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1600000001

第1章 道经(1)

第一节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能说得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原,“有”,是万物之根本。

所以,应该从万物永恒的原始状态中去观察“道”的微妙,应该从万物不变的根本之处去观察“道”的显豁。“有”与“无”同出一源而名称互异,它们都称得上是深远莫测的,从有形的深远境界到达无形的深远境界,这就是通向一切奥妙神秘的总途径。

[本章要旨]

本章阐述“道”的本质和特性。

[评析]

本章阐述“道”的本质和特性。老子第一次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体系的核心。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微妙玄虚。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或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第二节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就能分辨出什么是丑的了;都知道善良的东西是善良的,就知道什么是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随顺。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倡导,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本章要旨]

本章说明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各自以对方存在为依据,同时还阐述了“无为”的思想。

[评析]

本章说明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各自以对方存在为依据,同时还阐述了“无为”的思想。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一切事物的存在,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鲜明地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是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实例应用与分析]

居功而不夸耀——韬光养晦掩锋芒

《老子》中的“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原意是: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韬光养晦掩锋芒”。

老子是个大智者,但他从不表现自己,并劝告世人不要太爱表现自己。因为,显山露水,出尽风头,带来的往往是无穷后患。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张扬自己的才能,不会吹嘘自己的功绩。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俗话又说“枪打出头鸟”,要想立足于世,就要做到隐忍,就要隐藏锋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些人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则喜欢锋芒毕露。在官场当中,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而锋芒毕露的人则难以得到好的下场。所以说,尽量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曾国藩自从组织成立湘军后,便冲锋在对抗太平天国革命的最前列。但在此后的征战当中,他曾屡屡受挫,还时常受到来自清政府内部的多方掣肘,真可谓身陷炼狱、艰难备尝。他竭蹶经营,咬着牙关坚持了下来。

在咸丰七年回家守制时,他深深地反省了自己率湘军出征以来的经验教训,后来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年,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此后,当曾国藩在咸丰八年再次出山时,变得十分注意自我克制了。他时常提醒自己以李德裕、霍光等人专横跋扈而不得善终为戒。即便他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节制四省军务时,内心更多的也是忐忑不安。

曾国藩在日记中披露了他的真实心迹:“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不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餗负乘之咎也。”

曾国藩时常提醒自己要注意“富贵常蹈危”这一残酷的历史教训,因为他十分清楚旧中则昃,月盈则蚀,王行生克,四序递迁,休旺乘除,天地阴阳一定之理;他更清楚“狡免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封建统治术。他深知只有推美让功,才能持盈保泰。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精力充沛、有谋有勇、敢作敢为、敢为人先,但他也时常骄纵、蛮横和傲慢。好大喜功的他,无论如何都听不进曾国藩对他讲的“稍让功于李鸿章”的话,他抢在淮军到达天京之前将城攻破,首功拿到了,可接下来的“杀威棒”却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其中的奥妙还是曾国藩看的明白:“沅浦之攻金陵,幸而成功,皆归功于己。余常言:‘汝虽才能,亦须让一半与天。’彼恒不谓然。”

曾国藩是个有智之人,他对官场之事也是看的清楚。对于如何通过“推美让功”、“隐藏锋芒”来保全自己,他理解的更是透彻。官场险恶,只有像曾国藩这般明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隐藏锋芒是一门需要修炼的功夫,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对外宣扬就是向别人暴露自己的缺点,不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甚至还会由此引来祸患。

刘备就是个很擅长保护自己的人,他的韬晦之术让他远离了灾难。

三国时,“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从刘备采取的处事策略来看,他是极为高明的。

刘备落难后,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前去投靠曹操。因刘备曾经在衣带诏上签过名,为防曹操谋害,便装成胸无大志的样子整天在后园种菜,想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其对自己的注意。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议起谁为当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便问道:“谁人当之?”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好在当天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了过去。曹操见刘备如此胆小,内心不仅暗自欣喜,也逐渐对刘备放松了戒备。

刘备用掩饰锋芒的策略,避免了被易猜疑的曹操加害的命运。他在羽翼未丰之时,对自己远大的抱负深藏不露,这才有了日后和曹操鼎足而立的机会。

可见,有些时候保持低调、不显山露水也是一种必要。

常常锋芒毕露会使一个人众叛亲离,走进死胡同,而懂得隐藏锋芒,才能够保存自身。王翦正是深知“功高盖主”的道理,巧妙的采用韬晦之术,才使自己免遭猜忌。

王翦是曾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一位将领。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告老还乡。顶替他的青年将领李信因错误的估计了敌人的实力而在交战中溃败,秦王极为恼怒。此时,他想到了王翦,于是亲自到王翦府上请他重新出山。王翦推辞不掉只得应允,秦王遂将六十万秦军交给王翦调遣。

秦王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把倾国之师的指挥权交给王翦自然有很多顾虑,王翦也觉察到了这一点。

在出征前秦王为他设的宴会上,王翦向秦王请求道:“臣别无所求,惟望大王赐我田地几亩,房舍几间。”

秦王想也没想,当即满足了王翦的要求。当王翦率军出征以后,又分几次接连派人向秦王请求赐予田舍。副将蒙恬大惑不解,最后终于忍不住地问道:“老将军如此频繁地向大王请求田宅,岂不太过分了?”

