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7600000002

第2章 失意书生的从军路(1)

袁世凯,生于乱世,死于乱世。小时候,他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入学后,痛恨八股。两次参加科考,两次名落孙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跟随这个人从军,并且一步步找到自我实现的快感。那时,他相信,自己天生就应该是一个军人。

袁家男人

1859年6月19日,河南省项城县的一个大户人家里,传来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我们的主人公袁世凯正式出场了。

大人物出生都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但袁世凯出生时很平静,既没有红光满屋,也没有电闪雷鸣,完全没有大人物出生时的那种“排场”。

六月天时,无风无雨,环境很平静,但是小袁并不平静。即使是在襁褓里,袁世凯也非常好动,那时父母便知道这个小家伙将来肯定很难管教。

袁世凯出生时有七斤多,比九斤老太太还差了两斤。袁世凯刚出生几天食量非常大,母亲的奶水很快被他吃得干瘪。

为了喂饱这个饥肠辘辘的婴儿,母亲刘氏和弟媳牛氏共同担负起喂奶的责任。牛氏的孩子刚死不久,奶水很充足,妯娌俩将小世凯喂养得白白胖胖。

牛氏丈夫袁保庆和妻子对这孩子非常疼爱,五年后,世凯的父亲袁保中见弟弟保庆仍没有一儿半女,便将世凯过继给他。

袁世凯出生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似乎注定了他的一生不可能太平静。

所谓树大招风,在乱世中,大家族的命运往往更加难测。有的可能就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从此了无踪影;有的或许能抓住机遇,成为更加煊赫的家族。袁家是幸运的,因为出现了一个袁世凯。

在袁世凯发迹之前,袁家最有名望的人是袁世凯的二叔祖袁甲三。

袁甲三是道光十五年的进士,官职做到漕运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兼提督八省军门,是老袁家第一个官居一品的朝廷大员。有这样一个好榜样,袁家是幸运的。

袁甲三和当时炙手可热的曾国藩关系不错,咸丰二年,曾国藩赴江西担任主考官的途中忽然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托儿子筹措旅费,袁甲三非常慷慨地掏出自己的钱袋。由此可见,袁甲三和曾国藩的交情不浅。

袁家被好运光顾之前是一个耕读家庭,所谓耕读家庭通俗地理解就是一边耕田一边读书,如果说读书是上层建筑,耕田就是经济基础。老袁家的经济基础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中国古代,全家人供养一个读书人是非常正常的事,因为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光宗耀祖,家族老小才能跟着一起鸡犬升天。

那时候,农家子弟最大的愿望是金榜题名,袁家世世代代热衷于科举。科举之路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是一座货真价实的独木桥,能够考上的自然是少数。袁家的男人们在这座独木桥上摔得遍体鳞伤,几百年间默默无闻。

历史上有些胆大包天的读书人考不取功名,敢于铤而走险造反,像黄巢、张献忠、洪秀全都是这样的人,但老袁家的人都挺老实的,考不取也只好认命,做个顺民,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是个屡试不第的老童生,考了十几年才中个秀才,满以为交上好运,不料一场大病夺走性命,死时年仅35岁。

道光年间,一声春雷在袁家上空炸响。袁甲三和儿子袁保恒双双中了进士。

这在当时,可是大喜事,古代考科举,就像现在中彩票。屡考不中是正常现象,父子双响绝对算得上是意外。

在古代,读书博取功名不光是刻苦用功的事,还得看命运、八字、祖坟,古人总结了“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的规律,“读书”是排在最末位的,“命”是最重要的。

袁甲三之前,袁家就像一只蜗牛在爬;袁甲三之后,袁家仿佛坐上了火车头,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望族。

不过,在袁家的男人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从袁耀东到袁世凯这四代,袁家的男人几乎没有活过60岁的。那个最有人气的袁甲三也只活了57岁,所以一旦步入晚年,袁家的男人几乎没有不提心吊胆的,随时担心阎王来索命。

这种来自家族的阴影对袁世凯后来称帝也有影响,他迷信地认为称帝可以给自己冲喜,改变袁家男人活不过60岁的宿命。当然,宿命总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东西,如果袁世凯不称帝,或许还能多活几年。

在袁世凯家族中,郭氏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袁家最后的发迹离不开这个女人的苦心经营。

郭氏是袁耀东的妻子,这个坚强的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承担起抚养家庭的重任。郭氏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很清楚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读书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

她日夜劳作,让儿子们全身心地读圣贤书、挤独木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二袁甲三第一个中举,后来又考中进士,成为独木桥上的佼佼者。

