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8000000007

第7章 为官之本惟立身(7)

无独有偶,与此恰恰相反的是原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在2002年初赴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的当日,自发为其送行的人一大早就密密麻麻的赶到市委大院,从大门口至办公室到处是眼含热泪的群众,到处是“吕书记走好”的问候声,到处是写满祝福的匾牌:“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吕书记有口皆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吕书记一路走好……”

这不是虚构的文字描写,也不是导演的影视镜头,这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场面。老百姓之所以痛恨杜保乾,是因为“杜书记”贪婪成性、厚颜无耻、道德败坏,翻着花样搞形象工程,变着心思做“工作秀”,结果是坑苦了群众,毁灭了自己;老百姓之所以难舍吕日周,是因为吕日周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忠于职守、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像杜保乾这样遭到唾弃和痛恨的贪官污吏不乏其人,如张二江、慕绥新之流;而像吕日周一样受到拥护和爱戴的人民公仆更是大有人在,如郑培民、孔繁森、李国安等人。真可谓是泾渭分明,黑白两见。

这一正一反的典型事例,读后让人颇有感慨,叫人如何正确对待手中权力的问题再多几番寻味。为什么同样是党和人民辛辛苦苦培养几十年、同样是手握重权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一个严重脱离了群众,侵害了群众的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败坏了党的光辉形象;而另一个则“身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职,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呢?考诸缘由,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官德”使然。

“官德”,简言之,就是为官者应具备的品德,是与其掌握的权力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

中国自古就有许多为官积德的古训:“为政以德则治,不以德则乱”,“小人治国、灾害并至”,“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可一日无德”……。古人尚且能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何况我们今天。惨痛的结局是因为个别人没有良好的“官德”和人品做根基,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公仆意识,没有理解“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真正内涵,没有扎根群众、深入实际、为民造福的真本领。在这样的干部身上流露的不是真实和忠诚,只是霸气和虚伪、狂妄与自大。正像有人形容的那样:老黄牛吃进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孔繁森吃进的是雪,淌出来的是血。而有的人喝进的是茅台,流出来的是尿。这无疑是对不同人格、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一种赞美和讽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官德”好,人品好的领导干部时刻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他们不是立志做大官,高高在上做老爷,而是立志做大事,脚踏实地干工作。他们无论职务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能够始终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重不移公仆心。”他们求真务实,敬业奉献,艰苦朴素,勤俭创业,无心出大名,却有心做大事。他们深知“当官只是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子”的道理。他们人走茶不凉,年长德愈馨。在他们的身上,人们看到了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享清福。看到了什么叫共产党人,什么叫人民公仆。

可见,“官德”威力无比,它可使人变成戕害众生的厉鬼,也可以使人变成惠泽万物的太阳;它可紧张恶化干群关系,影响一方稳定,也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造福千家万户。特别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更应该弃用那些“官德”低劣、祸国殃民的腐败分子,不用那些“官德”平平,政绩平平的无能之辈,重用那些“官德”高尚、政绩突出的人民公仆。

观察一个领导“官德”好不好,关键是看老百姓是否拥护爱戴他。领导干部的“官德”有多高,他在群众中的份量就有多重。因为民心是杆秤,这杆秤足斤足两,能称出一个领导的分量;心民是把尺,这把尺不偏不差,能量出一位干部的良心。

悉闻百姓声,修得官德心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任山东省委书记期间,经常下到基层,听取老百姓的声音,回到机关后,认真阅读群众的来信,了解老百姓疾苦。据说,凡写给吴官正的人民来信,他每封必读,细嚼慢品,重要的批转有关部门处理,还亲自电话过问,直到解决为止。他说:“群众给我写信,是对我们的信任,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对此,群众送他一个美称“吴青天”。

吴官正同志这种兼听则明的作风给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历史一再证明,兼听博纳则政治昌明,闭目塞听必人心涣散。当然,要做到善听、能听群众的意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语讲: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真正当好政、立好德、做好人民的忠实公仆,就需要有豁达大度的风范,有兼听则明的睿智、有虚心纳谏的诚意、有闻过则喜自我否定的勇气。

