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62300000004

第4章 交锋莫斯科(下)

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为的就是签订一份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但斯大林从一开始便态度强硬地拒绝了中方的要求。就在北京的政府高层领导人都以为这一次斯大林很可能让毛泽东空手而归的时候,毛泽东闭门不出,却意外等来了一个打破僵局的绝佳机会。

作为新中国的最高领袖出访社会主义阵营头号大国,毛泽东的行踪自始至终都受到了西方媒体的关注。但在斯大林的祝寿活动结束后,西方媒体既没有看到中苏结盟以及毛泽东在莫斯科参加活动的踪影,也没有看到他回国。于是,英国的一家通讯社便发出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起来了。消息一传出,整个形势立刻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面对西方媒体施加的压力,苏联方面顿时紧张起来。几天之后,苏联的《真理报》上就刊登了一则由毛泽东署名的《答塔斯社记者问》。

在西方媒体的压力下,中国驻苏大使王稼祥建议毛主席,以“答塔斯社记者问”的形式在报上公布访问苏联的情况,斯大林很快签字同意了这一方案“以正视听”,于是毛泽东利用这个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外发表了他到苏联的主要任务,就是签订一个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答塔斯社记者问》发表之后,毛泽东重新点燃了对此次谈判的希望,他在报道中的表态同时也给斯大林施加了无形的压力。而事实上,给斯大林施加压力的不仅有毛泽东被“软禁”的流言,几乎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白宫的另一则消息更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原来1949年12月29日,在美国白宫内,美国军方与国务院就“保护台湾”还是“放弃蒋介石”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结果,杜鲁门总统支持了国务院的意见,主张“放弃蒋介石”,而向中国示好。毋庸置疑,杜鲁门确立的政策就是以放弃台湾为代价而实现其分裂中苏关系的目的。

美国说我们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不能从军事上看问题。那么什么叫政治上?你要搞清楚美国的敌人是谁,美国的敌人不是中国,是苏联,所以美国不能把他的兵力、钱财、精力都用来对付中国,而让苏联人在那看热闹,所以我们应该跟中共建立联系,至少让中共保持中立,这样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就有一个很大的缓冲余地,美苏就不会在远东、在太平洋发生冲突。那么怎么能够让中共保持中立或者倾向美国?有一个办法很简单,把蒋介石卖了。你把台湾让给中共,中共必然感激你,这样子我们分裂中苏的战略,所谓“楔子”战略就成功了。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美国对中国立场的突然转变,让斯大林等人大伤脑筋。斯大林深知自己和毛泽东关系的好坏,不仅会影响中苏两党、两国的利害关系,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兴衰,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在此情况下,为了防止美国拉拢中国所产生的后果,斯大林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

于是, 就在1950年1月2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带来了毛泽东期待已久的消息:斯大林同志同意签订一个新的条约,并为之举行第三次的会谈。对此,毛泽东已有预见,于是当即向北京发出了电报。

“斯大林同志已经同意周恩来同志来莫斯科并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恩来准备5天,1月9日从北京动身来莫斯科。”

确定了周恩来启程的日期之后,毛泽东心情大好,终于决定外出参观访问。1月14日,毛泽东北上列宁格勒,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当地的机器制造厂、艺术馆,以及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战场遗迹。尽管毛泽东之前受到了苏联方面的冷遇,但他还是对即将开始的谈判充满了期待。

在斯大林同意讨论签约问题后,中苏两国都开始马不停蹄地为签约做准备。然而斯大林态度的转变,也立刻引起了世界另一端的美国领导人的不安。美国人必须在中苏同盟最终实现前做出最后的努力。

继1950年1月5日,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布美国既无意使用武力干预现在的台湾局势,也不会卷入中国的内战之后; 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又扔出了一颗重磅级的外交原子弹:美国企图以谣言做武器,在中苏谈判的关键时刻,进行破坏。

1月12日,他(艾奇逊)又发表一个长篇的演说,讲的内容就是从古论到今,中国的朋友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一向友好。说中国同胞们你们想想,是谁给中国带来了危害?你们那个新疆是怎么乱起来的?你们那个外蒙古跑哪儿去了?你们150万平方公里东北的土地谁给拿走了?都是俄国人嘛。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美国在挑拨离间的同时,还向新中国伸来了一根橄榄枝。在演说中,艾奇逊还承认了台湾和朝鲜半岛都不在美国太平洋的防御线之内。为了戳穿美国的阴谋,斯大林派莫洛托夫等人与毛泽东商议对策,并共同商定发表驳斥谣言的声明。然而,万万没想到中方这份声明的形式,却引起了斯大林的不满,这在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已经升温的关系上又泼了一盆冷水。

