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8100000005

第5章 乱世英雄(2)

这个湖叫巢湖,巢湖边上有个小城叫居巢。生活在居巢里的这个宅男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范增,我们对范增的了解基本上止于他加入项梁起义军之后,对于范增之前的生活很少有人能了解。范增在小城里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闲暇时间下下棋,点评一下古今人物。对于自己早年的经历,他缄口不提。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范增早年当过官吏,在楚国的贵族门下做过一段时间食客。也许是这段经历并不怎么得志,总之范增绝口不提当年事。尽管范增已经步入古稀之年,却始终对楚国无法忘怀,他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楚国东山再起。平常的日子里,他经常戴着一顶楚冠,以此表明心迹,以楚国的遗老自居。

陈胜起义之后,范增密切注视着形势的发展。当地的一些年轻人摩拳擦掌,经常来范增家里,询问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范增总是劝这些年轻人:“先等等,看看情况再说。”

人们对范增的言行很不理解,现在形势一片大好,范增为什么始终让大家旁观。范增有他自己的考虑,他一直在观察和估算陈胜成功的把握。除了推测陈胜的胜算之外,范增也在考虑陈胜有没有恢复楚国的意图,就范增来说,楚国的王孙贵族等等虽然藏在深山老林之中,但是并不难寻找,如果陈胜有意立楚王后代,找到这些人应该说并不困难。

范增觉得,陈胜的欲望和野心太大,并不想立楚王的后代,所以陈胜成功的概率也不会太大。

作为一个纵览古今的智者,对于当前的形势,范增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反抗秦帝国最大的能量在楚人身上,一个领导者只有凝聚楚人的力量,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庙算方面,陈胜肯定是比不上范增的,这时陈胜的自我早已经膨胀,根本没想到立楚王的后代。

陈胜选择自立为王,这下范增对他失望至极,说道:“陈胜的前途到此为止。”

了解到项梁项羽在会稽起义之后,范增听说他们是名将项燕的后代,评点道:“这两人比陈胜的前途更大。”

此时,范增就在揣摩,如果项氏叔侄能够找到楚王的后代,立楚王的后人,一定能聚集起一股强大的力量,推翻秦王朝。

在投奔项梁之前,范增还要确认这个人是否值得辅佐,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家性命,也关系到楚国能否复兴。

陈胜就这么被范增pass掉了,事实证明,范增的预见是很准的。

陈胜休整一段时间后,把目标锁定在秦国的粮仓荥阳城上,这些事实都说明陈胜还是有一定战略眼光的。镇守荥阳的是李斯的儿子李由,攻打荥阳的人是陈胜军事集团的二把手吴广,吴广在策划方面还行,说到打仗,算不上内行。吴广的军队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始终无法攻克荥阳,只好将荥阳城围得水泄不通。

与此同时,陈胜让周文率领主力部队从颍川出发,攻打三川郡城,企图直接跨过函谷关,威逼咸阳城。

周文是陈胜手下第一大将,此人的实际作战经验并不是很多,但是名气比较大,以前做过春申君的门客,后来又担任项燕的参谋,对于兵法和战术自然是了如指掌,可惜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上。

陈胜的军队固然庞大,但大多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周文是其中少有的专业人才。陈胜将军队的指挥交给周文既可以说是明智,也可以说是迫不得已。周文这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为了造反大业,依然奋不顾身。

在周文的指挥下,大军迅速攻下颍川。不仅如此,陈胜大军的部队扩展到几十万人,兵车也有几千辆。这么庞大的一支部队,浩浩荡荡地冲向函谷关,势头凶猛,惊醒了醉生梦死的秦二世。

在陈胜的大军中,还有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张耳与陈余。

张耳是魏国人,以前是信陵君的门客。后来逃到河南外黄,张耳这人运气很好。外黄有一个富翁的女儿的夫君刚死不久,这个女子喜欢上了张耳,两人结了婚。富翁不仅帮助张耳重建名声,还买通关系让张耳当上了外黄县令。

陈余跟张耳是同乡,早年在赵国混。跟张耳的情况比较类似,陈余也有一个富豪岳父。刘邦在年轻时曾经拜访过张耳,跟张耳的关系也非常不错。

秦国灭掉魏国后,张耳和陈余都逃到陈城,当时秦国通缉张耳和陈余,捉到张耳,赏金千两,捉到陈余,赏金五百两。因为这层关系,张耳和陈余关系非常好。两人化名来到陈城后,在县里当上小吏。

