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61900000008

第8章 《肯尼迪总统之死》上集

1963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葬礼在华盛顿特区举行,许多国家政要、知名人士前来参加葬礼,无数的美国人也自发前来悼念这位年轻的总统。几十年过去了,不断传出所谓刺杀肯尼迪总统的真相,其说法竟有36种。究竟是谁刺杀了肯尼迪总统?他这样做的原因又是什么?一些新出现的证言以及陆续解密的档案,是否能解开这宗20世纪历史悬案的谜底?

1963年11月21日,年仅46岁的美国总统,民主党人约翰·肯尼迪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德克萨斯州之行。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下一届总统连任竞选争取德克萨斯州选民的支持。11月22日,肯尼迪离开福塔汉斯市来到达拉斯市,他并不知道,这里,就是他的死亡之地。

一、突来的枪击

1963年11月22日中午,肯尼迪总统和夫人杰奎琳正乘坐着林肯牌敞篷汽车,在前往达拉斯市购物中心的途中。

当总统车队开到中央大道、豪斯顿大街和埃尔姆大街的交叉路口时,西北角有一幢七层楼的建筑——德克萨斯州教科书仓库大楼。

总统车队先右转,然后又向西南方向急转弯,这时德克萨斯州距离教科书仓库大楼越来越近。

肯尼迪总统看上去非常高兴,他正准备向迎接他的市民们挥手致意,突然,枪声响起,肯尼迪立刻痛苦地用手按住颈部,紧接着,他的头部被子弹打中,倒在了杰奎琳的身上。

下午13点38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中断了正在播放的电视画面,向全国宣布: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

克格勃暗杀

在电影《刺杀肯尼迪》中,完整地还原了凶手被捕的经过。

12点30分,总统刚刚遇刺,美国联邦调查局迅即展开了调查。根据后来公布的调查报告,肯尼迪被刺杀时,很多人听到枪声是从教科书仓库大楼传来的。

12点32分,巡警马里恩·贝克接到通知后,在教科书仓库大楼管理员的陪同下持枪冲上了楼梯。他们在二楼看见了一个脸色非常平静的青年,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刺杀肯尼迪总统的凶手奥斯瓦尔德。

13点30分,警方接到报警,警官J·D·提比特在向一个人询问总统遇刺的情况时,被他用枪射杀,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这个人的外貌特征与奥斯瓦尔德十分相似。

13点40分,距离警官提比特遇害地6个街区的德克萨斯剧院,有人没有买票就慌慌张张地闯了进去。

13点50分,警方迅速赶到剧院,并逮捕了这名青年,他正是贝克警官在教科书仓库大楼看见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

在FBI的调查报告中,所有证据都对奥斯瓦尔德非常不利。

教科书仓库大楼管理员回忆说,我看见他(奥斯瓦尔德)拿着一根很长的东西,外面用包包裹着。我问他那是什么,他说那是窗帘。

警方立刻对在教科书仓库大楼6楼发现的那把手动步枪进行调查,他们追踪这把枪的来历,发现它来自芝加哥的一家运动用品商店。根据笔迹专家分析,奥斯瓦尔德在这家商店用化名订购了这支枪,1963年3月12日,它被托运到了达拉斯邮局。

指纹鉴定小组的报告显示,在教科书仓库大楼的窗户边、墙上以及那把手动步枪上发现的指纹,与奥斯瓦尔德的指纹完全吻合。

一个被古巴驱逐的名叫西尔维娅的人向美国警方提供了证词。她说,有一天夜里,在朋友的聚会中,她认识了奥斯瓦尔德,就在肯尼迪总统被刺杀的前几天,她接到了奥斯瓦尔德的电话,电话里,奥斯瓦尔德批评古巴人的胆子太小了,他说他会去刺杀肯尼迪总统。

当天晚上19点,FBI发表声明,宣布24岁的奥斯瓦尔德就是刺杀肯尼迪总统以及射杀警官J·D·提比特的凶手。

但是,奥斯瓦尔德为什么要刺杀肯尼迪总统呢?根据调查发现,奥斯瓦尔德与苏联走得很近,难道说,他会不会是苏联派来的克格勃呢?