然而,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少干部只是会说不会听,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其表现:一是爱听“顺言”,不爱听“逆言”。听到符合自己心意的溢美之词,眉飞色舞,沾沾自喜;听到批评、逆耳之言则如鲠在喉,怒发冲冠,甚至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二是爱听“上言”,不爱听“下言”。对上级的话是是是,好好好,不作分析,一概盲从;对群众的声音则置若罔闻,听则心烦,闻则意躁,甚至拒之门外。三是爱听“亲言”,不爱叫“疏言”。对于关系密切的身边人、“圈内人”的话深信不移,不辨真伪;对于关系疏远的人,以及认为“异已”人的话,则排斥在外,不予理睬。四是爱听“谗言”,不爱听“真言”。对来自一些别有用心的谗言,总是听着心里舒服;对来自真言者,总是心里别扭,甚至认为是不怀好意。殊不知,谗言,诽谤之言,历来为品行不良,心术不正的奸倿小人所运用。他们或出于个人嫉妒,泄私愤,图报复;或出于争权夺利,排除异己。综观古今中外进馋之“大成”,遭此暗算,枉送性命者不计其数。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正是谗言的受害者。当他人春风得意时,好进谗言者会竭尽巴结讨好之能事;当他人身处逆境时,便落井下石,致人于死地。

吴官正同志“善听则明”的作风告诉我们,对于来自基层的声音要做到一是要正听。通过各种渠道广开言路,让有意见者畅所欲言,根据工作需要的实用价值,有选择地积极采纳,以改进和推动工作开展。二要侧听。通过间接的渠道和方法,听取那些难于直接听到的意见,从中受到启发,总结经验教训。三要兼听。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广泛听取不同层次的不同意见,通过比较鉴别,对正确的积极采纳,有利的及时参考,不利的指明原因。

悉闻群众声,修得官德心。在听取基层不同意见中学到知识、提高认识、修炼自身,不惜为当政立德的好方法,其妙用至少有三:

其一,听民声知民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声,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取得发言权、决策权的前提和基础。在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的矛盾和问题与时俱增,要亲自处理的事情愈来愈多,要求他们同每位群众都能促膝倾谈,似乎极不现实。但百忙之余抽出身来接访群众,阅读人民来信,方可悉闻百姓之声,它犹如一条条畅通无阻的信息高速公路,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情感信号。如是,为政者欲知百姓的苦与忧,不妨看看群众的来信,听听群众的呼声,这对于拉近自己与群众的距离,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提升自身的道德形象,不失为一件好事。

其二,防浮躁保清醒。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大约每天要用一半的时间看报表、听汇报,这是现今为官者无可厚非的两件要事,不然,咋当领导?但这报表和汇报有谁能说清楚其真实程度有多大。“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好大喜功的官儿随时可见,这就给那些心怀叵测的主儿找到了用武之地,他能按照领导的口味,把那些注水鱼、注水肉、注水豆腐、人造蛋拼成一个卤水大盘儿端给你。于是乎,便头脑发热、心情浮躁、忘乎所以了,便决定大上一揽子“形象工程”,提前翻番进入小康,跨越初级阶段到达中级阶段直奔高级阶段。山西绛县曾创造了一个荒唐的“科技大跃进”。该地区要在这里开现场会,为了凑数,看到一养花农民有一片花卉,即做了一个大牌子,插在这个农民的地里,建起了所谓“花卉示范园”。有个乡镇搞别墅式肉食牛基地,因为没有牛,就把养牛大户的40头牛赶进去。不仅如此,“年终数字年初出”的造假现象也令人啼笑皆非。河南省11县、市虚报政绩,实际造林238公顷,上报数字则为3200多公顷。结果,遭殃的是老百姓。因此,当政者要恢复理智,保持清醒,不做或少做超越客观实际和群众承受能力的蠢事、傻事,深入群众听民声,不失为一副有效的清凉剂。

