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如何吸引别人主动跟你说话
很多单身男子或女子不用别人的介绍,也有办法结识看中的异性(香港电影里称作“泡马子”或“钓凯子”),他们所使用的微妙、委婉的手法,同样适用于在社会上或者职场中认识新朋友。这个技巧不需要你有任何特殊的本领,只要你有勇气弄一个吸引人眼球的叫做“小玩意”的道具。 “小玩意”是什么玩意?“小玩意”可以是任何你穿戴或者携带的不一般的东西——比如一个特殊的别针、一个有趣的钱包、一块古怪的手表,或者一个样式夸张的帽子。“小玩意”是一个物体,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吸引他们走到你身边对你说:“哦,这是什么?”当然,你的“小玩意”必须配合自己的性格,同时适合时间、地点和场合。
一位女士脖子上挂了一副款式古朴的旧式眼镜,结果经常吸引好奇的人问她“那是什么?”女士就跟人家解释说那是她的祖母留下的一个长柄眼镜。从此出发,她就可以和人们发挥出去讨论佩戴眼镜带来的不便、随着年龄增长而衰弱的视力、祖母对自己的爱和逝世、甚至古董收藏等话题。
可能,你多半也曾经从另外一个角度使用过这个技巧吧。在人群里你看到一个人,想跟对方说话,你绞尽脑汁想找一个借口跟人家搭上茬,可惜就是没机会。忽然,你发现对方脖子上带着某个古怪的饰物,你立刻精神大作,冲过去假装好奇地跟对方打听那是什么,结果就和人家套上了近乎。
“小玩意”是一个用处很大的社交辅助工具,不管是在职场中还是在恋爱中。一个精于此道的年轻人不管走到哪里,脖子上都带着一串佛珠。他根本不信佛教。他知道任何想跟他聊天的女人都会走过来问他说:“这是什么?”
男同胞们,稍微用大脑想一想就明白有没有“小玩意”可不是个小问题。假如在一个聚会上,一个美女恰好相中了你,她想跟你说话,可是犹豫了半天也找不到借口,那么她只能在心里遗憾地念叨:“哦,亲爱的,你可真帅!可是,天啊,我怎么好意思无缘无故就跟你说话呢,你没有‘小玩意’!”
相应地,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要学会观察那些你想接触的人的服饰。你可以对大老板衬衫口袋上露出的真丝手帕表示兴趣,你可以对女同事的钻石胸针表示赞叹,你也可以对客户的手上的戒指表示关注。
现在的中国,信仰宗教的人士日益增多。一个胸前带着十字架项链的人,很可能是信仰基督教的。你就可以对他说:“你这个是十字架吧?我一看见这个十字架就感到亲切,忍不住就走过来了,我其实也特别对基督教感兴趣。你是教徒吗?”
在现代社会,你的“小玩意”和名片一样,都是重要社交必需品。无论你是在坐电梯,还是等火车、参加聚餐,都千万别忘了把自己的“小玩意”露出来让大家看见。
小技巧:总带着一个小玩意
不论你出席任何一个公共场合的聚会,记得佩戴或者携带一个特殊的小东西,以使得那些对你产生兴趣的陌生人,可以有合适的借口,穿过人群,走到你身边跟你说话:“对不起,我忍不住走过来,我看见这个东西挺有意思,这是什么玩意?”
14 如何跟想结识的人搭话
假设你已经用目光搜索过那个你想认识的姑娘、小伙、客户或上级领导,可惜,从额发到脚尖都看遍了,也看不到一个特异的小玩意,总之前面的那个技巧不好使了。
如果我们还想没话找话跟目标套上关系,就得使用“问那个人是谁”的技巧了。
在西方国家,要是一个主人在自己的花园洋房里举办大型聚会,经常会有不请自来的警察进来检查安全。来访的警察出于礼貌,同时显示自己的权威,多半会找到主人,随便指指一个人说:“那边那个人是谁?”然后主人就自然有一番介绍。
我们也可以跟警察叔叔学习,直接跟双方都认识的熟人打听:“那个人是谁?”然后,要求被询问者给你们互相介绍即可。
要是被问到的人当时正好脱不开身,或者你不好意思太麻烦人家,就多多少少地从他们那里套取点有用的信息。人们可能会这样介绍说:“啊,那个人是某某单位的老张。我也不大清楚他的为人。不过大伙都说他喜欢喝酒。”
反馈过来的信息不多,不过也足够你进行一次破冰之旅了。接下来你可以绕几个圈子绕到张经理身边,尽可能地装成是无意中碰到了对方,同时注意搭话时不要忘了打熟人的旗号以消除对方的戒心:“你是张经理吧,我刚才听小孙介绍你了。都夸你特别海量。你能喝多少?”
