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6500000004

第4章 鹰笛在石头城堡吹响(1)

古城堡

虽然每一个来东帕米尔的游客,都被告知塔什库尔干是石头城堡的意思,但这座城堡的来历,导游却语焉不详。漫步于空落落的颓垣断壁间,我猜不出这儿曾发生过怎样惨烈的冷兵器厮杀。此刻从窥视孔里只看到城堡底下的墨绿色草滩。冒出堞墙的只是远处肃穆的雪峰。一拨广东游客渐行渐远,刚才的粤语声音被口哨声取而代之,吹口哨的是一个正在往拖拉机上堆麦草的人。不明白究竟是城堡的宁静,还是吹口哨的吹得好,这声音从山岗底下传过来居然清晰悠扬。

已经来过两拨游客了。一拨游客的导游讲,这城堡仅四十天就修筑成功。另一拨的导游则更大胆地把它的竣工日期,提前到动工当天。因为史料上没记载有关这座城堡的哪怕是只言片语的历史细节,所以导游的想象力很容易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

其实我更想知道的是,这座城堡因何故被遗弃于何年何月;若是毁于兵燹的话,纵火的是什么人。当然,我也明白,历史的真实有时候并不重要。就是像绘画一样,具象的有时不及抽象的来得感人。假如你也是写小说的,你已经看到这几堵防御性的黄土雉堞正顽强抵御苍茫岁月的剥蚀,至今仍耸立在山岗上,就会像我一样,只是在这正午的阳光下,在这雪山、草滩之间,独自享受古堡的宁静。

不知过了多久,我才下山朝那个戴红帽子的人走去。坐在田埂上我跟他闲聊,用汉语和塔吉克语。他讲汉语的结巴程度,明显好过我讲塔吉克语。他站在拖拉机上,接过他儿子递来的一捧捧散麦秸往拖斗帮堆。他说有钱的时候就会去哈密或兰州,开上车去那儿泡妞,没钱了就待在家里干这个。他儿子给我留下一个地址,以便我把拍他们的照片寄过来。我告别这对正在辛苦劳作的父子。刚转身,那父亲又吹起了口哨,打破这午后的宁静与沉闷。

古堡底下的清真寺锁了门。一位老妇人从旁边的巷道里走出来找她的孙儿。这时我正在给那个孩子拍照。我问清真寺什么时间做礼拜她摇摇头,看来听不懂一句汉话。中国塔吉克人属伊斯兰教什叶派中的依斯玛仪派,有异于属逊尼派的维吾尔人。依斯玛仪派更重视伊斯兰教的本源──安拉和《古兰经》,且更注重于内心的觉悟和虔诚。这有点像汉地佛教中的顿悟派,或藏传佛教的密宗。因此之故,塔什库尔干的清真寺比喀什少得多,而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人,也不像喀什的维吾尔人一天做五次礼拜。问起做礼拜的次数,塔吉克边防警察库尔干对我说:“安拉就在心中。一个礼拜做,两个礼拜做,看自己高兴。”

老妇人领我去她家做客。对我来说,这比看清真寺更有意思。土屋在小巷深处,就在古堡底下。老妇人请我进屋上炕,铺炕的是一席廉价线毯。虽然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她家的贫寒并不为过,可老人已经点燃牛粪给我煮奶茶了。奶茶端来后又端来一叠馕,并且把最上面的一张掰成几块,表示这是给你吃的,不是给你看的。后来她儿子来了,跟我讲乌兹别克人的事讲得嗑嗑巴巴,显然他也几乎不会讲汉语。告别时我叫他跟那个一直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年轻女人合影,拉他俩挨得近一些。他把我送出巷口时对我讲,那是我哥哥的洋缸子(维吾尔语,意指女人或老婆)。

在新娘家

假如没碰到刘明,或与他失之交臂,我的塔什库尔干之行准浮光掠影得多。刘明把我送到克孜勒克尔凯勒青牧场跟牧民家庭一起过皮里克节之后,要带我去参加一个塔吉克婚礼,约好北京时间17点在艺术中心门口碰头,于是我提前结束我在城堡底下的闲逛。