好运才刚刚开始,袁甲三的三个兄弟又先后考中了秀才。后来,袁甲三的长子袁保恒又中进士、点翰林,保龄、保庆中举人,保中取副贡。书中自有黄金屋,在郭氏手中,袁家终于如愿以偿,皆大欢喜。

后来,袁家步步高升,袁甲三官至一品,兄弟子侄都跟着出人头地,入朝为官。

生于乱世

应该说,袁世凯能够发迹,离不开袁家这些长辈们的辛勤奋斗。如果没有长辈们打下的基础,袁世凯科举失败后,除了学洪秀全就没有其他的出路。

当然,袁世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对于枭雄,最好的时代就是乱世。乱世从军有前途,盛世做官好发展。

在袁世凯出生前,英国和法国第二次冲进中国,一手拿枪,一手拿鸦片,问我们是要吃子弹还是吸鸦片。

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有骨气的,宁愿吃子弹也不吸鸦片。有骨气是值得肯定的,但装备太落后,打不过别人。1857年,广州沦陷,两广总督叶名琛被掳走。叶名琛这个人很倒霉,他被英国佬请到印度的孟加拉,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绝食而死。他死了后,咸丰骂他,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形象更加扭曲,完全是个反面人物。

一年后,北京城沦陷,咸丰皇帝仓惶出逃,这时咸丰终于发现叶名琛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不怕死。

太平军在民族的伤口上撒盐,内忧外患,清军被打得抱头鼠窜。一时之间,太平军横行无忌。

在袁世凯的家乡,也有大量的捻军浮了出来,捻军是一个地下组织,盛行于北方,后来成为太平军的一支。碰上趁火打劫的人,咱老百姓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逃难,要么加入强盗团伙。

袁家是官宦之家,碰上捻军没有选择,逃避。逃避有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当老袁家全族搬到一个山野偏僻之地后,果然生活安静了许多,这地方后来叫袁寨。

动乱席卷了整个中国,清朝就像一个瘫痪的巨人,已经没有能力站起来。这时,出现了一个人,他改变了历史。如果没有他,近代史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种面目。他是谁呢?

曾国藩。一百多年前曾国藩是红人,现在曾国藩还很走红,曾国藩的故事告诉我们,死人也可以做明星。

曾国藩能做政治大明星不是因为长得帅,要说长相,他可能连及格都难,一对三角眼让人想到眼镜蛇,虽然曾国藩不戴眼镜。曾国藩不是偶像派,他是实力派,他的实力表现在很多方面,但剿匪是他崛起的重大契机。

要说剿匪,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排第一,但是袁甲三也不赖。没有袁甲三的倾情配合,曾国藩这个主角做得就不会那么轻松。对此,曾国藩本人也是清楚的,所以他公开肯定袁甲三的功劳。

说来,袁世凯这名字还跟二叔祖有关。袁世凯出生不久,袁甲三大败捻军,为清朝收复了临淮关。凯旋回来后,朝廷授予他漕运总督、钦差大臣等官职,管理安徽、河南、江苏三省的军务。这在袁家是个大喜事,为了纪念这一天,袁保中给儿子取名为世凯。

一个人的命运有起有落,一个家族的命运也不例外。袁甲三将袁家推到一个高峰,高峰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低谷。

袁世凯四岁的时候,袁甲三去世,袁家开始走下坡路。大家都有登山的经历,上坡很累,下坡很快。袁甲三去世不久,接着另外两个叔祖凤三和重三也相继过世。所幸,袁家后继有人,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果断地挑起了当家人的大梁。

袁保中不太会读书,但是管家还算内行。

他是郭氏的长孙,性情温和,做事冷静细心。为了管理好这个大家庭,他甚至放弃了科考,袁家在他手中虽然没有中兴,但也没有衰落。

袁世凯六七岁的时候,中原大地才平静下来,天下似乎正在往太平的方向发展:人们在土地上按部就班地耕作,孩童们摇头晃脑地读着圣贤书,几千年的习惯似乎会毫无悬念地延续下去……

这一切都感谢政治明星曾国藩,从此当官的学习曾国藩好榜样,忠于清朝忠于国……

顽童

很多人将袁世凯和曹操相提并论,理由是这两人少年时都是顽童,成年后都是野心勃勃雄才大略,最终成为末代乱世中炙手可热的权臣。曹操是东汉的终结者,袁世凯是清朝的终结者,享有终结者外号的人都不简单。

不过,袁世凯和曹操最大的不同在于:曹操一辈子没有称帝,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袁世凯就不同了,虽然他称帝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中国变成一个强国。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曹操更老成一些,老成谋国一点也没错,有一点不成熟就坏大事。

其时,三国那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袁绍称帝,最后败亡,曹操一生不称帝,才有魏国,虽然唾沫星子是免不了的。袁世凯不学成功人士曹操,反而学习失败者袁绍,这是不看成功学的坏处。

