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6000000001

第1章 不做“懒”父母(1)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做一个成功的人,可是现实中却存在着许多“懒”父母。

事实上,这些父母并不是真正的懒,可能是由于自身事业的原因,所以忽视了孩子,把最好的物质生活给了孩子,却忘记把自己的关心也给孩子,甚至没有时间陪陪孩子。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比给孩子任何丰富的物质生活都好。还有一些父母看起来不“懒”,可能还很“勤快”,勤快到为孩子的未来做好一切准备,这其实也是一种“懒”。这类父母“懒”在没有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想法,“勤快”在忙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这两种“懒”都可能耽误孩子的一生,所以要想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不要做“懒”父母。

老师替代不了家庭教育有些父母因为忙于事业,索性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就不管了。这些父母往往认为学校就是教育孩子的地方,老师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且他们也十分信任老师。当然,父母和老师之间有这种信任是好事,但如果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到老师身上,往往会使孩子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心理不健全。父母应该意识到,虽然学校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可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洋洋是个上三年级的孩子,很聪明,但也很懒惰。班主任李老师觉得洋洋缺乏自制力,因为他不喜欢写作业,哪怕只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习题他也不愿意做,而宁愿第二天挨罚。

这还不算什么,李老师还发现洋洋很喜欢撒谎。有一次,洋洋告诉李老师练习册忘带了,还发誓说他绝对写完了,第二天就会带过来。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又说练习册丢了,还说一家人都帮他找,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的也没找到,后来奶奶说可能是在给他洗书包的时候弄丢了。李老师看到洋洋诚恳的表情,觉得孩子没有说谎,就告诉他让妈妈再给他买本练习册。

第三天早晨,李老师正好在路上遇见了洋洋的妈妈,便顺便问了一句:“洋洋的练习册买到了吗?”洋洋的妈妈听了感觉莫名其妙,原来洋洋的练习册并没有丢,他这两天晚上都在“开夜车”补作业。李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洋洋把所有人都骗了。

李老师知道洋洋是个叛逆的孩子,批评只会让他更加叛逆,只有把他说谎的根源找出来,才能帮助他改掉说谎的习惯。于是李老师经常在课间和洋洋谈话,在交谈中李老师了解到,洋洋的家境十分富裕,爸爸妈妈是开饭店的,爷爷是做其他生意的。可能是由于父母很少陪伴洋洋,觉得对他有所亏欠,所以平时他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即使有时不写作业,父母也舍不得责骂,时间长了,洋洋就养成了不写作业的坏习惯。至于他说谎的毛病则是爸爸“教”的,洋洋的爸爸有时会因为一些原因在家里撒一些小谎,这在无形中影响了洋洋。

李老师犯难了,该怎么教育孩子不要学习爸爸的不良习惯呢?从洋洋说话的口气中可以听出,他完全以爸爸为傲,甚至想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如果李老师批评洋洋的爸爸,对洋洋而言就是一种伤害,而且作为老师无权批评孩子的亲人。

于是李老师抽时间找到洋洋的爸爸,并和他认真地进行了一次谈话,其中隐约提到了一些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问题,并告诉洋洋的爸爸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如果把教育孩子完全推给学校,那么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也不利于亲子关系,只有学校、家庭相结合才能让孩子受到完整的教育。洋洋的爸爸其实也意识到了洋洋的问题,他也发现洋洋越来越难管了,于是同意了老师的建议,并动员全家关注洋洋的问题,经常和孩子沟通。自从那次谈话后,洋洋的爸爸还会时不时地打电话向李老师询问洋洋在学校的情况,在辅导上遇到难题时也会向李老师咨询。

