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8300000022

第22章 新闻之路(20)

今天的学生可以戴着耳机、看着电视、在网上与别人聊着天,同时做着作业,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单一的感觉。如果研究传媒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了解新生代对新传媒的感受能力,将有利于得出理性而全面的结论。

网络传播:从边缘到主流

如今,网络新闻传播的地位实现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超越。2006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在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栏这三大类作品中,有13件网络新闻首次获奖。这次评奖标志着网络媒体作为我国重要传媒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也反映了自2000年以来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其与日俱增的社会影响力。

不管人们是否情愿,当代人的主体性受到信息、媒介的支配是个不争的事实,互联网世界依然要遵循这一逻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们上网的目的是多元的,比如看新闻、进行电子商务,还有玩游戏等等,但利用网络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和其他人交流(以网络聊天为代表)却是大多数人上网的重要目的,“我可以证明,我和其他数千万网虫都知道,我要寻找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信息,而是立即就能进入另外一大批人正在形成的交往关系,这种发现让我们自己也感到吃惊”。

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不同,互联网信息及其媒介逻辑对人的主体影响和塑造是双向互动的。我们知道,传统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是单向的。比如电视,电视用图像、声音、画面等组成了一个相异于客观现实世界的虚拟环境,观众看电视的时候对这种信息环境的接受完全是单向的,而且是被动的;而互联网并不是这样,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人们是主动的,双向的。

如果要进入互联网,必须主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互联网知识,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接受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的信息所不需要的。如果说,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是懒惰的、被动的,那么我们在接触互联网信息时的思维就是积极的、主动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主体心甘情愿地被网络媒介化。为了更顺利地在网络世界遨游,网络主体还会不断从技术和技巧两方面强化自身的网络素养。如不断使用新的软件加快链接速度和提高搜索效率,不断增加打字速度以抢先说话和更多地说话,在聊天室中建立自身的地位。总之,网络主体越明晰,受网络技术逻辑的影响就越深刻。

相对于物理现实世界和传统大众传媒的要么是模拟、要么是仿像的关系,互联网的信息环境和物理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则是平行并列的。

对于个人主体来说,传统大众传媒和现实的关系要么是模拟的,比如现实发生了一件事情,电视台用客观报道的形式将这一事件原原本本地报道出来,那么,电视新闻报道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要么是仿像的,比如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人吃火锅能有被真正的烈焰灼烧的感觉,但是电视广告为了突出某品牌火锅调料的辛辣,创意表现了一个人吃了火锅后享受了在烈火中被焚烧的刺激,电视在这里生造了一个客观世界完全没有的情境,观众必须通过联想方能理解。

互联网则不一样,尽管模拟和仿像在互联网中也有体现,比如网络新闻、网络广告等等。但更多的是,互联网形成了另一个完整的新世界。比如网络聊天室中,所有的交流都是主体真正参与的,这种聊天带来的尊重、兴奋等感觉也是真实可感的,是完全不需要联想的,因此这不是仿像;另一方面,这种聊天以及聊天带来的感觉是主体在网络以外的世界根本寻觅不到的,因此也根本不存在模拟与被模拟的关系。对于网络主体来说,它就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可以说,互联网引发的,是一场深刻的世界观的革命。

博客2.0:自媒体的革命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正在进入一个空前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网络传播正在与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相融合,一个由此而诞生的新的生活环境正在形成。

在与报纸、广播、电视的“同台竞技”中,网络新闻很快显示出了它巨大的优越性。由于网络传播具有数字化、多元化、全球化、多媒体化、超文本链接的广容性、小众化、实时性、交互性、易检性等特性,对传统的新闻认知、表现与传播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

一夜之间,博客传播成了web2.0时代的传播先锋。博客的普及不仅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人类传播模式从大众传播到博客传播的改变。博客的本质就是个人的“虚拟主体”,拥有博客,一个人就有了虚拟和现实的双重主体。随着博客应用不断主流化,基于个人博客的博客传播(典型的大集市模式),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理想。

随着DV的普及,播客传播成为网络传播的新焦点。播客的英文名称为Podcast,播客就是博客的升级,是由文字上升到了声音和视频,是博客的进化。播客的来势甚至比当年的博客更为迅猛,这种新传媒形态值得我们关注。研究者认为,在实际发展中,Podcasting将逐渐成为一种互联网上的传播形态。

维客传播的兴起,开辟了互联网上公共与开放的领地。wiki概念的发明人是Ward Cunningham,原本是“快点快点”(quick)的意思。wiki是一种提供“共同创作”(collaborative)环境的网站,wiki技术是一种新的信息发布和维护技术,具有迅速、便捷、可匿名编辑的特点,而wiki新闻是wik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运用,具有国际性、快速编辑、公开、中立、志愿和自由的特点,是一种群体协作创作、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参与式新闻。