有一次,一个衙役责备陈余办事不力,用鞭子抽陈余。陈余奋起反抗,幸亏张耳及时阻止,还甘愿代陈余受罚。事后,张耳带陈余来到桑树下,骂道:“我一再跟你说,让你不要惹是生非,我们两身份关系重大,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陈余立即低头认错,两人感觉心心相印,当即指天发誓,结为刎颈之交。

陈胜占领陈城后,张耳和陈余一同过来拜见。陈胜早就听说过两人的大名,立即收到门下当参谋。

陈胜在称王之前,张耳就阻止过他:“当务之急是攻打秦国,重立六国后裔,让天下人知道你是一心为公,为天下伸张正义,诛灭暴秦。”

陈余建议陈胜到赵国拓展业务,陈余说:“赵人彪悍善战,如果能得到赵人的支持,我们就多了一股反秦的力量。”

陈胜接受了陈余的建议,派遣手下大将武臣带着三千士兵和张耳陈余一同去赵国经营。武臣来到赵国后,赵国贵族和遗老们纷纷响应,人数迅速扩展到几万人,拿下了赵国十几个县城,武臣因此晋封为武信君。

秦王朝危在旦夕,咸阳城内仍然是一片歌舞升平,探子的警报如雪片一般飞来,但全都落入了赵高的手中。秦二世被赵高蒙得云里雾里。

咸阳城所处的关中地区享受着地利的优势,东有函谷关,北有萧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等于将关中地区保护起来。不管中原大地如何变化,关中都可以保持稳定。

胡亥这个人虽然贵为皇帝,实不过是赵高手中的玩偶,典型属于那种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那种。

胡亥倒不是天生愚笨的人,只是从小生长在深宫之中,又是最小的儿子,根本就没有当皇帝的心理准备。如果不是赵高使尽手段把他推上皇位,他会安心做一个王子的。胡亥也不懂怎么当皇帝,在他看来,当皇帝就是享尽人间艳福。

陈胜大军逼近函谷关后,整个咸阳城人心惶惶,赵高再想瞒也瞒不住了。

胡亥焦急地询问文武大臣,现在应该怎么办?到了这时候,赵高也没有办法了。最后,赵高找了一个管账的人来打仗,这个人就是章邯。章邯虽说职位很低,是个管账的,但却是将门之后。

猛人章邯

章邯的官职是少府,相当于税务局局长,主管各地方农业和渔业的税收。虽然章邯没有直接在战场上,但是对于各地方的情况了如指掌,通过税收可以知道哪里沦陷了,哪里还处于战火中。章邯对于全国的局势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这一点是其他将领不具备的。

当朝廷找到自己的时候,章邯自信自己能够平息这场叛乱。章邯的性格大气醇和,朝廷找上自己的时候,他并没有显得跃跃欲试。章邯的性格有点像郭靖,心胸宽阔,与世无争,而且脾气很好。但他绝不是一个软柿子,很有决断力,做事非常讲效率,意志坚定。

在担任平叛统帅之前,章邯的口碑就非常好。朝野上下,章邯有许多朋友,这些朋友把秦国最后的希望全都寄托在章邯身上,同时不忘劝诫他:“你只管打仗,其他的事情千万别管,尤其是不要得罪人……”

言下之意是让章邯千万不要得罪赵高。

对于章邯来说,现在面临着两大压力,第一是天下叛军的压力,第二是来自于朝廷的压力,尤其是赵高的压力。赵高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否则功劳越多死得越快。

我们不知道章邯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可以猜想,他应该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绝不插手,我就做一件事情,打垮叛军,回来之后也不图高官也不图封赏,爱怎样就怎样,只要拯救了秦人,一切都是值得的。

赵高私下里召见章邯,询问章邯有什么需要,有哪方面的压力。

章邯镇定自若,不卑不亢,没有对赵高有丝毫的不敬,只是表示说现在唯一的压力是兵力不足。

应该说,章邯的表现让赵高感到满意。

兵力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但是章邯提出了解决方法,叛军直逼京城,现在调集各地的军队肯定来不及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释放全国的囚徒和骊山陵的劳改犯,给这些人发兵器。要知道,这些犯人中有很多是以前蒙恬手下的士兵,战斗力非常强。

