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36800000004

第4章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不要只把眼睛盯在别人身上,埋怨别人不肯施与援手

有一个人出门没有带伞,下大雨后,只好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佛不是讲求普度众生吗,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走在雨里,你躲在屋檐下,这里有雨,而檐下无雨,何需我度你呢?”

那个人听禅师这样说,于是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里说:“现在我也在雨中了,你应该可以度我了吧?”

禅师说道:“我还是不能度你!”

那个人疑惑地说:“为什么呢?”

禅师说道:“现在我们都在雨中,我没有淋雨是因为我带伞了,而你淋雨了是因为没有带伞。因此,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如果要人度你,不必找我,请找伞去吧!”

那个人站在那里被雨淋得浑身湿透,忿忿地说道:“不愿意度我就早说,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我看佛法讲求的不是‘普度众生’而是‘专度自己’!”

禅师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道:“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伞。况且即便无伞,亦无妨,因为真正悟道的人是不会被外物干扰的。”说完将伞塞在那人手中,自己径自走到屋檐下避雨。

佛心悟人生

雨天不带伞,一心只想着别人肯定会带伞,肯定会有人帮助自己的,总想着依赖别人,自己不肯努力,不怪自己,反而埋怨别人不肯施与援手。殊不知就像成功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只不过有的人平时不去努力,只想依靠别人,不肯利用自己潜在的资源,只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这样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想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有一颗虔诚之心

寺院钟楼上的大钟(吊钟)名为梵钟。梵者,清净之意也。据说,借着钟声,可使人开启心眼,破却烦恼。钟声所传递的,是不能言说的神性与心性。撞钟者要把心性的修炼融化在钟声里,而浮躁,苦闷,都有可能影响钟声。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早禅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感觉今日的钟声与往日大有不同。于是专注地站在那里静耳聆听,钟声方停,他便忍不住召唤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侍者有些奇怪,回答道:“是一个新入寺的小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马上叫侍者将这小沙弥找来,小沙弥以为自己的钟敲得不好,连忙解释说:“这,这是弟子第一次敲,敲钟,难免……”

奕尚禅师摆摆手说:“你敲得很好。我是想问问你,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呢?”

小沙弥不知禅师其意,回答道:“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为敲钟而敲钟而已。”

奕尚禅师道:“好象不是吧?你在敲钟时,心里一定想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一种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只有心正意诚的人,才会撞击出这样的钟声。”

沙弥想了想,然后说道:“回禀禅师!其实当时我也没有刻意在想什么,只是听师父说,寺院钟声就是佛祖说法的声音,所以要敬钟如佛,撞钟之时,如同请佛说法。弟子就是怀着这样一种虔敬礼拜的禅心来司钟的。”

听了小沙弥的回答,奕尚禅师非常满意,他再三提醒小沙弥:“往后处理任何事务,都要确保有今天早上司钟时的禅心。”

这位小沙弥一直记着给自己剃度的师父和奕尚禅师的教诲,不但司钟,做任何事,动任何念,均保持着司钟的禅心,终成一代圣僧——他就是后来的森田悟由禅师。

佛心悟人生

谚语有云:“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从小一看,到老一半”。如果在处理任何事务时都保持一种虔诚之心,用礼拜之心来做事,那就是心光的流露啊!

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便可于密中见疏处,于崎岖见坦途

善静和尚二十七岁的时候,弃官出家。他去乐普山投奔元安禅师,禅师令善静管理寺院的菜园,在劳动的过程中修行。

有一天,寺内一位僧人认为自己已经修业成功,可以下山云游了,于是就到元安禅师那里向他辞行,请求禅师的批准。

元安禅师听了僧人的请求,笑着对他说:“四面都是山,你往何处去?”

僧人不解其意,只好转身回去。

那僧人无意中走进了寺院的菜园子。

善静正在锄草,看见僧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就问:“师兄为何苦恼?”

