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6300000005

第5章 背叛盲视的其他形式(1)

你,我,我们都可能会被别人背叛,这一点很让人大为恼火。“不是我,”我们会争辩道。“没有人会背叛我,我是个好人。”再者,大多数人会觉得如果受到背叛了,我们会当即抓个现行。毕竟我们都是聪明人,不是吗?可惜的是,这和聪明一点关系都没有。无论你的政治倾向如何,客观来讲,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无疑是个充满智慧的女人,但她知道比尔(Bill)和莫妮卡(Monica)的丑闻吗?据她的传记作家盖尔·西莉(Gail Sheehy)所说,希拉里控制自己不去了解这次丑闻:“这种选择在她过去发生过无数次——对已知的事情罔若无闻。”她的“无知”状态持续了很久,直到公众都知晓这件风流韵事,比尔才不得已向她坦诚,希拉里也再不能装作一无所知了。据西莉透露,希拉里和比尔两人都逃避比尔的不忠行为对婚姻的影响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后果。莫妮卡并不是唯一一个与比尔偷情的人,还有很多段混乱的关系是希拉里没有发觉的,即使出轨证据就在她身边。希拉里是一名聪颖、坚强、极其有才华的女性,也很善于对背叛选择盲视。

2003年拍摄的纪录片《追捕弗雷德曼家族》(Capturing the Friedmans)调查了对背叛持有的知之与不知的复杂心理。20世纪80年代末,阿诺德·弗雷德曼(Arnold Friedman)是一名计算机老师,他被指控性侵班上的10多名男孩。儿童色情图片在邮寄给阿诺德的途中被截获之后,他才首次出现在相关部门的视野中。执法者获得许可去搜索他的住处,发现了大量儿童色情图片。后来,影片中阿诺德的妻子伊莱恩(Elaine)在警方搜索的时候,交代自己最初看到儿童色情图片明目张胆地被摆在房间里时,自己仿佛像看不到这些图片一样:

当拿索郡警察给我看这个杂志时,说:“看看这个杂志,看到了吗?”然后他们拿给我看。因为里面有那种照片,所以他们也有点不好意思。结果你猜怎么着,我没看到?我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杂志,但是我的大脑里什么也没有。因为,当事情全部尘埃落定时,律师又给我看了杂志,那时我才看到。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然后,我只是,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哎]我意思是,我不相信世上竟然会有这种东西,竟然有这种杂志。我意思是,我们家算是个中产阶级、受过教育、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吧?这个从何而来?

当伊莱恩说:“你猜怎么着,我没看到?我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杂志,但是我的大脑里什么也没有。”她的话是对背叛盲视的准确诠释。正是因为看不到眼前明摆着的东西,所以我们用盲视这个词表达。虽然这个词传达了我们的要义,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有点令人伤脑筋。“盲视”一词总容易让人联想到身体状态/形态,而且它还具有一个更为抽象的内涵——“残疾歧视”,因为提到该词,人们很容易便想到正常身体状态的对立面——病态/残疾身体。为此,我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内心挣扎了一番。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将视力受限与无知混为一谈的文化和语言体系中。或许你已察觉到在谈论已知的事情时很少不用到视觉术语。比如,“我明白(see)你的意思”,“我的观点(perspective)和你的不同”,“你已经把你的论点表述地十分清楚(clear)”。视觉和认知之间的吻合可能是由于身体认知感所致,因为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我们的身体。

至于盲视(blind)一词,视觉与认知之间的联系已表露无遗。这个词根公认的最早含义不是“不可见(sightlessness)”而是“迷惑和黑暗(confusion and darkness)”。后来,盲视(blind)逐渐演化出两个相互关联的主要意思:(1)看不见;(2)不愿意或不能够感知、理解。我们用短语“背叛盲视(betrayal blindness)”来涵盖这两个意思,虽然我们并不想要包含失明之意,也并无意制造一种制度上的背叛——将健全、理想化的身体状况视作标准,而将其他所有形式的身体状况视作弱势群体。背叛盲视除了发生于眼睛看不到之时,也发生在我们听不到、感觉不到、或者不知道那些在我们眼皮底下的事情之时。而且,失明的人比看得见的人更能感知到背叛的发生。我们自认背叛盲视这个短语大体捕捉到了我们想要传达的意思,而其他短语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希望有一天会出现一种表述,它可以更加清楚地区分看不见和抽象层面上的视而不见。

背叛盲视并不是一场游戏。有时我们对背叛心知肚明,却假装不知道,这是为了缓和人际关系。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描述了当人们知道或觉得若是将某些事情讲出来,会冒太大的风险时,他们彼此会“打太极”。打个比方,一个人不会直截了当地贿赂一名警察,而是使用更加谨慎的语言暗示贿赂的想法,比如,“我现在可以付款吗?”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皇帝的新衣”,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裸体的,但是没有一个敢讲出来。然而,一旦这种话说出口,一切都会改变,不是因为人们知道了皇帝原来是光着身子的(他们早已看到了这一点),而是因为他们晓得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平克指出,当消息扩散到人尽皆知的地步(意思是你知道我已经知道你知道了,等等),一个人就不会对事实假装否认了。延伸到背叛领域——比如婚姻中的背叛——一个人可能知道背叛的发生,但觉得如果挑明的话会有很大的风险,便选择“假装否认”。然而,如果一个人对另一半依赖性极强,就难以假装背叛之事不存在了。这种情况下对背叛的自然反应要么是甘愿退出,要么是当面对质,我们很难下意识地再三压抑自己。至少,这种伪装需要付出极大的注意力和努力。而更糟糕的情况是,这样的伪装彻底崩溃,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一直小心翼翼保护的感情就会面临破裂的危机。想象一下一个小孩子的困境,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尚不会耍这些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人的本能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对背叛保持盲视,消除伪装的必要。当伊莱恩·弗里德曼被要求看丈夫的色情杂志时,她描述了这种盲视:“你猜怎么着,我没看到?我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杂志,但是我的大脑什么也没有。”不是假装看不见,而是没有看到。

