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鹏飞出生那一年是新疆全面实行计划生育的第一年,第一代独生子女由此诞生,当年被喻为“小皇帝”、“小太阳”。和上一代人不同,他们备受呵护,是“温室里的花朵”,现在他们都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各行业的新生代主力。“现在想起来,‘只生一个好’这个口号还是有道理的,这样我才有更多的精力照顾鹏飞,也能干好自己的工作。”薛丽说。
计生口号的变迁
计划生育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甚至还写进了1953年的《农业发展纲要》,并在一些地区进行了试点。但50年代末出现的三年自然灾害,出生率急剧下降,再加上受前苏联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被搁置了。
上世纪70年代,在经历了又一轮生育高峰后,全国人口已近10亿。计划生育再次提上日程,计生指导方针在民间被编成了顺口溜:“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计生工作在经历了以“晚、稀、少”为人口控制工作重点后,相关政策初步形成并完善。所谓“晚”,指男女双方在25岁以后结婚;“稀”,指婚后生育间隔长一些;“少”,指一对夫妇只生育两个孩子。
这时,新疆首先开始在汉族人口中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自治区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并在自治区卫生厅设置了计生办。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公开信中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个提法很快演化成了更为形象的宣传口号:“只生一个好”。计生要求也从“晚、稀、少”演变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981年,自治区政府颁布了相关规定,开始在汉族人口中全面实行计划生育,规定汉族城镇居民只生育一胎,特殊情况可生育二胎;农牧区汉族居民生育二胎,特殊情况可生育三胎。这一年被视为新疆计划生育全面开展的第一年。4年后,计划生育工作开始在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中展开。
1981年,乌鲁木齐领取“独生子女证”人数为14702人;领养一个孩子发“独生子女证”902人。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两个月后写入新修改的《宪法》,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执行下来。
计生工作像打游击
“说得夸张点,那时候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就像打仗似的。”乌鲁木齐第一代计划生育专干李萍说。她高中毕业后,通过考试,于1981年被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招录为计生专干,同时被招录的还有另外9人。
李萍说,当时包括她在内的几位同事都是小姑娘,每次从沙依巴克区领避孕药物都羞得满脸通红,用报纸把纸箱包得严严实实,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回街道办事处。
“这倒没什么,关键是正式开展工作,毕竟中国人多子多福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李萍说,那时要入户做计划外怀孕妇女的思想工作,首先要过进门关,经常是人家一看她来,立即就关上了门,即使她进门做了半天工作,但前脚出门后脚就要被人骂“断子绝孙”之类的话,但每次被骂完,她只能擦擦眼泪,继续去下一家做工作。
“有工作单位的人还好一些,工作比较容易开展,出现有人计划外怀孕的情况,单位上上下下都会做工作。”李萍说,做无业人员的工作就难了,她们真像电视里演的超生游击队,到处躲到处藏,她做计生工作真像是打游击战。
有件事她至今印象还很深刻。“当时我们街道有个叫范勇(化名)的人,他已经有个女儿,但想要个儿子。我们知道他爱人怀孕后马上上门做工作,可对方四处躲避。”李萍说,她和街道办事处、沙依巴克区政府的计生工作人员一起到范勇的亲戚家寻找,都没找到,最后只好找范勇女儿的班主任帮忙,最终在碱泉街找到了范勇的妻子,经过苦口婆心的工作,对方最终决定不超生了。
李萍说:“现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在慢慢发生着变化,养孩子的成本在逐年上升,加上工作压力的增大等各方面原因,很多人已经不愿再生二胎了。”
30年全区少生370万
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谢其元说:“据统计资料推算,自实行计划生育30年来,新疆累计少出生370万人,这不仅极大地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新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就业、就医、就学、交通、住房等方面的沉重压力,还为新疆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疆人口再生产类型初次出现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口结构渐趋合理。”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
第二年,自治区颁布实施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随后又修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出台了《自治区农牧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免费服务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这标志着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体系渐趋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步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
(李晓玲)
流行语
朦胧诗
朦胧诗酝酿于“文革”期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正式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从某种意义上说,朦胧诗是人本主义的复苏和表达。
北岛创作于“文革”后期的短诗《回答》是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作品,刊载在1979年3月号《诗刊》上。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北岛、舒婷、顾诚、海子、江河、杨炼和于坚等。
旧闻新看
《石河子又有15个单位生育无三胎》
石河子市又有15个单位实现了生育无三胎。
石河子市认真按照一对夫妇的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要求,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严格控制第三胎,大力表扬奖励终身只要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妇,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上半年,这个市又有15个单位实现了生育无三胎。这些单位是:红山电厂、八一棉纺织厂、织染厂、造纸厂、八一制糖厂、第四机床厂、柴油机厂、食品厂、农学院、医学院、医专一附院、市人民医院、红山医院、教育局、市印刷厂。其中红山电厂已连续三年实现了生育无三胎。