王翦对他附耳而言道:“秦王之为人,好猜忌、不信人,今以倾国之师交付于我,必然对我不放心。假如有人从中挑拨,对我约束牵制,必难成其功。我一再向秦王请求田宅,就是要大王相信我王翦只图产业、胸无大志,能放心用我,使我免除后顾之忧。”

蒙恬听后恍然大悟,不禁对王翦佩服不已。

王翦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一回到咸阳就主动向秦王交出兵权,回到老家养老去了。王翦重新选择了退隐可谓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决策,此举既能功成身退,又使秦王打消了顾虑,继而保全了自身。

对于臣子来说,功劳越大,对君主的威胁也就越大。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在众人面前总是自恃功高而目中无人的话,很可能会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王翦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激流勇退、得以善终,这种肯放弃富贵荣华的果敢很令人敬佩。

韬光养晦之术,就是要收敛锋芒、深藏不露,这样才能使人解除戒心,以此自保、远离祸患;韬晦之术的关键是含而不露,把自己高远的志向、高超的才能、盛隆的威望、炽热的情感都掩藏起来,让人觉察不到你的威胁。

刘伯温曾作过一组《感怀三十一首》,其中第二十七首云:“象以齿自伐,马以能受羁。猛虎恃强力,而不卫其皮。世人任巧智,天道善盈亏。不见瑶台死,永为天下嗤。”

诗中的隐含意思说,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那些被认为是强大的东西,大多是其锋芒外露,为其所害。有的人隐瞒聪明比隐瞒愚蠢更努力,为什么呢?大智若愚!外在的精明往往是内在愚蠢的表征。好炫耀的人往往被明哲之士所轻视,就是这个道理。

洪武四年,朱元璋开始清理身边的功臣,标志就是李善长被罢相。刘伯温机智地捕捉到了朱元璋的意图,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留在朝廷早晚会被抓住把柄,不如早些隐退。于是,他向朱元璋提出退休,告老还乡。

归隐后的刘伯温每日饮酒作乐、口不言功、藏形循迹,并且不与任何官员来往。刘伯温如此实属无奈之举,朱元璋经常会派人去侦查官员们私下的言行,所以低调地归隐让刘伯温远离了喧嚣而处处暗藏危险的朝廷。

而更能体现刘伯温隐忍智慧的则是他对自己后事的安排。洪武八年春,刘伯温患病,朱元璋派医生前来治病,刘伯温在服下医生所开的药房后,病情却急剧加重,不久便去世了。后人怀疑是朱元璋指使医生给刘伯温服毒而致其死亡。

临死前,刘伯温嘱咐家人把尸骨焚化,不要安葬,这显然是自己毁尸灭迹,让死因与尸体一同灰飞烟灭、无处可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不给家人留下祸根。

同时,他深知朱元璋对阴阳术数很敏感,嘱咐家人把自己保藏的天文书送给朱元璋,因为他明白,朱元璋知道自己有此类“天书”,并害怕这种东西流落民间,落入异人之手,如果不主动交出,此后必留大患。

刘伯温临死还不忘避开朱元璋的锋芒,把朱元璋的顾虑统统打消,从而保全了家人,这种大智慧,实在让后人慨叹万分!

大到官场做官,小到举止言谈,但凡聪明的人,都是懂得居功而不夸耀、韬光养晦掩锋芒的道理!

盛名之下要韬晦,才能不开嫉妒之门;成功之后要谦虚,方可免走忿争之路。也就是说,越是“春风得意”之时,越要韬光养晦,以免被人由嫉生恨。

春秋时代,孙叔敖很得楚庄王的信任,三次出任楚国令尹,权力很大。

有一天,狐丘地方的一位老者问他:“你是否知道,别人对你有三种怨恨情绪?”孙叔敖说:“我不知人们怨恨我什么,请您多多指教。”

那位老者告诉他:“你的爵位高了,那些尚未显贵的士子就妒嫉你;你的官职大了,君主就会疑心提防你;你的俸禄丰厚了,想沾你光的人就会对你有怨言。”

孙叔敖感谢老者的提醒,并对他说:“我有办法平息这三种怨恨情绪:爵位越高,我的态度就越是谦恭卑顺;官职越大,我就越发小心谨慎用权;俸禄越丰厚,我施给别人的财物就越多。”

