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无论是哪方面的任性,也无论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任其发展,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因此,对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要尽量地给予满足。但对孩子那些不合理的或过分的要求,就千万不要纵容,更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放弃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而要表示坚决的拒绝,并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要知道,如果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得到了满足,以后他就会习以为常,完全由着性子来。因此,父母一定不能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有所让步,更不能粗暴对待,打骂羞辱,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巧妙的方式使孩子认识到任性的危害性。
何吟亮小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和外婆生活在一起,而父母都在德国留学。何吟亮4岁的时候在外婆的陪伴下动身去德国。
这时候的何吟亮非常调皮,因为4岁之前由外公外婆照顾,她一向很受宠。在德国刚下飞机,在过边境站时他竟然“检举”了父亲解放军的身份。当边防检查员过来检查他们的护照时,小吟亮立即指着爸爸告诉那人说:“他是解放军,他是解放军。”但检查员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小吟亮,因为他根本听不懂中国话。小吟亮感到沮丧极了。
问及此事时,何吟亮笑着说:“因为当时东西德还没有合并,开车刚好要经过东西德边境,我突然想起奶奶说过:‘到德国千万别说爸爸是解放军。’于是就想试试,心想:如果我说爸爸是解放军,会发生什么呢?”
来到德国后,饱尝相思之苦的何煦辉夫妇想尽办法与儿子多亲近。白天抽空陪小吟亮玩,晚上睡觉前给小吟亮讲故事。小男孩好玩好动,夫妻俩便从为数不多的奖金中省下钱来给吟亮买了很多玩具。
小吟亮懂得享受父母的爱,却不懂得珍惜。有一次,妈妈花了10马克给他买了一个玩具汽车,他却将玩具车放在地上,然后使劲一踩。玩具车被踩坏后,小吟亮冲着父母哈哈大笑,一旁的外婆也跟着笑起来。
何煦辉夫妇感到非常震惊,他们立刻意识到小吟亮被外公外婆宠坏了,不能再让他继续任性下去。因此,他们严肃批评了小吟亮,这让吟亮感到特别委屈,因为在湘潭外婆家的时候,他一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没有被这样批评过。不过正是因为父母及时发现了小吟亮的任性,并批评他,才使他很快改掉了任性的毛病。
对此,何煦辉认为,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有问题时,一定要立即教育、纠正,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就放纵他,也不要因为是小事就不在意。要知道,孩子的毛病多存在一天,父母纠正起来难度就大一点,越是早纠正,效果会越好,孩子也越容易养成好的习惯。
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任性是一种不好的品质,父母、老师、同学都不会喜欢,而且任性会给亲人、朋友造成感情负担,以便让孩子产生自觉改正这种不良性格的愿望。在必要的时候,父母还要尽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等孩子情绪稳定后,父母就可以给予耐心的教育,指出他刚才为什么不对、危害是什么,并要求孩子下不为例。
00此外,当孩子任性时,如果现有条件允许,父母可采取不理睬的态度,这样,孩子会感到没趣,渐渐地就会自己终止任性行为,随后父母就可以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那些好胜心强的孩子,父母就可以用激将法克制其任性行为。对于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父母就可以用夸奖法给孩子“戴一顶高帽子”,孩子会看重父母的夸奖从而终止他的任性行为。总之,方法很多,父母可根据孩子任性的表现,采取适当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时,在教育孩子改正其任性的性格时,父母都千万不要产生分歧,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来,以免使孩子有“空子”可钻。
保护孩子但不过度
每个人都会经历世事变幻的沧桑,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一些风风雨雨才能成长起来。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无论是顺境还是坎坷,都是孩子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也是父母所无法阻挡,也无法承担的。如果父母能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他才能尽快成长起来。相反,如果父母因为害怕孩子受伤而过度保护,不但不能让孩子成长起来,反而会造成孩子的无能。
在中日两国共同举办的一次少年探险夏令营活动中,人们吃惊地发现日本的孩子到达目的地以后能够马上行动起来,自行搭建营地,生火做饭,对于那些独自不能完成的活动,他们会积极地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者合作。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很多孩子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们疲惫地坐在一边,看着日本孩子忙来忙去却不知道帐篷怎么搭、火怎样才能拢起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与中日的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日本的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鼓励他们做家务,鼓励他们自己去登山,而中国的很多父母对孩子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恨不得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做了。父母这样保护孩子,最终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12岁的晓晓所在的学校组织学生去参加夏令营,晓晓的父亲怕他受不了,就请了假,骑着车远远地跟在学校队伍的后面。到了晚上,老师查铺时发现晓晓的床底下有个人,就把他叫了出来,结果发现他竟然是晓晓的父亲。老师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晓晓的父亲说,晓晓第一次出远门,自己实在不放心,怕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从床上掉下来,因为晓晓长这么大从来没有一个人睡过,更没有独自出过远门。老师听完晓晓父亲的话,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现在,像晓晓的父亲这样的父母越来越多,他们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孩子本可以自己穿衣服,父母却怕他们不会穿、穿得慢、穿不好,于是自己替他们穿;孩子本可以自己洗脸和手脚,父母怕他们洗不干净或弄湿了衣服,于是就代劳了;孩子本可以自己收拾书包,并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习用品,父母怕他们丢三落四、带不齐,于是替他们做了。总之,父母总是害怕他们磕着、碰着、累着,最终使孩子变成了一个生活中的低能儿,等到需要孩子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孩子却只能无奈了。
此外,面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很多父母总以为孩子还小,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爱好。即使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爱好,他们也觉得孩子的爱好是错误的,怕孩子走弯路,于是强行剥夺了孩子的爱好。比如孩子爱学手风琴,父亲却非要他放弃手风琴学钢琴;孩子喜欢文科,父母却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借口,替他选择理科……事实上,人们只有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开开心心地去做并取得好成绩,孩子也一样。如果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不仅会使孩子难受万分,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可见,保护自己的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天性和本能,但如果把这种保护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最终只能妨碍孩子的自立与成长。
