作开始,修理当时杭州中央航空学校所用之霍克Ⅱ式教练机10 架,使在修理过程中,认识飞机之结构与性能,这是在1934年10月。之后,在1935年制造了弗利特初级教练机20架。该机除发动机、起落架着陆轮与仪表系自美国购来外,其余机身、机翼与机架等的制造,以及全机的装配,纯在厂内完成,结果与自美国直接购买者比较,共节省2000多美元。同时剩余制机材料,价值也在2000美元左右,总计此次制机共节省4000美元以上,且工作进展,亦极迅速,制造之初,能有如此成绩,实属难能可贵,再后制造诺斯罗普(Northrop)轰炸机25架。此次共分5批制造,材料亦分5类,以期达到从主要部分装配,基本机件装配,到完全自己制造之训练目的。每批生产飞机5架,其程序是:
第一批:训练主要装配(Main assembly)。将大件成品装配成新机,如机翼机身之合拢,尾翅之安装以及发动机、着陆轮与仪表之安装等工作。
第二批:训练中间装配(Sub assembly),将小件成品(Detail Parts)制成大件,再装制飞机。
第三批:训练初级(Detail assembly)装配与制造。即从基本机件制成飞机,包括焊接、铆合及前述之中间与主要装配等工作。
第四批:训练制造工作,施工于初级成形机件,制成基本机件,再制成飞机,包括打磨、钻孔、烘焊及前述之各级装配等工作。
第五批:训练全部制造工作,加工原料,裁压成需要形状,完成初步成形工作,继制成基本机件,再装配成大件,最后制成飞机,训练制造飞机之整个过程,至此乃告完成。
(2)制造时期:上述之制机训练工作完成后,继即正式开始飞机生产,最初是制造道格拉斯侦察机60架。该机制造除发动机、着陆轮以及部分仪表等件系购置之成品外,其他部分均系加工制成, 60架中最后20架,并予更改设计,制成轰炸教练机,总计全部工作完成,费时仅10 个月,结果良好。再后准备制造伏尔提(Vultee)轰炸机29架,该机属硬壳式(Monocogue)为全金属飞机,举凡构成机翼、机身等基本机件,皆系由我用造型机器(Forning machina)直接压制而成,较前此我国用木布制造或由钢管焊接之飞机,大为进步。此法为诺尔提氏所发明,在我应用,尚属创举,制造期间,诺氏曾来厂指导,至此遂奠立我飞机制造中钣金加工(Sheet metal Work)之基础。
抗战开始后,杭州已不适宜办厂,遂于1937年9月迁至武昌南湖,后又迁至汉口下太古码头美孚油行堆栈内。不久汉口告急,开始准备迁昆明,最后改为滇西瑞丽垒允。这个厂自开办起至1938年底,共修造装配各型飞机111 架,迁滇后于1939年7月1日正式开工生产。
二、上海虹桥航空工厂
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是上海地区的首家航空工厂,成立于1927年11月。当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航空处,向国外购买飞机发动机及主要零部件,均由上海口岸进口(那时候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也是远东最大的港口),为便于安排飞机修理,决定在上海虹桥机场建立一家航空工厂,由李靖源负责筹备,定名为上海飞机修理工厂。初期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厂房仅建造机器间和发动机车间一栋,所需发动机、发电机和铁工、木工等各种机械,系向上海德国商行订购,开办经费仅1.5万元。
1928年冬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成立后,接管了上海飞机修理工厂并改名为上海航空工厂。先后担任该厂厂长的有钱昌祚、王承黻、沈德燮等。同年,该厂航空技师饶国璋等着手仿制法国高德隆式双翼教练机,于次年2月完成,并由厂长沈德燮亲自驾机试飞成功,命名为“成功”1号。
国产“成功”1号飞机研制成功后,该厂于1930年4月呈准购地7亩7分,建造厂房、库房、停机坪和职工宿舍等,并扩充编制,成立设计、制造、器材、考工4课,每月材料费由1000元增至1.4万元,人员也逐步发展到100多人。工厂扩建后,又仿造过几架英国阿弗罗式教练机,均试飞成功。该厂仿造的这些飞机均系民国初期进口,买来时已不是新式产品。由于找不到新型飞机,就只好仿制过时货。当时国民政府对自造飞机并不热心,空军和航校无意采用国产飞机。因此,上海(虹桥)航空工厂虽能自造飞机,却因产品无出路而难以为继。1932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上海(虹桥)航空工厂于“一·二八”淞沪会战中被日机炸毁。上海制造飞机的历史遂告中断。
三、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第一飞机制造厂)
