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1500000011

第11章 处世智慧学老子(11)

听完管仲的话,齐桓公很是惭愧,他说道:“好吧,就请仲父去处理吧!”于是管仲把土地还给了鲁国。但是从此以后,齐桓公在天下诸侯中已经树立了诚信的好形象。

后来,齐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霸主,威震四海,就连周天子也对齐桓公格外礼待。

[总结]

讲诚信是君王赢得人心的前提之一,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君主很难让众人心服,也就没有人愿意追随他、接受他的统治。守信是君主的一种“资本”,这种资本能给君主赢来无以数计的收获。齐桓公守信之举,不仅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齐国称霸奠定了基础。

自知者明——要有自知之明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

认识他人叫做机智,认识自己就是高明。战胜他人就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弱点,才算做刚强。

《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评析]

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比如才能、地位、身份、实力等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对自身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有些人盲目地妄自尊大,总是自以为了不起,实际是全都是虚妄的自大而已。在很多时候,人们都容易犯这种错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结果招致失败,造成损失。

[实例]

唐太宗广开言路明自身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一代名君,他在位期间,广开言路,能够听取臣子们的劝谏和谏诤,并且主动鼓励臣子们上谏。结果国家得以大治,一时间国泰民安,出现了令人称道的“唐朝盛世。”

在贞观年间,君臣能共商国事,谏诤蔚然成风: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史上的特异光彩,也是唐初“贞观之治”之所以引人注目的重要方面。像王珪、刘泊、张玄素、褚遂良、杜如晦等,甚至连长孙皇后,都是敢于忠言犯颜且卓有成效的进谏者。

魏征是贞观年间、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谏官,在短短的几年中,魏征所陈谏的事情多达200多件,且多被采用,他的忠言敢谏之举,深得唐太宗的赞许。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一天,唐太宗意外得到了一只漂亮活泼的小鹞,他素来喜欢鹰鸟,此次得到这只小鷂,简直是喜出望外,直至戏逗入迷。正在把玩时,忽见谏议大夫魏征进来奏事。

魏征此次是有备而来,他听说唐太宗把玩小鹞入迷,便预计加以干涉。唐太宗担心魏征责怪自己玩物丧志,忙将小鹞子藏到怀里。

魏征虽佯作没看见.却故意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没了。等魏征退下,唐太宗才敢取出小鹞子,可它早已被闷死了。唐太宗心疼极了,但却忍下了。

贞观六年三月,一次罢朝后,唐太宗大声怒骂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田舍翁!”

长孙皇后忙问田舍翁是谁,唐太宗道:“就是魏征!多次在我身边絮叨,常常在大廷上顶撞朕,让朕下不来台。我必杀了他,以泄心中之恨!”

长孙皇后听后大吃一惊,赶忙退下。一会儿,她正儿八经地换上了上朝用的严整朝服,向唐太宗拜贺道:“妾听说君主清明,臣便忠直。当朝既有魏征这样的忠直之臣,便可以想见陛下当政无比圣明了。”

唐太宗听后,便立即转怒为喜了。

又有一次,魏征出外办事,回来后对唐太宗说:“听说陛下要外出巡视,大的装备都已布置停当,怎么迟迟不动身呀。”

唐太宗笑着说:“前阵子是有这种打算,想到卿必定要来劝谏阻止,听以干脆在卿谏阻前打消了念头。”

魏征最负敢谏之名,但当时敢于直言忠谏且劝谏有功的大臣,绝非只有魏征一人。

有一次,王珪被荣封为侍中,奉诏后进宫拜谢,见有一美人侍立在李世民身旁。王珪觉得面熟,便故意盯着美人看。

李世民只好向他说明:“这原是庐江王李缓的姬人。李缓听说她长得漂亮,就杀了她的丈夫抢到了她。寡人将庐江王治罪后,便收下了这姬人。”

王珪听后故意问:“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

李世民答道:“杀人而后抢人妻子,是非已很清楚,何必要问?寡人不是已经治了他的罪吗?”

