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33000000006

第6章 马太效应

人们开始的自身因素的差异,会导致最终差异一步步放大,这就是“马太效应”。

这个世界上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正如《圣经》中说的:“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什么是马太效应

有位富翁要出门远行,他临走前,按照3个仆人的才能,分别给了他们一些钱。第一个仆人得到了5000元,第二个得到了2000元,第三个得到了1000元。富翁告诉他们,要好好珍惜并善加管理自己的财富,等到一年后自己回来再看他们如何处理这笔钱。之后富翁就出门了。

第一个仆人拿到这笔钱后,便开始做各种投资;第二个仆人则用这笔钱买了一些原料,制造商品出售;而第三个仆人为了安全起见,就将他的钱埋在树下。

一年很快过去了,富翁招来3个仆人,询问他们的情况。第一位和第二位仆人所管理的财富都增加了一倍,于是富翁十分欣慰,他说:“你们是既善良又忠心的仆人,赚来的钱和本金都归你们了。现在我把更多的事情让你们管理,让你们和我一起享受管理的快乐。”

当富翁问第三个仆人时,却发现这个仆人一无所获。富人很奇怪,便问他怎么了。这个仆人向主人解释说:“我害怕金钱遭到损失,所以将钱存放到安全的地方,今天将它原封不动地奉还。”富人听后大怒道:“你这懒惰的仆人,算了,现在我把这些钱收回来,送给已经有10000元的仆人,而你则另谋出路吧!”

在这个故事中,3个仆人同样得到了财富,但最终的结果却相差悬殊。这个结果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富翁回来之前,这3个仆人各自去安排这些钱,这时的差距是仆人的自身因素造成的;其次是富翁回来后,决定对这3个仆人进行奖惩,此时的差距则是外界因素造成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是建立在第一阶段的结果之上的,而第一个结果的产生又取决于自身的因素,所以一开始的自身因素的差异,导致了最终差异一步步放大,这种连锁反应被称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1973年由罗伯特·莫顿正式提出的,他是美国的科学史研究者,他曾经说过:“人们对已有一定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没有名气的科学家,则不认可他们的成绩。”莫顿的这句话其实也概括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也就是《圣经》中说的:“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在我国古代,早就有类似于“马太效应”的事件,秦朝统一六国就是典型的“马太效应”。

在战国后期,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其他的六国都不断地割地赔款,致使秦国越来越强,其他六国越来越弱。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灭掉;公元前228年,秦国又灭掉了赵国;公元前225年,魏国也被秦国灭掉;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掉楚国;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掉了燕国;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齐国,终于完成了统一。最终秦国拥有了江山,而弱国则什么都没有了。

“马太效应”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在人才占有上就存在着明显的“马太效应”。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人才危机,然而通过观察你就会发现,占有人才越多的地方,对人才的吸引力就会越大;与之相反,如果某地人才稀缺,那么人才则很难进入此地。在科学研究领域也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就越有名,而越有名的人其研究成果也就越多,直到产生一种学术权威。

除此之外,“马太效应”在经济领域产生的效果更为明显。可以说,不管是在个人发展还是在国家或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马太效应”。

以美国和阿根廷举例来说。当阿根廷处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投资的减少让它的经济复苏能力减缓,同时因为经济不振,又引发了一系列弊端,比如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增长等。于是人们都涌进银行,大量提取存款。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阿根廷政府无奈之下开始严格限制人们从银行中提款,并借了大量外债。但是政府的这种举动却让社会开始动荡不安了,整个国家都在金融危机中越陷越深。于是对这个举动感到不满的人们说,“假如阿根廷是一家企业的话,那么它已经到了可以宣布破产的时候了。”

美国也有很多债务,也有金融危机,它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是债务国,到现在为止,它所欠的国债已达到数万亿美元,比起阿根廷的“巨额外债”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美国虽然也有企业倒闭,但是这好像对美国的元气损伤不大。如果类似的事件发生在一个与阿根廷类似的国家,其后果一定不堪设想。