1933年12月,南京政府与美商合办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之后,陈济棠为保住广东地盘,也决心办现代化的制造厂生产飞机,以使其空军能与南京政府相抗衡。1934年春,与美国寇蒂斯-莱特公司合资办厂,其模式与杭州及南昌厂类似,但厂长则由广东派人担任。广东政府派周宝衡负责筹建新厂,嗣后就任厂长。厂址选在距广州北约200千米的韶关。工厂定名为韶关飞机修理厂(1936年8月,改为制造厂)。主要技术人员系由美国公司派来,此外还聘请了留日及欧美各国的中国留学生11人担任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和技术员。全厂职工500余人。生产的第一种飞机是自行设计的“复兴”式中级教练机。1936年5月,第一架飞机出厂并试飞成功。
1936年8月,广东空军归并到南京政府之后,航委会派梅龙安为厂长,继续制造“复兴”式飞机,并利用陈济棠时期订购的霍克Ⅲ式飞机器材(30架份)制造霍克式飞机。
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决定把韶关飞机制造厂迁至昆明,选定在昆明西郊昭宗村建立新厂。1938年迁厂, 1939年1月航委会将韶关飞机制造厂定名为第一飞机制造厂, 1940年建成。
原韶关飞机制造厂为制造飞机,向美国先后买来几架道格拉斯飞机,主要是为了培育空军人员和训练修理飞机的技术力量,聘用美国工程师萨克来指导工作。机构简单,设备不多,但对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挑选较为认真。后来换用四川人周德鸿任厂长,周直到1941年底才离去。
抗日战争时期,空军工业基地的选择至为重要,这个厂选择在昆明西郊眠山后面昭宗村建厂甚为合理。其地处眠山与玉案山狭长带之间,日本飞机轰炸昆明时未受袭击,交通方便,南北两端与滇缅公路相通,距昆明只有7千米,厂区公路长2千米,绿树成荫,生活环境优美,物质供应方便,水源优质,电力供给有保证。
1938年,经国民政府中央航委会决定更改厂名后,同年底开始筹建,部分基建由大仓公司承包,重点车间组织本厂技术力量亲自指导工作,型钢自国外空运回厂。由于抗战期间财力物力困难,很多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为砖木或土木结构,主要车间属钢骨热铆合组成,空间极大,房顶覆盖金属波形瓦,于1940年初建成。厂区内修建了一条南北连通的公路,在其两端建盖起厂长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宿舍大小数幢,河边建盖技工家属宿舍6幢。在昭宗中村前面有空军子弟小学、俱乐部、足球场,在其对面又建盖工程技术人员宿舍3幢。在公路中段,靠昭宗中村和小村山脚下依次建盖白铁车间、机翼车间、机身车间、机工车间、水电股、仪表股、停车场、铸锻车间,在公路东边眠山脚建有医务室、士兵宿舍。距厂区较远的眠山凹谷处建有氧气生产车间。向西北边狄青庙方向公路的终端西侧及昭宗小村山脚建盖有生产指挥中心支配课、检验课、工具库、器材库共4幢,在公路东端建盖起技工单身宿舍5幢,以及装配车间、试车车间、木工间、木模间,器材库则建于公路的最后北向的一段的东西两侧。从宏观方面看,布局分散,兼有农村森林的混合保护,日本飞机轰炸昆明的时候难以发现目标,是安全的。
生产设备主要有:白铁车间立式电炉1台,年耗电量达2万余度,作铝件焖火用;100吨立柱油压机1台,作机翼鼓体流线形铝件压制用;氧气机3台,其中1台装用生产氧气;碰焊机、冲床、刨木机、解木机、自动铝铆钉机各1台、大小带锯若干台。配电设备全套购于国外,其余工作母机、铸锻设备及小型工具机均属国内产品,工具库的工具购自美国、英国。
工厂生产用原料大部分来自美国,并在北美航空公司设有办事处。原贵州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厂长李柏龄调任办事处主任,所需航空物资,均由他办运来厂,铝板、钢材、标准配件、电器仪表仪器、飞机用机枪弹药、标准部件、螺旋桨、飞机脚架轮子、投弹瞄准器及非金属原材料都购于美国。
飞机发动机是贵州省大定县(今大方县)航委会发动机制造厂制造供给的G-105型星形发动机,该机为800马力, 18个汽缸交错排成两行,汽缸直径105毫米,故称G-105汽缸。
全厂组织机构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厂的枢纽中心——厂部,第二部分是制造中心——制造处。二者属厂长总管,而后分工负责,权责既严格又清楚,人事更迭制度不变。现分述于后。
(一)厂部
厂长室:第一任厂长黄克先、第二任周德鸿、第三任朱家仁、第四任郑汝墉。还有设计科长榻登林,美国工程师萨克等。
(二)制造处
处长林光耀,有支配课长榻恩重、机身机翼股长里根等。
由于生产车间领导人年龄偏高,精力不足,空军航工局派来不少技术员加强工作,如刘清华、刘绍宏、杨福星、范肇隆等。
全厂有干部100余人,工人400余人,士兵100余人,多属国民党第五军退下来的士兵。全厂共计600多人。
昆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的生产任务分两个时期来说明,第一个时期是迁厂来昆建厂前后。第二个时期是1940年完工投产后及迁厂去台湾宜兰。
迁厂来昆建厂期间,正值抗日烽火遍及半个中国的时候,由厂长周德鸿率领内迁,迁厂途经柳州、贵阳、昆明。沿途生产维修抗日空战被击坏的各型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