中国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凡是“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一般都难做大事。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喜欢读书的,曹操和袁绍也是这样,这袁世凯小时候也不是个好学生。

要说这袁家,是靠读书起家的,家里的长辈对子女读书这事那是非常地给力。许多人想读书没有机会,这袁世凯是条件太好了,没心情读。

袁保庆跑到山东当知府后,顺便也把袁世凯带在身边,以便亲自管教。他不惜重金请了一个很有名望的举人做世凯的家庭教师。

袁世凯自幼被养父养母溺爱,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任性,现在突然来了个启蒙老师,就好像原本万里无云的晴空突然飘来一朵阴云。

这些枯燥乏味的八股文在袁世凯眼里如同天书,他是能敷衍就敷衍,能逃课就逃课。小袁同学如果在现在肯定是个问题学生,现在的一些调皮捣蛋学生最多是不听话而已,但小袁同学却敢捉弄老师。

这老师也是一番好心,逼袁世凯读八股文。袁世凯跟许多青春期少男少女一样,对八股文非常头疼,不听话的话老师就打手掌。严师出高徒嘛!谁知管教得太严,袁世凯产生了逆反心理。

一天,他捂着肚子向老师请病假,到晚上的时候,埋伏在老师回家的路上。他把早已捉来的萤火虫捏碎,涂在脸上,躲在一棵树后静静地等老师过来。

老师大模大样地往前走,这时,突然前方跳出了一个怪物,只见那怪物满脸闪着银光。老师以为是鬼魂,吓得屁股尿流。袁世凯看着老师狼狈的模样,哈哈大笑。后来,听说老师吓得躺在床上几天没起来,心里挺乐的。

那时候,袁世凯不知道,如果当初听先生的话,好好读书,或许就不会有后来名落孙山的那种失落感。当然,也很可能没有后来的大总统、洪宪皇帝。

后来,袁世凯跟父亲到扬州去。袁保庆带着袁世凯,前去拜访自己的老友、前湖南巡抚张亮基。张亮基慧眼识人,一看袁世凯,便知这孩子脑袋瓜儿特别灵光,便提议让袁世凯留在扬州,和自己三个儿子一同学习。袁保庆望子成龙,一口答应。

在张亮基的家里,袁世凯最开始还循规蹈矩,但是混熟以后,马上露出狐狸尾巴。他不仅调皮,食量也大得吓人,而且举止非常粗鲁,完全不像出身于书香之家。

每次开饭之前,袁世凯就第一个来到桌边,风卷残云将饭菜席卷干净,常常让张家人目瞪口呆:袁家这小子真是个大活宝。

袁世凯不仅食量大,还以此为自豪。有一次,他和张家的一个亲戚比食量,输者付钱。那次,袁世凯一口气吃了二十个鸡蛋、十个馒头;看着袁世凯这架势,那人不得不认输,但是他又想赖皮,不愿付账。这袁世凯可是得理不饶人,非得逼对方吃下跟自己一样多的食物,结果害得那人大病一场。

这么一个活宝,说实话,再有修养的人也受不了。张亮基原本是觉得袁世凯这小子聪明有活力,万万没想到是这么一个“鬼见愁”,只好随便找了个借口,将袁世凯打发走。

可以说,袁世凯青少年时期过的完全是纨绔子弟的生活,这养成了他放荡不羁、敢闯敢荡的性格,但也为后来轻率称帝埋下了种子。如果他在青少年时期像曾国藩那样谨慎,后来应当不至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那时袁保庆在南京,袁世凯再度回到父亲的身边。在南京,袁世凯大概生活了五年,具体时间是从1869年1873年,袁世凯的年龄段是十岁到十四岁。袁保庆把世凯的学业当成头等大事,高薪聘请了当时的江南名儒张曲治教世凯学问,并将世凯的两个哥哥世廉、世敦接来同读。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袁世凯是一点也不懂得体会。他还是一副野性不改的样子,就像现在很多学生,一上课就打瞌睡,一下课便生龙活虎。

这段时间袁世凯沉迷在饮酒、打拳、骑马、下棋、赌博中,带着一帮兄弟到处玩乐,俨如当地的地痞。南京的一些胜景,如清凉山、雨花台、莫愁湖等都被他们踩遍了,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狼藉。

