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38000000008

第8章 我是孔子的弟子

艾贝保·热合曼

一个来自边远省份的维吾尔族青年,因为求学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孔子的故里——曲阜。

在人们的意识中,很难将一个维吾尔同胞与孔子故里曲阜联系在一起。可我不仅谙熟曲阜的苍松古柏、亭台楼榭,而且对它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每每念及于此,不由思绪万千、心存感慨。

25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在这里寒窗苦读;25年后我两鬓霜雪,又来此故地重游。

曲阜,史称东方圣城。当时的我,一个来自边远省份的维吾尔族青年,因为求学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孔子的故里——曲阜。当我真实置身于孔子故里时,就被一种浓郁的尊孔氛围所笼罩,从讲台上的白发教授,到曲阜城的少小孩童,只要提及孔子,景仰之情溢于言表,皆是动情、自豪。“万世师表,千古奉祀!”不管是谁,到最后都会如此评价,足见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多么崇高的位置。

按惯例,每到一个新地方,一般都要去名胜故地,在曲阜,首选就是“三孔”——孔府、孔庙、孔陵。事也凑巧,第一次去孔府正赶上我校一位老师带着学生正在那里进行实地教学。那位老师头发有些稀疏、带着明显的当地口音,他娓娓动听、如数家珍的精彩讲解,让我久旱逢甘雨、他乡遇知己一般地迷上了孔子,忘记了自我。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有学问的老师,一不拿讲稿,二不看参考书,仿佛就是古代过来的人,对历史烂熟于心,对孔子透彻到底。说到一个典故,好像是他的亲身经历,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甚至连当时刮没刮风、下没下雨,谁戴什么帽子、谁穿什么鞋子都描述得真真切切。更让我惊奇的是,不管走到哪一个石碑跟前,无论碑大碑小,字多字少,他根本不看碑文,皆能出口成章,一字不落。而且在讲解的同时,他始终宣扬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他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传统思想,传统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骆教授,专事研究孔子。以后只要学院有他的讲座,我都会积极参加,认真听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仁德这个儒家思想的核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最终直接影响到我后来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说我今天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和儒家文化思想的教育不无关系。

曲阜因孕育出一代圣人而独享盛誉,历2000年之久而不衰;曲阜师范学院由曲阜而得名,自然光芒四射、灵气横溢。它50年来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古训,以扎实的文化功底、以培养高尚品德的宗旨和从先师那里学来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精神,造就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

正是因为圣人遗风犹存,这里学风严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懈怠。所以,我们这些学子们像海绵吸水一样,把学习和思考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如饥似渴、锲而不舍。课堂上,每个同学始终是一副专注的神情;寝室里,为了一个问题,彼此可以一直争论到熄灯。即便是在餐厅排队打饭的间隙,很多同学也不忘翻开手中的一本书,口中念念有词。

说到争论,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因为是在孔子故里,争论的焦点大都围绕儒家文化展开。在教室相对平和一些,而回到宿舍就异常激烈。尤其是在儒的解释上,那更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其中以外号“老学究”和“孔子通”的争论最有意思。老学究认为儒学分“君子儒”和“小人儒”,要当就当君子儒,千万不能当小人儒,因为君子儒可以成就大业,而小人儒地位低下、目光短浅。“孔子通”反驳说:“没有小,哪来大?孔子当年首开私学,对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予施教,所以才有今天让万代景仰的辉煌大业。你呀,真正是‘朽木不可雕也’……”这样的唇枪舌剑经常引来观战者的一片笑声。

这对我来说实在是难得,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我对孔子以及他的儒家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可见,孔子在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吾辈当以效仿,竭力为之。

求学的4年,我们在学校的行动路线几乎就是一个铁三角:宿舍、餐厅和教室。记得当时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叫做“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浪费的青春补回来”。尤其是那些老三届的大龄同学,恨不能拴住时间的步伐,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老师们也是全力以赴,教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先准备一桶水。特别是教古代文学的刘教授,他对宋词的研究自成一家,因而他的课最受欢迎。一到他来上课的时候,课堂上是座无虚席。他喜欢戴着帽子,白白净净的脸上架一副近视眼镜,显得斯斯文文,说话不紧不慢、条理分明。赏析一首佳作时,他往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仿佛是在剥一根葱儿似的,一层一层剥开,越来越鲜嫩,越来越纯粹。这个时候,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所有的学生都着了迷一样,完全沉醉于由他带来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意境当中。讲台上,是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宣讲;讲台下,是一片沙沙沙的写字声。如果谁一不留神,让笔或者是本子掉到地上,弄出了一点轻微的响声,立时会有人掉过头去,很不高兴地剜上一眼。即使课堂上来不及责备,课下也要补上:“咋搞的,不知道人家教授讲得正来劲吗,让你一干扰,整个思路就断了!”如果说话的是一个女同学,说不定会在你胳膊上随手拧一把,让你“嗷吆嗷吆”叫上半天。我一直忘不了刘教授用浓厚的山东腔朗诵苏轼诗词的情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抬着头,背着手,来回踱着步子,一副如痴如醉的神态,我们都好像是跟着醉了一样。后来工作之后,我养成了听收音机的习惯,特别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阅读与欣赏”节目,成为我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绝好选择。我觉得这个节目,就是当年刘教授上古典文学课的一个延续,我听着它仿佛又回到学生时代,回到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孔子故里。

