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能说得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原,“有”,是万物之根本。
所以,应该从万物永恒的原始状态中去观察“道”的微妙,应该从万物不变的根本之处去观察“道”的显豁。“有”与“无”同出一源而名称互异,它们都称得上是深远莫测的,从有形的深远境界到达无形的深远境界,这就是通向一切奥妙神秘的总途径。
[本章要旨]
本章阐述“道”的本质和特性。
[评析]
本章阐述“道”的本质和特性。老子第一次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体系的核心。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微妙玄虚。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或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第二节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就能分辨出什么是丑的了;都知道善良的东西是善良的,就知道什么是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随顺。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倡导,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本章要旨]
本章说明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各自以对方存在为依据,同时还阐述了“无为”的思想。
[评析]
本章说明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各自以对方存在为依据,同时还阐述了“无为”的思想。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一切事物的存在,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鲜明地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是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实例应用与分析]
居功而不夸耀——韬光养晦掩锋芒
《老子》中的“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原意是: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韬光养晦掩锋芒”。
老子是个大智者,但他从不表现自己,并劝告世人不要太爱表现自己。因为,显山露水,出尽风头,带来的往往是无穷后患。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张扬自己的才能,不会吹嘘自己的功绩。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俗话又说“枪打出头鸟”,要想立足于世,就要做到隐忍,就要隐藏锋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些人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则喜欢锋芒毕露。在官场当中,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而锋芒毕露的人则难以得到好的下场。所以说,尽量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曾国藩自从组织成立湘军后,便冲锋在对抗太平天国革命的最前列。但在此后的征战当中,他曾屡屡受挫,还时常受到来自清政府内部的多方掣肘,真可谓身陷炼狱、艰难备尝。他竭蹶经营,咬着牙关坚持了下来。
在咸丰七年回家守制时,他深深地反省了自己率湘军出征以来的经验教训,后来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年,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此后,当曾国藩在咸丰八年再次出山时,变得十分注意自我克制了。他时常提醒自己以李德裕、霍光等人专横跋扈而不得善终为戒。即便他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节制四省军务时,内心更多的也是忐忑不安。
曾国藩在日记中披露了他的真实心迹:“古之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不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餗负乘之咎也。”
曾国藩时常提醒自己要注意“富贵常蹈危”这一残酷的历史教训,因为他十分清楚旧中则昃,月盈则蚀,王行生克,四序递迁,休旺乘除,天地阴阳一定之理;他更清楚“狡免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封建统治术。他深知只有推美让功,才能持盈保泰。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精力充沛、有谋有勇、敢作敢为、敢为人先,但他也时常骄纵、蛮横和傲慢。好大喜功的他,无论如何都听不进曾国藩对他讲的“稍让功于李鸿章”的话,他抢在淮军到达天京之前将城攻破,首功拿到了,可接下来的“杀威棒”却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其中的奥妙还是曾国藩看的明白:“沅浦之攻金陵,幸而成功,皆归功于己。余常言:‘汝虽才能,亦须让一半与天。’彼恒不谓然。”
曾国藩是个有智之人,他对官场之事也是看的清楚。对于如何通过“推美让功”、“隐藏锋芒”来保全自己,他理解的更是透彻。官场险恶,只有像曾国藩这般明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隐藏锋芒是一门需要修炼的功夫,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对外宣扬就是向别人暴露自己的缺点,不但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甚至还会由此引来祸患。
刘备就是个很擅长保护自己的人,他的韬晦之术让他远离了灾难。
三国时,“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从刘备采取的处事策略来看,他是极为高明的。
刘备落难后,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前去投靠曹操。因刘备曾经在衣带诏上签过名,为防曹操谋害,便装成胸无大志的样子整天在后园种菜,想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其对自己的注意。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议起谁为当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便问道:“谁人当之?”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好在当天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了过去。曹操见刘备如此胆小,内心不仅暗自欣喜,也逐渐对刘备放松了戒备。
刘备用掩饰锋芒的策略,避免了被易猜疑的曹操加害的命运。他在羽翼未丰之时,对自己远大的抱负深藏不露,这才有了日后和曹操鼎足而立的机会。
可见,有些时候保持低调、不显山露水也是一种必要。
常常锋芒毕露会使一个人众叛亲离,走进死胡同,而懂得隐藏锋芒,才能够保存自身。王翦正是深知“功高盖主”的道理,巧妙的采用韬晦之术,才使自己免遭猜忌。
王翦是曾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一位将领。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告老还乡。顶替他的青年将领李信因错误的估计了敌人的实力而在交战中溃败,秦王极为恼怒。此时,他想到了王翦,于是亲自到王翦府上请他重新出山。王翦推辞不掉只得应允,秦王遂将六十万秦军交给王翦调遣。
秦王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把倾国之师的指挥权交给王翦自然有很多顾虑,王翦也觉察到了这一点。
在出征前秦王为他设的宴会上,王翦向秦王请求道:“臣别无所求,惟望大王赐我田地几亩,房舍几间。”
秦王想也没想,当即满足了王翦的要求。当王翦率军出征以后,又分几次接连派人向秦王请求赐予田舍。副将蒙恬大惑不解,最后终于忍不住地问道:“老将军如此频繁地向大王请求田宅,岂不太过分了?”
