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然,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若不尝尽这天下美食,岂不是很亏。”
酒肆名曰红磨坊,门外摆放着两口大缸,题匾刚劲有力,一看便知,定是出自行家之手。如此小肆,雅俗共赏,倒是让太子更有几分期许。店主是一老妪,面色沧桑,却精神非常。见几位衣着颇为讲究之客入门,随即招呼道:“几位公子里面请。”
太子一众选了个偏角落座,店小二随即送上了一壶好酒,言道:“几位公子,想必是远道而来,这是店家自酿水酒,且送予各位一壶,聊表地主之谊。”
太子谢过,刚要满杯畅饮,却被马昭拦下,低声言道:“世道险恶,小心为上。”
店主老妪见状,笑脸迎前,言道:“几位公子如此谨慎,想是老身这水酒不太干净。红磨坊自此已有二十余载,若是黑店,怕是早已被官家查封。”
听闻店主老妪一番言辞,其他酒客自是窃窃私语。“这些人真是善恶不辨,好歹不分。”“好人难做啊。”
太子自觉尴尬,急忙解释道:“老人家莫要介怀,舍弟直言,并无他意。若有冲撞,我自替他向你致歉。”
店主老妪倒也通情达理,慈善笑颜:“出门在外,小心谨慎自是没错。如今天下虽说太平,却也不乏心术不正之辈。”
“多谢老人家提醒。”
壶酒入杯,香飘四处,闻毕,让人顿生向往。太子一饮而尽,马昭本欲阻拦,却遭暗拒。“此酒实乃酒中上品,入口甘甜,回味无穷。请问老人家,此酒何名?”
“解千愁。”
太子赞言:“此名取之甚妙,一语点破个中玄机。今日得以品鉴,实乃幸运之至。”
店家老妪自谦言道:“乃夫家祖上所传,几位公子若是喜欢,就多饮几壶,莫要耽误明日行程便是。”
太子安危,马昭自当时刻警觉,方才之言,倒是惹得太子有些不悦。待店家老妪离去,适才言道:“公子,刚刚我是——”
马昭之心,太子岂能不知,言道:“难道得此好酒,岂能不开怀畅饮一番,倒酒。”
酒过三巡,又命小二上了几个特色小菜,形色自是与宫中玉食难以媲美,可口味却是极佳。正当酒足饭饱之际,酒肆门外过来一老一少两个乞丐。老者神情疲惫,骨瘦如柴。店家老妪随即招呼进来,上了些饭菜。老乞丐千恩万谢过后,吃相自是狼吞虎咽一般。
太子心头兴致,瞬间消失,略显自责,言道:“如此情形尚存,何谈中兴?”
太子出生皇家,自小锦衣玉食,哪知世间百姓疾苦。稍作思虑,便起身前往乞丐身旁,自然落座,问道:“老人家是哪里人氏?”
老乞丐有些愕然,许久才应声:“晋州。”
“噢,未曾听闻晋州闹何灾荒?”
老乞丐咽下口中饭食,言道:“不是天灾,可比天灾更可恨。”
“老人家可愿给在下细说一番。”
“给你这外乡之人说说却也无妨,还不是朝廷的晋州军闹的,强征民田,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我等草民,本就命贱,相告无门,只能远走他乡,沦落至如此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