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2400000006

第6章 第一个中华帝国:秦人制造(4)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我不过是把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太子丹如果把养刺客、策划暗杀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改革政治和训练军队的“工作”上,燕国或许也不至于那么不堪一击。而太子丹又岂是一个孤立的例子,看看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这些贵人们,哪一个不是把“工作”的时间用在了勾心斗角和维护一己私利上。

由此看来,荆轲的这一剑,与其说是刺秦,不如说是刺燕、刺六国!

第三节 楚将项燕:楚这样的大国为什么抵抗不住虎狼之秦?

与国土狭窄的中原国家相比,疆土广袤的楚国几乎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大国。在他的全盛时期,东到吴,南至百越,西至黔中(贵州),北临中原,用苏秦的话说,是地方五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为什么庞然大物楚国为什么抵抗不住虎狼之秦?

疑点之一:吴起在楚国的改革为何半途而废?

疑点之二:媚秦还是联齐,楚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怎样的严重失误?

一、可惜楚国的改革事业半途而废

公元前226年,乙亥,猪年。

这一年,楚人项羽6岁,刘邦却已经是而立之年,不过依然无所事事,混迹乡间。刘邦也是楚人。还有陈胜,年纪当与刘邦相近,此时正在某地挥汗如雨地耕田。至于韩信,在淮阴老家,也还是个流鼻涕的小男孩。陈胜、韩信,也是楚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来自一位叫南公的楚人,他的预言据说发生在楚怀王客死咸阳之后,距离秦亡约90年。

被秦国灭亡的国家绝不止楚国一个,但最痛恨秦国却是楚国人,也只有楚国人,在起义之后,不满足于光复祖国,还要打进关中,以捣毁秦人的巢穴为快。

楚、秦两国的恩怨,说来实在话长。

公元前226年,当时的楚国,已经把都城迁徙到今安徽的寿春,虽然离中原更远了,但从北方不断传来的噩耗,仍足以令楚国君臣寝食难安。

在韩、赵相继覆亡之后,秦军矛头直指荆轲事件的幕后指使——燕国,在当初荆轲与高渐离击筑唱歌的易水边,秦军大破试图沿河布防的燕军,燕军士兵的血染红了易水,却不能阻止秦军前进的步伐。

到本年年初,秦将王翦终于攻陷燕国都城蓟,迫使太子丹与父亲燕王喜向辽东撤退。秦将李信,紧追不舍。为了保命,燕王喜杀死太子丹,将首级交给秦军,乞求暂缓,但是秦王怒气不息,依旧下令军队追击。

项燕明白,秦灭燕之后,魏、齐不堪一击,秦国统一天下唯一的障碍,只有楚国了。当时的形势,与拿破仑时代的欧洲,略有几分相似。彼时欧洲大陆上,也只有俄罗斯阻碍法国。而楚国与俄罗斯一样,也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楚国能否成为秦军的泥潭呢?

事实是,在吴起改革失败后,楚国的国力一直在走下坡路,看似锦绣堂皇的大国,实则日落西山,颓势难挽。

当年吴起来到楚国,针对楚国国家结构松散、中央权威削弱、贵族骄横跋扈的特点,雷厉风行,罢免那些光领俸禄不干实事的官僚,严格纪律以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军事训练以提高楚军战力,无疑是给昏睡的楚国打下了一针兴奋剂。

在吴起执政期间,楚国东边击破百越,中间抗衡三晋,西边敲打秦国。当彼之时,秦人之畏惧楚国,犹如今日楚人之畏惧秦国。

但是那些被私欲填满胸壑的贵族,显然对吴起振兴楚国的成就视而不见,却对自己个人和家族既得利益的少许损失怨恨难平,当支持吴起的楚悼王去世,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在丧礼上发难,急中生智的吴起逃入灵堂,躲避在楚悼王的尸体边,希望能够因此逃过一劫。然而暴徒已经杀红了眼,他们不计后果地冲进灵堂,乱箭齐发,将活人吴起和死人楚悼王统统射得如刺猬一般。

吴起死后,人亡政息,楚国的改革,半途而废。倒是偏僻的秦国后来居上,虽然商鞅也难免一死,但改革事业却被秦人继承,不断深化……

吴起和商鞅一样,都是单身匹马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得到国君的信任,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并且都得罪了旧权贵,为改革事业而牺牲。但是商鞅的事业得到了继承,吴起在楚国的努力却付诸流水,原因何在?

这个问题,固然可以从楚国的内部旧势力之强大以及楚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来找到一些因素,但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最早开始于前359年他出任左庶长,结束于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商鞅遇害。由此计算,商鞅在秦国执政长达21年。

那么,吴起得到了多少时间呢?