刘明研究塔吉克多年,可今天他也是头一回看塔吉克人结婚。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连刘明自己都嫉妒起我的幸运。刘明在乌鲁木齐就熟识新娘的姐姐,因此我们在女方家受到贵客待遇。

我们被请到一间装修讲究的客厅,其天花板雕刻细腻别致。主人端来羊头、羊尾巴、抓饭以及各色干果。那是半个羊头,另一半是留给女客的。羊尾巴很肥,说明这是口感较好的绵羊。羊耳朵要割给年龄最小的吃,我们当中刘明最年轻,他接过了主人递来的羊耳朵。抓饭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抓来吃,因此饭前的净手是必不可少的。把手凑到水壶嘴底下,不能甩手甩掉水,而是要用擦手布来擦。

进餐结束后,大家一同做一个“都瓦”──两手平摊,手心向上,然后抚脸。基督教是餐前祈祷,塔吉克是餐后祈祷,我入乡随俗,也祈祷并感谢予我们的而不是我们自己,此后一次比一次做得自然。

院子里的手鼓和鹰笛已经响起来了。有人拿五彩绸布拧成一条鞭子。执鞭的人一面吆喝或吹口哨,一面挥舞起这绸条鞭。他赞美跳舞的跳得好,他鼓励围观的过来跳,偶尔也会把绸条鞭打在某个围观者的屁股上,把人家赶上场。

那是一对手鼓。手鼓是女人在打。不过我是看到两个老汉接过女人手里的手鼓的。他们一面打一面唱。虽然我听不懂一句歌词,可那浑厚苍凉的歌声却使我屏息良久。这究竟是对新人的祝福还是告诫我不得而知,但我敢肯定这是最古老的塔吉克民歌。

那是一对鹰笛。鹰笛是男人在吹。它是用鹰的翅骨制作的。就三个笛孔。就吹得出清亮激越的曲调。我见过鹰在山间的默然翱翔,这鹰笛的曲调变化,仿佛呼应着鹰的翅膀在风中的改变。

总是有两个人在跳舞。通常是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男人背靠背的时候多,表示男人间的彼此信赖。女人面对面的时候多,表示女人间的亲热亲昵。偶尔也有一对男女起舞,这时男人的刚健就显得更为突出。

鹰是怎样飞翔的,塔吉克男人就是怎样跳鹰舞的。我不知道是伊斯玛仪派的教义更适合塔吉克人呢,还是塔吉克人的天性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个教派的教义。同样,我也不知道是鹰的飞翔启迪了塔吉克人的心智呢,还是塔吉克人天生就有鹰的性格。

几乎每个人都会跳。几乎每个人都跳得非常好。当你觉得塔吉克鹰舞是模仿了鹰的动作时,可能转而会觉得那是鹰模仿了塔吉克人。我无法向你描述我是何等的惊讶,更无法描述那一个不同于这一个的舞蹈者。

刘明问那个姑娘我们能否去看新娘,塔吉克新娘在这时候是不能见陌生人的。但可能是风俗已发生变化,或者是新娘家已不再把我们当陌生人看待,结果刘明的要求得到满足。而这时他却得寸进尺,又问能否给新娘拍照。那姑娘的回答是:“这要问我妹妹本人,她是个性很强的女孩,我做不了她的主。”

新娘待在一间偏屋里,躺在一张床上,捂一床厚被子,脸上围着白纱巾,黑暗中只露出一对明亮眼睛。刘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问新娘,就像采访奥运会冠军一样生怕时间不够,这时我给他当记录员。新娘说,除了上卫生间她是不能下地的;外面的跳舞,以前是要通宵达旦的,连跳三天三夜,谁睡觉,睡着了,就给谁脸上抹锅灰,现在一般只跳到午夜时分;订亲时男家给女家4套衣服,结婚时再给8套,而新娘过门后,要给新郎的姐妹各做一顶帽子。“男家姐妹多就倒霉了。”新娘笑着说。