当时斯大林要求中国和苏联、外蒙古同时以官方名义发表声明进行反驳,但毛泽东最后却是以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名义发表了驳斥声明。斯大林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不是官方声明,他责备毛泽东没有按原定计划做,乱了步伐。毛泽东为此憋了一肚子气,始终一言不发。

毛主席就非常不高兴,中国的媒体是党的喉舌,那就是代表党、代表政府在说话呢。可人家不承认这个,根本不把你的媒体当回事。那天晚上(毛泽东和斯大林)到斯大林的别墅去就餐,一路上没有说一句话。我父亲觉得闷得慌,就主动问斯大林,你原来说不是打算到毛的住处去看看吗?斯大林说我是打算去。毛主席不懂得俄语但是他听出味来了,他问我父亲,你和他说什么呢,我父亲就老老实实告诉他。毛主席说,把话收回来,不请他去。斯大林虽然听不懂,也听出味来了,就问我父亲,他说什么呢,我父亲说,我们私人的话,没告诉他。

——师秋朗(毛泽东的俄文翻译 师哲之女)

1月20日,经过长达10天左右的旅程,周恩来率领庞大的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周恩来抵苏又能否给第三次谈判带来转机呢?

三天后,周恩来便参与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第三次会谈。尽管此次周恩来是有备而来,但从俄国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资料上看,实际上对于谈判内容的准备,苏联方面动手更早。苏联政府组织了一个有众多专家参与的条约起草委员会。从1月5日开始到1月16日,苏方条约草案已经六易其稿。

当时中国人没有外交经验,签订新条约,什么新条约,什么条款,结果都没考虑过。斯大林却做了精心的准备,从1月5日开始,苏联就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条约起草委员会。什么中长路的问题,旅顺港的问题,大连港的问题,专家的问题,贷款的问题等等。 13个文件,反反复复地修改,在周恩来到莫斯科之前就是1月20日,斯大林全部都看过,批准了。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此次中苏重开谈判的焦点在于中长铁路、旅顺和大连问题上。地处内陆的苏联,100多年来都在寻求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因此中国东北的这两个优良海港,便成为苏联的主要目标。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便规定将大连设为自由港,并允许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同时,为了控制连接西伯利亚和太平洋出海口的这条重要通道,苏联还在条约中规定了中苏合营中长铁路。

通过这一系列约定,苏联牢牢控制了它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因此,谈判一开始,苏联方面就拿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草案。

起草之前要说起草的内容是什么,周恩来谈了很多意见,但他们起草文件都没有把周恩来的意见包括进去。所以那个草案起出来之后,周恩来一看,不对,说我有很多意思都没有写进去。

——师秋朗(毛泽东的俄文翻译 师哲之女)

在这一稿中,苏联方面实际上并没有对1945年的旧条约改动多少,只是答应旅顺港可以提前还给中国,这无疑让中方感到失望。

就讲这个中长路、旅顺港和大连港,基本上还是1945年的那个条约的内容,就是换了个名字。他只是答应旅顺港可以提前还给中国,等到对日和约签订。因为这个问题呢,苏联是有底的,他知道中国不会要旅顺港,至少目前不能要,因为中国没海军,那是个军港,你没海军要它干什么?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由此看来,斯大林的让步只不过是做了一篇表面文章,他的最终意图还在于维护苏联在远东的既得利益。看到苏联反复无常的态度,周恩来索性提出不再等到对日合约之后,而是顺势对剩下的大连、中长铁路两个协定做根本性的修改。于是,在短短的三天之后,周恩来带领的中共代表团就提出了一个令斯大林等人意想不到的方案。

迄今在俄国档案中还保存着4份苏方对这一草案的不同修改稿,上面尽管字迹潦草,不易辨认,但还是可以看出是由不同人分别修改的笔迹,而且删改之处非常多。特别是由斯大林亲自批阅的一份文本,几乎把中方草案的内容全部勾画掉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斯大林的恼怒和愤慨。