奥斯瓦尔德是一个美国籍的古巴裔人,他是个年轻人,他参加过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事后根据对他的背景了解,发现他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对共产主义有一种狂热,还对古巴的领导人卡斯特罗有一种热爱。

——沈玉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国际展望》编辑部副主任)

他对美国不满,对美国的做法有很多意见,他提出反对美国政府,甚至还提出了要加入苏联国籍。

后来,他去了苏联,还娶了一名苏联女子。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奥斯瓦尔德在苏联居住期间,美苏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对此,肯尼迪态度强硬,立即下令封锁古巴,并集结了自二战以来最庞大的登陆部队,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在肯尼迪的军事压力之下,赫鲁晓夫最终下令撤出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这是肯尼迪政治生涯中的巨大成功,也让他在国内的支持率倍增。但这也激起了一些激进分子对肯尼迪的仇恨。

然而就在此时,奥斯瓦尔德突然携全家从苏联回到美国。

在对奥斯瓦尔德苏联妻子的审查中获悉,她曾在家中看到过那支手动步枪。她还提供了一张奥斯瓦尔德和这把枪的合影照片。

同时,在奥斯瓦尔德房间里还有一张地图,图上从教科书仓库大楼到肯尼迪总统被刺杀的地点之间被划上了一条黑色的粗线。

1963年,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已有一年,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难道说,此时的奥斯瓦尔德已经被苏联策反,他刺杀肯尼迪总统的原因就是为雪“古巴导弹危机”之耻吗?

一时间,关于奥斯瓦尔德是苏联特工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但奥斯瓦尔德却在审讯中否认了自己是苏联的特工。

他说,我曾经信仰过共产主义,但我不是狂热分子或者极端分子。

而对于刺杀肯尼迪总统的指控,奥斯瓦尔德也矢口否认。

不能因为奥斯瓦尔德去过苏联,对共产主义有一种狂热,就认为他一定是苏联派来的。

——沈玉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国际展望》编辑部副主任)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服我,说是赫鲁晓夫策划谋杀了肯尼迪总统;赫鲁晓夫也没有任何必要通过暗杀美国总统来解决冷战的力量对比,这是一步非常非常危险的棋,而且走不好会引火烧身。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当时正值冷战时期,美苏关系波诡云谲、十分紧张,肯尼迪死于苏联特工枪下的说法甚嚣尘上。赫鲁晓夫立刻通过时任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向美方表示,肯尼迪的死与苏联没有任何关系。

1999年6月20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一叠关于肯尼迪遇刺的80多页材料交给美国总统克林顿。资料显示,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在肯尼迪遇刺的9天后,也就是1963年12月1日,曾经写了一封信给赫鲁晓夫。

信中,杰奎琳直言不讳地表示:“我给你写信,是因为我深深知道你和我丈夫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你和他(肯尼迪总统)是敌人,但在不使这个世界爆炸的共同努力中,你们是盟友。你们互相尊重也能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

1963年12月9日,总统遇刺后的第16天,FBI结束了调查,在结案报告上写道:凶手奥斯瓦尔德与苏联没有任何的关系。

看来,克格勃暗杀的说法不成立。

既然奥斯瓦尔德并不是苏联特工,那么,他刺杀总统的动机又是什么呢?2008年,前苏联克格勃上校涅契博林出版了一本解密克格勃的书。书中说,奥斯瓦尔德不是克格勃,他之所以刺杀肯尼迪,可能是因为他对美国社会制度的不满,也可能是他妻子的情夫长得很像肯尼迪。然而,这些说法都没有任何真凭实据。1963年11月,正当FBI准备把奥斯瓦尔德转送到华盛顿,对他进行深入调查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凶手的被害

11月24日,也就是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的第二天,奥斯瓦尔德将被转移到华盛顿,电视台向全国直播了这次羁押转送的过程。上午11点20分,在警察的押送下,奥斯瓦尔德走了出来,突然间一个人奋力挤出人群,拿出手枪冲着奥斯瓦尔德的腹部猛开一枪,在70多名警察和记者的众目睽睽之下,他竟然杀死了刺杀肯尼迪总统的凶手。他又是谁?他为什么要杀死奥斯瓦尔德?

