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来到这个不知道哪个朝代的晋国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聂冰几乎忘了自己叫聂冰,深深刻入脑海的名字是---齐九宁。
九宁发现这个晋国的生活还不错,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就有饭吃。吃了饭就跟在婉夫人屁股后面绣绣花,练练琴,看看书,练练字。如果无聊,还可顺着围墙爬出去,去山里逛逛,或者走过十一个小门,去后院和护卫们一起种种菜,没事儿还可以和护卫们练练拳脚。九宁觉得自己都快成超脱世俗的隐士高人了。
只是,从高大人清理完所谓的闵太尉细作后,她就住回了自己的小院,所以她依旧弄不清隐藏在这个梨花庄后的繁杂的秘密。
不过,高大人多了个跟班,是婉夫人捡回的孤儿,婉夫人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高福生,并让他跟着高大人习武。高福生和九宁差不多大,可是一张脸整天黑着,和高大人站在一起,简直成一对黑面神了。九宁可以偶尔从他那里得知一点点细微的蛛丝马迹。
但是玉梅最不喜欢高福生,因为,她总觉得福生随时装得像个大人。结果,九宁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玉梅捉弄高福生,而高福生总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自己的帅气老爹四爷还是经常出门到处跑生意,但是每月总有七八天会每天花大半天的陪着婉夫人。这个时候,九宁都是被忽视的对象,于是就带着玉梅去爬屋后的山。
在这里,九宁从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因为这个大庄园里每个地方都有高大人的暗卫。这些暗卫武艺高强,九宁曾经借着从树上摔下的机会看他们飞檐走壁,和电视里吊了威压的效果一模一样。她也出不了庄园,因为梨花庄外面全是梨花,那是婉夫人亲自布施的一个巨大的迷阵,九宁已经在里面迷路不下二十次了。每次迷路不到一刻钟,就会有护卫来将她带出去。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九宁十七岁。这一年,九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而且能轻松地上树上墙了。虽然高大人不收她为徒弟,可是也不阻止其他的护卫教她一些防身技巧。
十七岁的九宁经常会掏出脖子上的玉想:“你把我带到这里,难道就是想让我过这样的米虫生活吗?”那块玉,正是当初从忘忧山高山湖里莫名出现的叶子形状的碧玉。忽然,碧玉发出一道绿光,瞬间又恢复如常。九宁丝毫没有注意到。
像往常一样,九宁窝在庄外一棵梨树上啃着梨。中秋临近,婉夫人和下人们整天忙着地准备着祭天、祭祖的东西,她无聊,又溜出来摘梨子吃。
不一会儿,玉梅扑扑地从庄园大门奔了出来:“小姐,快出来!快出来!我们可以出去玩儿了。”九宁依旧窝在树上,表示不信。这么多年,婉夫人对她出门管教极严,她就只出过庄园两次。
玉梅呼喊了半天还是不见九宁踪迹,嘴一撇,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精致的钱袋晃了晃:“夫人都给我们钱了,你该出来了吧!”那是每次出门时,婉夫人给的钱袋。话音刚落,九宁蹭地站在了眼前。玉梅无奈地说道:“小姐,你下次出来能不能不这么费事?”九宁甜甜一笑:“好啊,那出门把福生也带上吧。”玉梅大叫一声连忙追了去。
庄园里,四爷在书房处理事情,婉夫人在小花厅绣着花。奶娘端了一碗茶慢慢走过来说道:“夫人,一切顺利。小姐她们出门了,把福生也带去了。”婉夫人轻轻抿笑:“顺利就好。”奶娘接着说道:“以敏贵妃的手法,小姐怕要是被被吓坏了?”婉夫人淡淡道:“就让她见见吧,以后见多了就习惯了。”