父母应该时刻告诫自己的是,每个孩子最终都要独立面临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不是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如果父母包办孩子的生活,就会渐渐剥夺孩子独自面对生活的权利和能力,使孩子不是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人,而是成为一个岌岌可危的寄生虫。所以,身为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但绝对不能包办孩子的生活。
当孩子主动提出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说“你还不行”或者“不可以,太危险了”,而应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放手让孩子一试。即使孩子失败了,也可以借此获得处理同类事情的经验。当孩子有退缩的念头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他勇气和鼓励。当孩子求助的时候,父母要尽力给予帮助。
无论如何都不替孩子承担责任
孩子从小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长大了自然就会有责任心。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替代的,只能自己积累。因此,好父母不要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当孩子有了过失时,应让他为自己的过失负起应有的责任。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常常会产生一些过失。譬如,不小心打碎了物品,一时冲动说出了伤害别人的话,粗心大意给父母惹来了麻烦等。对孩子的这类过失,许多父母都会挺身而出替孩子承担责任。他们总觉得孩子还小,犯下这样的过失是必然的,等孩子大了就没事了。但是父母为孩子的过失承担责任,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小武早上到学校以后突然发现自己忘记带英语书了,于是他找到一个电话亭给家长打电话说:“妈妈,我英语书忘带了,你赶快送来。”小武的妈妈找了一会儿问小武说:“书桌上没有,你把书放在哪里了?”小武脸拉得很长,不耐烦地说:“就放在床上。你怎么不会找找?”
可见,父母如果由于对孩子过度保护,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就事事代劳,以至于一直不能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孩子有了过失行为却不必承担责任,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缺失责任心,丢失良好的处事能力,还很容易形成极端的自私与冷漠性格。更何况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起相应的责任,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当孩子有了错误或缺点时,父母就应引导其正确地面对,让孩子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接受为承担这样的责任而付出的代价——惩罚。这样孩子就会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并培养起应有的处事能力。
在美国有一个孩子,有一次他在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邻居家的一块玻璃给打碎了,邻居要他赔偿,并告诉他这块玻璃需要花125美元。孩子忐忑不安地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他说清楚原因后就说:“既然这样你就应该赔偿邻居的损失,如果你现在没有钱,我可以先借给你,借期为一年。”这个孩子高兴地答应了。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为了赚到125美元,这个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他给人擦过皮鞋、送过报纸,还打了很多份零工,最后他终于挣回了125美元,还清了欠父亲的钱。多年以后,这个孩子在回忆这件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懂得了什么是责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前总统里根。
一个好父母不能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当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分析导致过失的原因,引导、指导孩子寻找处理问题的方法,让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自己的过失负起应有的责任。这样,孩子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律性和责任感,以后就会少犯类似的错误。相反,如果父母不经调查了解就袒护纵容孩子,把责任归咎于外在的因素,这样就只会使孩子在错误的泥坑里越陷越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孩子犯了错,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这样他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体罚、伤害孩子。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在对孩子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因人而异、适可而止,以便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发展。
绝不用物质奖励讨好孩子
物质奖励不仅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种手段。所不同的是教学中的奖励一般是以激励为主,而这也正是奖励的基本目的;而家庭教育中的物质奖励一旦掌握不好度,就会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奖品上,让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做事,结果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爸爸第一次奖励白玉是他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时,他在幼儿园得了5朵小红花,是所有小朋友中最多的。爸爸便特地带白玉去吃了一顿肯德基。事后,爸爸跟白玉约定,今后只要他表现好,爸爸就会奖励他一样东西。等到白玉上中班的时候,他的小红花也越得越多,爸爸也每次都履行诺言,而且奖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后来白玉就要进入小学了,并且在全市歌唱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一次,白玉向爸爸提出要去迪斯尼乐园玩作为奖励。这大大超出了爸爸的预期,他不禁开始担心,如果这次答应了,下次又该拿什么奖励白玉呢?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也和白玉一样“胃口”越来越大,使得父母越来越感到为难和困惑:孩子表现得好,父母该不该给予物质奖励呢?如果要给,自己究竟如何给孩子以正确的奖励?
其实,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他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继续进步。同时这也是父母对孩子取得成绩而高兴的表达,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奖励只是父母表达对孩子的激励之意的手段而已,只能在一段时间里适当运用,如果父母长期以物质奖励作为激励手段,不仅会滋长孩子的虚荣心,让孩子学会攀比,甚至会让孩子逐渐把父母对他的爱理解为功利的、可物化的。这样,物质奖励根本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