孙叔敖正是用这三种方法,处理好了人际关系,平息了人们的怨恨情绪。正因为孙叔敖从来不表现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荣宠,不吹嘘自己的政绩,所以能够善始善终,深得好评。

第三节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互相竞争;不重视稀有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人们贪欲的东西,使民心不被迷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净化人的心思,填饱人的肚子,削弱人的志向,强化人的体魄,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让聪明的人也不敢胆大妄为。以这种“无为”的态度去处理政事,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本章要旨]

本章进一步阐述无为的思想。

[评析]

本章进一步阐述无为的思想。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所以提出“无为”思想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人们回到一种“无为”境界。人人与世无争,社会就能安定;个个心安理得,天下便会太平。

同类推荐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画骨爱恋再续

    花千骨之画骨爱恋再续

    花千骨觉醒,和白子画成亲,漫骨和好,朔风复活.......会发生什么是呢,敬请期待.....
  • 重生之诸天万界

    重生之诸天万界

    重生与穿越,诸天万界的探索者,这个世界变得美好起来了。
  • 特工王妃

    特工王妃

    那少女穿越时空而来,冥冥之中注定成为影响这时局的特工王妃,周旋于各势力之间,在阴谋与情感的漩涡中挣扎。前生,她是聪明绝顶的21世纪新人类,这一世,她是绝色倾城的特工王妃。紫因Q:331810277,欢迎意见^^
  • 还魂记之临渊篇

    还魂记之临渊篇

    生前一眼的痴迷,死后无尽的回望……我爱你成痴,爱你一生,你却浑然不知……
  • 皆可称雄

    皆可称雄

    简介:在这个和平的时代,谁碌碌无为?谁站在那舞台为钱而舞蹈,我抬头仰望星空,我没有什么本事,没有学历,也没有那拍马屁的功夫,只因我有一颗征服天下的野心!我时常回忆起三国那英雄崛起,群雄逐鹿的世界,令人向往,若是注定,乱世奸雄又何妨?<br>请欣赏,由梦回岚飞给大家带来的一部都市架空历史玄幻类小说《皆可称雄》,其实说实话也是偶尔看到镇魂街后,有感而发,其实个人喜欢原创→_→
  • 半妆美人:颜乱世(已完结)

    半妆美人:颜乱世(已完结)

    “星瞳,除了我,没有人可以拥有你。”“星瞳,即便他们都说我傻,我也不觉得,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回忆和爱一个人是错的。”“星瞳,你要什么朕都给的起。”“星瞳,我是不是再也不能感受你的温存了?”“星瞳我求你,别和我争他好吗?”“星瞳,我可以为了你歇斯底里。”移魂锁梦在今秋 忍顾红颜不回眸 兜转前世,难回头
  • 铁十字的光辉

    铁十字的光辉

    他,本来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但是,既然他来到了这个地方,无论是为了自己,为了报恩,还是为了改变一些人的命运,他必须要做些什么。从1923年11月的慕尼黑啤酒馆,到1933年8月2日魏玛共和国谢幕,他更多的是一个见证者;从1936年3月7日之后,他正式进入到这个世界的历史舞台上,当然暂时还是配角……但是他不在意这些,因为他知道,自己无论是见证者,是配角抑或总有一天会成为主角,他的命运,已经逐步与德意志第三帝国越发紧密。他不想历史重现,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去扭转有可能会维持原状的命运。而他,认为能够让他改变这种命运的,就是让铁十字释放出它本应该有的光辉。
  • 邪王笑,绝色替身妃

    邪王笑,绝色替身妃

    万小妖曾说过:“我若有能力,我定要天下人都幸福”万小妖还说过:“我若毁了这天下,你,你们又能奈我何。”万小妖,21世纪小警察一枚,穿越至古,被替身成国公府三小姐,有人疼有人宠,还有牛逼王爷给她撑腰,小幸福简直爆棚,然而好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万小妖不曾想过这从一开始就是个阴谋!后知后觉,究竟是爱?是恨?是谎言?是欺骗?是新欢,还是旧爱?三生缘,又该何去何从?终,红衣为谁妆,青丝为谁绾?
  • 亲情小冤家

    亲情小冤家

    自从田冰和田乐进入青春期以后,滑稽的事接二连三,让人忍俊不禁。会让我们知道,青春无极限,童年并没有走远……
  • 英雄联盟之天道苍穹

    英雄联盟之天道苍穹

    你们有想像过,带着英雄联盟的所有技能穿越到异界会是怎样的感觉么?亚索的狂风绝息斩,安妮的地狱泰迪熊,有没有想像过主角用阿狸的魅惑猎艳各种美女,想象不如一看!逆天的技能将打开主角的异界巅峰之道!更多精彩请看《英雄联盟之天道苍穹》。PS:对本书有任何交流意见的书友、粉丝可加交流群167206522,欢迎广大书友,粉丝!咸鱼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