虽然如此,美国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受投资者青睐的国家。究其原因,就因为美国是“大国”,投资者们相信美国的发展潜力和经济实力可以解决种种问题。而阿根廷在人们的心中则是一个“小国”,人们不愿意把赌注压在它身上。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的意思与“马太效应”类似,其意是:自然界是均衡且统一的,比如昼夜交替和寒来暑往,始终呈现一种平衡状态。可是人的生存却不是如此,往往是穷的愈穷,富的愈富,少数人掌握了多数人创造的财富。

据华盛顿预算和政策研究所同时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富有者与贫穷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得更大了,这一差距远远超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差距。这其中的原因很明显,有雄厚资金做后盾的公司可以尽情地使用各种营销方案来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小公司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哪怕是投资和回报率都一样,一个本钱比其他人多的人,其收益也一定会比其他人多。在股市中,投资者血本无归的风险更大一些,而那些大庄家则可以兴风作浪。这些都很好地诠释了“马太效应”。

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也可以很好地解释“马太效应”。人们往往会借助频繁的社交结识更多的朋友,但朋友很少的人则一直在自己的圈子中活动。很多名声在外的人,就因为他们抛头露面的机会多了,所以他们往往变得更有名望,而那些一直在小圈子里的人,却很难引起他人的关注。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成功的原理,是影响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它能够不断鞭策无名者去奋斗、去追求、去超越已有的成果,进而被人所关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在某个领域保持优势,就一定要在这个领域迅速做大。还有就是,当你的目标领域有过于强大的对手时,就要另辟蹊径,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对方的弱势之后再发展。

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财富是需要打理的,不打理的钱财是不会增值的。打理自己的钱财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财富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仔细注意一下,其实我们的生活理财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马太效应”。在理财上,往往也呈现出一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善于理财的人总是能享有更多的荣誉、金钱、地位,而不善理财的人却生活得举步维艰。

有个很保守的人在百货公司前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这个保守的人冲他打了声招呼,于是两个人就聊了起来。保守的人看着这位朋友正抽着雪茄,问:“嗨,你看上去过得不错,雪茄的味道很香,我想,它一定不便宜吧?”

“哦,2美元一支。”

“这么贵,那你一天抽多少支呢?”保守的人问道。

“大概10支左右吧。”

保守的年轻人惊讶地问:“天哪,你这样抽了多久?”

“抽了30年了。”

保守的年轻人摇了摇头,说:“朋友,请恕我直言,假如这30年你不抽烟的话,你抽雪茄的钱足够买这幢百货大厦了。”

这位朋友笑了笑,没有反驳,而是轻声说道:“多年不见,我都忘了你是否抽烟了。”

保守的人摇头答道:“不,我才不抽呢,抽烟是一种浪费。”

朋友问道:“那么,你现在有一幢百货大厦了吗?”

保守的人听后,有些惭愧地说:“我哪里有那么多钱。”

朋友呵呵一笑,说:“可是我有了,眼前这幢百货大楼就是我的。”

穷人之所以是穷人,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理财,不会改变理财思路,所以他们原地踏步或是越来越穷。华人首富李嘉诚认为,20岁之前,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勤劳换来的;20~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之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管钱比赚钱更重要。“马太效应”是说,一旦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就会有一种积累的优势,之后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或成功。这与李嘉诚的理论有相同的地方,努力赚钱便是打定基础,之后的管钱则是建立在努力赚钱的基础上的。

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太多“马太效应”的例子,在理财方面尤为突出。你可能会发现,两个同时起步的朋友,因为某个原因先有了一点小成就,之后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可能越来越大,往往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也可以说,富有的人是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小A和小B从同一所大学毕业后,又应聘到同一个电脑公司做程序开发员,他们二人的学历相同,收入也一样,可是两个人的理财观念却大不相同。小A的理财观念比较灵活,在股市很火的时候,小A利用自己懂电脑的优势,买了一个股票分析软件,每天K线、D线研究,而且把积攒的3万元钱投入到股市中。经过一年时间,小A的股票就升到了6万元。之后,小A又见股指涨幅过大,各项技术数据也显示着股票风险将要来临,于是,他果断地平仓了。这让他在股市低迷之前赚了一笔。