在启用章邯之前,赵高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如果章邯立下了赫赫功劳,又不怎么听话的话,到时随便找个借口处死他,最重要的还是保住自己的地位。在算计这块,赵高的精明绝对是一流的。

当章邯提出释放囚犯和骊山的民夫时,朝野上下都很吃惊,率领一支亡命徒的军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对统帅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统帅才能镇住这些亡命徒。

由于这次提议事先已经得到了赵高的首肯,朝堂之上没有任何人反对。

章邯接受这项危险的任务后,第一件事是把咸阳宫里面的兵器搜罗一空,发给囚徒和民夫们。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章邯要求带兵的一定是打过仗的,破格提拔了一批士兵,让他们当上军官。在当时的中国,秦国军官的素质是最高的,经过章邯的这些调整和改革,这支庞大的大军一下子就焕然一新。即便没有出征,谁也不敢小瞧这支部队。

自从秦始皇开始,秦军不论旗帜还是铠甲,一律是黑色。黑色象征着杀气,在战场上具有很强的震慑力,试想,黑压压一片大军过来,谁看了都心惊胆战。

另一方面,陈胜的部队也越来越庞大了,说实话,这些人来投奔陈胜并不是因为陈胜这个人威名远播、德高望重,而是想混口饭吃。陈胜占据了鱼米之乡,粮食是够吃了,但是随着队伍的庞大,他也感觉到了压力。这么多人,如果饿肚子,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让手下的士兵饿肚子,陈胜很有可能被干掉,然后这些人会再推举一个能让他们吃饱饭的人。陈胜也意识到这点,所以对吴广说:“要尽可能拿下越来越多的粮仓。”

吴广围住荥阳后,却奈何李由不得。要知道,李斯这时候还没有被赵高陷害,李由出身名门,受到的军事和政治教育都比较好。在全国一片革命的呼声中,李由能将荥阳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几次打败吴广,充分说明虎父无犬子,良好的家教是必要的。

在军事这块,吴广完全是个外行。而且他不懂这么个道理,流民军队和正规军队有很大的不同,正规军跟随号令行事,流民则缺乏纪律。如果形势大好,流民军则表现出非凡的战斗力,越战越勇,打败敌人犹如秋风扫落叶。但是如果出现了一点点不利的因素,哪怕这些不利因素并不会影响胜败,流民军则会人心涣散,顿时变成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周文率领的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来到函谷关门口。根据之前的经验,周文认为夺取函谷关应该不是特别困难。

当然,事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看到的是一支黑色的大军,阵容强大,杀气腾腾。光是看这支军队一眼,周文就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天空中充满了阴霾,大地上一片黑色,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巨大的死亡风暴即将来临。

周文的直觉告诉自己,眼前的情况很不妙。但是他已经不可能撤退,没有任何撤退的理由。

还没等周文反应过来,战争已经开始了。秦军的先锋部队是秦国的精锐部队,两军一交界,周文的部队就被冲得稀里哗啦,死伤枕藉。在章邯的专业指挥下,这支专业的军队很快就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周文率领着农民军一路败退。

周文逃到河南曹阳后,才敢喘一口大气。周文坚守曹阳城两个月,城破之后,周文自刎而死。

这是自陈胜起义以来第一次遭遇失败,但绝不是最后一次,章邯的出现意味着陈胜末日的到来,而且来的是那么迅速。

对于周文的失败,陈胜似乎没有太多的触动,仍然把心思花在修建宫殿上面。起义军内部开始流传一些对陈胜不满的言论,吴广的人品比较好,这些言论无非是支持吴广反对陈胜。这些言论不可能不流入陈胜的耳中,就在吴广围困荥阳时,突然被手下大将杀死。杀死吴广后,陈胜没有给出任何令人信服的理由。

扑灭周文后,章邯的黑色军团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锐不可当,将各地的陈胜军陆续扑灭。陈胜手下的大将田臧战死,秦军直逼陈城。陈胜吓得弃城而逃,开始了最后的逃亡生涯。在逃难的过程中,陈胜大势已去,属下感觉跟着他没有前途,便产生了灭掉陈胜的想法,动手的人是陈胜的车夫庄贾。