在互联网时代,公民新闻展现出新的新闻图景。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公共新闻、民生新闻是当前比较相关的几个概念。而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所提供的最大可能的广泛参与性,则成为公民新闻兴起的关键原因。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新闻的受众也越来越依据自己的兴趣形成小众化发展趋势,新闻在公民网上呈现非一律的状态,即呈现个性化、社区化的特征,这对传统的新闻定义的外延给予了新的扩展。

在网络传播技术方面,其宽带化、移动化、互动性等技术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网络内容发展方面呈现出参与性、创造性、视频化等特征;在网络传播发展方面热点迭出,博客传播、手机媒体、媒介融合、网络实名制等不断成为社会和研究界所持续关注的焦点,而网络侵权、网络恶搞、网络示丑等现象也成为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的争论焦点。

手机开启的“新媒体时代”

2003年起,两种新的传播媒介开始被学界注意,这就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以及数码相机(DV)。

手机短信是一种延长时间而不是缩短时间的传播方式。它对社会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冲击力,不是来自信息交换的内容,而是来自它的发送数码技术、发送方式这些形式要素。这使得传播过程更倾向于强调延续关系,而不是强化内容或追求一种个性化的传播方式。符号成为被延缓的“在场”,接受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演变;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完满结合;互动及时实现,信息自主选择。而DV则直接导致影像方面的革命,使大众传播“传-受”失衡状况得到改善。由于DV使用便利和经济上廉价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众进入媒介的技术障碍和经济障碍。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媒体的特点除了人们熟知的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外,还包括:

一、多媒体融合。手机媒体融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一对一和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张相对复杂的传播网。与此同时,手机还可以配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互动,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新局面。

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借助移动通信网,手机短信、手机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群发给每一个用户。

三、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和接收信息,不仅可以进行个体间联络,还可以进行群体间联络。用户既是受众,又是内容生产者。

四、传播效果强大。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具有私密、随身的特点,并且人们对手机媒体的信赖程度较高。以手机报为例,只有24.8%的手机报用户认为手机报对其不太重要。手机媒体能够产生更为直接而强大的效果,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这对于我们广泛传播健康、和谐的文化十分有益。

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实现手机用户与报纸的互动。此后的一年中,河北、浙江、江西、广东等地报业集团纷纷试水手机报纸。手机报纸相对于传统报纸有着传播速度快、随时随地接收、传播功能全面(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互动性强等多方面独具的优势。

目前通过手机收听广播有三种形式,即:通过手机内置FM接收模块,实现和普通收音机同样的功能,可以接收任何开放的广播内容;通过手机拨打特定的服务电话,例如早在2003年辽宁移动就已开放的手机语音广播节目,移动电话拨打9618866就可以收听一周之内的广播节目;通过手机安装收音机软件,在线收听广播节目。以上内容都可以通过对手机进行设置,登陆移动互联网而收听,也可以通过安装手机收音机软件进行收听。

手机视频、电影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将视频短片或电影节目经过压缩,在手机上实现随时随地欣赏节目,消除空闲时间的疲劳感,正是这种媒体形式产生的原因。对于视频节目和电影短片等,手机的优势依然体现在其移动性和互动性,传播速度相对于其他两种载体而言,也是最快的;互联网视频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传播的范围,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应用;而传统的电视,无论是影院还是家庭电影,除传播效果和范围之外,并无其他优势可言。

手机电视目前的应用根据传输方式划分,主要有两大模式:数字广播方式和移动网络传输模式。手机电视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其移动性和互动性,并且由于移动性产生了传播速度上的优势;互联网电视相对于传统电视的优势在于其内容的互动性;传统电视的优势主要是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目前仍然是人们首选的电视节目载体。

手机小说简言之,就是将小说内容发送或存储在手机之中。与手机报的应用形式相同,用户可以随时订阅和阅读手机小说的内容。目前国内提供手机小说服务的网站比比皆是,在2003年前后,中国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互联网小说的发展路线就开始倾斜,手机服务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应用模式。手机小说由于依附于手机之上,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廉,在移动性、互动性、传播效果、传播速度等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网络小说的相对优势是其互动性和多媒体的融合,不但有文字与图表的表现,更因其适当加入动画或视频,增强了其表现力;传统小说的最大优势只停留在其移动性、传播的范围与效果方面,目前仍有很多的忠实用户。

实质上,手机媒体也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被称之为“第五媒体”,它是最新移动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的结晶。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在传播方面有如下优势:受众资源极其丰富;信息传播极其方便;传播功能极其全面;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广;互动极其广泛、极其迅速。

媒介融合与“全媒体记者”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成为一个新的话题。“媒体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学学者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专著“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把“媒体融合”描绘成一股未来趋势。这个概念泛指由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多种媒介载体相互融合的技术演变。