我看了苏联一共有4个翻译的文本,有不同的人在修改,其中改动最大的就是斯大林的这篇,不是叉子就是杠子,不是叹号就是问号,一共4页纸,剩下没两行半,最后斯大林签字,我不同意。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那么,中方究竟对草案做了什么样的修改,而导致了斯大林大发雷霆呢?从档案显示,中方提出了三个苏方并不想完全解决的问题。

在这份中方提交的草案中,首先要求苏联放弃租用旅顺口作为海军基地,以及大连和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和利益,同时声明将上述所有权利和义务归还中国。其次,要求苏联归还在大连和旅顺地区的一切财产,并由中国政府接收,同时对于中长铁路及其所属财产,苏联政府应在本协定生效三年后,无偿地移交中国。

东北问题涉及苏联在整个亚洲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在哪儿呢,就是苏联100多年来寻求的在太平洋的一个出海口和不冻港。从沙皇俄国开始一直在寻求。他为什么花钱改造旅顺港?旅顺港原来是清朝建立的,后来被苏联改造了,因为日俄战争,俄国人打败了,(被)日本人占了。那么到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日本打败了,苏联又拿回来了。但是没有几年,又让毛泽东给要回去了。这样一个结局对于苏联来讲是战略性的损失。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为了区别1945年与国民党签订的旧条约,周恩来还在旧条约的名称上加了“互助”二字,称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方提交的这个新草案中,除旅顺撤军问题外,几乎完全推翻了苏方原有的设想。毛泽东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虎口夺食”。

毛泽东审时度势,打破了谈判僵局,他能否一改城下之盟?面对周恩来递交的新草案,斯大林将如何应对?他最终会放弃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吗?

从斯大林对中方草案的反应来看,他对中国的做法明显不满。但事到如今,中苏双方都已经清楚表明了各自的立场和要求,一方的得利则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两国博弈,究竟孰进孰退?之前,毛泽东的坚持已经让斯大林做出了一次让步,答应重开谈判之门。但此时,面对毛泽东的步步紧逼,斯大林的底线会设在哪里?他最终能接受中方起草的方案吗?

出人意料的是,两天之后,苏方交出了一份十分接近中方草案的文本,最终接受了中方关于旅顺、大连等问题的条款。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苏方还答应在1952年末,无偿向中国移交中长铁路的权利及全部财产。

虽然谈判中充满分歧和矛盾,但毛泽东还是对最终的结果表示满意。此次谈判为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开启了大门。比较两国领导人最初各自设定的目标,斯大林在中国东北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的让步。那么,斯大林为何在两天之内做出了迥然不同的表态呢?事实上,在中国代表团步步紧逼的同时,来自国际、尤其是美国的巨大压力也促成了斯大林的妥协。

继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演讲之后,1月17日苏联驻华使馆再次报告了美国挑拨中苏关系的阴谋计划。报告说, 现在美帝国主义在对华政策中非常重视中苏关系问题。同时,希望借助贸易使中国在经济上依附于美国,然后再对中国施加政治影响。

几天后,苏联使馆又传来了美国人在关岛建立美中间谍学校的情报。这些消息对斯大林无疑是一种更大的刺激。

斯大林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种让步,那就是保证中国这样一个盟友,这个当然是更重要的,否则你要让中国分离出去,且不说东北问题解决不了,整个苏联东方阵线就大门洞开啊。那中苏边境多长啊,防不胜防,所以斯大林必须做出让步。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斯大林早已认识到,将中国纳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为了自己控制和影响亚洲局势以对抗美国的战略安排。如果因为中苏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分歧而破坏了双方的政治关系,那对于苏联的全球战略来说,显然是得不偿失。因此无论如何,斯大林都不会让美国人破坏苏联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的计划。于是,美国成为了这次中苏谈判的助推者。

1950年2月14日晚6时,《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终于在莫斯科顺利签订,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意味着斯大林所设定的以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冻港为核心的远东战略,不到两年后就将不复存在。但在这场签约仪式上,毛泽东始终神色凝重,此时,他已经预料到,对自己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行为,斯大林心中必然有另外的想法,从此这条中苏同盟之路将不会顺畅平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为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开启了大门,但却使苏联失去了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基地。难道斯大林真的愿意牺牲苏联多年来梦寐以求且来之不易的战略利益吗?此时,他急需寻求一种补救措施来保证苏联的国家利益。面对辽阔的远东版图,斯大林将目光投向了朝鲜半岛,一个新的计划在他心中悄然产生。日后,这个计划不仅满足了斯大林的愿望,而且加速了朝鲜战争的爆发。