王珪不依不饶地说:“臣听说齐桓公曾经向郭国遗老询问郭国败亡之因,遗老说是因为善的不用而恶的不除。如今,陛下纳了庐江王的侍姬,这不是要重复庐江王的错误吗?”

李世民听后一惊,羞愧地说道:“若不是卿来提醒,朕差点就犯下错误了。”

等王珪一离去,李世民就把美女送回娘家了。

臣子们都敢于直言劝谏,就要归功于唐太宗“恐人不言,导之使谏”的“采言纳谏”之策了。魏征说得好:“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如果陛下是个不能采言纳谏的君主,下臣们哪里敢触犯忌讳,以卵击石呢?”

唐太宗还从制度上来促进广开言路、“采言纳谏”的施行。他在朝纲上沿袭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同时又让一些职位稍低的官员以“参与朝政”的名义,加入到最高决策层当中。唐太宗还特别重视对谏官的选择,甚至把杰出的谏官一步到位提到宰相的位置,可见其对谏言的重视程度了。

[总结]

李世民是个开明的皇帝,他知道皇帝的身份很特殊,自己一身的言行,关系着整个唐王朝的兴与衰。他担心自己有失误的地方而不能自知,于是广开言路,积极鼓励臣子们上谏,时刻督促自己,以此来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李世民贵为皇帝,尚且如此重视“自知”、“自治”,何况我们呢。

李密不自知终丧命

李密在隋朝末年,是一支起义军的将领,曾经有很大的实力和声势。但李密这个人虽有雄心壮志,却没有雄才大略,也就是说,有勇而无谋,所以难成大事。

李密的父亲原是隋朝的大官,李密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也当过几天侍从官。后来,他看到隋朝腐败,难以长久,就称病辞官,在家闭户读书。

后来,李密与朝中礼部尚书杨玄感共同谋划起兵反隋,兵败后,杨玄感被杀,李密一个人逃到雁门,隐姓埋名,做了一名教书先生。

在教书先生中,有一位魏先生,是位世外高人,李密和他渐渐熟了起来。

一天,趁着左右无人,魏先生用开玩笑的口气悄悄问李密:“你气色沮丧又目光迷乱,内心犹豫而语言含混。现在各处都在搜捕反贼,说不定你就是朝廷要抓的李密!”

李密听了大吃一惊,吓得差点跳起来,拉住魏先生的手说:“您既然知道我,难道不能帮助我吗?以先生之才,再加上我李密,我们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魏先生微微一笑,说道:“依在下察看,你没有帝王的气度和心胸,也没有将帅的才略,只能是一个乱世中的豪杰。”

李密不服气地说道:“帝王和乱世豪杰有什么区别?难道你没听说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吗?”

“不然。当然是有区别的。”魏先生摇头说,他向李密分析和论述了帝王将帅与乱世豪杰们,之所以兴废成败的关系与区别,并说:“我曾经仰观天文,发现在汾晋之间有圣人出现,你如果能去投奔他,将来可以取得富贵。”

很明显,魏先生所指的圣人,就是李渊、李世民父子。李密自视甚高,魏先生说他没有帝王的气度、没有将帅的才略,他自然不服。

李密拂袖而起,不屑地想:“这等凡庸无志的书生,说出来的话是不足以相信的,也是不足以商讨大计的!”