王翦对他附耳而言道:“秦王之为人,好猜忌、不信人,今以倾国之师交付于我,必然对我不放心。假如有人从中挑拨,对我约束牵制,必难成其功。我一再向秦王请求田宅,就是要大王相信我王翦只图产业、胸无大志,能放心用我,使我免除后顾之忧。”
蒙恬听后恍然大悟,不禁对王翦佩服不已。
王翦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一回到咸阳就主动向秦王交出兵权,回到老家养老去了。王翦重新选择了退隐可谓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决策,此举既能功成身退,又使秦王打消了顾虑,继而保全了自身。
对于臣子来说,功劳越大,对君主的威胁也就越大。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在众人面前总是自恃功高而目中无人的话,很可能会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王翦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激流勇退、得以善终,这种肯放弃富贵荣华的果敢很令人敬佩。
韬光养晦之术,就是要收敛锋芒、深藏不露,这样才能使人解除戒心,以此自保、远离祸患;韬晦之术的关键是含而不露,把自己高远的志向、高超的才能、盛隆的威望、炽热的情感都掩藏起来,让人觉察不到你的威胁。
刘伯温曾作过一组《感怀三十一首》,其中第二十七首云:“象以齿自伐,马以能受羁。猛虎恃强力,而不卫其皮。世人任巧智,天道善盈亏。不见瑶台死,永为天下嗤。”
诗中的隐含意思说,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那些被认为是强大的东西,大多是其锋芒外露,为其所害。有的人隐瞒聪明比隐瞒愚蠢更努力,为什么呢?大智若愚!外在的精明往往是内在愚蠢的表征。好炫耀的人往往被明哲之士所轻视,就是这个道理。
洪武四年,朱元璋开始清理身边的功臣,标志就是李善长被罢相。刘伯温机智地捕捉到了朱元璋的意图,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留在朝廷早晚会被抓住把柄,不如早些隐退。于是,他向朱元璋提出退休,告老还乡。
归隐后的刘伯温每日饮酒作乐、口不言功、藏形循迹,并且不与任何官员来往。刘伯温如此实属无奈之举,朱元璋经常会派人去侦查官员们私下的言行,所以低调地归隐让刘伯温远离了喧嚣而处处暗藏危险的朝廷。
而更能体现刘伯温隐忍智慧的则是他对自己后事的安排。洪武八年春,刘伯温患病,朱元璋派医生前来治病,刘伯温在服下医生所开的药房后,病情却急剧加重,不久便去世了。后人怀疑是朱元璋指使医生给刘伯温服毒而致其死亡。
临死前,刘伯温嘱咐家人把尸骨焚化,不要安葬,这显然是自己毁尸灭迹,让死因与尸体一同灰飞烟灭、无处可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不给家人留下祸根。
同时,他深知朱元璋对阴阳术数很敏感,嘱咐家人把自己保藏的天文书送给朱元璋,因为他明白,朱元璋知道自己有此类“天书”,并害怕这种东西流落民间,落入异人之手,如果不主动交出,此后必留大患。
刘伯温临死还不忘避开朱元璋的锋芒,把朱元璋的顾虑统统打消,从而保全了家人,这种大智慧,实在让后人慨叹万分!
大到官场做官,小到举止言谈,但凡聪明的人,都是懂得居功而不夸耀、韬光养晦掩锋芒的道理!
盛名之下要韬晦,才能不开嫉妒之门;成功之后要谦虚,方可免走忿争之路。也就是说,越是“春风得意”之时,越要韬光养晦,以免被人由嫉生恨。
春秋时代,孙叔敖很得楚庄王的信任,三次出任楚国令尹,权力很大。
有一天,狐丘地方的一位老者问他:“你是否知道,别人对你有三种怨恨情绪?”孙叔敖说:“我不知人们怨恨我什么,请您多多指教。”
那位老者告诉他:“你的爵位高了,那些尚未显贵的士子就妒嫉你;你的官职大了,君主就会疑心提防你;你的俸禄丰厚了,想沾你光的人就会对你有怨言。”
孙叔敖感谢老者的提醒,并对他说:“我有办法平息这三种怨恨情绪:爵位越高,我的态度就越是谦恭卑顺;官职越大,我就越发小心谨慎用权;俸禄越丰厚,我施给别人的财物就越多。”
孙叔敖正是用这三种方法,处理好了人际关系,平息了人们的怨恨情绪。正因为孙叔敖从来不表现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荣宠,不吹嘘自己的政绩,所以能够善始善终,深得好评。
第三节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互相竞争;不重视稀有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人们贪欲的东西,使民心不被迷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净化人的心思,填饱人的肚子,削弱人的志向,强化人的体魄,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让聪明的人也不敢胆大妄为。以这种“无为”的态度去处理政事,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本章要旨]
本章进一步阐述无为的思想。
[评析]
本章进一步阐述无为的思想。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所以提出“无为”思想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人们回到一种“无为”境界。人人与世无争,社会就能安定;个个心安理得,天下便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