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创建之初,没有厂房、没有资金、没有产品,这样一个企业是如何取得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呢?牛根生认为,企业所需要的资源无处不在,可以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在企业外部,关键是企业领导用什么方式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地聚合,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推动企业成长。从内部来说,当初老牛离开伊利树起蒙牛的大旗时,在伊利的老部下一批批地放弃高官厚禄,无怨无悔地追随牛根生从零开始打江山,总计有几百人之多;从外部来说,2002年中国乳业的硝烟蔓延到了资本市场,蒙牛在这一年也开始试水资本市场,恰好牛根生在北大进修时的同学中就有人在摩根士丹利就职,于是,当年11月,在同学的牵针引线下,摩根士丹利联合其他三家投资机构向蒙牛乳业注资2600万美元,为蒙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2006年,牛根生又报名参加了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CEO班”,成为首期学员,与傅成玉、李东生、郭广昌、马云、朱新礼、江南春等人成为同学。2008年9月,中国乳制品市场发生一场三聚氰胺地震,蒙牛婴幼儿奶粉和液态奶均被检出三聚氰胺,一时之间,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欲将蒙牛一口吃下,蒙牛到了生死关头。
得知蒙牛的处境后,柳传志48小时内就将2亿元汇给牛根生,俞敏洪也送来5000万元,江南春也准备了5000万元救急……蒙牛之所以能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乳业的霸主,并安然度过一个个危机,一步一步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正是因为有这些数不清的贵人在背后为牛根生提供巨大的帮助。
或许你会说,仔细盘点一下我周围的人,能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贵人我一个也不认识。其实,这只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你都可以认识,西方有句谚语:“每个人距离总统都只有6个人,”人跟人之间的认识是一种连锁反应,你认识一些人,这些人又认识另外一些人,另外一些人又认识更多的人,就这样一直连锁下去,世界上根本没有你认识不到的人!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想要成为优秀的人,你就要经常与优秀的人打交道,汲取他们成功的思想,比肩他们成功的心态,这样你才会离成功更近一些。
贵人改变你的人生
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在成功企业家的眼中,“人际关系”排在十大财富品质的第一位。一位很有声望的商人曾表示,“把握机遇”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把握“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越好,相对来说机遇就越多,而贵人手中往往掌握着最具价值的信息,因此,你认识的贵人越多,得到的关键信息就越多,关键信息越多,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人生。近年来,许多成功人士都热衷于进商学院读MBA就是一个例证,其实在这里学知识并不是第一位的,更重要的是可以结识更多贵人,搭建更有用的人脉。据说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在进行毕业总结时,都会把“结识更多贵人”放在第一位。
当然,结识更多贵人,不是要你天天跟别人吃喝玩乐,更不是让你为了拉关系而蝇营狗苟,而是要善于利用众多贵人为你搭建成功的桥梁,用自己的真心和他人建立起一种相互交流、相互提携的关系,而不要在这之中夹杂太多势利和利害关系。
中国有句俗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勉励他人加强个人修炼,只要把自己的实力提上去,英雄就肯定会有用武之地。但现实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缺少金子,缺的是能发现金子正在闪光的人。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相貌堂堂,胸怀大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能力也很突出,但却一直郁郁不得志,无法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甚至经常成为别人眼中失败者的典型案例。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些人的“命”不好或实力不够吗?当然不是,千里马还需要伯乐呢,这些人需要的是有人提供给他们或者帮他们寻找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是帮刘邦夺取天下的主要功臣。但韩信也不是一开始就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他从小就失去了双亲,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有一天,一个少年在淮阴城闹市拦住韩信,说:“你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想了一会儿,一言不发,弯下腰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一个胆小怕事,没有勇气的人。
后来,天下大乱,各地纷纷发生起义,韩信相继投奔项羽、刘邦。初到刘邦麾下,韩信见刘邦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就决定离开。
萧何知道后,急忙带了几个随从去追,直追到半夜,才将韩信追上。
萧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将他劝回了汉营。
回来后,萧何又向刘邦推荐韩信说:“像韩信这样杰出的人才是独一无二的,在所有的将军里面,能帮助你最终夺取天下的,除了韩信以外再无他人了。大王你要夺取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刘邦说:“那我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让他做将军。”没想到萧何又说:“仅让他做将军,是留不住他的。”刘邦说:“那让他做大将军如何?”