后来,小A又在单位附近看好一条正在开发的商业街。因为当时股市尚且处于红火的末端,炒股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而看好商业街的人则寥寥无几,于是房地产商无奈地把现房降低售价。小A趁此机会用炒股赚来的钱买了一套沿街的商业房。过了几年,小A投资的沿街商业房已经在原价值上又升值了20多万了。他看房地产的价格近期也不会再有什么增长,于是马上把这套房子卖出去,并用手上的50多万元买了开放式基金,这些基金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取了20%的赢利。小A成了有钱人,他买了一辆轿车,还在城区买了一套带阁楼的房子,以一个上班族来看,小A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和他一起工作的小B则没有那么幸运。小B在理财上是个非常保守的人,刚毕业的那几年,小B和小A的积蓄不相上下。为了稳妥起见,小B一直把钱存放在银行里,并且不购买任何理财产品,只满足于每年微薄的利息。然而小B并没有考虑到钱存在银行也是会贬值的,假如一年定期的储蓄年利率是225%,而且以年均国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是4%计算,每年的存款利率则为225%-4%=-175%,也就是说小B的存款其实是在“负增长”。小B和小A虽然同时起步,但是小B依然属于“穷人”,不要说像小A一样买房子和轿车,就连买一辆电动自行车还要考虑半天。

没有理财就没有财富积聚。无论有多大的产业,不懂理财也会破产。据调查发现,许多人空有赚钱的能力,日子却过得很紧迫,究其原因,就是不理财或不善于理财。很多人习惯把钱放在银行里,可是他们忽略了,负利率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会侵蚀着保守人的财富,它让不善于理财的人尝到通货膨胀带来的痛苦,辛辛苦苦积攒的钱在金融危机下,不但不能增值,反而很可能会贬值。但是善于理财的人却能享受负利率所带来的房产升值等理财成绩,渐渐地让自己的钱像滚雪球一般实现增值。如果继续采取保守的理财方式,也许真的会验证《马太福音》中的那句名言: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圣经》中,马太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任何一个群体或个人,一旦在某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功,就会产生一种积累性的优势,之后他便有比其他群体或其他人更多的机会,去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由此可见,成功与失败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但成功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相比,“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而更具真实意义。

比如你做一件事情失败了,下次再做这件事情时,不仅你自己会心虚,别人也会在心里揣测你能不能做好,这时,他们是很难支持你的,此时要成功则需要付出比原本多出一倍甚至是几倍的努力;而若是一开始就成功了,你对这件事情就会有自信,别人也会对你产生信任感,你想做的事,甚至不用出全部的力,别人也会把你推到成功上去。这便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其实就是资源配置中的优胜劣汰和竞争格局的变化规律,最终出现“大者恒大”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只是在商业运作中更被人关注。人们常说的“品牌效应”其实就是“马太效应”的一种,元通嘉泰的两次转折成功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聪明人总是会适时利用“马太效应”,在成功时趁热打铁,捕捉到更好的提升自我的机会。

自1993年开始做PC配件和DIY起家的元通嘉泰,可以称得上是中关村的“老江湖”。元通嘉泰公司发展到1999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开始全面转向Intel“白牌”服务器产品的销售和组装。元通嘉泰公司的这个业务一直做了4年,直至2003年7月,元通嘉泰正式和清华同方签约,成为其服务器的重点代理商。

回顾这段发展经历,元通嘉泰太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明提到了两个关键点,他说正是因为这两点才有了元通嘉泰现在的规模。