——《新疆日报》1979年7月21日报道(作者冉玉光)
原标题:《石河子市又有十五个单位实现生育无三胎》
第五节百姓生活 新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1986年发放
乌鲁木齐市4.8万人率先领证
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随后的7年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开始逐步试行身份证制度。
1985年10月,乌鲁木齐市成立“身份证发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始刻公章、立账户,前期准备工作拉开序幕。
1986年,乌鲁木齐市南关、南门、西门、西河坝派出所辖区的48128人领到了新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1987年,全疆开始普及第一代身份证。
拍照就像参加庆典
在乌鲁木齐市西河坝后街,市民杨怀在这里已居住了50余年,作为乌鲁木齐改革开放30年历史见证人之一,他也是新疆首批身份证的申领人之一,如今和众多邻居一样,杨怀换上了“二代身份证”,但他还保存着“第一代身份证”,虽然只是一张复印件。
复印件上的杨怀,短发,一身中山装,这是那个年代的典型形象。杨怀说,当时能成为第一批领到身份证的居民,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1986年,杨怀是某运输公司的职工,他们是由单位统一组织照相和办理身份证的。杨怀记得,办证那天,像参加隆重庆典一样,他把平时都舍不得穿的中山装拿了出来。“以前照身份证相,表情要比现在古板得多,强调严肃,所以我照相的时候很紧张,脸绷得紧紧的,生怕出现一点纰漏。”
杨怀一家三口都领到了身份证,杨怀拿着身份证爱不释手,亲戚来了,他都会一展自家的“荣耀”。
杨怀领上身份证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银行把刚领到的工资存起来,而在此之前存钱需要户口簿等证明。
杨怀的第一代身份证保存得很好,一直是崭新的。在办理二代证时须上交一代证,他特意将这张身份证复印了一张,留作纪念。
“第一代身份证很简单,没有防伪标识”。居住在南门的买买提·肉孜领证那年30岁,风华正茂。
1986年3月,在居委会的组织下,买买提·肉孜和邻居们一批一批地去原来的南门派出所办理身份证。居委会告诉他们,办了身份证后就不用再带户口簿出远门了,这便是那一代人对身份证最直观的理解。在此之前,出门住旅店都得带着户口簿、单位介绍信、工作证等,以证明“我是谁”。“感觉像是出国用的护照,一个纸片就能证明自己的身份,以后买车票和出差住宿都很方便了。”买买提·肉孜说。
当时,身份证是个社会热门话题,很多人都奇怪,照片是怎么印在身份证上的。
四派出所试点发放
1986年新疆开始试发放身份证,乌鲁木齐市选定了南关、南门、西门、西河坝4个派出所作为发放试点。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户籍管理科民警卢春玲找出了当时记录第一代身份证的有关档案,这位从事户籍工作近30年的民警,对新疆第一批身份证的发放还记忆犹新。
卢春玲说,发放身份证在当时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还专门举行了首发式。由于工作量大,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还从市委宣传部、民政局、粮食局、统计局、商业局等单位抽调干部,组成了300多人的工作组参与公安部门的发证工作。
卢春玲说,当时之所以选择这几个派出所试点,是因为辖区居民和商户聚集较多。1985年的数据显示,当时这4个派出所辖区共有53个居委会,20216户居民,总人口是75510人,其中16周岁以上的55372人。
办理身份证首先要核对户口簿,卢春玲回忆说,当时发现很多有趣的小错误,其中包括年龄和姓名。由于当时的户口簿都是手工操作,有些人的生日在农历转换阳历时,出现了一些“怪日”,如2月30日,11月31日等类似情况。
核对完户口后组织照相,1969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居民要去指定地点照身份证相片,4个派出所各选定了两到三家照相馆组织照相。照相后还要填申领表、入户、签字等,程序步骤繁多。
首批身份证试点工作,共有48128人在3个月后领上了新疆第一批身份证,发证率86.95%,试点工作提前完成。第二年,全疆开始普及第一代身份证。
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
身份证制度的实施,被专家解读为个体意识觉醒和成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市场为基础的契约社会的必然结果。
从管理部门来看,使用这种证件,既可方便群众的正常活动,充分保证公民行使正当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又便于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有利于严密治安管理。
卢春玲说,身份证制度实施前,户口簿虽具有证明身份的法律效力,但它是一户一本,而且只限于当地使用,携带也不方便。此外,人们还常用工作证、学生证、介绍信等证明自己的身份,但这些已不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活动和社会管理的需要。
居民身份证与这些证件相比,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它作为法定身份证件不仅携带方便,而且不易被涂改、伪造,同时也给许多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方便,堵住了漏洞。如司法部门,过去办理一些公证事务时,仅了解当事人身份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今天,身份证无疑成了个人的“条形码”,其使用范围和功用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防伪性能,第一代身份证在1995年采用了全息透视塑封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身份证的仿制难度。1999年10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的决定》,将公民的身份号码作为每个公民从出生之日起编定的惟一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号码由原来的15位升为18位。
这种身份证仍然存在很多技术缺陷,例如身份证号码偶然性重号、防伪性能差、姓名中的生僻字打不出来、身份证照片陈旧等;更重要的是,第一代身份证的信息基本处于“静止”的状态,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广泛的共享,在管理上存在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始实施第二代身份证系统,它可以提高身份证发放系统的数字化水平,可以改变原来的“重发证,轻管理”的现象,并且使身份证信息的管理从“静态”管理变成“动态”管理。
二代身份证具有机读功能,这为人口流动电子化提供了基础。当一个人到了另一个地方生活或工作时,只需拿身份证到当地派出所或居委会那里刷一下,其个人信息就会一目了然。
(马伊宁)
流行语
少林寺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1982年,电影《少林寺》火爆神州,引发武术热潮,当时屡有学生离家出走,奔赴少林寺学武。李连杰因此片一举成名。
少林热潮一直持续数年。据报道,目前风头正劲的演员王宝强8岁时亦受该电影影响,赴少林寺拜师习武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