萧何说:“这就留得住他了!”刘邦当时就想传唤韩信予以任命。
萧何又说:“任命大将军,你要建一个拜将台,选一个吉日,举行隆重的拜将大典才行。”刘邦最终应允了。
就这样,韩信得到刘邦的重用。试想,如果没有萧何的赏识和极力推荐,韩信怎能得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又怎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建立起旷世功勋呢?萧何就是改变韩信人生的贵人。
并不是每块金子都有机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况且金子发光也是需要眼睛发现的,更需要挖金人的开采、打磨与加工,否则就有可能永远被埋在地下,无人知晓。在人生的道路上,处处都充满了机会,只有抓不住机会的人,没有遇不到机会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成功的人,都是所谓的机会主义者,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机会主义者。
想抓住机会,你首先要有实力,但这不代表着你有了实力,就自然而然能抓住身边的机会,想抓住机会,还需要贵人在旁边使上一把劲。即使你本质是一匹千里马,也要先找到并打动伯乐,一切才能美梦成真。也许你毫不怀疑自己正是某一方面的天才,但当你为自己的天赋或能力而感到骄傲时,别人是否知道你有这方面的才华?是否也在为你喝彩呢?
文佳从名牌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回到父母身边,在一家小企业找了一份工作。看到身边都是一些中专生甚至技校生,她既为自己感到悲哀,又为自己感到高兴。悲哀的是自己一直渴望与优秀者为伍,可现实却是自己鹤立鸡群;高兴的是同事们的学历都没有她高,自己在工作中的竞争也就小了很多,如果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必然会落在自己头上。
然而事实并非如自己想象的一样,几次升职的人选都没有她,反倒是几个工作能力似乎没有她强,专业知识不如她深厚的女孩相继成为她的上司。这让文佳很愤然,凭什么升职的是她们呢?她们除了会端茶倒水,会“奉承”同事,会拍老板“马屁”,还会什么呀?
那么简单的业务问题也要讨论来讨论去的,她们居然还能受到老板赏识,居然还能加薪升职,难道老板的眼睛瞎了吗?这个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自己在这样一家小公司工作,简直就是一种悲哀!
回家后,文佳忍不住向母亲哭诉自己的烦恼,抱怨上司的不公正。母亲安慰她说:“她们能升职就表示她们有这个能力,否则老板也不会随便做出这样的决定。”文佳不服气地说:“可是我的能力更强,应付那个职位绰绰有余,为什么升职的不是我呢?”
母亲说:“既然你的能力更强,老板却不肯升你的职,那说明你在其他方面有很大的不足,所以总与升职的机会失之交臂,你好好想一下自己究竟哪方面存在缺陷。”文佳仔细想了想说:“可能是我的人缘不够好吧!”母亲说:“这就是了,你跟同事们疏远,同事们不了解你的能力,你跟老板疏远,老板不了解你的能力,没有人了解你的能力,升职当然就没有你的份了。”
文佳听了母亲的话恍然大悟,从此在注重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与同事和上司的交往,很快,她就得到了一次满意的升职。
有能力,不代表着你就有机会;有机会,不代表着你就能抓住机会;抓住了机会,不代表着你就能成功,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抓住机会,改变人生,需要有人为自己添把柴,加把力,而贵人就是为我们改变命运添柴加力的那个人。如果能获得贵人的帮助,那么,成功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不论你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你学会了借助贵人的力量,你就已经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了85%。文佳有能力升迁到更高的位置,却屡屡在看到机会向自己招手时失之交臂,正是因为在关键时刻缺少贵人为自己添上一把力。而当她改变自己,与同事及上司亲近之后,这些人马上成为她的贵人,给她带来一次满意的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