吴起入楚,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只说是魏武侯即位以后,吴起受到猜忌,因而离开魏国,来到楚国。魏武侯即位是在公元前396年,吴起在魏武侯即位后还做了多年的西河守。由此看来,到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在楚国执政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十年。

要注意,楚国的国土规模比秦国大好几倍,所面对的国际形势又远比偏僻的秦国复杂,而吴起的执政时间如此短暂,难怪一场暴乱,就将楚悼王和吴起的努力断送。

二、可怜楚怀王被耍了一遍又一遍!

吴起死后50年,一个叫芈槐的人当上楚王,后人给他的谥号为怀。什么是怀,《逸周书·谥法解》记载,执义扬善曰怀。慈仁短折曰怀。品读这个谥号,实在是同情、感伤多于褒扬或指责。

楚怀王在位30年,这30年,楚国完成了从华南虎向老绵羊的角色转变。

然而楚怀王即位之初,似乎很有一点改革的理想抱负,他任用屈原,为他编制新的法令,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颇有一番新气象。

到十一年,苏秦主持的六国反秦大联盟,楚怀王还当上了盟主,虽然没多久就作鸟兽散,但毕竟反映了楚国当时的国际地位尚在一流之列。

转变从怀王十六年开始,当时楚国和另一强国齐国紧密团结,当时秦国虽强,却还不具备“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能力,于是开始实施“拉一个打一个”的政策。

这一年,秦王派张仪引诱怀王说,秦愿意把从前从楚国夺取的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还给楚国,并和楚国永结同心,世代友好。这等好事,岂不令楚王动心!

当然张仪是有条件的,楚国必须先和齐一刀两断。于是利欲熏心的怀王立马就和齐国断绝同盟关系,派了一个将军陪同张仪到秦去领取商於之地方六百里。

结果张仪一到咸阳,就吃醉老酒从车上掉下来摔伤了腿,三个月不上班。楚国当然也就得不到张仪许诺的土地。楚怀王拿不到土地,还以为秦国是嫌他与齐国断绝关系不够彻底,又派了个骂坛高手宋遗去辱骂齐王,硬生生把齐推到了秦的怀抱。

结果这边楚齐联盟破裂,那边秦和齐倒是勾搭上了。

张仪一看目的已经达到,晃晃悠悠出来,戏弄楚国说:“为什么还不去领取土地,从这个街道到那个街道,好大一块地,一共足足有六里。”

六里?楚怀王再愚昧,也晓得自己受骗上当了,立刻向秦宣战。

这一仗,整整打了一年,从今河南境内的丹阳一直打到陕西境内的蓝田,楚怀王把全部家底都押了上去。打到关键时刻,把国际关系搞得一团糟的怀王尝到苦果,韩、魏趁楚军主力在西北与秦军苦战之际,偷袭楚国,打到了今湖北境内的邓。怀王只好从西北撤军,结果不但商於之地方六百里拿不回来,把汉中也给丢了,士兵阵亡超过十万,将领被秦军俘虏的达七十馀人。

这亏吃大了。

不过秦国对于楚国的怒气,似乎也有所顾忌。因此到了次年,秦又表示愿意把半个汉中还给楚国,恢复友好关系。应该说这笔交易对于刚遭大败的楚国,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楚怀王却发了戆大脾气,愿得张仪,不愿得地。

结果张仪哈哈一笑,大模大样地就来到郢都。花了点金银贿赂楚王的左右靳尚,靳尚对怀王说,如果杀了张仪,秦王发怒,楚国与秦国关系就糟了。列国看见楚秦交恶,必然轻视大王了!

楚怀王一听就把杀张仪的心去了一半,到床上又被幸姬郑袖柔言细语一忽悠,怀王简直又把张仪当成了良师益友。

张仪一走,屈原从齐国回来了,问怀王:“为什么不杀张仪?”