不久,李密投奔了瓦岗农民起义军,后来他杀死瓦岗军的首领翟让,自己取而代之。瓦岗军声势很大,曾经名噪一时,与李渊、李世民的队伍相比,占明显的优势。

但李密这个人有勇而无谋,只知硬拼,而不知韬晦。他本来有着绝好的机会逐鹿天下,在夺取了瓦岗寨的领导权后,他本可以大展宏图的,但他实在是没有这个韬略。

他仗着队伍强大,四处征战,因此成为隋军和各种起义军打击的重点,结果损失严重。

而在此机,李渊、李世民父子一方面向李密屈首称臣,一方面暗中积攒实力。后来李密的队伍耗尽实力,衰弱不堪,直至被打得七零八落,再无回天之力。

无奈之下,逞强一时的李密带着瓦岗军残留队伍,投靠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反过来称臣了。

降唐后,他本可以辅助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一番功业,这样即使当不上皇帝,也可以成为开国的功臣,和李靖、尉迟敬德等人不相上下,跻身凌烟阁。但他又犯了错误,而且这次是致命性的错误——叛唐。

此时的李密,身在他人的地盘中,怎么还有反抗的实力?叛唐的结果,自是身首异处、性命不保。

时年,李密年仅三十七岁。难怪,那位魏先生早就看出李密成不了大事,虽然他曾有时机和实力,只因他没有大人物的心胸和才略。

[总结]

李密这个人,不能说没有见识,也不能说没有谋略,但他的见识不够大,谋略也不够深,因此,他是不可能成就王业的。没有王者的谋略,却不甘居于他人之下,这就注定他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没有那么大的能力,非要站上那么高的位置,结果只能是自损、自灭了。

美行可以加人——高尚的品行能赢来高超的地位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译文]

“道”是万物的奥妙所在,它是善人的法宝,不善人的护身符。漂亮的言词可以博得人们的信任,高尚的行为可以出人头地。

《道德经》 第六十二章

[评析]

一般情况下,品行高尚的人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可,更容易得到发展、赢得高超的地位。因为,品行好的人,必然能够博得上上下下的好感,上级乐于提携,下级愿意追捧,这样一来,发展之途必然顺坦很多,功名成就也会来得容易得多。靠这种正当途径得来的功名成就,不仅众人都心服口服,而且更稳固。

[实例]

光武帝宠臣包咸

包咸是东汉朝中的大官员,很受光武帝刘秀的器重。他能在朝中居于高位,途径不同于其他官员,既不媚上,也不钻营,而是凭着正直的人品和超众的德行,赢得皇帝宠信的。

西汉末年之时,包咸尚且年幼,在长安拜博士右师细君为师,跟他学习《鲁诗》和《论语》。

一次,针对学术中的问题,包咸和他人争辩不休,恩师便教诲他说:“为人要有理有节,有进有退,治学也是如此。你得理不饶人,凡事都要辩个是非曲直,这本身就有失教化的大道了。如能恭敬对人对事,不仅能让人心悦诚服,还能多积人望,感化天下,这才是最大的收益。”

包咸思之再三,从此依其道而行,果然如恩师所言,他的名望日愈增长,受到了人们的敬重。

光武帝刘秀登基,建立起东汉王朝后,听闻了包咸的仁德和大器,便征召他入朝为官。包咸初入官场,因不肯趋炎附势,屡遭别人打击和诬陷。正直之士都对他深表同情,有人就劝他说:“你重仁重义,这是君子的美德。不过既在朝为官,也该有所变通才好。”

包咸谢过,说:“我一介书生得蒙皇上厚爱,怎敢不保持名节来报效皇恩?当今朝廷风气败坏,多讲权术,人人只谋私利,就让我一人有所不同吧。”

一次,有友人暗中替包咸运作升迁之事,包咸知道后不喜反怒,并极力阻止。

朋友生气地说:“你只知苦干,而不晓官场之道,这只能是苦了你自己。我好心帮你,谁知你竟迂腐至此,实在是不可理喻。”

包咸解释说:“仁德乃我毕生所求,此为大也,焉能为了求一官职而一朝尽失?你的好意我心领了,遗憾的是,我绝不能违背我的志向。”

包咸的卓然不群,渐渐为光武帝刘秀所注意。后来,光武帝刘秀命包咸做了太子的老师,教授皇太子学习《论语》。

当群臣就此议论不解时,光武帝便在朝堂上对群臣解释说:“不争不显,宠辱不惊,说得容易,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得到呢?包咸不求私利,品行端正,这样的人不重用提拔,岂不是让天下君子寒心?由他教导太子,朕才放心啊。”

包咸高风大德,在受到人们的侧目之后,仍然保持本色,坚持不变。

汉明帝继位后,见自己的恩师生活清苦,便常常格外赏赐给包咸珍宝财物,他的俸禄也高于其他大臣。包咸则常常拿出钱财,施舍救济贫穷的儒生,并乐此不疲。

包咸这样告诫人们说:“有些时候,权位不是靠攫取能得到的,仁德才是做人成事之根本,其利大焉!”