小技巧:问那个人是谁
“问那个人是谁”的技巧用于认识新朋友是最具效果的,但也是最少被使用的有蓄谋的认识人的方法。使用这个技巧,只要直接去找双方都认识的熟人要求介绍即可,或者至少从熟人那里打听到一些对方的情况,从中发现可以迅速和对方结交的话题,然后打着熟人的旗号上前搭话。
方警匪片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警察使用电子窃听设备,对嫌疑人进行监视的情节。导致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就是谍报人员非法使用窃听设备遭曝光所导致的连锁事件。总之人们使用窃听手段的历史可谓久矣,关键时刻,说不得也得拿出来撑一撑场面。
如果你想加入到几个正在谈话的人中间,你可以想办法站得离他们近一点,支楞起耳朵听他们说只言片语,然后利用这些只言片语加入他们的谈话:“对不起,我刚才无意中听到你们说……”,不管讨论什么都成,只要能加入他们的谈话就成。比如可以说:“刚才无意中听到你们在议论房价,我最近正想买房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一旦你加入了小圈子,你就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把谈话对象转向你的最终目标。
小技巧:利用偷听到的话题没话找话
使用“小玩意”、“问那个人是谁”的技巧都不好使的时候,也有解决的办法。悄悄接近你想加入的谈话人群,支楞起耳朵。随便找点鸡毛蒜皮的话题插话:“对不起,我刚才无意中听到……”
有没有可能会吓到人家呢?可能,不过那只是暂时的。
他们能缓过劲头来吗?当然能,而且很快。
你可以加入到谈话中去,那是肯定的。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回到前面的老路上研究闲谈,捉摸一番进行思想交流的艺术。
16 如何回答“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
你肯定没有裸体出席过聚会吧?那样出现在大庭广众下,可以想象,你一定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有两个问题:“你是哪里人?”和“你做什么工作?”,我们总会遇到,这两个问题的轮番攻击,会使人跟裸体参加聚会一样缺乏抵抗力。
当被问到这些问题时,大多数人的回答都很空洞、生硬,不能提供可以帮助继续探讨的丰富的信息容量。
假设你在一个聚会上,你遇到的每个人都问你“你是哪里人?”然后,你就简单扼要地回答说:“我是辽宁北票的”(或者也可以说是黑龙江鸡西的,内蒙古二连浩特的,山东泰安的等等),对你的这个答案,对方多半除了用一个空洞的微笑作为反应还能做什么呢?即使你来自一个比较大的城市,比如大连、青岛、兰州、洛阳,你在对方的脸上看到的多数情况下还是因缺乏了解而显现的迷茫,当然可能除了历史或者地理教授。人们常常因为没法深入讨论你的故乡,随即就得绞尽脑汁地思考“我下一句话说什么呢?”事实上,就算是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对于不是本地生长居住的外地人来说,所能激发的兴趣和所能想到的话题也是很有限的。当你告诉别人你是北京人,你能指望他们说什么呢?多半也就是“我去过天安门。”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要是你在回答那两个问题时,曾经非常经济地只用一个句子作为答案过,以后也绝不要再那么做了。当别人问你“你是哪里人”时,记得给对方的油箱加油,给对方的弹匣上子弹,给急迫的谈话者一些话题捕捉。你所耗费的不过是额外的一两个介绍你的故乡的句子,那些句子可以是一个有趣的事实、一种睿智的观感,总之只要能提供条件使提问者深入谈下去就好。
小技巧:不要让你的故乡“裸奔”
不管什么时候,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是哪里人?”,绝对记住不要挑战对方的想象力,以为只用几个字、一个句子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了解一些你关于你的故乡的热门话题,特别是那些旁人能插上话的,在回答人们的问题时做简单的介绍。当人们机灵地捕捉到你提供的“诱饵”话题时,他们会觉得你特别擅长于交际。
