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8100000003

第3章 一切还得从暴秦说起(3)

项氏家族是楚国的贵族,原先在河南项城一带居住,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楚国最后一个名将。当时,秦军横扫天下无敌手,只有项燕能够接招,加上项燕爱护军民,在楚国的人气非常高。项燕战死后,很多楚人不愿意相信他已经死去,认为他躲在山林草莽间,一旦有机会,就会跳出来灭掉秦国。

楚国灭亡时,项羽只有十岁,随后跟着叔父漂泊。这叔侄俩的外表差异很大,项梁个子矮小,性格温和;项羽牛高马大,脾气火爆。长大之后,项羽力能扛鼎,而且非常叛逆,只有项梁才能制得住他。项梁虽然是乱世中的落魄贵族,但也杀过人。他逃难很大程度就是为了逃避仇家的追杀。

项梁教项羽读书,项羽对学问丝毫不感兴趣;项梁又教他剑术,项羽学到一定程度就觉得没意思。项梁很生气:“你这么不学无术,将来想干嘛?”

项羽回答说:“学剑术只能打败一个人,要学就学万人敌。”

项梁心想,既然他有这个理想,不妨教他万人敌。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兵法,项羽最开始听得津津有味,后来也烦透了,所谓兵法也不过是一些理论。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的性格天生就是浅尝辄止,对于自己觉得不喜欢的东西不愿去适应,凡事凭感觉,感性有余,理性不足。

话说陈胜起义之后,自立为将军,任吴广为都尉,首先拿下大泽乡,接着攻下蕲县,继而北上破陈城。这时,陈胜已经有兵车六百乘,千余骑兵及步卒数万人,声势浩大。陈城的父老向陈胜建议恢复楚国社稷,立楚王后代。陈胜自己不是楚国人,便自称为“张楚王”,打出张大楚国的旗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叛很快席卷全国各地,那些服役的民夫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加入反叛大营。

会稽太守殷通看到全国一片骚乱,思前想后,觉得秦帝国这口大锅的锅底已经破裂,再依附秦王朝已经没有前途了,决定加入起义军的大营。

说到造反,殷通想到了两个人,桓楚和项梁。桓楚的身份跟刘邦有点类似,是本地的流氓地痞的头头,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有这两个人的帮助,造反大业如虎添翼。在殷通眼里,项梁是一个温厚老实的读书人,熟悉兵法,同时又是贵族的后代,容易控制。

殷通让人通知项梁赴宴,项梁带着项羽,两人在傍晚时分前往太守府。见到项梁后,殷通满面笑容,搭着项梁的肩膀,将项梁招呼进自己的内室里,项羽则留在院子里。

当殷通告诉项梁自己想起兵造反时,项梁大吃一惊。殷通身为秦帝国的官僚,昨天还鱼肉百姓,今天就摇身一变成了反秦志士,扬言要诛灭暴秦,解民倒悬。这么一想,项梁觉得秦帝国真是无可救药了。

项梁想了想,对殷通说:“容我跟侄子商量一下。”

项梁来到院子里,跟项羽嘀咕了一阵,两人一前一后走进殷通房里。

项梁对殷通说:“这是我的侄儿项羽,反秦之事也算上他一份。”

殷通笑道:“好,好……”

项羽突然过去,一剑刺进殷通的胸膛里。殷通的尸体缓缓倒下,项梁从他身上解下郡守的印绶,又找到郡守符印,随后项羽护送项梁出门。侍卫们知道有变故,一拥而上,项羽怒吼一声,不一会儿就放倒了七八个人。侍卫们盯着项羽不敢上前,项梁举起符印说道:“从今以后,我就是会稽郡的太守,服从我的人我当以礼相待,不服从我的人刀剑无眼。”

据说项羽接连砍翻了八九十人,最终才搞定会稽郡。项氏叔侄就这么轻松地拿下会稽郡,而沛县那边的刘邦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流氓英雄

刘邦出生在江苏沛县,这里水草充沛。传说刘邦的出生很不平凡,他母亲有一天在一个草地上休息,忽然之间电闪雷鸣,一条金龙缠在她身上,然后就生下了刘邦。这当然是神话,这条金龙很可能只是附近的一个地痞流氓,当时礼教约束不是很严,露水情缘的事情比较常见。

与刘邦同日出生的还有邻居卢绾,两人算是发小,感情很好。在刘邦创业过程中,卢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配角,所以尽管卢绾平庸,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后来还是封侯封王。正所谓一起患难容易,共同富贵难。当上燕王的卢绾最后居然造反,失败后逃往匈奴。

很长时间以来,刘邦不治产业,过着游手好闲的日子。至于,他是靠什么生活,书上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一帮社会流氓能靠什么生活,无非是偷盗打劫之类的。不过,刘邦从来不在乡里做这种事情,要干的话也是去外地,回来之后豪爽得很,大手一挥,分给沛县的兄弟们。因此刘邦在家乡的名声非常不错,在人们眼里刘邦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