没过多长时间,洋洋就有了转变。他开始按时写作业,也很少撒谎了,虽然偶尔有些小毛病,但是一经爸爸妈妈提醒,他就会马上改正。

很多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发展空间,然而又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所以父母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找了大量有关学校的资料,精心地为孩子挑选了“适合”他们的学校。在完成这个任务后,父母便以为万事大吉,从此可以安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事实上,学校虽然可以教育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让孩子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缺乏父母关心的孩子却往往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有一项调查显示,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且多数比较叛逆,尤其是那些很早就被父母送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日后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很融洽。即使是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也不能满足孩子对父母之爱的需求。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要对家庭教育重视起来,在配合老师工作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行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能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和权利,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正确地引导孩子。

孩子对老师的感情可能出于尊重或畏惧,而对父母则是信任。所以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虽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教育代替不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同样也替代不了家庭教育,老师更代替不了父母,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过早地把孩子送入“培训班”有一些父母因为工作原因过早地把孩子送进培训班,认为在那种环境里学习对孩子有益无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盲目依赖培训机构而忽视亲子交流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使孩子每天忙于“赶场”上课,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在不同的培训班之间周旋。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好吗?父母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又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明明的妈妈给他报了英语、数学、美术等课外学习班,妈妈的观点是:孩子还小,我也不清楚他的兴趣到底是什么,所以就尽量多让他参加一些培训项目,等看出明明的兴趣在哪儿时再有针对性地给他选择课程。而且我也没那么多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送到培训班省事。可是明明并不喜欢去这些培训班,每次去之前都要和妈妈哭闹一番。但妈妈总对他说:“你看别的孩子都在学,现在竞争这么厉害,你不学怎么赶得上别人?”

其实许多父母和明明妈妈的心态一样,就算孩子不喜欢,看到别的父母这么做了,他们也愿意花钱找点心理平衡。这类父母其实是在跟风,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意愿。还有的家长为孩子报培训班纯粹是为了升学考虑,因为有特长的学生在升学时可以加分,所以即使孩子不愿意,父母也会强迫他去学习。

还有一部分父母是出于对孩子的过度期望而把孩子送进早教机构或培训班,他们甚至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父母很少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和爱好,这样对孩子其实是不公平的。父母不妨扪心自问:我是不是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了?是不是因过度的期望值才让孩子进培训班?我要的是一个快乐、健康的孩子,还是一个郁闷的天才?

乐乐是个4岁的小男孩,他很崇拜成龙,想去学武术。有一天,爸爸告诉他给他报了一个特长班,乐乐很高兴,因为他认为父母知道他的心愿。可是最后,乐乐去的竟然是钢琴培训班。这让乐乐很郁闷:“爸爸每天到学校接我后,就知道催我快点回家练琴。以前他还让我在外面玩一会儿,可是现在即使我的伙伴们都在玩,爸爸也板着脸不让我去,本来我就不喜欢钢琴,现在见到钢琴就害怕。”

由此可见,报培训班多数是父母的意愿而非孩子的。这种强迫孩子学习的办法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它只会让孩子变得内向、不自信、过度依赖父母,还有的孩子因此变得叛逆。相信这不是父母想见到的。

童童上六年级了,他的爸爸并没有给童童报任何培训班。爸爸不是没看到培训班里小学生爆满,也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供不起,而是不想给童童太大的负担和压力。童童的爸爸觉得,小男孩天性好动,无拘无束的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所以从小到大,童童都没有上过任何培训班。虽然童童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也算得上中上等,最重要的是童童过得很开心。

童童曾因为同学都报培训班而有疑问:“爸爸,我为什么从来没上过培训班?”爸爸问:“你想报培训班了?”童童回答:“我才不想,同学们说都要累死了,我只是好奇为什么你不像其他父母一样约束我。”爸爸说:“你的体育比其他同学都好,尤其在游泳方面强过别人,还可以处理电脑方面的小问题,出外旅游还会自己拍照,你做得已经很好了。当然如果你对什么感兴趣的话,爸爸会支持你学习的。”童童听了爸爸的回答很高兴,他很庆幸自己不必像同学一样,把所有的假期都用在上各种培训班上。

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其实这些培训班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压力。许多孩子甚至因此和父母闹翻,把父母当成敌人一样看待,这都是由于父母强制孩子学习造成的。如果把孩子本不想学的东西强加给他,他很可能学不好,还会把原来的兴趣扼杀掉。

