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路舟车劳顿,想是辛苦非常。能再度驾临寒舍,可谓是蓬荜生辉。”
闫几道谦虚言道:“老夫上次贸然到访,自觉失礼,还望先生莫要怪责。”
“世人之才,如先生者,鲜有听闻。鬼镜能与先生品鉴山水、论辩天下,实为人生一大快事。天水涧望风台上已备好山野小菜,先生,请。”
“鬼镜先生如此周道,老夫受宠若惊,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沿伏薪斋后园一段山路,虽说不远,登攀之余,也需一番体力。春风拂面,鸟语花香,宛如置身于桃源仙境一般。一路走来,闫几道更是赞叹不已。
“先生卧居桃源,以山水草木为友,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如此神思,确让老夫钦佩。”
“际遇弄人罢了,先生谬赞了。”
两人略享饭食过后,闫几道忽来兴致,抚琴于这山水妙境之间。琴瑟和鸣、高山流水,已是久违多年。回想当年,跟随不器老人于这山野幽谷,逍遥自在,坐而论道,与今日情形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琴声幽幽,魂牵梦绕,旧事浮尘,缘何已休?
弦外之音,不绝于耳,闫几道又岂会明白鬼镜先生此刻的心思,尘封旧事,原本以为世间并无几人知晓,可眼前之人却事如亲临,只是未露声色罢了。
曲尽畅饮,鬼镜先生赞道:“闫先生如此技艺,堪比伯牙鬼魅妙音。”
“先生过奖了,只是动情于眼前这山水美景,不禁抚弄琴弦,以寄忧思。”
“纵情于此等山清水美之间,先生忧思却是何来?”
“往事悠悠,略有感慨罢了。”
鬼镜先生意会其思,言道:“世间之事,大多不尽人意。想我当初,年轻气盛,胸怀报国安民之心,忧思天下社稷,以尽绵薄之力,岂料时至今日,只能闲居山野。先生心境,自当比我高明多了。“
“过往云烟,不提也罢。如此美景,莫要扫了雅兴。”
“先生所言极是,来,你我痛饮此杯。”
一连共饮数杯,畅快淋漓,闫几道这才问及正事:“坊间民谣一事,先生可有耳闻?”
“如此妙事岂能不知。”
“先生所谓妙事,是何用意?”
“造谣于坊间,本欲干扰圣听,可事发之后,朝堂之上却是众口一词,为所言之商女极力辩护开脱。皇上自是疑心大作,冷落锦妃也属必然。如此朝风,于你我而言,岂非妙事?当年皇上引以为傲的朝堂直辩,怕是如先生适才之琴声一般,早已消逝于这山水草木之间。先生纵观古今,但凡中兴盛世,岂有如此朝殿之风?”
“先生之言,一语中的。”
鬼镜先生继续言道:“锦妃已得皇子,暂别宠幸又有何妨?民谣之后,还有变数,结局几何,先生自是比我更为清楚。”
“太子行迹,先生有何见解?”
“贪墨之风盛行,当今皇上虽有惩戒,却碍于宗亲皇家颜面,不愿深究。此次太子请命彻查此事,怕是授意于太傅,以政绩斐然,再得皇上恩宠,从而得以整固东宫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