说法二:FBI谋杀

奥斯瓦尔德一死,全部的视线就转移到刺杀他的凶手身上。这名凶手被当场逮捕,经过审讯得知,他叫杰克·鲁比,是当地“旋转木马”夜总会的老板。

鲁比说他不认识奥斯瓦尔德,他说他杀死奥斯瓦尔德的原因是出于对总统的热爱,想要为总统报仇。

从当天的电视直播画面中可以看到,尽管到处都是FBI的特工,但鲁比还是顺利地混进了记者的队伍,并且身上还带着一把手枪,最终导致了奥斯瓦尔德的死亡。

而对于鲁比的审讯,也迟迟没有结果,期间却出现了一系列神秘的暗杀。

杰克·鲁比被捕后,旋转木马夜总会中和鲁比关系密切的几个员工先后都离奇失踪了;两个曾经到过杰克·鲁比寓所的记者在同一天死于非命;一个曾经独家采访过鲁比的女记者公开宣称,她将发表一篇足以成为20世纪最震惊的新闻报道,结果就在第二天,她在公寓里被人杀死了。这些事情都非常离奇,让人觉得这里面可能是有阴谋。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1964年,鲁比在接受达拉斯电视台访问时说,你能理解吗?我不能在达拉斯说什么,因为这里的人不希望我说真话,我的生命正受到威胁。我会说出这件事情的真相,但是我在这里(达拉斯市)不会说任何有关案件的事情。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后来,鲁比因为患了癌症在狱中去世了。死前,他一再声称自己是被人注射了癌症病毒。

如果说,凶手的相继死亡只是FBI的失职,那么对于重要物证的损坏,FBI又负有哪些责任?

三:线索的被毁

2011年,肯尼迪总统的夫人杰奎琳的保镖克林特希尔终于接受了采访。他说肯尼迪总统遇刺以后,我看见他的大脑旁边有一大块骨头都没有了,伤口非常大。

2003年,另一位抢救过肯尼迪总统的医生马尔科姆·佩里透露,肯尼迪被送进医院时,半个大脑都已经没有了。然而事后公布的尸检照片,却能清楚地看见肯尼迪的大脑和脸部并没有太大的损伤。他还说,总统死后不久,他就看见FBI特工把总统遇刺时乘坐的敞篷轿车清洗干净,被子弹击中的汽车挡风玻璃也被更换一新,总统遇刺的犯罪现场遭受极大地破坏,这就给之后的调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这是一个物证从不同子弹穿行的轨道,可以判断子弹从哪里出来的。就是你们把车,证据给毁掉,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要刺杀这个总统,又不让自己暴露的,一个整体的计划。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这一连串的死亡是巧合,还是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呢?证物被销毁,证人被杀害,FBI到底在肯尼迪遇刺案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四:神秘的录影带

2010年出版的《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全传》中披露,FBI当时的局长胡佛与肯尼迪总统之间有不少矛盾,而且由来已久。很多人怀疑,是胡佛领导下的FBI策划谋杀了美国总统。

从制度设计上来说,FBI是一个常设机构,完全受控于总统,但是实际上他有一个自己的像小独立王国一样。为什么能够如此呢?因为FBI的总负责人历任了六任总统。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肯尼迪一直想把胡佛换掉,他任命了他的弟弟罗伯特担任司法部长,这就牵制了胡佛的权利,不允许他的权利过分大。

——沈玉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国际展望》编辑部副主任)

对于肯尼迪的行为,胡佛十分反感,他开始感受到自己的地位正在动摇。

胡佛是个老谋深算的人,他特别能够用非常手段来搜集各种各样的秘密材料,包括隐私材料。他手上有很多总统的不光彩的材料,包括私生活的、外交的、金融政策的。

胡佛曾经获得一部色情录影带,内容竟然涉及肯尼迪与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后来梦露在家中神秘的死亡,于是FBI又开始怀疑,梦露之死是不是一场谋杀,是肯尼迪总统为了堵住她的嘴而杀了她。

所以呢,他只有排掉你,他才安全。但联调局长,因为恰恰拿着你们的一些不轨的证据,他就可以有恃无恐。所以他们之间内部的这种权利博弈,非常厉害。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是FBI策划谋杀了肯尼迪总统。