其三,正衣冠除污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老百姓写信上访,大抵不是吃饱撑的闲得难受没事找事干,故意给领导添麻烦找茬子,也不会是穷山恶水出刁民。他们,或有怨而访,或有苦而诉,或有难而求,或有感而发,无病呻吟者断然不会占多数。更何况,一介平民,握锄把子的茧手要提起笔来给领导写信,难免会生出几丝忧虑和胆怯。群众的来信,无异于一面镜子,一桶清洗剂,可以帮助为官者正衣冠,除污垢。试想,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倘若看到百姓的锅里、碗里,食不饱腹,衣不暖体,面对山珍海味、琼浆玉液,能拿得动筷子?倘若听到“妈妈,我要上学”,“厂长,我要上班”,“法官,我要公平”的震颤呼唤,在灯光摇曳轻歌曼舞的舞池里,能挪得动步子?倘若想到茅舍陋室三代同堂,老百姓有好多事情急着要办,盼着要办,能坐稳车子……。

群众来信来访,直接反映了群众的心声,解决群众所急、所盼、所难之事,不仅解决了群众的苦与忧,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为官立德的问题,只要当政者把德立到了实处,落到了群众中,才能实现“德治仁政”的要求。

靠德性的力量施政服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德性力量的民族。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也正是儒家之所主张“德治仁政”的重要原因。

德性何以是力量?因为在儒家看来,“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二子之服孔子也。”说得是,孔子有弟子3000人,其中贤者72人,这些弟子之所以服孔子,心甘情愿地追随孔子,绝非强迫的结果,是心悦诚服的表现。这充分显示了道德人格的巨大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可以进一步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力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个道理。

就为官理政而言,孟子说过“德治仁政”、“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因为“仁人无敌于天下”、“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当然“仁者无敌”的“无敌”,说到底不是别人打不过你,而是相互敬爱,以其自身人格的感召力化敌为友,使之抛其前嫌,化干戈为玉帛,这才是最高的境界。

从表面看来,道德是柔弱的,它不像法律刚性那样,直接施治于人。而道德说到底就是人为自己立法,它类似于人工规则,最大特点是具有其违反性,因此,道德往往就显得脆弱。这也是不少人所以不相信道德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只有道德才能彰显人的崇高和尊严,在此意义上,道德又是最强大的。它类似于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说:“人的思想就像是一根孱弱的芦苇,哪怕是一阵风,一阵雨,就足以摧残它,但它却代表了人的尊严,离开了它,人之为人就会丧失其最后的根据。”

德性的力量虽然柔弱,却又是坚韧的。放眼上下数千年的漫长历史,无论是物质的力量,还是制度的力量,抑或是知识的力量,都不如德性的力量来得那样久远和悠长。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一切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无情淘汰中灰飞烟灭了。唯有那“感天地,泣鬼神”的德性之光,能够穿透历史的漫漫长夜和重重屏障,依然熠熠生辉,憾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相隔悠悠千载,今天的人们仍然感动于古代的道德楷模及其事迹,其中的原因何在,除董仲舒的所谓“天不变,道也不变”之外,正是基于道德的这一特点。“道德无古今”,“道德无新旧”这种历史的穿透力,恰恰是对“仁者无敌”的最好诠释。

上述这些引用的论述,最终在说德性的力量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从政道德是执政党和全体公务人员在从政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大量事实证明。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一般是从道德“滑坡”开始的。执政为民,反腐保廉,离不开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思想道德是党纪国法的防火墙,党纪国法是思想道德的保护神。面对复杂的社会形态,道德素养不高的人,会铤而走险,以身试法;道德素养较高的人,会“从心所欲,不逾规。”

