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徐文长谜戏唐秀才
相传明朝弘治年间,绍兴才子徐文长生性诙谐,才思敏捷,好管闲事好打不平,还爱吟诗绘画猜谜。
这天早晨,他来到杏花楼茶馆品茶,见一位姓唐的秀才,人称“唐诗谜”。这个唐秀才一边饮茶,一边在向茶客吹嘘他能熟背唐诗三百首,连诗题和作者的姓名都一字不误。
徐文长听了拱手笑道:“久闻唐才子大名鼎鼎,对唐诗谜深有造诣,特向你请教一句唐诗:‘横山雨茫茫’,作者是谁?”
唐秀才乍一听觉得容易,可真猜起来很难,急得面红耳赤,只好请徐文长亮出谜底。
徐文长笑道:“这是唐朝诗人罗隐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雪》。”
唐秀才听了恍然大悟道:“对!对!对!我一时迷住心窍,请你再出一首唐诗谜给我猜。”
徐文长又笑道:“那就请猜《旭》的作者是谁?”
唐秀才苦思冥想,还是猜不出来。只好又请徐文长说出谜底。徐文长嬉笑道:“这是诗人杜甫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九日》。”
唐秀才连连点头称是,但他又说道:“我就不信,我连一首唐诗谜都猜不中。请你再出一首唐诗谜如何?”
徐文长瞟了他一眼笑道:“那就请猜《岩》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亲爱的读者,请你帮唐秀才猜猜,《岩》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谜底:“岩”指《山石》,作者为韩愈
猜字谜是一种有趣的语言和文字的智力游戏。它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以及培养概括能力。
佛印访友
相传宋神宗年间,杭州灵隐寺有一个佛印和尚,生性诙谐,很有才华,爱吟诗下棋,是翰林大学士苏东坡的好友。
有一天,他听说苏东坡因得罪当朝宰相王安石,被贬到杭州任通判,特意来探望。他一见苏东坡就关心地说:“看你脸色不好,心不开和,就应该吃一点……”
还没等佛印把话说完,苏东坡就接着说道:“鸡鱼肉蛋吗?”佛印摆摆手,他沉思一下,吟了一首诗谜:
“花开迎春化芬芳,白小姐独坐中央,幺丫鬟左右陪伴,木公子幽会休想。”
聪明的苏东坡思索一下,就猜出谜底,笑道:“那就请讲。”
于是,佛印又笑着吟了一首诗谜:“草地下面有梯田,梯田层层风光美,田上田下都有路,数数三条路方便。”
苏东坡很快又猜出谜底,笑道:“这个不难。”立即命仆人去做。不一会,仆人端来一碗热汤,苏东坡一面饮,一面还笑容满面地和佛印下棋。
你知道佛印这两首诗的谜底吗?
谜底:第一首诗:薬(药) 第二首诗:薑(姜)
佛印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
三曹趣事
曹操是三国时期—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戎马一生,诛袁绍,讨刘表,伐马超,与刘备、孙权三分天下,鼎盛一时。
晚年的时候,他老迈年高,又患有严重的头疼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为了后继有人,一统天下,他开始暗暗在几个儿子中挑选太子。在他的几个儿子中,以长子曹丕和三子曹植最为出色,但究竟让谁继任,他又确实左右为难。为此,曹操经常召集谋士来为他筹划,曹丕和曹植也暗中开始了权力之争。
这天,曹操特意叫来曹丕和曹植,让他们陪自己一起去郊外游猎。时逢天高气爽,大雁南飞。曹操仰望蓝天,触景生情,随口制了一谜:“一对大雁天上飞,公的苗条母的肥。年年幽会来一次,月月相思啼三回。”
吟罢,命两个儿子来猜。曹丕和曹植都很有才华,但以曹植为最。曹操曾说过,天下才华分十斗,曹丕一斗,他和众人共分一斗,曹植独得八斗。曹丕自知吟诗赋对不是曹植对手,便从如何讨父亲的欢心上下功夫,曹操让他猜谜他不猜,却用手拉住父亲的衣袖,只字不言,连连摇头。曹植才思敏捷,此时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他稍加思索,以谜射谜,吟道:“分兵征战没带刀,奇谈横竖口笑掉。李家十子无踪影,公正无折自知道。”
曹操听了,知道曹植已经猜出谜底,非常高兴。他转过头去,刚想训斥曹丕,却见他眼圈一红,居然哭了起来。曹操不解地问他因何而哭,曹丕说:“儿子不敢欺瞒父亲,父亲刚才所制之谜,谜面凄凉,儿听了心里甚是悲伤。想当年父亲率百万大军,雄视天下,何等威猛!可是如今父亲却已两鬓染霜,儿无心猜谜,唯在心中祈祷父亲身体安康,寿比南山。”
曹操听了,深感曹丕至孝,心下已经有了立他为嗣之意。
不久,曹操死了,死前果然说曹丕笃厚恭谨,说曹植为人虚华,传位于曹丕。
你能猜出曹操所制之谜,谜底是一个什么字吗?