怀王一想,是呀,我怎么就没杀了他呢?当下又后悔了,派人追杀张仪,但哪里还有张仪的人影。

这样过了若干年,到二十四年,秦、楚又友好起来,结了亲家。二十五年,怀王入与秦昭王在黄棘约会,大谈秦、楚两国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这一次黄棘会谈,是楚国外交政策从联齐抗秦到媚秦的重大转折。

屈原强烈反对楚怀王亲近秦国的政策,但是楚怀王对他不屑一顾,把他驱逐出郢都。屈原的见识在楚国政界当属一流,但是不但得不到重用,却被流放汉北,心中的郁闷,不言而喻。

然而屈原的失意只是个人的哀伤,怀王的失策却将整个楚国断送。此后秦、楚关系一度进入蜜月期,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伐楚,楚把太子送到秦当人质,秦派兵救楚,击退三国联军。但是到了二十七年,因为一场决斗,在秦国当人质的楚太子杀了一个大夫,逃回国内。于是秦楚战端又起。这一会,秦、齐、韩、魏四国联军攻打楚国,杀了楚将唐眜。战争持续到怀王三十年,楚王收到秦昭王的国书,说是要重拾旧好,会晤地点放在秦国的武关,时间为某年某月某日,不见不散。

楚怀王左思右想,他若不去,秦国便会说楚国拒绝和解,战争责任在楚不在秦。但若是去了,难保偏差。他犹豫不决,贵族宗室们也是七嘴八舌,怀王一咬牙,一跺腿,最后还是去了。

这一去又如何呢?怀王一到武关,秦人就把他给绑架了,逼迫他割让巫、黔中(今湖北、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

楚怀王这个气啊,你秦也算是个泱泱大国,做人不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到了这个地步,怀王也豁出去了,咬紧牙关,面对秦国拟定的和约,死也不签。国内为了对付秦的讹诈,也立了新君,结果秦国没得到太大便宜。

楚怀王被囚禁了两年,居然找到机会成功脱逃。不过秦关闭了去楚国的道路,怀王回不了楚,只好走小路去赵国。但是赵国怕惹祸上身,拒绝接纳。怀王又想转去魏国,这时秦国追兵杀到,逮捕怀王,重回咸阳。怀王又气又恨,回想自己的人生,真是太失败了,于是郁闷得病,一年后死在了秦国。

怀王的死,引起国际舆论对秦国的一片指责,秦的国际声誉大大受损,但奉行实用主义的秦国根本不在乎这个。而受害者楚国在新君治理之下,也依然不能振作。

但是怀王也怨不得他人,大错是他自己一手铸成的。怀王前期,楚与齐两大强国联合,对秦是一个严重的制约。无论楚或齐,单打独斗,都不是秦的对手。但是二者联合起来,秦犯楚则齐助楚,秦犯齐则楚助齐,秦国的扩张,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秦国处心积虑地布局,正是要把楚与齐这对好搭档拆开,而楚怀王不明形势,冒冒失失地断绝了与齐的联盟,转而与秦交好。但是秦的本意是要削弱楚国,所谓“友好”,不过一个甜蜜的陷阱而已。所以楚怀王欣然赴约,只能换来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

三、最后一支楚军

怀王死后16年,秦国远征军从巴蜀之地攻入楚国的侧翼黔中。后一年,白起军团突入楚国的核心区域,再过一年,楚国都城郢都终于沦陷。郢都上次沦陷,是在春秋末期,入侵者是东方的吴国,讽刺的是,当时正是秦国抗吴援楚,帮助楚人复国。郢都这一次沦陷,再无收复可能。号称百万的楚军,被完全摧毁。楚国君臣,落荒而逃到今河南境内的陈(后来陈胜就是在这里建立张楚政权),凭借东部军区的十几万军队,苟延残喘。

但即使到了这一步,楚国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公元前241年,五国联盟反秦,楚王又一次当上了盟主,当然结果是又一次的轰然瓦解。至此,楚国君臣真的是得过且过了,陈离秦也太近了,楚王继续向东去,迁徙到了今安徽境内的寿春。

项燕屈指算来,楚国迁都寿春,已经有十五年光景,十五年足以卧薪尝胆,也可以醉生梦死。楚国卧薪尝胆了么?

公元前225年,丙子,鼠年。这一年,项羽7岁,留在都城寿春。刘邦32岁,对急剧变化的形势,刘邦和其他楚人一样,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不晓得亡国会给他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这年三月,秦军利用水攻攻陷了魏国的首都大梁,这个战国初期的第一强国,在信陵君死后,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连续攻灭三晋,嬴政的信心极度膨胀,这种乐观情绪同样洋溢在一些年轻的秦军将领中。秦王曾经问小将李信,需多少人马可以征服楚国?年少壮勇的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王又问王翦,这位老将军的回答让他吃了一惊,“非六十万不可。”

真是人老志气衰啊,秦王叹息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于是任命李信为主将,另一位小将蒙恬为副将,统领二十万大军,南下讨伐楚国。王翦一看,晓得秦王的用意是要栽培年青新锐,也罢,开了张病假条,辞官回频阳老家养老去了。

二十万秦军,分成两路,以李信为箭头,攻击平舆,蒙恬为侧翼,攻击寝丘(今河南临泉)。一路势如破竹,破城陷地。李信洋洋得意,如此孱弱的楚国,王翦居然要动用六十万人,看我荡平楚国,班师回国之后,老王头有何脸面见人?