迎亲

领我们去新郎家的努尔艾力,是刘明新疆师范大学的校友。新郎家也是院子里有一对手鼓、一对鹰笛,还有一对又一对的跳舞的。男家与女家的较劲,一是看哪家的客人来得多,二是看哪家的跳舞的跳得好。

我们同样在男家吃了羊肉和抓饭。男家也同样是一拨一拨的客人来,一盘一盘的抓饭端。客人川流不息,好像哪个房间都是临时餐厅。因为远道而来的多数被安排在邻居家,所以端盘子的要不时走出院子,端吃的端到邻居家去。

主人与客人的见面,长辈与幼辈的见面,男人与女人的见面,塔吉克民族会有各种不同的礼仪。对老人是吻手心,对孩子是吻额头,男人间是碰手背,女人间是碰脸颊,关系亲密的女人会彼此吻嘴唇,这些见面礼在婚礼上蔚为大观。

塔吉克女人的美丽,不惟其容貌的娟秀,更有举手投足的自然。我在街头碰到一位漂亮姑娘,我问能否给她拍一张照,她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了我的这个请求。后来在艺术中心又碰到了这位姑娘,她热心给我讲解塔吉克文物,但不许我拿相机拍那些文物,其态度依然是温和而坚定。没想到的是,这位姑娘也出现在婚礼上,她认出了我,朝我点头致意,结果我不但如愿拍到了一袭红衣的她,而且拍到了她那优美迷人的舞姿。

新郎的迎亲是在第二天。我们是随着新郎的迎亲车队去新娘家的。我和刘明挤上其中一部卡车。我怀疑卡车的钢板和轮胎将承受不住这一车人的重量和狂热。手鼓继续在打。口哨声此起彼伏。而最响亮且最有节奏感的,是一声又一声的“喔、喔、喔”。这时候,我也忍不住忘情地“喔”起来,旁边一个小伙子拍我的肩膀鼓励我。

来到新娘家的院子门口,新郎和他的两位伴郎都坐在花车里耐心等候。其等候的时间,不是以秒、分、小时来计算,而是好像永远被遗忘的那种悠长。填满这个时间的仍然是手鼓、鹰笛和鹰舞。现在是男家、女家零距离的较劲,男家的圈子在外面,女家的圈子在里面,两家的舞蹈主持都大声吆喝,一是怕没人上场,二是怕围观的走开。其实,那是人山人海的场面,围观者越聚越多。一个替好莱坞拍电影的拍摄组,居然放弃了当天的工作,把镜头全对准那些跳舞的塔吉克人,而不是他们的剧组演员。

舞蹈主持一只手挥舞绸条鞭,一只手扬起围观者中某人递来的一张纸币。那纸币多数是两元的或五元的,偶尔也有十元的或五角的。舞蹈主持高喊那人的姓名,将纸币挥舞在被激赏者的头顶。而另一种激赏则来自男家、女家,被公认为跳得出色的会得到主人提供的一块红绸布,或搭在肩上,或系在腰间,十分显赫耀眼。不过多数获奖者会厚道地把这种奖品退还给主人。

终于在某个时刻,新郎被大家遗忘后又想起来。眼眶上点了白点面谱的新郎及伴郎已经站在房子门口了,打手鼓的在新郎背后越发热烈地敲打,有节奏地激发男家的声浪一次次碰撞那扇紧闭的门。娶亲的艰难,仅在仪式上就给新郎一个考验。

同类推荐
  •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本书是旅游类图书,属于别处系列之一。系作者在法国采访数个家庭后的感悟和体会。
  •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李杭育先生在美国探亲并旅游期间,将其独特的体验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其个性化的写作和真实故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的直接认知和感想,《李杭育旅美日记:美国这头公牛》记录了普通中国移民及美国年轻人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同时截取美国城市及旅途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场景,呈现了一个作家眼中奇特又通俗的美国故事。
  • 游在宁夏