僧人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善静想了想,道:“‘四面是山’就是暗指‘重重困难’、‘层层障碍’。禅师其实上是想考你的信念和决心。可惜,你参不透师父的用意。”善静顿了顿,笑着对僧人说:“你就回答‘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便可。”善静的意思是: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高山都无法阻挡你的脚步。

于是僧人又回到元安禅师那里,对禅师说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

僧人以为师父一定会夸奖他,然后准他下山,谁知元安禅师听后,先是一怔,继而眉头一皱,两眼直视僧人道:“这肯定不是你拟的答案!是谁告诉你的?”

僧人见师父已经察觉,于是只好把善静和尚的名字说了出来。

元安禅师对僧人说:“管理菜园的善静,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他都没有提出下山,你还要下山吗?你要多向他学习啊。”

佛心悟人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有不可逾越的心障。要想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关键在于自身,只要下定决心,于密中见疏处,于崎岖见坦途,树坚定之信念,方能愈挫愈奋,走向人生的辉煌之巅。

把最容易的事情坚持下来,才是最难的事

弟子们问禅师:“师父,如何才能早日领悟佛法的真谛?”

禅师说:“今天你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禅师示范了一遍,说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三百次。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十分疑惑:“但是这和领悟佛法有何关系?”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才能早日领悟佛法的精义了!”

弟子们说:“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禅师听后只是微笑,不置可否。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

大部分的人都回答:“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还在坚持?”

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你们有几个人坚持下来了?”

这时,只有一个弟子骄傲地说:“老师,我还在做!”

禅师把众弟子都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能知道如何早日领悟佛法的精义。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十分容易,殊不知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所以杰出的人总是少数。”

后来一直坚持做的那个弟子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因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更能钻研并领悟佛法的精义!

佛心悟人生

凡事都排座次,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想得厉害,想得憔悴,就一定会做成功!浅显易懂的事不去做,很明显是不想做,认为没有必要去做,不值得去做,或者给自己找借口:不方便做。

最容易做的事,如果你不认认真真地去做,就会成为最难做的事。人生的过程中没有难做的事情,只是看你有没有足够的韧性去坚持下来,人的能力、智商本无大的差别,有时决定成败的关键只差那么一点,“再坚持一下”,多“坚持一刻”、也许接下来就是成功了。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

蜀地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裕。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嘲笑道:“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

穷和尚并不理会富和尚的冷嘲热讽,径自走了。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自己已去过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佛心悟人生

理想的实现并不仅仅取决于外部条件的充分与否,更重要的是内心要有行动的欲望,俗话说“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就是这个道理。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上面的桥梁。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都要落实在行动上。

崎岖的道路虽然坎坷,却最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

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后山的寺庙出家了,每天清晨,他就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就这样,晨钟暮鼓中,十年过去了。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他发现别人过得都很清闲,似乎只有他一个人整天在忙忙碌碌。而且虽然别的小和尚偶尔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买的东西也大多是些比较轻便的。而十年来方丈一直让他去寺后的市镇,要翻越两座山,道路崎岖难行,回来时肩上还多了很重的物品。

于是,小和尚带着诸多不解去找方丈,问:“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呢?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读经,而我却要干个不停呢?”方丈只是低吟了一声佛号,看着他却微笑不语。

次日中午,小和尚扛着一袋米从后山回来,发现方丈正站在寺的后门旁等着他。方丈把他带到寺的前门,坐在那里闭目不语,小和尚不明所以,便静静侍立在一旁。日已偏西,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其他几个小和尚的身影,当他们看到方丈时,一下愣住了。方丈睁开眼睛,问那几个小和尚:“我一大早让你们去买盐,路这么近,又这么平坦,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那几个小和尚面面相觑,惭愧地说:“方丈,我们一路上看看风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这个时候了。十年来,我们每天都是这样的啊!”

方丈又问侍立在身旁的小和尚:“你扛了那么重的东西,而且到寺后的市镇要翻山越岭,山路崎岖不堪,道路且远,为什么反而回来得还要比他们早些呢?”

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去走,所以反而走得稳走得快。十年了,我已养成了习惯,我的心里只想着目标,已经注意不到道路是不是好走了!”

方丈闻言大笑,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啊!”