[总结]

包咸品行超众、不争不显,在乌烟瘴气的官场中,真是卓然不群。包咸虽不趋炎附势,却能居于众人之上,独受光武帝的赏识,当上了太子的老师。包咸不曾为自己争取什么,却受到了两朝皇帝的宠爱、得到了莫大的荣耀。正如他所说:“仁德才是做人成事之根本,其利大焉!”

裴宪免祸得高官

西晋时期,官员裴宪是令人称道的有德君子,他先后担任过黄门侍郎、侍中、豫州刺史、北中郎将等职。像裴宪这样的人,在官场之中是很少见的,也正因此,显得很是稀有,因而受到了他人的广泛赞誉,也受到了当权者的格外器重。

王浚在朝中当权时,对裴宪很是器重,亲自升任他为尚书。王浚是西晋帝国的大司马、大都督,权势极大,亲朋党羽重多。

公元314年,汉赵帝国的征东大将军石勒,以闪电战夺取了幽州城蓟县,擒获了一心想当皇帝的王浚。在此之际,石勒大开杀戒,不仅处死了王浚,还屠杀了王浚的精兵一万人。王浚原来的部将、属官和幽州的士大夫们都吓坏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跑到石勒的营门去请罪,呈献的金银财宝交错堆叠,就像一座小山。

就在别人为了保命而纷纷请罪、献金时,有两个人却稳坐不动,一个是从侍中郎荀绰,另一个就是尚书裴宪。

石勒早就听说过他们两人的贤德名声,心中素有好感。知道他们不来谢罪之事后,就专程下令召见他们。

同类推荐
  •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说的就是好听:滴水不漏的口才术

    人人都会说话,然而把话说好并非易事。好的口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帮助人成就一番事业。在现代社会,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书从不同方面,教给人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说话技巧,注重口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汇聚了古今中外新奇而精妙的故事和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鲜活事例,并同现代社会交际应酬中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本书可以让你练就一副好口才,成就你美好的人生!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自然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自然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

    本书是一本充满幽默、充满智慧的书,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克服忧虑,积极地对待生活,通过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从而实现自我的突破,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开创幸福成功的人生。这是一本充满幽默、充满智慧的书,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克服忧虑,积极地对待生活,通过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从而实现自我的突破,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开创幸福成功的人生。
  • 规划你的工作

    规划你的工作

    每一个工作着的人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不能浑浑噩噩对待工作,因为平凡的工作正是你事业的基础,是你提升人生层次的平台。工作中稀里糊涂、过一天算一天,不仅仅是不敬业那么简单,而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所以,无论你从事的是多么普通的工作,都要认真对待它,都要为它做好规划。
  • 改变命运148个寓言

    改变命运148个寓言

    本书致力于以寓言小故事的形式并结合哲理提示的方式激励人们走出人生低谷、鼓舞人们凝聚力量战胜困难。
热门推荐
  • 平行空间遇见你

    平行空间遇见你

    白贝与另一个空间的自己白绎偶尔相遇。白绎的生活方式简直就是自己希望活出来的样子。虽然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就在白绎在自己的空间的那段日子里,俩人因为不同的三观在生活中闹剧不断,更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虽然伴随着争吵,却又不失患难与共,两个人互补里彼此的缺陷,在彼此的世界唤醒了最真实的彼此。当白绎离开的时候,白贝站在窗前,微笑的弧度,泪水的坠落,感谢那一段走过孤独的日子,每一个人都终将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
  • 玩家入侵