第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是在2002年,当时元通嘉泰做Intel“白牌”的服务器已经做得很成功了,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都是元通嘉泰稳定的服务器客户。其中网易所有的“白牌”服务器都是从元通嘉泰购买的,元通嘉泰已经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了。在这之后,元通嘉泰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行业服务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上。它们推出了全系列存储产品和服务器产品的组合销售,第一个在“白牌”服务器市场内提出了“7天×24小时”的服务承诺。这个观念的提出,加之元通嘉泰在业内的影响力,再次大幅度提升了元通嘉泰的综合赢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其后来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如果说元通嘉泰第一次做出的决定是正确,那么它第二个关键转折点——和清华同方合作则更是明智之举。因为元通嘉泰在服务器市场是成功的,所以很多服务器厂商都主动与之接洽代理合作业务,而他们则选择了和清华同方合作。董事长李建明看重的是清华同方非常有潜力,而且它有着强大的品牌优势和综合实力,双方的合作会让元通嘉泰的发展更加稳定和成功。同理,元通嘉泰在行业拓展、技术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清华同方看重元通嘉泰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次强强联手其实正与“马太效应”相吻合。

事实证明,元通嘉泰和清华同方的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说,元通嘉泰代理清华同方“超强”系列服务器的前两个月,在北京地区的销量就达到了200台,这样的业绩甚至出乎清华同方的意料。元通嘉泰为了实现业务的稳定发展,又把自己吸引客户的策略放在了服务上。

在做Intel“白牌”的时候,它们的客户服务都是元通嘉泰自己完成的,因此,它们积累了很多技术经验,同时也锻炼出一支优秀的服务队伍。在做清华同方的服务器代理后,虽然厂商会负责售后保修,可是元通嘉泰还是坚持一贯的高标准对客户服务,因为客户对商家来说是最主要的。在北京地区,元通嘉泰的售后服务可以做到2小时之内回应,在4小时之内赶到要求服务的地点,一天之内解决所有问题。元通嘉泰的技术部专门配有一辆客户服务车,车内一直放着几台备用机,不管在什么时间,只要接到客户的服务请求,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赶赴客户所在地去处理问题。如果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解决,他们就会向客户提供备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客户工作的正常运转。如此周到的服务,连许多服务器专业厂家都很难做到,可是元通嘉泰做到了。

除此之外,元通嘉泰在设立分支机构时,都是先在当地设立服务商,然后再展开产品销售。无疑,本来就有好名声的元通嘉泰又在客服上胜过其他商家一筹。有强大的品牌,再加上如此专业的服务,自然会赢得客户的认可,所以元通嘉泰的生意才会越来越红火。

“马太效应”对成功者来说是一种优势的积累,当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后,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相对容易一些。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会随着优势的累积而有更强大的能力去取得更多的成功,甚至能涉及不同的领域。所以,假如你想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就要先努力取得一定的成功,并且不断地扩大成功。当你成为领头羊以后,即使你投入的和其他人相同,你也能获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成功。

当然,“马太效应”也不是说弱者和贫困者永无翻身之日,事实上,没有谁会是永远的强者或弱者。只要弱者有永不言败的精神,懂得改变方法和总结经验教训,依然可以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测试:你适合做哪种投资?

一个良好的投资结构就像金字塔,先有宽厚的底部,即安全性高的投资,如零风险的储蓄,才能递次构建高耸的塔尖,如低风险的国债、中度风险的股票、高风险的不动产投资。成功的投资组合必须包括不同风险层次的金融商品,也就是说你必须是储蓄型、投资型和投机型于一身的人。

你不妨先完成下列测试,了解你属于哪种投资类型的人,再确定投资方向。

1你去商场买衣服,看上一款衣服,可是你喜欢的颜色缺货。销售人员告诉你,在其他连锁店也许有,只是正处于打折季节,所以不能为你特别保留。你会怎么办?

A立刻赶到另外一家连锁店。

B买下这家的衣服。

2你想看某部知名电影,可是售票小姐告诉你9点钟的票已经卖完了,只剩下夜场的票。同时她还说,9点30分在小厅有一部新电影上映,可是你没有听过那部新电影的名字,你会怎么做?

A买新电影的票。

B买夜场票。

3你马上要做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出行,此时包里只放得下一本书。于是你在两本书上作选择,有一本是热门的畅销书,但是除了畅销之外你对它一无所知;另一本是你很喜欢的作者写的书,可是他最近出版的书却令你相当失望。你会如何选择?