根据这个概念,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电信、电话、电报、大众传媒之间原有的行业隔离与技术区别正在逐步消失。未来,某一物理媒介——无论它是无线还是有线,无论是电波还是电缆——将能承载所有的语音、图像、数据以及视频的传递;同理,原本只能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例如印刷品、广播和电话,也将不再局限于它们原来特定的载体。3G手机、数字电视、网上广播、还有众多网络互动媒体的出现都是媒体融合的具体例子,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也对网络带宽和终端功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新一代电子报纸是报纸与网络融合的新方式,而新一代电子杂志则是超越杂志的新媒体形式。

“媒体融合”是西方未来主义思潮的又一流行词汇,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

同类推荐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编辑寄语:在现代学术空间中,论及自由,都绕不过哈耶克;在中国的学术中,论及哈耶克,都绕不过邓正来。】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 媒体创意与策划

    媒体创意与策划

    这是一本教材式的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书。一是为大学教学而用。二是想用于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人士的培训。既然类似教材,当然就有自己的东西,也大量参考了别人的东西。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热门推荐
  • 虚空剑

    虚空剑

    虚无可破天,虚剑能开道,山川大地……难道皆是虚无?一个少年将揭开整个秘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诛仙列传——田不易

    诛仙列传——田不易

    是谁踏遍大千世界,看破红尘。是谁历经生死,理明是非恩怨。是谁为天下苍生放弃这一世修行,放下这半生牵挂,毅然决然只身赴入死局。那座破庙前,那片竹林里,那座虹桥边......那些丝丝缕缕的记忆是否在诉说着那段惊天动地的故事呢?QQ群号:584815769
  • 道起朔方

    道起朔方

    元前,圣人现世,五帝祭天,一平九州,开创人族万世基业。时光流转,五帝盛世伴随上古天灾一同埋葬在了上古废墟之中。时至今日,九州神土百国林立,修行豪门统治四方。更有南疆十万巫部,北荒无尽之狼,东海十六仙山,西漠六大佛陀,无不对九州虎视眈眈。天地乱,人杰现。一场席卷九州的莫大动荡即将掀起,谁能乘风破浪,九天翱翔?一切尽在道起朔方!
  • 重生之望族毒妃

    重生之望族毒妃

    他是帝国最黑暗的烈王殿下,身后暗藏嗜杀势力,迷一样的传奇身世。她来自另外一个转换灵魂,不甘心成为侯府弱女,步步生莲,步步为营。狠毒继母要害她,一准没有好下场,势必让继母跪着唱征服。靳云轻发下大誓愿,那些害过她的,通通用鲜活的性命来偿还。她要宣告世人,她不是好惹的,可她这辈子就惹上了一个不能惹的烈王。烈王:云轻,快屈服本王吧!本王会好好待你!云轻:屈服?你觉得有可能么?朝堂动荡,外忧内患,四面树敌不止,烈王只愿为守护云轻一人而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Modern Spiritualism

    Modern Spiritual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魔血恋

    冰魔血恋

    “哈哈哈……神!又如何,你为了天下苍生的诞生付出来多少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知道,今天我要做的就是杀了你,别废话了!死吧!”心风一掌向……“哼!在你们对她动手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今天的结局!今天就算是我用我的命,也要你们给她陪葬!”心风疯狂地看向眼前的夜月等人,毅然地念起了叛世之咒……“风儿,你已经为我做的够多的了。本以为,我嫁给你后能带给你点安全,可谁知道会变成这样!”冰儿向怀里的男人诉说着,突然恶狠狠地看向哈蒂斯等人“哈蒂斯!冥府第一高手!好本事啊!都敢动我冰儿的男人了,好本事啊!滚吧!三天后,你们可以再冥府除名了!”……
  • 理枫之枫之殇

    理枫之枫之殇

    在十二时空的〖铜时空〗,五个集甜美、自信与异能于一身的高中女生,各自拥有自己的烦恼,她们在接受熊亚的帮助之后,与熊亚缔结契约,加入终极除恶少女,共同锄奸惩恶,伸张正义,平时只是一般高中生的少女们,在接到熊亚派任的任务后,就会变装为『终极少女』…少女们与黑暗对抗,出生入死,默默守护著著铜时空,如果说魔物散佈黑暗与绝望,那么终极少女就是守护铜时空,最后的希望...与此同时还有着令人声泪俱下的虐恋,她们为爱牺牲,她们对爱的执着……都在《理枫之枫之殇》
  • 待到天明愿与你长相厮守

    待到天明愿与你长相厮守

    他,天之骄子,阳光帅气,头脑聪明,却一片痴情。她,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在他消沉的时候陪他度过这煎熬的岁月。她,妖娆妩媚,玩弄感情,偏偏他就执著与她。心上人的背叛,沉重的打击,在他艰苦的岁月里,陪他伴他的人并不是他的心上人,当他准备接受新的感情时,那个女人又出现了,这三个人的归宿,究竟是怎样的呢?【追梦文学社】欢迎加入追梦文学社审核群,群号码:537942452『婧薰,苏林。共著』
  • 总裁,你能奈我何

    总裁,你能奈我何

    步入社会的天珂熙,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一步步的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可惜遇到了不该遇到的人,她怎么就这么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