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扫黄打非·净网行动正在紧密进行中,阅文集团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提交资料。
请作者们写作时务必警醒:不要出现违规违法内容,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后果严重,请勿自误。(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
第十二章大爽当旧爷
宇东方
一路风尘,不计其时。接近黄昏,接亲队伍终于回到鱼窝村,客郎们好象刚刚顺利押完一趟镖,兴高采烈。虽然这是街坊邻里的相互帮衬,并无任何的契约和收费,但这关系到他们此后一生以及家族的声誉,因此必须小心谨慎,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话说兵荒马乱的某个年代,社会秩序荡然无存,土匪占山为王,胡作非为,为害百姓。某良时吉日,周山村民陆达猛到依屯镇娶亲,回到十三坑山坳遇到山贼劫亲,即时与山贼展开殊死搏斗,山贼虽说是些亡命之徒,但此次目的本来是为谋财不为命,并不知道接亲队伍早有防备,被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娶亲最终得以成功。虽然如此,接亲队伍也有数人因此受伤致残,他们冒着生命的安危,履行了他们无声的承诺。
婆家早已筵开栉比,按当地习俗,出嫁方可提前吃席,而娶亲方一定要等到新娘回来,但育婴期的妇女例外,有的正在以喂食婴幼儿的名誉顺便偷着吃;孩子人客们,早已垂涎三尺,正在用筷箸蘸着豉油浆往舌头上点,把筷箸舔得恰恰响。媳妇姑娘们早已围在村口两边,抢占有利位置,争睹新娘的风采。媳妇们趁此回忆自己的过去,姑娘们则借此想象着彼此的将来,或嫉妒或赞叹,神态各异,头头是道,指指点点,一派热闹,但都相对还识大体,笑着脸。大爽第一次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精神恍惚,心情汹涌澎湃,此时此刻,感觉是如此的美妙,所见到的每一张都是山花般灿烂的笑脸,感受到的都是温情和友善,有如沐春风,浴甘露,置身于温柔之乡,仁爱之地;大爽甚至乎自认为,他大姐就是皇后,自己相当于国舅;原来,被人恭维并尊敬着的感觉,竟然是如此的享受,大爽似乎深深陷入了自我陶醉的天国之中。爆竹声过后,饥饿的人客如聒噪的鹅群喂了食,围着筵席,吃着碗里,瞧着盘里,一双双筷箸叉向菜肴,如碌禾过后,禾钗在翻禾,狼吞虎咽,鸦雀无声。接嫁妈指导着新郎把嫁妆箱摆在门口外的台几上,吩咐开箱揭篢,把若干衣物高举过头等仪式,礼毕,大声叮嘱新郎新娘及客郎大步跨入门槛,直奔洞房。至此,迎亲仪式宣告完成。
大爽和伴嫁娘郎均被安排预留在厅堂靠近地龙的家主上席,酒过三巡,父母催促新郎带着新娘向人客逐围敬酒,父母对人客谦虚地尽说些“无菜吃饱饭”之类的客套话;“初次结婚,并无经验,招呼不周……”新郎为了展示自己的成熟与老练,“呸!呸!啐口水说过,”母亲更正道。“已经说了,难道再说一次?”新郎并未反应过来,“正番薯头!”父亲被气得捶胸顿足,脸面朝天,作后仰状,两手如鸡爪不停地往下抓,几乎不曾跌倒。乡里街坊无不喷饭,或揉肠,或拭眼泪,“下次不会了,”新郎面红耳赤,似乎明白出了洋相。但,反而弄巧成拙,接着,又是一阵暴笑。
俗话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天黑前,酒足饭饱的客人渐次离去。按鱼窝村习惯,娶亲当晚要做“打堂媒”,入夜后,厅堂灯火辉煌,喜庆洋溢。长台上,摆满橄榄、花生、蔗肉、麻蛋和煎糍等等,琳琅满目,尽是些吉祥如意的果隋杂馔。新郎父母坐在正位,新郎新娘陪伴左右,正在接受亲友街坊的祝贺,依次是大爽及伴娘,对面是伴郎等一班人马。活动开始前,大家在闲聊,有取闹伴郎伴娘的,有说新娘如何标致样貌好的,有问大爽家里有多少兄弟姐妹的。“村里人说,我二姐和三姐比我大姐还靓呢,”大爽听到别人赞扬自己大姐,不失时机推销道。“大爽哥,咋样说话呢!不怕霞姐嬲你?”伴娘扯着大爽衣角嗔怪道。“山歌对唱怎样?对不上,罚斟甜茶,好不好!”为打破这尴介场面,有人提议道。于是,你一句我一句,对起山歌来,这厢唱:“东边太阳,西边雨;”那厢和:“阿哥撒网,妹捉鱼……”让到新娘时,总是斟茶的份,但每斟一次茶,都会得到利是,不知是有意或无意之为;伴娘更是羞涩怯场,不肯开口,表现出一位少女应该或有的矜持。“麻雀仔尾梭梭,带着孩儿飞过河,飞到对岸找外婆……”大爽早已憋了一肚子气,轮到他时,毫不推让地唱起儿歌来。歌毕,喝彩声、叫好声、暴笑声不断,算是为周山人争了口气。