A带上畅销书。

B带上你喜欢的作者写的书。

4在你选好一台电脑后,售货员告诉你,假如你购买销售展示用的那台电脑能打85折,而购买全新的电脑没有任何折扣,这时你会怎么做?

A购买销售展示用的电脑。

B购买全新的电脑。

5如果你不幸失业一年,最近找到两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中一份工作薪水一般,但工作起来比较轻松愉快;而另一份薪水比你以前的工作高很多,可是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你会如何选择?

A选择压力大,但薪水高的工作。

B选择压力小,但薪水低的工作。

评分标准

选A计分,选B不计分。问题1~3选A每题计1分;第4题计5分;第5题计10分。

测试分析

0~4分:比较适合储蓄型投资。定期存钱是这类人的首要目标。假如你即将在近期内动用手中的现金,则比较适合做一个储蓄型的人。例如你在计划买房的时候,不宜将购房款投资在其他具有风险的理财产品上。此类人比较适合的投资领域为国库券、公债等。

5~10分:比较适合投资型投资。这类人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以获得比储蓄高一些的利润。你的成功多在于能维持一段长时间的固定持有,以让投资目标的价值增长。一般来说,投资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利润就会越高。此类人比较适合中度风险的金融商品,例如债券或股票等。

11~18分:比较适合投机型投资。此类人喜欢冒比较大的风险,想在短期内获得巨额利润。这类投机型投资者应尽快熟悉不动产、黄金、期货等高风险的产品,并适时参与进去。

同类推荐
  •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是一部心理小说,主人公为年轻的实习心理医生——托马斯·霍顿。作者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病人及同事的交往经验,用诙谐幽默的文笔,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以及东方哲学的暗示,生动刻画了一名实习心理医生的心理活动,表露出精神病治疗实践中的荒谬和唯心主义。在治疗新病人——一个无名氏“约翰·杜伊”的偏执行为时,霍顿终于精神枯竭,身心受创,陷入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这一人生思考中。
  • 缺失的心理课

    缺失的心理课

    本书前两课是基础课和认知课,通过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将心理学知识结合到生活中,让读者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类似心理现象的影子,从而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其余的课程则从心态、修养、情绪、梦想、职场、逆境、社交等方面展开,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建议。
  •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个性之美是女人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如果一个女人失去个性,必然会变得与众人没有什么不同,即使你的外表多么美丽,也只能是一种装饰。通俗地讲,就是“花瓶”。所以,一个女人只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符合现代潮流的审美标准,成为一名别具品位的“俏佳人”。现代女性都希望自己活得潇洒,活得快乐。在这种欲望的引导下,女人不是变得越来越失去个性,而是个性越来越突出,她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寻找恰当的个性,以求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品位。显然,一个现代女人必须要有个性气质,才能赢得大家的青睐,才能发现自己美在何处。
  • 墨菲法则

    墨菲法则

    本书从立身处世的角度出发,对墨菲法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包括原理、意义及解决的办法,作者将跟随它所揭示的道理进入到事实真相的内部,并反过来为读者服务,争取降低坏消息到来的概率。
  • 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

    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

    心理治疗是“以言治病”(talkingcure)的实践活动。心理治疗话语是各种心理治疗知识、治疗理论、治疗模式、治疗技术、治疗方面的专业术语以及治疗实践的总和。话语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心理咨询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书以话语分析理论、目的与合作原则以及治疗关系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治疗会谈中的问答互动结构、对应结构、解述话语、问话的预设机制与语用功能等方面。
热门推荐
  • 邪魅王爷的囚宠

    邪魅王爷的囚宠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时可以是让人痛恨的恶魔,而下一刻却是温柔的天使。他,东方少司,摄政王,权倾朝野。眼底永远是那么的冰冷,唯有在她的面前才会炽热。然而,他的爱就是毁掉她的所有,扫除她所有的依靠,这,还是爱么。
  • 提高孩子竞争力的36个好方法