佛心悟人生

因为道路平坦了,所以心会被一路上的风景掳走,甚至可能会令你忘记了自己的目标;而崎岖的道路虽然坎坷,却最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也只有在崎岖的道路上行走,才会更加专注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进的步伐,才不会轻易被一路上的风景扰乱了心境,从而一直向前。

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裘,小事做大,无外如此

有个年轻的和尚,见寺中的佛像破旧不堪,于是发誓要用募捐来的钱修建一个佛的金身。这件事虽然功德无量,但是困难太大了!然而,他一旦立下了宏愿,就决不退缩。

募款的第一天,和尚早早就来到了山下的道旁,向路人化缘。不一会儿,过来一个财主,和尚施礼道:“贫僧誓愿塑佛金身,请施主捐一点吧!”

财主像是没听见的样子,看都不看他一眼,挺着肚子走了过去。和尚急忙追上去,低声乞求:“给多少都行!”

财主厌烦地挥了下手,十分干脆地拒绝道:“不给!”脚下停都不停,继续往前走去。

财主在前面走,和尚在后面跟着,一直走了十多里路。财主无可奈何地随手扔下一文钱。和尚高兴地从地上捡起那文钱,朝财主行礼致谢。

财主很是鄙夷不屑地问道:“一文钱也值得你这样高兴?”

和尚回答道:“这是贫僧靠化缘修建佛身的第一天,如果不能化到这一文钱,或许贫僧的心志就会产生动摇。如今承蒙您慷慨施舍,贫僧对于成就大愿已经确信无疑,所以感到无限欣喜。”

说完,便转身告退,按照原路回去继续化缘。

秋去冬来,经过无数个风雨霜雪的日子,和尚始终没有放弃,终于有一天筹足了庙资,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佛心悟人生

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裘。永远不要轻易放弃,珍视每一点微小的成功,因为每一个宏大的目标都是由一个个小的目标构成,而每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成功,不但能给人信心,而且最终它会发生质变,蜕变成伟大的成功。

做事一定要着眼于大方向,而不必在意小小的波动

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给了小和尚一个碗,让他到山下端一碗水来。小和尚下山去端水,因为担心水洒出来,因此小心翼翼地紧盯着碗里的水上山。

可水还没有端到半山腰就已经洒完了,小和尚十分丧气,于是再去端,谁知连着几回都是这样。

于是他只好上山如实禀报老和尚。

老和尚听小和尚将经过细说之后,告诉小和尚,上山的时候眼睛不要光盯着碗里的水,不要指望一点水都不洒出来,而最终忽视了最应关注的路。只要用心看路,将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水上就可以了。

小和尚依言去做,果然成功地将大半碗水端了回来。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将眼睛盯在碗中的水上,就会忽视路的变化,水洒了自然是难免的,因为不注意脚下的路,也就没办法端平手中的碗。”

佛心悟人生

诚然,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但是却不能因为过于关注小的方面,而忽略了大的方面,因为即便一个人能将小事做的滴水不漏,却并不一定能做成大事。要想做成事就一定要眼盯着大的方向,而不必过于理会小的波动。

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就看你怎么走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仍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向禅师请教。

禅师叫来三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位施主到五里山,各自打一些柴回来。”

青年和三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大河,直奔五里山。

等到他们返回的时候,禅师正在原地迎接他们——青年满头大汗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担着八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跟着。这时,河面上飞来一只木筏,载着小弟子和一大堆柴,停在大家面前,那堆柴竟然有八捆之多。

青年和两个先到的弟子,看看小师弟的柴,又看看自己的柴,沉默不语。禅师见状,问:“怎么啦?你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吗?你们都是怎么砍柴的?”

青年惭愧地道,“我一开始就砍了六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只好扔了两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感觉太沉,就又扔了两捆;最后,就剩下了两捆。可是,大师,我确实尽力了。”

“我们和他恰恰相反,”走在前面的弟子说,“刚开始,我们各砍两捆,各担各的觉得很吃力,于是,就把柴合在一块,两个人轮流担,就轻松了许多。最后又把这位施主丢弃的柴也挑了回来……”

最小的师弟笑着说:“我一个人个子矮,力气小。不走水路的话,别说两捆柴,就是一捆柴我也挑不回来。于是,我采取走水路的办法。”