FBI谋杀的说法也不成立。

2010年3月出版的名为《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全传》的书中写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的消息刚传开,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就立刻与中情局局长见面,他直奔主题说:“是不是你们杀了我哥哥?”中情局局长神色大变,矢口否认此事与中情局有关。5年后,罗伯特·肯尼迪竞选总统,那一次他离总统之位已经只有一步之遥,而他上台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他哥哥的死进行彻底的调查。但就在罗伯特·肯尼迪参加总统大选活动时候,他竟然也被人枪杀了。

说法三:中情局复仇说

罗伯特·肯尼迪被暗杀后,他想要对中情局进行调查的计划也随之流产。然而,罗伯特对中情局的怀疑不无道理,因为肯尼迪总统与中情局的关系,在猪湾事件之后,就变得非常紧张。

猪湾事件是1961年由中情局支持下的古巴流亡分子在猪湾发动的对古巴的战争。这项计划实际上早在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时就已经制定好,由中情局具体操作,在肯尼迪当选总统后,中情局也没有停止这项行动。

CIA(中情局)非常活跃,特别是它当时有这样一个所谓使命是反对共产主义,所谓共产主义势力的全世界扩张与渗透所以以他们有非常强的权力,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政治上生死存亡的问题。他们的计划绝不会随着总统的改变而改变,它是一个传承的计划。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这个时候,肯尼迪总统在一定程度上,同苏联要有一定的竞合,有斗争,有竞争,也有合作。就是说,你不太过分,我也不要步步紧逼。所以,他对中情局这种做法并不感冒。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这些古巴流亡分子一共有1500多人,组编了一支番号为2506的旅。1961年4月17日,2506旅在猪湾向古巴发起了进攻。

按照艾森豪威尔的设想,这支部队进入古巴之后,美国的海军、空军要一起配合的,但是肯尼迪却没有出兵。作为总统,虽然不能取消这项计划,但是可以选择不支持。

——刘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没有美国总统的支持,2506旅很快就被卡斯特罗的军队打败,全军覆没。这也让中情局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中情局与肯尼迪总统之间也从此结下了梁子。

这是美国在海外,武装干涉他国内政的一个惨败,英文叫fiasco。这损害了中情局的权利,使中情局非常怨恨这个总统,觉得他反共还不够彻底。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肯尼迪觉得这件事情非常的窝囊,他觉得这件事情对于美国来说很没面子,所以,他马上撤换了中情局的局长。所以,中情局的人就觉得,如果你这个总统连任的话,一定会砍去我们经费,撤走我们的高官。

——沈玉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国际展望》编辑部副主任)

对于肯尼迪总统所带来的巨大威胁,中情局终于采取了行动。一份最新的档案解密资料显示,在肯尼迪总统遇刺的前一周,中情局就收到情报里面提到肯尼迪总统可能会在达拉斯遇刺但对于这样一份重要情报,中情局竟然无动于衷。

五、被改变的行车路线

1963年11月22日,总统车队本应沿着中央大道一直往前走,这样,就能远离教科书仓库大楼,使总统的安全得到最好的保障。奇怪的是,车队临时接到达拉斯市市长凯贝尔的命令,改变了路线,使车队正好从教科书仓库大楼的窗户底下驶过,给可能存在的杀手提供了最好的狙击位置。而这个凯贝尔市长正是中情局副局长的孪生兄弟。

但肯尼迪总统对于潜在的危险并没有察觉,为了赢得选民,他一有机会就展示个人魅力,大搞“形象政治”。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到达达拉斯市,在机场,他打破了安保常规,走近市民,与他们握手致意了十分钟,然后,他又要求把总统所乘坐的林肯牌汽车的防弹玻璃拆除。

肯尼迪所乘坐的敞篷汽车,本身已经做了防弹玻璃,但是为了让市民们能够更直接的领略到第一夫人杰奎琳的风采,展现他的亲民形象,肯尼迪要求把汽车顶篷打开。

——沈玉麟(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国际展望》编辑部副主任)