李信军团进抵寿春城下时,发现自己面对的的是楚国最后一支主力军团。主将是谁?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项燕。

李信没把这支楚军放在眼里,结果也如他所料。两军交锋,楚军再败。

同类推荐
  • 漠南之战

    漠南之战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嫖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以800人歼2028人,受封冠军侯。”——史记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 史记(第八卷)

    史记(第八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战国时代武家之殇

    战国时代武家之殇

    一个普通的明朝青年,在父亲临终之前才知道自己是穿越者的后代,他带上致胜的书籍和一把来自未来的左轮手枪,杨帆东去,他能否在纷乱的日本战国时代异军突起、一统四岛,从而改变历史呢?一切尽在其中……
  • 江山温柔

    江山温柔

    何为忠?领千军,跨万里,救黎民,却为心中的坚持放弃荣誉;何为孝?勇救父,忘生死,弃权势,却只换回父亲宁死永不悔;现代人袁沐风穿越到大周王朝,领鬼面,御阎罗,守护万民安康,却因理念不同而黯然。忠孝难两全,何不暂且放下,他弃功业,放权势,游万里江山,赏百媚千娇;只待时候到了,再次提刀追寻心中的坚定,重拾这大好河山。
热门推荐
  • Captain Blood

    Captain Bl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次元传说

    二次元传说

    这里是二次元!白瑞枫这个“偶然”出现的穿越者能否继承前辈们的衣钵,铸造出只属于的二次元传奇,让我们拭目以待。PS:萌新新作,缺点只管提,想法尽管说。让我们共同探讨,追随白瑞枫的脚步,也创作出我们的传奇!
  • 远古仙皇

    远古仙皇

    上古共有九重天世间共有三千界他,天神转世,为了救兄甘愿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修为。她,魔界圣女,只外出历练却遇见了自己一生的真爱。
  • 大明法相

    大明法相

    我大明之民,不屈服,不谄媚,不卑怯,亦不必如同奴才一样而活,我之生民,既非任何官员之奴婢,也非庸碌无知之贱民。我大明之国,乃自由之国,我大明之民,亦必不羁之民,即使被欺压也不屈服、即使遭遇灾厄也不气馁、遇到不公正时能毫不畏惧地纠正、不向虎狼屈服、不向官吏献媚。当国家危难时,所有人尽皆能够为了这个国家的自由而拿起武器,当国家强盛时,这个国家亦能让其最孱弱之子民由心的感到安全与骄傲。愿我明国之民,皆知不羁为何物!愿我明国之国,世代有此不羁之民!大明崇祯二十五年首辅李文敬提
  • 天宋武功

    天宋武功

    五代十国末,军校青年赵德昭穿越后周,再世成为赵匡胤之子,人会在同一条沟里翻两次船吗?不!且看帝子赵德昭,如何扭转乾坤、一统华夏?看我大宋天下无敌!.
  • 强势总裁:拐个萌妻送萌宝

    强势总裁:拐个萌妻送萌宝

    什么?自己当了闺蜜的嫂子?只是想泡一下帅哥而已,就怀孕了?走你,为了继续泡帅哥,把这孩子给打了。“芊芊,惹了我就想跑?肚子里还有我的种呢!”某男无赖“那你要答应我可以继续泡帅哥!”夏芊芊更无赖。“好,我带你去妓.院泡帅哥。”尹奕诡异一笑。这下,夏芊芊慌了……(男主女主心身干净)
  • 花无央

    花无央

    墨二公子文中的男主从来都是最深情的,这本更甚。男主对女主一如既往,坚定不移的爱是那般深沉,仿佛深到骨髓里。我们总感叹着世上再无这样的男子……月牙白锦袍,腰束玉带,温润如玉,雍容雅致。可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锦衣雪华玉颜色,回眸一笑天下倾。”如果你也爱这样的男子,那么万不可错过此书!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魔兽世界之重回诺森德

    魔兽世界之重回诺森德

    死亡骑士威廉和队友在准备穿越黑暗之门远征15年前的德拉诺时,竟被意外的送到了5年前的诺森德。他本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见识改变历史的走向,可是怪异的事情接踵而至,让他明白了历史是不会被轻易改写的……其实这就是个100级大号穿越到了80年代,本想像GM一样天下无敌,结果悲催的发现自己的力量被削弱了,然后又被各种BOSS虐的故事……
  • 麹头陀传

    麹头陀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