在沛县,刘邦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长相奇异,大腿上有七十二个黑子,长得据说像龙。最关键的是,刘邦这个人身无所长,却能吸引很多人围在他身边。现代人把这种力量称为人格魅力,刘邦在沛县的实际地位相当于黑社会老大,一方面刘邦豪爽大方,另一方面也是有仇必报。所以,即便是地方上的官员都对刘邦忌惮三分,玩明的刘邦不是官员的对手,但是玩阴的,这些官员根本干不过刘邦。

因为隆准而美髯,刘邦逢人便吹嘘自己是“龙的传人”。还别说,这招挺管用的,在科学知识极其匮乏的古代社会,大家对神秘玄乎的东西比较相信。

萧何曹参都是在县衙里面当官的,对刘邦非常照顾。萧何是一个天生的管理者,汉朝建立后,担任第一任丞相。曹参个性豪爽却粗中有细,他紧跟着萧何的步伐,当上汉朝的第二个丞相。

这时候跟着刘邦混的还有屠夫樊哙,樊哙长得熊腰虎背,是一块打架的好料。他相当于刘邦的一个保镖,刘邦之所以行事这么不低调还能毫发无伤,樊哙的功劳是不能抹杀的。樊哙曾经说过:“谁要是敢对刘大哥动手,就是寻遍九族也要给他大卸八块。”

后来,萧何介绍刘邦当上泗水亭长。尽管如此,萧何在心里还是看不起刘邦的,萧何经常对沛县的人说:“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刘邦这个人只会说大话,没真本事,应该说萧何的评价是客观的,无论从当时还是从现在的标准来看,刘邦都是一个夸夸其谈没有实干本领的人。

刘邦一直没有结婚,在他三十五岁那年,有个姓吕的老头子避难来到沛县。吕公是一个富裕之人,跟沛县的县令关系不错,来到沛县避难后,县令大发“英雄帖”,想让沛县的一些大户人家出份子。县令举办了一个宴会,参加宴会的人都必须送礼,根据礼金多少安排座次。刘邦囊中空空,大大咧咧说送钱一万,喜得县令乐开怀。

萧何知道刘邦是说大话,忙出来给他解围,谁知吕公看到刘邦后,大为惊异,忙对刘邦说:“没关系,没关系……”还让刘邦坐在自己身边,原来吕公会相面之术,他看刘邦的长相是大富大贵之相。

宴席结束之后,吕公让刘邦留下来,对他说:“小兄弟,你的面相真是世间少有啊!你千万要努力,将来有一天你会一飞冲天。”

吕公将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刘邦就这样结婚了。

有一次,刘邦奉命押解犯人去咸阳修骊山陵。沿途犯人不断逃跑,刘邦也没有追回这些犯人,他很清楚,这些人到了咸阳就有去无回。都是人,刘邦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只是这样下去,他交不了差,交不了差自己的人头就不保。现在要他在自己的人头和别人的人头之间作一个选择,刘邦干脆豁出去了,咱们就地解散,不去什么骊山了,你们逃你们的,我逃我的。

当时有几十个豪士被刘邦的精神打动了,表示跟随刘邦,就这样,刘邦带着这几十个人逃到了芒砀山一带,窝在里面好久不敢出来。刘邦的老婆吕雉和萧何、曹参、樊哙等人负责给他们送饭。

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还待在山里,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沛县的衙门里炸开了锅。大家讨论的问题无非是选择阵营,是应该坚持秦帝国的领导,还是跟随起义的大流?思量再三,县令还是决定加入起义军,这倒不是道德觉悟高,而是担心起义军洗劫衙门,屠杀全城。而且县令对秦帝国没有信心,朝政由赵高把持,赵高才不关心千里之外小城人民的死活,所以,为了自保,投靠起义军安全系数更大。

县令想自己出头做老大,萧何建议说,我们都是秦朝官员,不适合出这个头,还是由亡命在外的刘季带头吧!县令一听,心里疑心顿起,故意支走樊哙,让樊哙去找刘邦。

项羽杀害会稽太守的事情早已传遍全县,县令纵使有天大的胆子和极高的觉悟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冒险,支走樊哙后,县令立刻下令关闭城门,通缉萧何和曹参。哪里知道,萧何曹参早已跟着夏侯婴逃出城了。

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亲自把刘邦接到城下,萧何告诉刘邦,县令反悔,关闭城门。刘邦问怎么拿下城池,萧何想出了一个计策,让人写了几十封书帛,内容是:天下人受秦朝的折磨已经很久了,现在各地义军如潮水般涌来,如果父老乡亲们跟着县令一起守城,只怕会惨遭义军杀戮,不如大家擒杀县令,打开城门,欢迎义军进城。

乡亲们果然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刘邦进城。进城以后,大家推举一个首领,刘邦表示自己资格不够,推荐萧何曹参等人,萧何和曹参都是谨慎人,不愿承担这个风险。刘邦就这样当上了沛公,这一年,刘邦四十八岁。