同类推荐
  • 流星蝴蝶谷

    流星蝴蝶谷

    传闻流星蝴蝶谷的主人是四个女人,是四个绝艳又心狠手辣的女人。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却因同是天涯受伤人而聚首,每一个女人都背负着一段放不下的深情,他们狠毒,但同时他们又是那么凄美……
  • 江湖奇侠传

    江湖奇侠传

    本书以近代史上确有其事的湖南平江、浏阳县县民争夺赵家坪为经,以昆仑、崆峒两派弟子分别助拳为纬,并融入“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张文祥刺马案”,牵引出两大门派的恩怨情仇。
  • 说谎的人

    说谎的人

    十五岁的少女卡登丝是辛克莱家族的第一继承者,这是一个世代富足的家庭,她的外公拥有一座私人小岛。每年夏天,大家族的亲人们都会齐聚在这座小岛上。卡登丝与表弟约翰尼、表妹米伦,以及朋友盖特从八岁开始几乎每一个夏天都在这里开心地度过。然而,突然有一天,卡登丝发觉自己陷入了选择性失忆和偏头痛中难以自拔。记忆中缺失的第十五个夏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家人都对她三缄其口,让三个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与她失了联系?她试图拼凑起发生的一切。第十五个夏天一点点清晰,却发现小伙伴们正在远离。《说谎的人》是一个令人伤感惋惜的故事,同时也是单纯阳光的少年们推开成人世界之门的第一声叹息。
  • 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德古拉之吻》一书由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于1897年创作。小说讲述了德拉库拉伯爵——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吸血鬼的故事。本书是书信体,由书信、日记、轮船日志等组成。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三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三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热门推荐
  • 锦瑟少年行

    锦瑟少年行

    南官悠、颜雨琦、云遥、莫真离四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某天,四人得到四条神秘的手链,在手链的作用下四人穿越了,认识以来第一次长久的分别,同时开始了未知的旅程……算了,管他是为什么穿越,管他有什么阴谋,她要潇潇洒洒地活!修炼之余找找朋友,谈谈恋爱,养养动物,带带小孩……反正吃喝玩乐一样不能少!友情提醒:此为坑,慎入。
  • 神魔变

    神魔变

    穿越异世,续前世情缘;屠龙诛神,我自横刀为红颜;元灵争霸,神魔只在一念间。
  • 20—30岁,你必须做出哪些改变

    20—30岁,你必须做出哪些改变

    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必须要认清现实、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必须要有所准备、必须要学会适应、必须尽快融入社会、必须遵从现实的规则、必须知道人性弱点等。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王者争锋

    王者争锋

    带着荣誉和光耀走出来'只为守护自己的坚持'刻骨铭心的爱'无法左右的恨'迷茫中寻找着'最终走出自己的人生'我的世界我来守护。
  • 亮刀少年狂

    亮刀少年狂

    雄霸一方的黑道大哥意外穿越到北宋,面对这个政治腐败山雨欲来的时代,他作为历史的后人,凭着先见之明,不但保全了自己,还掀起北宋末年的黑道风云!他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下王国,营救了被掳走的皇帝,从此改变历史进程……
  • 奇幻天灵

    奇幻天灵

    沸腾的鲜血,将开启我的征程。我将注定是世界的主宰。这是一个山村少年用剑斩碎乾坤的故事。
  • 东皇玉

    东皇玉

    木秀于林风必摧;堆高于岸流必湍;人出于众谗必随。原本的剑道天才却在一夜之间跌落谷底。而当他踏入那无人问津的神秘山涧之时,一道慵懒的声音响了起来。“东皇千秋立,奈何一朝愁……小娃娃,你因何将我唤醒?”
  • 醉美一世

    醉美一世

    他生于农村,就读高三,本为一小混混,天生神力,一次奇遇而获得强大异能,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金钱,美女,权利,无往不利。。。但是随着自身的慢慢强大,却卷入了一场巅峰的对决中。。。。
  • 神兵于天

    神兵于天

    横剑立天谁为主,剑走天涯何为家江断杖横是为狂,天地苍穹独我尊与天斗,与已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