这时,袁世凯身上唯一令人称道的是他的组织能力,虽然是吃喝玩乐,也要个带头的,袁世凯是他们中名副其实的带头大哥。

同类推荐
  • 最伟大的推销员传

    最伟大的推销员传

    本书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介绍成功的销售大师的经历,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并致力于阐释商品之外的他们推销的“思想、理念”、甚至他们缔造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神话”。
  •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7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长篇小说《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本长篇出版后,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
热门推荐
  •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万里江山锦绣,铮铮铁骨男儿。英雄何处能觅,泊船万里东吴。燕舞榭莺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凄凄斜阳草树,寻常粉墙巷陌。金戈铁马驰骋,气吞万里如虎。四个现代人身怀绝世大杀器,机缘巧合穿越至北宋,从开始置身事外到完全融入这个时代,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又匪夷所思的故事。为了保家卫国抵抗外敌,好男儿沙场点兵,关山万里突进,掀起腥风血雨,复我汉唐雄风。
  • 龙珠BF

    龙珠BF

    很多人都在同人文后面加上英文字母,我也不例外。我写的是龙珠Battleoffleeting。Fleeting是惊鸿的意思,全单词为惊鸿之战。好了,废话不多说,本文贴吧已经发过了。注:此文和GT没有关系,而且本人文笔不好,不喜勿喷。
  • 那个吃货来自地狱

    那个吃货来自地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嗯!想想就知道肯定很好吃。——蓬蓬
  • 巫路道途

    巫路道途

    巫师流小说,不是冷酷流。讲述的是一个宅男穿越到巫师世界的故事,一个普通执着的人在异乡冒险的故事,一个苦苦追寻自己的道的巫师的故事。请您好好看,我会好好写。
  • 火影之双重人格

    火影之双重人格

    身负系统,怎能不强?改变天下,能奈何我?横走忍界,唯我独尊!一切归原,都属于我!作者乃新人也,QQ:3160768944.本文乃爽文、叛逃文也~
  •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设计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设计

    本书从变压器运行中热量的产生和温升的限值规定出发,综述了变压器冷却方式:自冷、风冷、强油风冷、强油水冷等传热计算、设计选择及优化设计。全文共13章,分别介绍冷却系统组成部分中,油箱和片管式散热器的散热计算;冷却器本体,冷却器翅片管传热计算;吹风装置,风冷却用的变压器风扇结构原理,强油循环动力源的变压器油泵,监制油泵正反转、蝶阀是否闭开的油流继电器,变压器用蝶阀,以及控制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分控箱,冷却器常用设计方法和冷却器容量选择,冷却器优化设计理论,国外冷却器优化设计的编程实例等。
  • 呆萌妹子:完美逆袭百变高冷萝莉

    呆萌妹子:完美逆袭百变高冷萝莉

    她,呆萌可爱,尽管背负着灰姑娘的臭名,但还是厚脸皮的待下去了,因为有他,可始终有一天,她的父母却遭人陷害,永远永远的离开了她,她明明知道凶手是谁,可她却始终无能为力,而他,却非但不相信她,还帮着凶手一起讨厌她,离开她,难道,他们直接的感情只有这样吗,从此他们的关系如镜子般破碎了。那一瞬间,她离开了,留下的就只有落寞的背影……三年以后,她强势回归,重新又见到了他……残翼天使已成定局,真相难道只有如此,孤独,寂寞。敢恨,却无法爱……
  • 问何方

    问何方

    仙庭远去,仙踪渺渺,水蓝灵气日渐稀薄,昆仑对于仙庭的感应已经越来越微弱,无数大能徒望太空而叹,人间的修行者更是惶恐不已,遂集整个水蓝灵气于昆仑,隐昆仑于世外,以待时机,是为末法时代,初时尚有大能者于人间显踪,凡人奉若神仙,昆仑亦被称之为小仙界,但人间再难复望,更遑论寻之......弹指数千年,如今再难续修炼之法,修仙已成为传说,人类另辟蹊径,发展科技文明,试图借外物之力强大己身,然自身羸弱,终究难越生老病死之玄关。张小章因妖龙附体,重病缠身,幸得昆仑太公望指点,接引其到昆仑,自此开始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寻仙问道之旅......
  • 有夫鬼罗刹

    有夫鬼罗刹

    大婚之夜,他丑陋的脸吓疯了他一直爱恋的女人。本来性格冷漠的他更是变成冰岩般不可接近。短暂的恋情,换来的是无数次的抛弃。她却习惯成自然,一点点伤心难过都没有,却因为要陪伴因她失恋而哭泣的姐姐给冰梗死。原以为重生的她得到以往一直向往的美貌后会如期的掳获这颗冰冷的心,没想到却重重的"跌"了个大跟头。
  • 花心公主寻爱记

    花心公主寻爱记

    花心公主的心,没有任何人能进入,直到遇见冷漠的他,她向他付出真心,最后,换来的是背叛!友情的背叛!爱情的背叛!世间,失去了颜色……一年后,回来的她,带着她的未婚夫,回归中国,回归阔别已久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