这些人杀了陈胜后,将陈胜的首级献给章邯,一碗饭又有着落了。

当然陈胜也有一些死党,其中一个是吕臣,听说庄贾这些人背叛陈胜后,很愤怒,组织起一支参军,打出为陈胜复仇的口号。得知章邯的部队去其他地方镇压后,吕臣带着人马杀了过去,将庄贾等人尽数歼灭。

这里说说陈胜最后的结局,刘邦革命成功之后,为了表彰陈胜的首义功劳,保留陈胜王的称号,还在陈胜墓前安置了三十户守墓人。陈胜仅仅当了六个月的王,但在历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一页。

在陈胜失势的时候,张耳陈余在赵国拥立武臣为赵王,张耳为左丞相,陈余担任大将军。反秦大业未成,内讧就已经如火如荼。

项氏叔侄的秘密

各地的起义军在章邯大军面前,显得是那么不堪一击,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反秦大业就要完蛋。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意外。

陈胜淡出人们的视线后,项氏叔侄开始走进大家的视线里。

同类推荐
  • 心理医生在吗

    心理医生在吗

    一个四十五岁的中国女人,操着蹩脚英语,向一名美国心理医生娓娓倾诉自己的过往。她对父亲的朋友“贺叔叔”长达三十九年的爱恋、父亲与贺叔叔在大饥荒和文革前后的恩怨情仇、自己远渡美国后与教授间的情爱纠葛……最终,治疗无果而终,女人继续远走他乡。本书(原名《人寰》)是严歌苓的代表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华语地区令人瞩目的台湾时报百万大奖,成为继朱天文之后女性作家获此殊荣的第二人,轰动一时,使作者在十多年前,一跃成为华语地区备受关注的女作家。本书结构在当时看来是大胆的,其题材在今天看来仍旧是时髦的。这就是经典文艺作品的共性--永不过时。
  • 我在勐巴拉等你

    我在勐巴拉等你

    《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我在勐巴拉等你》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袁黎和林竹影两人纠缠一生的情感故事。从十来岁开始,一直到他们鬓发斑白的晚年,从“我在勐巴拉等你”开始,最后还是回到勐巴拉。一个纯真凄美的故事,其中有青春岁月的躁动,也有成人后的现实纠葛以及他们的家庭遭受的爱情和亲情的考验,而最让我们感动的则是他们一生不变的纯真的感情。
  • 月光城

    月光城

    瑰丽的幽蓝色光芒神秘地照耀着这片一望无际的海洋。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的宁静。短短数秒之后的雷鸣声惊醒了一只正在海上漂流的枯木上休息的乌鸦,乌鸦受惊地拍打了几下翅膀,之后又合上了翅膀闭目休息。枯木随着海风的吹动缓慢地摆动着。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元明清及近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元明清及近代)

    元明清及近代这一历史阶段,文学的主角由诗文转为小说与戏曲。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元明清及近代文学发展的大致轨迹,熟悉相关的著名作家与作品,提高对古代小说和戏曲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读者还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提高文字的表达能力、用词能力;也可以提高分析语法结构、纠正语法错误的能力以及鉴赏与表达能力。
  • 回首又见他

    回首又见他

    人人都有梦想。麦蓝的梦想,是永远躺在老家被擦得铮亮的木质地板上,含一颗橄榄看窗外天光流转。但人人都说,麦蓝,你该登上高处,看看山顶的风景。她去了,她攀登了,她看见了,嗯,原来,她仍是更爱躺在老屋地板上发呆的日子。那些曾同哭同笑的伙伴……戈葭、闻静、恩美、老班长,后来的他们,又走到了哪里,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走走走,许多相拥的人走散了。久别的人却被洪流再度拥到一起。这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爱是不费吹灰的,哪怕从一开始它就存在。兜完这个圈,抵达同一个站点。你我何其有幸。
热门推荐
  • 修真世界之一

    修真世界之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修真世界唯热血不可缺。悟大道,创神通,三千大世界,我掌一界为王。
  • 多情王爷绝色夫