佛心悟人生

智慧比力气更可贵。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本身没有错,但关键在于怎么走。人生懂得选择很充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不但能使成功变得简单起来,而且往往会事半功倍。

信念坚定的人

不会因为受到刁难而退却

归省禅师担任住持期间,由于天旱,收成不好,香火十分清淡,僧人们只能每天喝粥吃野菜,个个面黄肌瘦。

有一日,住持外出化缘,弟子法远就取出柜里储藏的面为师弟们做起粥来。粥还没做好,归省禅师就回来了。禅师看到法远居然把应急用的面都用了,生气地说:“谁让你这么做的?难道不知道这些面是拿来应急用的吗?”

法远毫无惧色地说:“弟子觉得大家饿得面如枯槁,无精打采,于是就把应急用的面拿出来煮了,请师父原谅。”

归省严厉地说:“依寺规打三十大板,驱逐出寺!”

法远默默地承受了惩罚,离开了寺院,但他没有下山,而是在院外的走廊觅了个角落栖息下来,仍然一心向佛,无论刮风下雨,都不曾动摇他向佛的决心。

一次,归省禅师偶然看见他在寺院的角落睡觉,十分吃惊地问道:“你住在这里多久了?”

法远鉴道:“已半年多了!”

归省禅师问:“给房钱了吗?”

法远鉴:“没有。”

归省禅师道:“没给房钱你怎么敢住这里!你要住,便要去交钱!”

于是法远默默托着钵走向市集,开始为人诵经、化缘,毫无怨言,他将赚来的钱全部用来交房钱。

归省禅师笑着对众人道:“法远乃肉身佛也!”

后来法远继承了归省禅师的衣钵,将佛学发扬光大。

佛心悟人生

天下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也没有随随便便的收获。我们常说: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个没有经过挫折磨砺的人,是难以成功的。而要忍受这重重磨难,还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颗坚韧的心。只有具备了这些,你才可能有大作为。

做人做事应努力强化自身,而不是懦弱地逃避

一心禅师刚剃度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

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一心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论起经道,自己远不如寺里别的僧人。

一心想:“法门寺虽然是名满天下的名寺,但是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多名僧,我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实在太难,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我的才华便会很快光芒展露了。”

一心打定主意,决定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修行。于是一心就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

方丈明白一心的意图后,问他:“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

一心说:“当然是太阳了。”

方丈说:“你愿做烛火还是太阳呢?”

一心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当然愿做太阳!”

方丈又将一心带到寺后的树林,方丈将一心带到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这座山头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零星的三两棵松树,方丈指着其中最高大的一棵说:“这棵树是这里最大最高的,可它能做什么呢?”

一心围着树看了看,这棵松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便说:“除了做煮粥的柴禾外,别无他用。”

方丈又信步带一心到那一片郁郁葱葱密密匝匝的林子中去,林子遮天蔽日,棵棵松树秀颀、挺拔。

方丈问道:“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

一心说:“都是为了争着承接天上的阳光和雨露吧?”

方丈郑重地说:“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都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一团一团的阳光都是它们的,许许多多的雨露也是它们的,在灌木中它们鹤立鸡群,没有树和它们竞争,反而它们却成了薪柴。”

一心听了,思索了一会儿,惭愧地说:“法门寺就是这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林子,而山野小寺就是那棵远离树林的树了。方丈,我不会再离开法门寺了!”

一心不再有离开的心思,安心在法门寺这片森林里苦心潜修,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僧。

佛心悟人生

一个能力平平的人,在一个人才匮乏的地方,可能会被人当作人才来看;但是,当他来到人才济济的地方,便会立刻给淹没下去。但智者会努力强化自身,而不是懦弱地逃避,因为他知道与强者为邻,自己也会变得强大,与品德高尚的人为友,自己也会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周围的人总是影响着你,激励着你,时刻同你竞争着,如果不想就此被湮没,就应该勇敢地接受。

积一日之功,可成难成之事

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两座山之间的一条溪水是他们的惟一水源,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就这样,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数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上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心下也就不以为意。