同类推荐
  •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纵观80多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们党每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全力加以推进,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表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主线,即90年代初的维护到90年代中期的发挥再到新世纪的争取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体现了一种逐渐成熟的趋势,这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与俄罗斯国内基本发展道路选择是同步而行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清醒地估价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所在,不慕大国虚荣,稳健、务实、灵活地追求俄罗斯国家的最大利益。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官经一日一谈

    官经一日一谈

    盲目创新和泥古不化一样有害。不可事事明察秋毫,洞彻人心深处;不可老于世故,更不要过于圆滑,领导者的才能在于选拔官吏和任用。“赏” 与“罚”是法家治国的“二柄”,以此来调动民心,在一拉一打的过程中,让不法之徒惧于威严不敢造次,君子慎其独也。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不能放纵自己。依此处世,可无患矣。要想让人拥护和信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情,损有余而补不足,打造完美的性格;恪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豺狼人要生存

    豺狼人要生存

    啊啊啊,新鲜的肉..又有骨头可以啃啦!这就是你们对豺狼人的印象吗?不不不,那是在霍格的带领下,现在霍大爷的路已经到头了。这是主角带领豺狼人努力摆脱炮灰命运,努力成为艾泽拉斯世界主战种族的史诗般的故事。
  • 魂魄无敌

    魂魄无敌

    人人都与登高山,谁人能知高山寒?千锤百炼成神魄,百次不悔终情魂,魂魄合一定乾坤。
  • 皇匪

    皇匪

    昔日天朝远走牧北,泱泱大国沦为贼盗,人们称之它为皇匪!皇匪,顾名思义,就是皇家土匪!中原江山落入异族之手,但凡热血男儿都期盼着驱逐异族,光复汉家山河;林岳受师命下山,带着无上使命踏上征程;他的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匡君辅国!自这一刻起,天下再度大乱,皇匪之名,让人闻风丧胆!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杀戮背叛,尔虞我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长刀所向,血流成河!问悠悠天地谁主沉浮,唯皇匪旗帜独立苍茫!【太子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有事没事评论一下,这对一本新书而言非常的重要,拜谢!每日两更,上架后爆发!】
  • 血斗风云

    血斗风云

    大汉十三州,浩瀚九域,更有漫天神佛的八荒,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动百万师。一个从大山中出来的孩子,誓要以血搅动十三州风云,乃至是更远更广的九域,甚至是传说中的八荒,“只要我还活着……”
  • 王妃太抢手:爷,要淡定

    王妃太抢手:爷,要淡定

    遭遇黑洞,一家人三口穿越到玄幻世界,因为是魂穿,不想却是一个废柴弃妃,更可气的是王爷喜欢胖妞,这就算了,这个王爷居然说是她老公!信你才有鬼!妈妈,这个大胡子蜀黍是谁呀!小包子指着穿越为邋遢王爷的某老公说道。未来高科技和玄灵力会产生怎么样的化学反应!?且看未来一家人如何玩转异时空……
  • 惹火辣妻:乖,叫老公!

    惹火辣妻:乖,叫老公!

    (关注新文:重生蜜爱:恶魔老公,要抱抱!)上一秒还是阴冷腹黑的禁欲男人,下一秒便没了节操对她壁咚,床咚,地咚……顾容琛爱之语录:宠你爱你对你的爱日久生情,乖,叫老公!
  • 言灵之终结

    言灵之终结

    领域全开,言灵的世界。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言灵的威力,是你不可抵挡的,凡人!
  • 异界风云行

    异界风云行

    他庸碌平凡,在现实世界中只能混吃等死,而去到混乱不堪的异界后,在这个没有法制束缚的世界里,他内心阴暗的一面终于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渲泄…
  • 鹿晗,Tfboys!你们站住!

    鹿晗,Tfboys!你们站住!

    她们是慕容家族大小姐,因为一次偶然,认识了三小只和鹿晗,又与他们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