    游在宁夏

    本书内容包括:宁夏旅游资源、宁夏特种旅游、宁夏交通旅游、宁夏境内旅游线路、宁夏旅游注意事项、宁夏主要旅游景点集萃等。
  • 福村艰难的迈步
  • 畅游英国

    畅游英国

    本书是一套为中国公民出境量身定做的畅游世界系列图书的一本。本书由数百名旅游从业者赴英国实地考察,全方位收集而得。提供详细的机场入境,转机,市内交通,如何就餐、住宿、怎样购物更省钱、遇到危机事件改怎样处理等信息,更有详细的步骤说明。最重要的到美国之后最该看,最该体验的我们都一一列出,与此同时,书中有专门的主题线路推荐,供您自由行的旅程更为丰富。本书还特别附录了出过旅游常用语,以及多组中英文对照词,供您使用方便。
热门推荐
  • 夜夜夜

    夜夜夜

    繁华的大都市,集团董事长兼元家少主元纾出差来到这里,迎接他的,是他的私人助理楚妙。殊不知,这个楚妙另有来头,一个个陷阱,一场场暗杀就此展开,等待他的,是昏天暗地的血战,还有,十年前的那场背叛……
  • 我曾记得我爱你

    我曾记得我爱你

    我记得你曾经说过:无论花开花败,我要做你永远的天堂鸟。可是……可是,天堂鸟,终究不幸。“这一生遇上的人,下辈子就再也找不到了。”这是它的寓言,我希望,我们永远都没有实现它的机会。我最大的愿望,是做一颗星星,遥远而长久地陪伴你,生生世世。
  • 浮生经世录

    浮生经世录

    八两精铁铸刀剑一颗人头值七钱不怨无道天上仙只恨人心醉未醒(未完待续)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虚拟毒宠:家有校草大人

    虚拟毒宠:家有校草大人

    游戏里,他是她不可一世的师傅;现实里,他是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虚拟的网络里,他是将她宠溺到无极限的师傅;虚拟的毕竟是虚拟的,无法当真!可为什么她却陷入两难?选择师傅还是选择哥哥?这个选择题很是矛盾。师傅和哥哥不都是同一个人吗?不过也罢。虚拟的幸福也还是幸福!看着她如何翻身重来!“游戏里的大神?学校里的校草?”“他是我的师傅!他是我最帅的哥哥!”“不伦之恋?那又如何?只要我爱他就足够了。”[咏傲执心-次发书籍-欢迎跳坑-请莫模仿][本书游戏以腾讯游戏-穿越火线为主题,谢谢捧场]
  • 暴君的绿帽:穿越商朝为出墙

    暴君的绿帽:穿越商朝为出墙

    她现代的未婚夫竟然是他冷宫内嫔妃的初恋情人?他亲自选择的贵妃竟然是一个现代穿越而来的替身?什么乱七八糟的,是她给他带了绿帽子,还是他抢了她未婚夫的女人?一段离奇的穿越,一个颠覆历史的传奇,酒池肉林,炮烙之刑这些殷商的故事,因为她,这个替身入宫的假苏妲己而彻底改变。是真的改变吗?或许一切只是命运的玩笑……
  • 陆真传奇

    陆真传奇

    神魔大战数千年后,人类纷争四起。为了争霸天下,问鼎九州,各路豪强,纷纷组建势力,争夺神兵魔器,逐鹿天元大陆。魔族现,祸乱起,妖魔出。作为镇魂宗的陆真,于乱世中斩妖除魔,维护一方太平,同时又伙同志同道合兄弟与各大势力周旋的传奇历险故事!
  • 相之战

    相之战

    万相大陆是因为拥有无数‘古神之相’而闻名威武霸气的刑天神相,美丽曼妙的月神神相,嗜血暴戾的蚩尤神相,阴森恐怖的摩多夜叉相,敦厚仁慈的弥勒佛相......涅一就是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修行。(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写的东西算哪一类,先把它发在玄幻里面,以后等我明白了再改。本文不会11,因为不会写,希望大家多点击,多收藏!-.-)
  • tfboys男自学院之高中

    tfboys男自学院之高中

    这应该只是一本续集,再续我心里的男自。。。
  • 末世黑暗行

    末世黑暗行

    丧尸也罢,阴谋也罢,人类面临灭绝威胁也好,这些都与我无关,我杀人,不是因为我喜欢杀,而是因为你挡了我的路,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