我们所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大家都沉醉于诗词歌赋,各种文学社团便应运而生,其中以“朝花”诗社最为着名。或许是深受圣贤文化的熏陶,我突然萌发写诗的灵感,一首首隽永秀丽的小诗仿佛一朵朵花瓣,开放在飘着墨香的报刊杂志上。于是我自然成为了诗社的一员,我和那几个极具才气的同学一道,怀揣远大抱负,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那些日子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为了出一本诗社刊物,大家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说是出钱,其实都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而已。都是乡下来的穷学生,手头拮据得要命,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这么一折腾,刊物所需要的纸张和印刷什么的,最后都迎刃而解。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刊物封面的设计上,大家意见不统一,甚至于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一派主张古典美,一派坚持现代感,最后还是社长一锤定音,锁定了凤凰涅的寓意:“郭沫若是中国现代白话诗歌的里程碑式人物,其代表作《凤凰涅》歌颂死而复生后的欢畅,正好寓意我们旧我不复存在、新我即将诞生!”大家觉得有理,便一致拥护。诗社刊物一问世就一炮打响。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在校园叫卖诗刊的情形,那时正值冬季,曲阜虽不像新疆一样冰天雪地,但也是寒气逼人,冻得人的手脸都红彤彤的。我们每个诗社成员怀抱着一摞刊物,像是抱着自己新生的婴儿,那个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买本《朝花》吧,它是我校第一本民间诗刊,作者都是中文系才子,水平很高呢!”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在教室与宿舍之间来回叫卖着,甚至天黑了都不觉得。而由于我是一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别人出于好奇,也会从我这里买上一本瞧瞧。

就是这薄薄一册的《朝花》诗刊,不知伴随我走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到后来我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从农村到城市、由平房到楼房,家搬了一次又一次,东西扔了一件又一件,但惟独《朝花》诗刊保留至今,似乎已成为传世之宝。

我们诗社的主要活动,是交流创作体会和朗诵佳作,那一定要安排在孔陵进行。不为别的,就因为孔子的陵墓在这里。平时口口声声都说自己是孔子的弟子,诗文究竟如何,要在孔子跟前卖卖诗文才知道。也就是在这种时候,我们一个个才会彻底放松自己,俨然以诗人自居。社长自称是当代李白,常常以茶代酒高声吟唱:“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随后将一杯茶水一饮而尽。春复向来忧国忧民,素有“杜甫第二”的美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煞有介事地捋一捋光秃秃的下巴,仿佛杜甫当时就是如此。少军是宋代词人柳咏的超级“粉丝”,举止言谈皆一板一眼,就像柳咏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读的时候陶醉得几乎要闭上双眼。诗社惟一的女诗友小于,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大气磅礴,自然把自己比作李清照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她吟诵着,显得壮怀激烈、气度不凡;而我因为来自西部一个偏远省份,且又是高鼻深目的少数民族,就权当自己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急,不要悲伤……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的,都将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我满怀深情地抒发着胸臆,或许是这后两句最能反映我们彼此的友情,大家伙止不住狂跳起来,觉得还不过瘾,就索性将我团团抱住,然后再撂倒在地上。日后我每每翻看这些旧照片,就觉得特别亲切和留恋。

孔子是思想、教育和政治的集大成者,由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久远,惠及子孙万代。曲阜的4年大学生活,虽说只是漫漫人生中短暂的一瞬,却让我们受益匪浅、享用不尽。我粗略分析了一下,我们那两届学生当中以教师、学者、教授居多,他们秉承先师遗风,传道、授业、解惑,赢得桃李满天下。地方党政要员也不乏其人,或一县之长,或党委书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皆是口碑上佳。还有作家和总编,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精神食粮。

25年来,我的工作岗位在不断变换。但不管是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还是抛头露面的政府官员,我始终坚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信条。我甚至惊喜地发现,尽管年代不同、民族有别、文化差异很大,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都是相同的。譬如维吾尔族着名诗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在他的古典长诗《福乐智慧》中就有“谁具有知识,谁就将获得世界”的诗句。所以,我在两个民族的文化瑰宝中汲取着丰富的营养,不断充实和完善着自己。甚至连我的一双儿女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先后考入北京高等学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面:在参加一些高层会议或是出席重要社交场合的时候,见我民族特征突出,高高的鼻梁,深深的眼睛,甚至连头发都是自来卷,往往有人误以为我汉语水平低,表达能力差,和我交谈时,习惯性地学着维族腔调:“这个样子吗?那个样子吗?”可是当我用行云流水般的汉语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时,他们先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又觉得十分吃惊,禁不住要问我:“在哪儿上的学,学的什么专业?”当听说我毕业于孔子故里、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后,便万分感慨:“难怪呢,原来是孔圣人的弟子啊!”