谜底:八
新皇帝登基定年号
相传明朝时期有一位新皇帝登基。他定了一个年号又犹豫不决,就和当朝宰相商议。当这位宰相听了皇帝说出的年号,十分喜欢,并吟一首诗赞道:“士本人间大丈夫,口称万岁旧山河。一横永镇江山地,二直平分天下图。加子加孙加爵禄,立天立地立皇都。主人自有千秋福,月满乾坤照五湖。”
皇帝听了龙颜大悦,御定了这个年号。
亲爱的读者,请你猜猜,这位新皇帝定的是什么年号?
谜底:嘉靖
许状元祭塔救母
当年和尚法海一心要拆散白娘子和许仙这对恩爱夫妻,把白娘子擒获压在雷峰塔下,许仙哭得惊天动地。这时,惊动了观音菩萨到此,她手持云掸、脚踏莲花,向许仙丢下一幅黄绫后飘然而去。
许仙接住黄绫,抬头一看,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他向观音菩萨拜了又拜,见黄绫上有一首诗曰:“盼到十八年,儿子中状元。祭塔来救母,全家大团圆。”
看罢,这才明白是观音菩萨在点化他。
从此,许仙一面行医,一面教养娇儿许士林。许士林六岁上学,八岁就会吟诗,十八岁赴京赶考,中了今科状元。他在金殿奏道:“启禀万岁,臣中状元,皇恩浩荡,臣思母恩十八年,臣母还被压在雷峰塔下,请万岁恩准臣还乡祭塔救母。”
皇帝很同情白娘子的遭遇,就命许状元奉旨祭塔。
话说小青自那日战败逃回仙山,又修炼十八年,炼成三昧真火。这天。她为了给白娘子报仇,驾云来到金山寺,一见法海和尚便怒道:“小青为白娘子报仇来也。”说罢,劈头就是一剑,法海举起禅杖架住。两人在金山寺大战起来,小青吐出三昧真火,那神火像一条火龙似的扑向法海,把法海烧得现出原形,原来是一个癞蛤蟆精。小青斩下其头颅,高兴地来到雷峰塔前。见许状元正在焚香祭塔。那雷峰塔怎经得起文曲星朝拜,当许状元磕第三个头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雷峰塔炸得四分五裂,白娘子走了出来,全家团聚。
许状元喜不自胜,口占一诗曰:“白娘子盗灵芝草,水漫金山淹恶僧。十八年来思娘恩,一品状元救母亲。”
吟罢道:“我吟的这首诗,是一个字谜,请你们猜猜。”
许仙看见儿子中了状元,又来救母,以谜猜谜道:“一座品字山,屹立江岸旁。山下长树木,山上芳草香。”
小青嫣然一笑吟道:“三点水村旁,有个木家庄。庄上人三口,住的是草房。”
这时,白娘子见儿子中了状元,小青斩了法海,乐得她也以谜猜谜吟道:“蔡文姬去祭父亲,关云长水淹七军。魏蜀吴三国品立,诸葛亮木牛能行。”
吟罢,许状元笑道:“大家都猜对了!”
许状元全家大团圆,高高兴兴地回到状元府。
请你猜猜,许状元出的是一个什么字谜?
谜底:藻
字谜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谜面,往往用含蓄的语言,向人形象地提供猜谜的线索;谜底,往往是谜面所指的事物。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朱元璋起兵推翻元朝,得了天下,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后,慢慢就对和他同甘苦共患难的开国大臣起了疑心,深恐他们谋反,夺取他的皇位,于是心怀杀机。
这天,他颁下圣旨,召开国功臣到庆功楼加官晋爵,设宴庆贺。众大臣都如约赴宴,唯有军师刘伯温反而踏上回乡的路程。大元帅徐达和文官武将都赶来送行,问他何故,刘伯温道:“我已年迈,不能再受皇恩,只想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众人挽留不住,只好惜别。只有徐达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道:“军师,念你我患难之交,有甚良策赐教。”
刘伯温对天长叹吟道:“当今万岁起疑心,奉劝王兄多留神。护驾万岁紧后跟,危难请教十下人。”吟罢,挥泪而别。
徐达心想,今日赴宴定要留神,以防不测,他手提铜锤藏在宽大的长袖中,小心翼翼地来到庆功楼上。朱元璋与众大臣欢宴之时,突然有一个太监来报,说皇后请万岁速回后宫,有要事商量。徐达顿生疑窦,猛然想起军师的赠诗:“危难请教十下人。”他琢磨一下,恍然大悟,已猜出“十下人”的寓意,见朱元璋已走到门口,于是他紧跟着走下楼来。
当两人走下楼不多时,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庆功楼火光冲天,那些开国大臣已和庆功楼一起葬身火海。徐达见此,只气得咬牙切齿,举起铜锤就要打死朱元璋。吓得朱元璋跪在地上,双手抱着徐达的腿哭诉道:“朕为了保住皇位,是不得已才这样做。朕死后拜托你抚恤死去的众大臣,赐黄金万两,良田千亩,封他们后代子孙为官,朕死也甘心!”