谁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接连数天还是一样,右边那座山上的和尚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心中不安,暗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得过去看看他,也许可以帮点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了左边山上的庙前,眼前的情景令他大吃一惊:他的老友正在神采奕奕地打拳,一点也不像有病的样子。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对他的到来很是高兴,拉着他的手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带他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几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坚持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了井水,我以后也就再不用下山挑水了。”

佛心悟人生

目标定得要小,事情做得要大。世人多以“蚍蜉撼树”来形容蚂蚁的弱小,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能量的积聚,它们就会变得很强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也绝对不要藐视微不足道的一日之功,只要你能够坚持下来,终会做成一件大事。无论干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有那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不要为无意义的事情

浪费自己的任何一丝心念

有个弟子问禅师:“师父,如何才能使身心清静?”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讲了个故事:

有个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说他眉头泛光,马上就可能变成富翁,他十分高兴,就直接走到别人的银楼里,在众目睽睽之下就伸手拿柜子里的金银,结果当然被人抓住并将他送进了衙门。县太爷问他:“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别人的钱财。”那个人回答道:“不是我胆子大,只是当时我只看到了钱,没有看到人呀!’”

禅师讲完了故事,接着说道:“没有禅心的人,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尘埃!”

弟子又问:“如何才能成佛?”

禅师厉声喝道:“你外出云游,在庙宇与丛林之间奔走,可曾找到你们的安身之处?如果只会攀山涉水来来去去,那只是白白踏破草鞋,等着阎王爷向你收草鞋钱吧!意志不坚定的人,心里挂念太多,忧虑太多,心都装满了,千门万户都封锁了,还安什么身,立什么命?但是意志坚定的人,即使不穿草鞋,光着脚向前走,反而没有了任何束缚,也就没有了任何烦恼,不用为草鞋磨破了脚担心,不用为草鞋钱担心;”

弟子望了望自己的草鞋,灵光一闪,顿悟了。

佛心悟人生

诸多世人浑浑噩噩,忙于奔走,患得患失,却不知自己所为何求!做人做事,不仅要有坚定的意志,还需要有一双明亮的彗眼。智慧的人,能于平凡之中见真理,广袤之下见毫光,不会为身外之物所累,也不会为无意义的事情浪费自己的任何一丝心念。

同类推荐
  • 如果你是巴菲特

    如果你是巴菲特

    如果你是巴菲特,你会怎么做?你会如何奋斗?你能像他一样成功D吗?本书并未把重点放在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上,因为这些方法终会有失误和过时的一天。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分析“股神”巴菲特的生平,结合巴菲特的言行,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年轻人的忠告。因为年轻人最需要学习的应该是巴菲特思想里那种基于理性的人生哲学元素。从这种理性出发,可以找到更伟大的思想,可以利用这种思想冲击自身事业的巅峰,利用这种思想创造自己理想的人生。 黄志坚和苏翠专著的本书献给正在奋斗或准备奋斗的年轻人。
  • 最有影响力的斯坦福演讲

    最有影响力的斯坦福演讲

    名人的话语总是饱含智慧,励志的演讲总是激荡人心,相信我们精心选编的这套双语阅读材料,能帮你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所在,也能让你在英语学习之余,对人生有所领悟。
  • 做人要大气

    做人要大气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格魅力中有一种成分叫“大气”。无论一个人身份高低,事业成就大小,他的魅力如何,关键都要看他是否大气。什么是大气?大气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风范、气度和深度,大气是一个人综合力量的体现,散发着一种无形的气质。大气者海纳百川,胸怀日月,有着从容淡定、低调自然、胸有成竹的气量,同时也拥有着成熟勇敢、能屈能伸的气度。
  • 人气决定成败

    人气决定成败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桶板有多长,而不是最长 的桶板有多长,真才实学好比木桶的桶板,它们的长短决定了你能装多少 水,但是,人际交往能力则是那个木桶的桶底,它决定了你能不能装水。 55招社交绝学,55迅速打通你的人脉。本书从55个简单易行的小方法出发,快速提升你受欢迎的程度,让你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人气王。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大学·中庸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大学·中庸

    本书收录了弘扬光明的品德、展现平衡的智慧、相信好人有好报、平平淡淡才是真等内容。附有原文、古文今译、边读边悟等。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小龙女