天下已经大乱,但深宫之中的皇帝和赵高丝毫没有感觉,依旧继续着宫廷斗争。

同类推荐
  • 玺从天降

    玺从天降

    他是一教之主,原本打算迎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那个人,谁料到,阴错阳差中被从天而降的他搅乱了阵脚。既然如此,他决定将错就错,娶他为妻!他是一城之主,原本打算若此生不能遇到那个人,便孤独终老,就此一生。谁曾想,居然在能够和他得以再次相见。既然如此,他决定从他手中抢下他!
  • 向阳孤儿院2

    向阳孤儿院2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7月39日

    7月39日

    赵刚小说的异端性暗藏在他的写作生活中。他已经通过写作和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相互游离的互动关系,《活在树上的狗》如此,《7月39日》更是如此。赵刚小说中那些极端具体的生活是从结构不稳定的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从结构和故事中取得生活),这一点显然与其他小说写作者的小说理念相悖,日常生活中的小说人物直接活在作家的想象中。也许赵刚就是一位小说与生活双重身份的僭越者,面对小说传统,当其他作家在常规招式前潜心修炼时,赵刚已经悄然抵达了小说的另外一面,所有的差异由此而生。
  • 天凑巧

    天凑巧

    全称《新镌绣像小说天凑巧》,原书牌记已残。是一本拟话本小说集,清初刊本,每回演一故事,三回各以三字标题,全书不知共多少回,现存三回。
  • 光的影子

    光的影子

    它以全景式、复合式、立体式的角度,通过对陇东地区杨柳村杨、柳、刘三姓人家从1958年大炼钢铁到2008年汶川地震,整整50年里各色人物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的描写。
热门推荐
  • 姜氏秘史

    姜氏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幻都市之山海经

    奇幻都市之山海经

    神偷Erick潜入江氏博物馆行盗,与曾为特级警察的守卫阿杰发生冲突。二人在激战中揭开了江氏博物馆的秘密,无意间放走被封印千年的《山海经》神怪。为守护城市安宁,馆主兰夫人希望二人携手合作,收服从卷中逃逸的四只神怪。原本针锋相对的他们,共经生死后成为惺惺相惜的战友。历经九死一生,两位战士最终战胜神怪,维护了城市的安宁和平。
  •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这样说别人才会愿意听 这样做别人才会重视你

    谁都想让自己说的话有人听,都想让自己做的事情被人重视,那么如何去说、去做就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人缘,是否受到别人的欢迎,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大力支持,不仅受到其地位和出身的影响,更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说话做事的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才华横溢,却总是四处碰壁,步履维艰;而有些人尽管资质平庸,却能够步步为营,无往不利。很多人为此困惑,迷茫,而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从说话的技巧和做事的诀窍入手,告诉人们说话做事如何才能有效率,以生动的例子和含义深刻的评述告诉读者说话有人愿意听,做事有人重视的奥秘所在。"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本书论述了人生成败的道理,包括要想成事,先学做人;做事先做人,得意不忘形;立业要先立德,品格终于能力;有容乃大,忍者无敌;做事急噪乃大忌,做人低调实高贤等内容。
  • 爱如漩涡

    爱如漩涡

    遇到那个人之前,从来都没有归属感。遇到那个人之后,他就成了她的信仰。霍君爱是萬岛富豪的私生女,作为霍家多出来的一个人,她常常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欺凌。18岁那一年,靠山父亲病倒,一切变得不可控制,她终于忍无可忍,逃了出去。结果遇到了那个改变她一生的男人陈启正。面对那个高高在上的神秘男人,开始了一段看似无望的暗恋。搞笑文案:说到底这就是个别扭腹黑男把矫情白富美养熟了之后,犹豫着要不要吃?什么时候吃的故事。
  • 花千骨之画骨真情

    花千骨之画骨真情

    转世以后的花千骨出生在大将军府,和自己的姐妹一起来到了长留修仙,花千骨终究选择了白子画,和白子画有了三个人孩子,过上了幸福生活
  • 重生之位面纵横

    重生之位面纵横

    一次意外,让因为毕业而迷茫的林雨有了再一次重新开始的能力,比上辈子更加刺激的生活,让原本平凡无奇的他措手不及的来应对
  • 逆乱诸天

    逆乱诸天

    简介将在以后补完,先将就着看吧,反正简介嘛,你我都知道的,然并卵的东西
  • 唯等易人

    唯等易人

    说好的永不相认,却在见到对方的那一刻彻底瓦解,上一世不喝孟婆汤,只因为这一世还能再记着你,易烊千玺,答应你我会记得可梦终究会醒,当醒了,一切都物是人非了,你,还会记得我吗?千玺,我想你了~
  • 以死入道

    以死入道

    一个经脉被封印的少年一部神奇的修炼功法开启了一段热血传奇!别人畏死,我却以死入道,死一次,强一分,死百次,可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