徐达不忍打死朱元璋,提着铜锤回府去了。
请你猜猜,这“十下人”的寓意是什么?
谜底:走
一些字谜是由谜面中的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如:『四口都姓王』。指『噩』字。
劝出状元来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六安州金水河畔,有一个风光如画的桃花庄。庄上有一个面似桃花的姑娘,名叫金花,爱吟诗猜谜。
这天上午,金花到南山采茶,过金水桥时,见桥头有一位书生笑嘻嘻地吟道:“二八佳人女多娇,且将罗裙前后飘。粉红脸蛋身姿俏,好似织女渡鹊桥。”
金花听书生戏谑她,就走下桥头问道:“相公是在取笑我吗?”书生拱手道:“小生献丑,姑娘也喜欢吟诗吗?”金花笑道:“我们吟诗就像唱茶歌一样,但我爱改诗。”书生惊诧道:“你改哪些人的诗?”金花笑道:“现在就改你的诗。”书生吃惊道:“我的诗有什么毛病?”
金花笑道:“首句‘二八佳人女多娇’,你怎么知道我是十六岁呢?要改。第二句‘且将罗裙前后飘’,如果风向要从左右方向吹来,岂不矛盾吗?要改。第三句‘粉红脸蛋身姿俏’,我一不搽粉,二不涂胭脂,要改。第四句‘好似织女渡鹊桥’,我不是织女,更要改。改后你的诗如下:‘青春年少女多娇,且将罗裙随风飘。脸似桃花身姿俏,轻盈步伐过小桥。”
书生听了赞道:“改得妙!”然后,他拱手道:“请问小姐芳名?小生愿拜你为师。”
金花答道:“小女名叫金花,拜师不敢当!请问相公大名,今去何处?”书生拱手道:“小生名叫梁进,去京城想考个功名。”金花关切道:“我劝你回家,并奉告两句诗谜,请你猜猜:‘一家十口草盖身。言卖巧合结一体。’”
梁相公思考一下,用树枝在地上写了两个大字,问道:“对吗?”金花一看高兴地答道:“梁相公猜对了!”
于是,梁相公又向金花行了一个鞠躬礼道:“学生回家,一定遵照恩师的教导……”说罢,就扭头回原路去了。
粱相公回家苦读三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考中状元。
这天,他特来拜望恩师,走到金水桥时,突然,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茶歌声。不一会儿,就走来一队采茶姑娘,只见走在最前面的正是金花,两人久别重逢,分外高兴。
梁状元向金花诉说多亏教诲,他才实现美好的夙愿。
金花听了非常高兴,两人情投意合,终于喜结美满姻缘。
金花奉告梁状元的诗谜其实是字谜,请你猜猜,是哪两个字?
谜底:苦读
药王延年益寿茶
相传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召华原神医孙思邈进宫,治愈了他和皇太后多年未能被御医治好的顽疾。
唐太宗十分感激,喜开金口道:“孙爱卿,朕封你为药王,兼管太医院,造药王府,并赏给你一大笔金银如何?”孙思邈婉言谢绝。唐太宗又问道:“孙爱卿,你到底要什么赏赐?只管说,朕都会给你的。”
孙思邈拱手道:“请陛下准我回乡采药,我准备写一本名为《千金药方》的药书,为百姓救死扶伤。”
唐太宗笑道:“孙爱卿既然不慕荣华富贵,那我只好放你回乡。朕仍封你为药王,并再留你住几天,传授给朕长寿之道,这你不能再推辞!”
孙思邈只好遵旨。这天上午,唐太宗和孙思邈在御花园的百花亭中品茶,唐太宗问道:“孙爱卿高寿?”
孙思邈答道:“八十六岁。”
唐太宗惊诧道:“怎么还显得这么年轻?头发乌黑,眼明耳聪,走起路来还这么有精神?”
孙思邈笑道:“在下身体健康,一是靠劳动锻炼,每天上山采药,给百姓治病;二是饮‘延年益寿茶’。”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什么是‘延年益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