不少父母图省事,就把孩子送入培训班不管,殊不知这只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一方面,上培训班可能不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这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另一方面,父母伤害了孩子的感情,缺乏和父母交流的孩子很难身心健康地成长,而且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没有安全感,这种伤害是无形且巨大的。所以,给孩子报多少培训班,都不如父母多教育孩子好,因为再好的培训班教的只是知识,而父母却是在教孩子做人。

孩子“笨”多因为父母“懒”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天才,关键看父母怎样去教育他。陪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堂课,然而许多父母却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再苦再累都不怕,可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变得“懒”起来,因此才造就了许多“笨”孩子。

东东的爸爸和妈妈因为忙于工作,就把3岁的东东送到托儿所,而且是那种每星期只接一次就可以的,这的确让他们有更充足的精力去工作。

可是每次东东从托儿所回来后,总是跟在妈妈或爸爸身后和他们说个不停。有一次,东东居然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你们没时间在家陪我,可是我实在不想去托儿所了,可不可以不要让我住在那儿?我想天天都回家!”和东东爸爸商量过后,妈妈并没有同意东东的要求,因为他们有时候要出差,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东东依然在每次回家后兴奋地对爸爸妈妈说在托儿所里发生的事,即使有时父母表现得不耐烦,他也会继续说下去,因为他太需要一个忠实而且值得信任的听众了。

遗憾的是,东东的爸爸和妈妈在开始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儿子这种需求,总是感觉听孩子那些幼稚的话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每次孩子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应付,或者眼睛看别处,或者一边听一边看书。

让东东的爸爸妈妈没想到的是,正是他们的“忙碌”造成了东东的语言障碍。因为东东知道父母听他说话的时间有限,于是就说得非常快,可是由于每次都急于表达,他居然变得结巴起来。

这引起了东东妈妈的注意,开始她认为儿子说话不如从前是变笨了。后来,经过专家提醒,她才意识到可能是自身的教育出了问题。于是东东的父母开始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尽量抽出时间去听东东说话,让他不那么着急。慢慢地,孩子结巴的毛病没有了。而妈妈也因为倾听东东说话才知道当初孩子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多陪陪他,而且她还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十分聪明,表达能力比一般孩子都强。

由于工作,许多父母的时间很紧张,所以在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之余,对孩子有时会采取敷衍的态度,很少陪他们。即使在孩子身边,也很少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想其他事,认为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听孩子幼稚的言行上。可是父母的这种态度是很容易被孩子察觉的,他们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于是孩子在父母的态度中慢慢变得喜欢隐藏自己,不再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变得“笨”起来。

许多时候,父母并不会真正去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而是为图省事,把孩子错误的行为训斥一番,这往往给孩子造成很多痛苦。痛苦过后,为了不再有类似的遭遇,许多孩子选择了不再思考,于是慢慢地变得麻木了。假如孩子已经处于这种状态,父母要及时对其进行引导。

有一次小刚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家里的花盆中种了几棵花生。他每天都给花生浇水,期待花生长大。过了两天,他就忍耐不住把土扒开拿出种子来看,发现没什么变化后,又把种子重新放进花盆。

同类推荐
  •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家长

    现在的家长在谈论自己的孩子都是摇头摆脑的:不听话,不讲理,不爱学习。新时代的孩子好像都成了问题孩子,其实孩子没有问题,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家长造成的,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何去何从基本都是家长决定的。新时代的家长如何教育新时代的孩子,要是提高一些什么,要改变一些什么,答案尽在此书中。
  • 好孕准备一点通