如今重游曲阜,我倍感亲切和激动。虽说物是人非,变化很大,但一代先师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永远不会改变。2000年前,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2000年后,孔子弟子遍及四海,贤者繁若星辰。我自始至终都自诩为孔子的弟子,今日再次拜谒孔子故里,表达的是一个维吾尔族同胞对先师的一腔崇拜。

同类推荐
  • 宋词是一朵情花

    宋词是一朵情花

    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词香。绝情谷,断肠崖,世间生死相许,唯有情花。她凝霜含露,鲜艳旖旎,绽放在寡情薄意的深谷,所有中了宋词之“毒”的人,莫不掩卷深思,潸然泪下。即便如此,还有万千才子佳人前赴后继地飞奔在约会宋词的路上。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她的毒。
  • 苦菜花,甘蔗芽

    苦菜花,甘蔗芽

    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来以后,在北京开了个读者见面会。有个女孩想问俺啥,她叫了声奶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说的啥俺没听清。她这么难过,俺觉得对不起她,就说:“孩子,看俺的书不要哭,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要是没有这么多苦难,俺也写不出这本书来。”俺这辈子跟弹花锤子似的,两头粗,中间细,经历的事太多了。
  •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本书作者在重庆市移民局“卧底”近7年时间,跑遍了三峡库区各区县、乡镇、村组,多次亲历移民第一现场,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移民过程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对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披露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着重采写了三峡移民之后的生存状态,道出了移民资金的幕后故事,歌颂了各级政府和移民工作者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精神。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它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本书如实反映了“11·24”特大海难的整个救助过程。灾难是不幸的,但在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和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所表现出的高度负责精神,我们的干部群众所表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所表现出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是值得称道和弘扬的。本书客观分析发生“11·24”特大海难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有天灾,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也有人祸,管理上的漏洞和事故背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漠视。如果我们能够像本书期盼的那样认真汲取教训,灾难也是一种财富,它警示我们不再忽视安全,不再淡漠生命,不再重蹈覆辙。
  • 幽幽的紫云英

    幽幽的紫云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
热门推荐
  • 放开地球,冲我来

    放开地球,冲我来

    好俗套的剧情,然后世界末日就这样,来了?魔王降临?放开地球,请冲我来!
  • 狂魂战神

    狂魂战神

    人穿越你见过,人和狗穿越你见过?叶战和流浪狗穿越了,人变成人,狗变成了战魂!毫无疑问,废了,不过,别担心,他还有融天神鼎!融合万物,提升战魂,人,超越了神,狗,超越了魂!
  • 浩皇

    浩皇

    因被女友被拒绝,内心承受不下,转学后‘一年的磨砺,更加霸气,前王,后皇,风生水起!创建自己的势力…'!让那些辱'我,欺我,恨我的人,十倍奉还,百倍赔偿
  • 师傅父的呆萌徒弟

    师傅父的呆萌徒弟

    很好看~好看不多说~,因为好看,所以我就不多说。
  • 天地乾坤之黄泉神殿

    天地乾坤之黄泉神殿

    今天,我坐在黯淡的灯光下面,回忆那段往事,然后我把那段恐怖离奇的往事记录成册,用一张发黄的书皮将册子包裹起来,上面用黑墨写着四个字:搜异笔记。我现在回忆的是第一季的故事:《黄泉神殿》
  • 枕边人之雀占鸠巢

    枕边人之雀占鸠巢

    你真的了解你的枕边人么?当你受尽屈辱四面楚歌的时候,站出来帮你的人,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思?
  • 仙仙有约

    仙仙有约

    当化妖出仙的“他”在茫茫人海中认出“她”以后一场倾世绝恋的追逐游戏就此展开了。。。。
  • 樱黎雪

    樱黎雪

    “姓宋的!给老娘出来!”“诶呀我说大雪碧啊,不就是吐了你一脸水嘛......""一脸?你逗我!逗我!逗我呢!?”“呃消消气昂,宝宝我马上拿水来。”“拿水干嘛?”“逗你!逗你!逗你啊!!!”“干吗呢,一大早吵死了!苏黎马上就来昂我告诉你们,雪过来,樱可过去,找你家苏黎去!”
  • 最后的洛神

    最后的洛神

    全家被灭,记忆被封,入住叶家,从此以后洛锋成为叶家人;一次偶然机会,他成为了灵者,却又被测为五行之外的体质——空灵体!没落的大陆首宗,意外崛起的两大宗,外大陆的神秘门派,在这背后到底有些什么秘密?三大陆的变迁,神秘的莫名强者,千年前的死敌,千年后的宿命,这一切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当洛锋被卷入这一场千年之久的漩涡时,他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