“大家忙活了一天,也该休息了。”将近丙更时分,家长宣布晚会结束,一夜无话。
大爽似乎去到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很快和周围的人混得烂熟。次日一早,姐夫叔辈们为尽地主之余,带着大爽到海边溜达,海风和着盐分,迎着朝阳,大爽双眼有点睁不开。“啊,海真正的大,看来,比十三坑和山南水库大多了!”大爽第一次身临其境,对着大海发出惊叹。十三坑和山南水库是镶嵌在群山之中的两块蓝宝石,是周山的肾,是周山的****,是周山人锄挖肩挑背负堆塞碾压的杰作,是周山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程,足以感天动地,泣鬼神!水库蓄水后,灌溉面积大为增加,不知多少荒坡旱地因此受惠,贫瘠变良田。大爽听她母亲说,塞水库那年,虽然正值饥荒,但村民仍然保持着高涨的热情,斗志昂扬。母亲体重不到八十斤,但所挑泥石担最重的,竟然达到一百六十多斤,那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录!母亲因此成为战天斗地的标兵,全家人也为此激动了将近半辈子。那是一个精神力量远远高于物质追求的伟大时代,虽然因客主观等特殊因素的制约而相对贫困,但他们那气壮山河的力量和无可撼动的英雄气概,令鬼神都为之敬佩!他们用实际的行动,挺起了周山人的胸膛,隆起了周山的山脉,支撑起了社稷大厦的脊梁!
大家都知道旧爷来于山北,并不介意。“有谁敢脱衫和我一起去追那海上的帆船?”大爽指着远处的渔船问,叔子们被旧爷的荒唐提议问得目瞪口呆,“那不是闹着玩的,天又冷,况且,你又不懂水性。”大叔劝说道。“怕什么,十三坑水库我都游得过,野猪跑得箭似的,我都逮得住,不信,追不上那船?”大爽仍在逞强,“水库与大海相比,连豉油碟都比不上,不信你试试,一个大浪,看你喂鲨鱼不?”从叔警告道,大伙知道他的憨性,不再搭理。为了不让扫兴冷场,有人提议走俘,刚好六个人。大伙瞧了一眼小个子旧爷,心想,认为谁跟了他必输无疑。迟疑良久,勉强得到响应后,在沙滩上等距双方约三五丈处,划条界线,抓阄决定先后,比赛正式开始。经过激烈的你追我赶,两个回合下来,对方有五人次被大爽抓到,二比零,大爽方获胜。原来,旧爷大爽也算是个有特长的人,众人开始刮目相看。
吃过午饭后,大伙相约,晚上捉沙蚂等活动。沙蚂是海边沙滩沼泽地里生长的蟹类动物,昼伏夜出,喜腐食,奔驰如飞,赛似千里马如得其名。海风拂面,月出东方,如银盘,似玉碟,一柳柳云丝,轻纱薄雾,梦幻般从月儿身边飘滑而过。远处的海面,月光洒落处,闪闪泛着鳞光,近处的岸边,轻波细浪,抚吻着沙滩。整个夜空,海滩,充满祥和,一片奶色。
借着月光,大爽和伙伴,嘴衔着手电筒,背着鱼篓,拿着薯钊锄镐,棍棒或枝条,在海滩上飞驰。或奔跑或停顿,或聚或散,或擒或挖,象在打高尔夫,也似打筹,更象打曲棍球,正在逐鹿中原。大爽是新手,捉沙蚂并不在行,一时活如猎犬狂飙,一时赛过球童,要么饿狗抢奋,要么马骝翻筋斗,更象猫儿学捕鼠,尽显飞奔疾驰之本色。经过大伙的一番角逐,混战,一只只沙蚂尽入篓中。一个时辰过去,大家已经精疲力尽,在鱼篓将满之际,宣告鸣金收兵,满载凯旋而归。沙蚂是一道营养味美的美食,可油炸,可熬粥,也可制成沙蚂浆,吃了让人回味无穷,齿颊留香。看来,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那沙蚂粥的芳香,将充斥着整个鱼窝村的夜空,恐怕连嫦娥都要为之陶醉。
俗话说,捱苦时,度日如年;快乐日,如白驹过隙。三朝过,见红后,新郎新娘心满意足,挑着礼担,带着大爽伴娘回娘家。“见红”是当地评判新娘是否贞洁和显示新郎男儿本色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光明正大的事情,甚至有人把它制作成旗帜,用竹竿飘挂于村中的制高点上,向天地宣示它的神圣而伟大!不过,传闻说也有造假的案例,用红墨水类和着禽畜皿滥竽充数的,大有人在。
离开家里几天,大爽有如迷失的牛犊找到了归途,左冲右突,一路上,蹦蹦跳跳。好象巴不得二姐三姐也快点嫁人,好多做几回旧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