    好孕准备一点通

    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充足的备孕对孕妇以及胎儿具有良好的效果。本选题旨在对女性备孕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的方法、活动的宜忌等进行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点就通,给每一对夫妇以贴心、细心的指导。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本书通过介绍美国家庭关于尊重、独立、品格、素质、学习、理财等八个方面的教育状况来帮助中国的年轻父母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
  • 女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女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通常,人们把青春期与儿童期加以明显区分,区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对于女孩来说,性成熟的标志是月经初潮,即第一次来月经。以性成熟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发展,使青春期女孩具有了与儿童时期所明显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特征。而这一时期女孩在面对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变化时,内心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安。有的害怕孤独,有的不与人交往,有的过于自卑等等。
  •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本书打破以往教育类书籍的枯燥说教方式,运用丰富详实的案例,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调动家长、孩子、学校三方的积极互动性,在短时间内就可培养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如何使您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他”和“她”?相信您一定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热门推荐
  • 爱奴心里只有我

    爱奴心里只有我

    “红颜祸水。”第一印象。“不知好歹。”第二印象。“做我爱奴。”第三印象。渝巧“你威胁不了我。”“不用威胁。”卷入冰山对冰山的爱情、待到她的心真的只可以容下他时。他却撒手人寰,把她丢在一个没有他的世界里,让她难受害怕孤独。--继《媲美不虚伪而忌讳》后第二部。
  • 环境与人类健康(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境与人类健康(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环境与人类健康》由谢芾主编,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环境与人类健康》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萌哒公主,殿下你好坏

    萌哒公主,殿下你好坏

    【宠文1VS1】沫沫说她饿了,陌轩立马去最近的餐厅买了食物;沫沫说她衣服少了,陌轩立即带着沫沫去试衣服;沫沫说她成绩差了,陌轩立马起早贪黑给她补习;沫沫说她想要男人了,陌轩立马在自己的脖子上系了个蝴蝶结,把自己送给了沫沫。夏凌高中人人都知道,本校校草苏陌轩喜欢上了一个萌宝,那萌宝名叫顾沫沫。
  • 易烊千玺之遇见你

    易烊千玺之遇见你

    分别时,曾说过会来找她,可在她心中,是永远的伤,不过,幸好,最后还是在一起了……
  • 岕茶汇抄

    岕茶汇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年情妇契约:一把桃木梳

    五年情妇契约:一把桃木梳

    十七岁上下,家逸在她心里作了个记号,用艳红的朱砂,迤逦出一条半弧。二十五岁上下,他想补齐另一半弧,连着他的心,组成一整个圆,才发现,初恋支离破碎,碎的那些,注定成了他后半生的遗憾。人在今生无法圆满时,能做的,便只能希冀下辈子。母亲送给她一把桃木梳,梳柄上刻着“来来茴茴,幸福吉祥!”然而,从她认识周于谦那刻起,不幸接踵而至,谁又料到,渡过重重磨难后,最终给她幸福的,竟然是他!一把预兆幸福的桃木梳,一个不幸的女人找到幸福的故事。读者交流群:47378687
  • 炼天炉

    炼天炉

    一种本不应该存在的体质,一项机缘巧合的天赋配上一个神秘莫测的铜炉,成就姜晨一生不朽的传奇!!!缘起缘灭,道启乾坤,风云逐鹿,炼化诸天!ps:更新时间为中午十二点半和下午六点半
  • 经营大帝

    经营大帝

    内心强大成妖孽的商人之子,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聚天下之力,把生意经营到极致,成功商人不仅经营生意,还经营人心,经营世事,经营文化、历史和未来。而史书欠他们一个故事,欠了五千年,欠得太久太久……【从《经营大帝》开始,历史小说诞生一个新流派:通史小说,给你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读者交流群:10226976
  • 永不相见,独自彼岸路

    永不相见,独自彼岸路

    她,沈月瑶,是一个孤儿,没人关心她,她的家人抛弃她,相同的遭遇和命运让她们在一起,她们一起复仇。他,江浩轩,犹如一座冰山,千年不化,全身散发着、让人无法靠近的王者的气息。那么,她会融化他这座冰山吗。十年之后,她们以新的身份回到这座城市,她就像红色彼岸花,把人引向死亡的边缘,她对任何人都是毫不客气的,包括他。会发生什么呢。。。。。
  •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