    提高孩子竞争力的36个好方法

    “有些父母总是给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命召孩子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但就是不以身作则,这样的父母不可能教育出好孩子。没有想象力的人做一切事都以实际为准则,常带被陷于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之中。这样的人,没有开柘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干什么都缩手缩脚,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只能成为—个平庸之人。”
  • 拨开迷雾爱上你

    拨开迷雾爱上你

    社区小干事周小西,有一个相爱四年的恋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当她卷入一件凶杀案,一切都不同了。隐藏的凶手,笑脸背后的恶意,想不到的敌人,她该怎么逃脱?幸好有他,山一样地稳重,可以让她依靠。
  • 玄界脉尊

    玄界脉尊

    宗门被灭,爷爷祭身封印血灵。一七岁少年,记忆全失。石虎镇涅槃重生,以即墨天葬之名;重脉之瞳,锈剑之力;闯幻境魔界,屠妖鬼;破禁地封阵,统仙神;宝器,神宠,秘籍,圣果。是楚楚伊人的夜月痴心;抑或是羸弱穷少的震颤浩宇。一人,一锈剑,走上了颠覆宇宙的脉尊之路!!!
  • 傲焰

    傲焰

    艳,一个冷若冰霜却又艳绝天下的女子,冷艳这个词似乎就是为了形容她的存在。从江湖顶尖的杀手到护卫一国的将军,她不是多变的女子,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有人畏她如蛇蝎,有人敬她若神明,也有人为她痛彻心。她不是一个迷,而是一个神话,带着现实的酸甜苦辣,却终究达到了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站在深情的帝王身旁,她是被天下尊称的“焰将”,长剑所指,血红一片。美貌,身姿,气质,这都不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她的冰冷与炙热带着一种奇异的吸引力,让人不可自拔的陷入,然后愈陷愈深,最终迷失了自己。武功,才情,谋略,这都不是她自傲的地方,她最让人惊叹的是那种洞悉一切的观察力,冷冷的看着世事,用一颗明悟的心,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堕落也好,辉煌也罢,她终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九道珠

    九道珠

    自九道大战以来,天地间就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九道珠现,天地崩。九道珠合,大道成。在九道大战的九百九九万年后,修真界惊闻九道珠再现,一场围绕九道珠的争斗开始了,一场追寻大道的路途启程了。
  • 异世狂妃:王爷打个啵

    异世狂妃:王爷打个啵

    一朝身死,乌鸦成凤,异世强魂,逆世天下。前世,冷府四小姐疯傻,无能,丑陋,遭庶母庶姐所害,魂断至亲之手。今生,异世红颜重生,且看乱世风云间,她如何惩戒小人,讨还血债,在尔虞我诈的深宅中步步为营,笑看冷暖人生。某王说:我好像喜欢上你了。某女轻笑:那就啵一个呗!某王一愣,勾唇:你流氓……
  • 伊人如絮

    伊人如絮

    柳絮喵了个咪,不造造了啥子孽,竟然浏览网页,也会穿越,好吧,穿越就穿越,偏偏遇到这个大腹黑,初次见面,不小心泼了他一身的汤水,随后进入皇家学院后,没想到这腹黑也在这里,此后皇家学院闹出了不少窘事,且看无耻女vs腹黑男,穷竟是她输了她的心,还是他偷了她的心。
  • 神界魔棒

    神界魔棒

    三个初中生,只因命运的安排,在无意中来到神界,识破一系列阴谋诡计,拯救了人界
  • 多来米骨牌

    多来米骨牌

    《杨少衡中篇小说选:多来米骨牌》旨在用小说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以文学的方式为时代留下一段记录《杨少衡中篇小说选:多来米骨牌》收入的均是杨少衡近年所创作、发表的中篇小说。作品中诸多基层官员在各自的故事里活灵活现,一起以小说的方式为当下立传,诠释现实,也注目于未来。杨少衡以写官场小说见长,这本小说集仍保持了这一特色,展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场百态,刻画了基层官员的众生相。作者简介杨少衡,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53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近年所作中篇小说多为各种选刊选本选载,并获多种刊物小说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