    穿越之小龙女

    当小龙女穿越到各种各样的世界,又会发生什么不一样的故事
  • 海贼王之云落

    海贼王之云落

    尾田大师的海贼王尚未完结,此小说以后的剧情走向难免会与他产生客观而格格不入的冲突,鉴于此,我便特意创造了一个平行宇宙概念来化开这道鸿沟,众观客可理解为另一个相对时空存在的海贼世界,如此便毫无违和感了。
  • 时空魂环

    时空魂环

    全宇宙最强的武者,闻名世界的“通天手”大盗----韩浪,坐着时空穿梭机穿越到了上古时期,然而,等待他的并不是傲然于世的装逼,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打脸。
  • 斗异魎神

    斗异魎神

    异斗大陆的上古时期有七位魉神,其中一位契约魉神在死之前用他最后一丝的契约之力立下约定——要将自己的力量和斗灵遗传给他的转世者,并把自己的遗愿传达他的潜意识......杨契就是他的遗传者,他为了完成潜意识里的遗愿而来到央夜学院......
  • 事实即成之黎明

    事实即成之黎明

    这是我个人经过三次【不成功】的创作之后,初次成型的第一步作品。构思起源于一架跨国飞机上本人的不眠20小时,中间经过了多次的整改,有一点点实验性的味道。挑选了我比较熟悉的科幻-军政领域来写东西,尽管知道这个分类没有玄幻魔法热,但是我的想法是:作品在讲述故事,给大家带来快感的同时,还应该有一点深度,要在看完之后有一定的深思,同时我也想破除一点司空见惯的练级上升式小说套路,希望大家喜欢。故事呢,讲述的是一个外星球上两个人类国家之间的未来战争,和其中人物间的爱恨情仇,融合了各种不同元素(略有大杂烩倾向。。)的长处。本人非专业人士,作品水平不敢恭维,长度也较短(原因以后解释,主要是新作续作的关系),望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 重来才能遇见

    重来才能遇见

    陶乐,一个不求上进的女孩,因为一次车祸。重来,变得坚强的她遇见了应该遇见的爱。
  • 我眼中的你,年华美丽,盛开如诗

    我眼中的你,年华美丽,盛开如诗

    她与他的相遇几经辗转。从不信缘的张汝佳,曾发誓要当一辈子单身贵族,曾经觉得自己一个人也能很好的她,直到遇到了那个天之骄子如阳光般耀眼的许康乐时,她发现自己动心了,深深地陷入了他早已挖好的“坑”之中。。。。。。
  • 男人辞典

    男人辞典

    男人和女人,这是个既古老又时尚的话题。先哲们阐述了无以计数的至理名言。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学者们又抒发了多如繁星的醒世格言。但其所谓的名言和格言,不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就是因为个人偏见或理念不同,不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或是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就是观念陈旧,人云亦云或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都不足以使人明白真相。之所以敢如此口无遮拦、大放厥词,看准的就是男人、女人永远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用在男人、女人的话题上真是量体裁衣,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 穿越之这个女主不靠谱

    穿越之这个女主不靠谱

    简介:治愈萌文,当廖小寺醒来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的灵魂附在了一条蛇身上后,她彻底的囧了。当去绍湖参加集会的时候,高冷小蛇遇上高冷九皇子和腹黑六皇子之后,开始了皇宫之旅。小寺:老天不惜让我就算是借身于一条蛇妖身上,也要让我穿越到这里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妖精之界的华丽与我何干?皇室兄弟之间的仇怨与我何干?我只是想心中不留愧疚的,不欠任何人恩情的,坦坦荡荡的在这个世界简单的活下去。欢迎加入催更群,号:197649964
  • 我家林场有个星球

    我家林场有个星球

    大学毕业既失业的江毅发现父亲承包的林场空气清新的吓人,不但生长的野菜蘑菇风味独特,还能长出有白钻石之称的白松露。而且他在林场还发现一种神秘白色颗粒,能使动物快速增长且能产生变异,味道更是鲜美无比。于是江毅彪悍的人生开始了,种种蔬菜养养鸡,都能数钱数到手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