出了自家的庄园的梨花阵,不远便是一个村庄,叫做梨花村。村子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但幅圆狭长,刚好遮盖了后面的庄园。可以说,婉夫人的梨花庄和梨花村就是被大片的梨花隔开的。接近中秋,一路上都看得见黄橙橙的梨子,形状很好看,像黄色的塔。过了梨花村,不到三里路就是晋国都城久安城。
久安城人口的繁华一点不亚于21世纪的国际城市。九宁和玉梅、福生从西城门,把马拴在城门口的马桩,交给专人看管后便徒步进城。
一进城,九宁和玉梅习惯性地往小吃和美食最多的地方走去。不一会儿手上就多了两串糖葫芦,过一会儿换成了甘蔗,不一会儿又换成了面娃娃或者其他玩具。福生一脸黑线地跟在身后。
几人兜兜转转,吃的也差不多。九宁一想来了这么久,还没瞻仰过皇城,就怂恿玉梅和福生去皇城看看。玉梅一口就答应了,福生却立马黑脸:“不能去,夫人说过我们要早点回去的!”“福生哥哥,我们去看一眼,马上就回去好不好!”九宁撒娇道。“不行!”福生铁了心说道。以前的每次撒娇都成功了,偏偏这次没成功,九宁小孩子心性顿时起来了:“我就要去!玉梅我们走!”说着就去拉玉梅的手。玉梅不悦:“假大人!”说着快步跟了上去,福生只好无奈地跟了上去。
走了不远,福生想到高大人说过,皇宫西门离皇城中心最远,却离西城门最近,来往的人最少,于是说道:“我们去皇宫西门吧,那里我们出城方便。”九宁和玉梅高兴的点点头。
久安城四条穿城而过的河把整座城分成了左小右大的的井字形的布局,皇城就在井字的中间。九宁三人不一会儿就到了皇宫的西门。西门前有一座桥叫安西桥,是一座宽阔的汉白玉桥。过了桥就是西门,有护卫守护。可是除了护卫,整个西门连只麻雀都没有。
九宁看着和北京故宫差不多的皇城,不禁感叹道:“原来帝王的品味都是差不多的。”离皇家护卫越来越近了,福生显然有些紧张:“小姐,差不多我们就回去吧!”九宁左看看,右看看,也没什么好看的便点了点头。
三人正准备离开,一辆马车从皇宫里赶了出来,快速地掠过三人的面前。福生连忙把九宁和玉梅挡在了身后。待马车走远,三人正准备往回走,忽然九宁发现马车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淅淅沥沥的血迹。福生也看到了,却极力保持着什么也没看到的镇定。九宁脑袋里迅速转过一百二十种皇宫里的可能性,但都归于一点----有人命。她想都没想追着血迹跑了出去。
马车从皇宫西门出了西城门,直达偏僻的城郊。九宁在城门取了马,很快追上了马车。可马车里什么都没有。仔细一看,血迹朝河边。
三人趴在河边的藤蔓中,看见了一个穿黑色衣服、衣服上有金色横条纹的中年男人,戴着官帽,尖利着嗓子笑着。他旁边也有两个相同打扮的的年轻人,只是衣服上没有金色的条纹。九宁心中闪过一个词语:太监!
他们的脚边躺着一个已经不成人形的人。那人显然已经昏厥过去,没有半点反应。其中一个年轻太监对中年太监说道:“公公,晕过去了。”“弄醒!”中年太监毫无表情地说道。
年轻太监托起那人的脚,把头往河水里一塞,不一会儿就看到那人开始扭曲身子。九宁这才看清楚,那居然是一个女人。九宁有些受不了这血腥的场面,想冲上去阻止,被福生死死按住。中年太监说道:“余氏,居然敢谋害贵妃娘娘,按律可以满门抄斩了。可是贵妃娘娘仁慈,只要求处决你一个人就够了。”趴在地上的女子“呜呜”几声,却说不出话来。
玉梅早已吓得瑟瑟发抖。根据自己的宫斗戏经验,九宁觉得这个余氏肯定是被那所谓的贵妃陷害了,还被弄哑了。“哟,晋国以歌声闻名的鹂嫔娘娘居然是这幅嗓音啊!哈哈哈哈”中年太监大笑起来,两个年轻太监也跟着笑了起来。九宁的脸色愈发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