在河湖用鱼篓诱捕草鱼和青鱼时要使用不同的饵,在海上钓头脑简单的虾和狡诈的鲨鱼所用的也是不同的饵。同样的,给谈话对象所设的诱饵话题也要因人而已。假设笔者来自山东曲阜,遇见一个书法家问我是哪里人,我就可以说:“我是曲阜人,我们曲阜的碑林可有名了。”这些话,可能引发一些其它话题,比如书法、对孔子的崇拜、孔氏后人、孔庙等话题。
要是对方是一个单身年轻男子,我就可以说:“我是曲阜人,伟大的孔子就诞生在曲阜,不过有人怀疑孔子不是他父亲的亲生子。”对话由此可以朝孔子父母的婚姻、年轻人的婚恋自由、理想伴侣的难以寻觅、甚至如何和那女孩子调情等方向拓展。
在参与政治性活动时,我可以和一个主观意识形态的官员,把话题引向讨论曲阜作为一个孔子文化圣地,对于主流文化的建构所可能具有的意义,从那里又可以转向其他许多话题。
问题是,你要从哪里得到那些关于你的家乡的诱饵话题呢?你可以上网查阅关于你的故乡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状况,从中发现自己需要的内容;图书馆里也会有很多书研究或者涉及到你的故乡,你可以借几本有关的书自己慢慢研看,从中总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实或观点,适合你再和别人谈话时撩起别人的兴奋点。
17 如何回答“你做什么工作”这个问题
同回答“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一样,在回答“你做什么工作”这个问题时,你的答案同样不能过于简短。“我是医生/作家/公务员/司机。”你干脆简单地回答完了,对方却跟一条在甲板上奋力挣扎的鱼一样,不知道怎么跟你继续延伸谈话。
你也得替他们想想,谁乐意跟一个傻子似地问那种门外汉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医生/作家是做什么的/在什么单位当公务员/你开什么车”之类的问题呢。
如果你是个律师,不必完全彻底地给一个外行解释清楚你的工作性质,越专业的解释越容易使一般人糊涂。要学会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问题。可以跟你的谈话对象讲一个与对方生活可能有关联的事例,具体说明你的工作,同时还可以引发对方的谈话兴趣。
要是你的谈话对象是一个年轻母亲,你就可以跟她说:“我是个律师。我们事务所专门处理劳资雇佣方面的事务。最近我接手了一个案子,一家公司解雇了一个女的,那女的因为生产需要治疗多歇了几天假,然后回去时就丢了工作。”做母亲的都会关心这种事情。
要是对方是个老板呢?你就说:“我是一个律师。我们事务所的专门处理劳资雇佣方面的事务。我最近接了个老板的案子,他的雇员起诉他不遵守劳动合同。”一个做老板的绝不会不关心这个话题的。
小技巧:不要让你的工作“裸奔“
记住,不管任何时候,有人问你的工作,都别忘了捎带着说点能够让对方捡拾得的话题,以便对方能在惊奇之余说点什么。
和那些让自己的工作“裸奔”的人谈话,甭提多痛苦了。有一次参加同学的婚礼,开席后,我就边吃边问左边的那男人做什么工作。“我是核物理工程师。”那人一推眼镜,很自豪地把我吓了一跳。不过我也不能问他会不会造原子弹啊,究竟什么是核物理,我实在不懂。我就问:“你的工作肯定很有趣吧?”我分明看到我在他眼镜里立刻渺小起来跟原子一边大小了。
我又跟右边那男人聊天,过了一会儿也问起他的工作。“我是一个刨工。”我那会儿都没听说过“刨工”这个词。我只好顺嘴胡诌:“做刨工应该有很多机会出差吧?”对方闷头大吃,也不搭理我了。我们三个再没言语,直到各自吃饱退席。
一位哲学教授跟朋友炫耀说:“我要去卢汶研究三个月胡塞尔手稿。”然后再无详细的说明。结果半天大伙也没人搭腔。可怜朋友们都全都不知道卢汶是比利时的一个地名,甚至不知道胡塞尔是个老外,所以教授既没跟希望的那样激起人们的艳羡,也没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来追根问底把话题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