    多情王爷绝色夫

    她多情薄幸,自诩为花丛老手,可是却深陷情网难以自拔。沦为乞丐,重回京都,战神王爷重归朝野。当年的阴谋一点点揭开,是谁令他心爱之人远走他乡,说出如此伤人之语,又是谁潜伏于夜幕之中伺机而动,欲杀她而后快?(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明音绕梁

    明音绕梁

    本文为欢乐颂电视剧同人,其中也借鉴了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原名《萍水相逢爱是缘》,现正式更名为《明音绕梁》。一个是腹黑深情的大灰狼,一个是狡猾精明的小狐狸。一个对爱痴情,一个对爱懵懵懂懂。且看他二人在纸醉金迷的上海,如何上演一出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爱情。这篇同人文到现在为止第一卷就更完了,第二卷会在欢乐颂第二部开播后继续更,当然我也会不定期的更新番外。
  • 情满巴蜀

    情满巴蜀

    本书不是我的个人作品,我只是代发。要吐槽的要开喷的也别针对我本书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某山里娃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滑稽)
  • 护花妙手在都市

    护花妙手在都市

    他本是铁血兵王,却身负高超医术,更是被师父赐下神秘戒指……他本是为救治美女大小姐庄雅而来,却没想到麻烦不断,他只好见招拆招……他本以为都市生活和平宁静,却没想到依旧有作恶多端的混混,欺男霸女的恶少,于是他拳打混混,脚踢恶少……他本以为可以事成拂衣去,没想到却各色美女缠住,那一个个刁蛮校花、娇媚女老板、温柔教师,风情小记者,让他乱花迷眼……
  • 六道轮回之巅峰

    六道轮回之巅峰

    少年秦武,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正当绝望之时,却猛然发现游戏之中的轮回眼也随着他穿越了过来。凭借着一双轮回眼,纵横天下,屹立在天地绝巅。
  • 你逐我赶

    你逐我赶

    “可恶!姓宋的你给我站住!”“刷!”一个人影迅速闪过。在桥锦学院中,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大家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没错,有是哪个不怕死的宋曜招惹我们的学生会会长甜青夏了。校园中又是一场大战。大校草宋曜,自从来了桥锦之后就没安分过。一开始只是风流公子,自从见了学生会会长甜青夏以后,就不知名的对她一再招惹。甜青夏原本美好的生活,就此被打乱。“呐,会长大人,如果我说喜欢你呢?”怒”混蛋,你别跑!”“啊哈哈,我就喜欢你这个反映!”“混蛋,你一定是故意的!”。。。。。。“可恶,我不会是发烧了吧?”渐渐地发现了一些他的秘密,觉得不是那么讨厌了?!
  • 九州仙魔志

    九州仙魔志

    仙魔之说,自古便有。每逢暴风骤雨之时,雷电交加,风云变色,有如仙魔临世,降下天罚。古人出于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敬畏,仙魔两道的传说从此在这广袤无垠的九州大陆上广为流传。仙魔传说虽有杜撰的嫌疑,但世间是否存在也是有迹可循。少年李星河是一家客栈的小跑堂,因无意间触碰到一件魔道至宝而踏入修仙的道路。自此,仙魔二气缠斗于身。正与邪之间的残酷抉择,留下一段九州颂扬的旷世传说!
  • 大世行修

    大世行修

    大道轮转,天地运行。沐家少年在家族长辈的推动下走出了自小生活长大的山村。在这大世将起的大背景下,身负家传玄功的他又要如何行走天地间.修身、修心、修行。通过文字,尽量完整的把心中的故事表现出来。我将为了让每一个愿意看这本书的读者,能在书中找到那一份属于他或她的悸动而努力。
  • 完美契约:赤雪落倾城

    完美契约:赤雪落倾城

    一场爱与勇气的奇幻冒险,或热血,或轻松,或梦幻,或励志……是冷魅少年还是逗比青年?蠢萌小狐狸竟是如此如花美眷?迷雾一层接一层,悬念一环扣一环,且看中二少年们如何对抗邪恶势力,锦绣天下…倾血与霙落初遇篇:“你做我的契约兽如何?”某男看着卧在树枝上,沐浴在阳光下的某狐狸。嘴角尽量扯出热情的笑。某狐狸翻了个身,睁开朦胧的双眼,把玩着自己毛绒绒的小爪子,慢条斯理道:“那你娶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