画面

肯尼迪总统被枪击

我想中情局、联调局,恐怕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去发动这样一个叛国的行为,因为这是民选总统,刺杀总统是叛国。因为联调局、中情局,工作有分工,一个对内安,一个是对外搞特工,也就是防谍,但本质都有一个维护美国体制,保护美国总统安全的共同目标。要两个串通起来,不见得容易。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由此说来,对于肯尼迪总统遇刺与FBI或是CIA有关的说法也难以立足。但是,证人被杀、证物被毁,肯尼迪总统遇刺案的线索接连中断,所有的调查都无法推进。那么,只有通过分析谁能在总统被杀之后得到最大的好处,来反推谁是杀人凶手,才有可能慢慢找出肯尼迪遇刺的真相。

同类推荐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龙应台、董桥等服膺的文学大家余光中亲自审定的自述文集,全面解读余光中的人生历史和心灵史,展现余光中对故土、对亲人、对诗文、对文化的赤子丹心。这是右手写诗、左手为文的文学多面手用散文写就的一阕“乡愁”。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对了解余光中先生的生平、文学创作有重要价值。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热门推荐
  • 承蒙

    承蒙

    他的确是疯了,糊涂了,竟有想要了她一般的冲动“你放过我吧……我求求你了……”她哭着说“好”他狼狈转身,一步一步的离开她的视野,她却哭出声音“以后的生活,我一个人走。”
  •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包括梁漱溟生平及其心心理历程,梁漱溟人格特质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梁漱溟对心理科学学的理解,梁漱溟的分支心理学思想等八章内容。
  • 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

    就算上天没给我一个完美的皮囊。但,幸福,是完美的。就算是丑女,也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一颗真心,认真地爱下去。---------(借此文献给对自己没自信却懂得自尊自爱的女孩)==========全新改版,现代文,主角不变。新的开始,新的故事,弥补原部的不足!请各位支持,谢谢!嘻嘻!!!
  • 重生学海无涯

    重生学海无涯

    王荣一觉醒来回到了小学六年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文是说的是一个黑胖矮在欢脱系统的鞭笞下,痛并快乐着(个鬼!)奔跑向“白富美”路上的故事,呵呵······
  • 萌萌封神

    萌萌封神

    林文穿越到封神世界了……貌似这个世界与他所熟知的不太一样。。。。这是一个女尊男悲的世界:纣王是个百合美少女,女小娲是个万年闷到爆的宅女,姜紫讶是个白发御姐,…………这个世界已崩坏。。。。。
  • 皇后未成年

    皇后未成年

    她的這一生注定是他的了。她這個人呢,可以説是非常貪心,她要他永遠永遠只愛她一個人,但是呢,她又非常不貪心,皇后這個位置嘛,讓給其他想做的人做好了。如果說,他愛她,只是因爲她像某人,那樣可以嗎?死了一次,還不夠,終于要再死一次了。答應我,如果想我想得辛苦,那就忘記我吧。但是爲什麽,死完之後心會那麽痛,忘記了很重要的事了嗎?但是,那很重要的事,是什麽......
  • 命途之追仙

    命途之追仙

    酒精的作用下,视线渐渐模糊变暗。迷糊中那些我追逐一生的身影渐渐变得清晰,仿佛在笑着对我说着什么,我挣扎着想要听清,却怎么也听不清。他们的出现,使得曾经的一幕幕如潮水般涌入脑海……理科生,进了古汉语专业。一次普通的考察之旅,却让我触碰到了隐藏的神秘力量。我穷尽一生去追逐它,就在我以为我已抓住它时,我才发现,我离它却越来越远。终于回忆耗尽了我的最后一丝力气,而此时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的话,是那么的清晰!“我们的故事,还没有完结……”
  • 无敌女相公:缘定今生
  • 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新模式

    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新模式

    本书从“阳光城”育人模式的整体架构、“阳光城”的环境支撑、“阳光城”的特色四大板块活动、“阳光七彩卡”评价机制以及“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与展望来具体阐述国家课改的亮点及难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模式。更渗透一种新的理念:儿童与可能性,一个新的生长点:可能性与综合实践活动,予以印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寻求儿童的成长一切皆有可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