    玩家入侵

    有时候升级不仅仅靠打怪,有时候游戏也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娱乐。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虚拟游戏,也从未断过,不过那时只是神无聊时的发泄工具!他身为丁氏大贵族的第九子,在现实中,他有着崇高的地位,不过他却是怀着推到贵族制度的梦想,叛变一手遮天的贵族们,不得已随着怀着各种目的的玩家大军,一同入侵《虚界》,在洪水般的潮流中仅仅成了一个名不经传的无力玩家。推翻特权,源头就在名为《虚界》的所谓的网络游戏。看原本就出色过人的他如何在虚界中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看他如何实现梦想,超越梦想,拯救一切。++++++++++++++++++++++++新书、求推荐、求收藏郑重承若:本书不11,不幼稚。绝对完本,绝对新颖。+++++++++++++++++++++++
  • 数据化时代

    数据化时代

    未来的世界,丰富多彩。这里有科技,机甲横行。这里有武道,超越自我。这里有现代魔法,超越你的想象。科技年2015年。主角无意中来到这个世界。这时科技兴盛,魔法崛起,但是武道却显得较为没落。看在武道上不断前进的主角如何闯荡这个世界。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QQ群:435651704
  • 徐志摩文集(全集)

    徐志摩文集(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自然肩负着创新的大任。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本书精彩的智慧故事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创新的大门,令青少年走上创新的光明大道,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世界。
  • 穿越假面骑士剑

    穿越假面骑士剑

    穿越到了假面骑士剑的世界之后,橘浩成面对着要打败joker并且让人类undead获胜任务该怎么办?没有想看的骑士同人的我,只好自己动笔写了龟速更新中
  • 仙怨:三生

    仙怨:三生

    天地之初,万物生死有律,而生之有穷,故先人欲求其万物生死运转,破晓其隐秘所在,以证长生,故成天下一道——问道,而后问道三分,分为寂灭天,离恨天,魔道。天道不变而人心善变,魔道,试图究极人之六欲七情,以极端入道。然魔祖一死,枷锁不再,群魔乱舞,从此纷争不断,天下流血……一个苏醒的躯壳,一把出世的仙怨,在那慢慢变质的修土,开始穿梭于正魔世界。
  • 奇迹:初夏微暖

    奇迹:初夏微暖

    缘分来之不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相遇,而上天却让我遇见了你……你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奇迹吗?那天,他把围巾围在了她的脖子上,深蓝色的围巾……13路桦瑛道14号十字路口,在这个十字路口,我见证了我的奇迹……只属于我的奇迹……
  •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铁血兵王,霸气回归,只为守护国之重器。却不了成为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还未来得及享受众美柔情,宿敌来袭,恩怨当前!为兄弟两肋插刀,为爱人甘愿刀山火海。他本不愿再站在巅峰,只为守护挚爱而奋斗,却不料蓦然回首,再次成为最强者之中的璀璨明星。一不小心,身边众美环绕,手中权力无上!
  • 白茶清欢无别事

    白茶清欢无别事

    他们在一起七年,一年前他失去了他,他还记得那天她来找他那是她第一次打断他与别人欢好,她说“你我都长着我爱你所以肆无忌惮,我累了,从此以后我放你自由,你也放我安稳”锦语走了南风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他一步一步玩转权利,可再也没笑过,除了对着那个有着明媚笑容的姑娘的照片,终于他等到她回国了,他扫除她周围的一切障碍,也清除她周围所有对她有想法的男性“南风,我们早就分手了”“我没同意”“你到底想怎么样”“爱你宠你护着你”“顾南风!还没闹够吗”自嘲一声“我要怎样你才能相信我”“七年你耗尽了我对你所有的信任”“那从现在开始我们重新认识我叫顾南风,这一世下一世生生世世都只爱锦语一个人”说完迎面袭来狂热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