背叛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严重的危害,尤其当被亲密的、值得信任的人背叛时。心理疗法的患者经常陈述自己受到性侵、情感上受虐待、身体上受虐待,而这些往往出自父母之手。在患者的认知观念中他们应该爱自己、保护自己的,这是一种重度的背叛,虽然患者没有用背叛这个词,或者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属于背叛的范畴。患者也会讲述不忠行为、工作上受到骚扰却没有机构可以求助、朋友背叛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背叛行径。然而,目前心理治疗的重点只放在减轻症状和心理障碍方面,治疗师和善意的朋友往往忽略了这些受害者生命中的共同点。而我们尝试缓解抑郁或焦虑,没把注意力放在其背后的原因上——所有受到背叛之人的共同点。

另一个案例是霍华德·弗里德曼(Howard Friedman),阿诺德的弟弟。在《追捕弗雷德曼家族》(Capturing the Friedmans)里,阿诺德给自己的弟弟写了封信,讲述自己所做之事:

事情要追溯到50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当我到青春期的时候,我为自己腾起的性欲寻找发泄的对象。我在13岁的时候找到第一个发泄对象,那就是我8岁的弟弟。在随后的几年间,我和他发生了很多次性关系。

霍华德丝毫不记得这些事情。在纪录片里,他解释道:

我知道哥哥曾说过,在我小时候,他与我瞎搞过。但是,我并不记得了。我一点儿都不记得。我这里空空的[用手摸着额头],不记得他让我叫喊、大哭,或者我企图挣脱、不高兴什么的……我,我,我脑袋里空空的……或许有一天,一道记忆之门突然打开,我就记起来了,希望它最好快点发生,因为我现在65岁了,太晚到来,我可能就不会在乎了!

我们从很多男人和女人那里听到背叛和背叛盲视的事情。有些人告诉我们,有时可怕的暴力行为往往会被遗忘或者不被认真对待。有些人告诉我们,他们生活中没有发生过多少暴力行为,但是受到过亲人的背叛。我们在本书中将转述这些背叛故事。

除了不忠,背叛还有很多形式,有时也不完全是亲人之间的背叛。人们会在工作中、家庭中、社会上遭受到背叛。我们已经在第二章讨论过凯文·中村和弗兰克·吴的案例,可见社会上的不公正和压迫也会涉及背叛和背叛盲视。这些社会行为演变成背叛的因素有两个。第一,社会行为包含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个体层面上来讲,许多不公正或者压迫往往更多的是个人层面的背叛。第二,我们在社会公平和公正方面,有很多显性和隐性的假设。所以歧视的出现是对平等契约的背叛。而不公正的出现是对公正(或者公平)契约的背叛。在这一章和第四章里,我们会深入探讨这些主题,探讨背叛和被背叛的方式。

飞机上的女孩

2008年8月,我们在俄勒冈州(Oregon)波特兰(Port-land)参与联邦刑事法庭的一场审判。詹妮弗·弗尔德(Jennifer Fred)是这次控诉的顾问和鉴定人。她负责向陪审团传达我们从调查中得到的讯息——受害者对性侵的反应。我们认为专家证词是必要的,因为公众和候选陪审员对性侵的认识还不到位。此举动极大昭示了推广研究结果以及向公众传播社会、司法公正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的研究只有被合适的人所知,才能体现其价值。在审判情况下,合适的人就是陪审员。如果知识不普及的话,经过这次审判之后,受害者可能会再次受到背叛。

陪审员被要求凭借他们的常识和推理行事。一旦常识和推理与经验主义结合,效果则非同凡响。然而,若是陪审员对危害性的难题知之甚少,或者更糟糕的是,对危害性难题的非理性观念趋之若鹜,那么刑事司法体系就岌岌可危了。很多人不但对受害者的心理状态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认同研究者所谓的“强奸误解”和“儿童性虐误解”。强奸误解是错误的认知,它往往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却免除强奸犯的罪行。例如,很多人认为受害者的穿衣打扮是强奸案的起因。还有的认为男人通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性欲。儿童性侵案也是如此,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行为处事或穿衣方式是性侵案的导火索。这些误解深深地影响着法官,致使已经受到背叛的受害者在法庭上再次遭背叛。

弗尔德作为鉴定人参与的这起刑事案件是发生在飞机上的不正当性接触罪。受害者是一名16岁的女孩,被告是她的32岁教练。案件由联邦法院受理是因为此事发生在洲际的飞机上。

被告向FBI调查员承认确实实施行了性行为。作为教练和运动员的关系,两人之前并没有谈情说爱、挑逗或者引诱。他们刚参加完一场运动会,正打道回府。受害者坐在一个靠窗的座位上,盖上毛毯沉睡,被告坐在她的邻座。夜晚时分,飞机上昏暗无光。教练将手伸向她的毯子底下乱摸,她被惊醒了。在这样的窘境下,受害者只是消极反抗,或者“无能为力”去反抗。

联邦性侵案件的法定年龄是16岁。被告试图将这起事件定性为两厢情愿的性行为,凭借这个模棱两可的问题:如果她不想受到性侵,为什么不积极反抗呢?在结辩陈词中,被告律师提出,受害者和她的教练在那架飞机上共同编织了一个“亲密泡沫”,后来泡沫爆破了,受害者内心觉得羞愧,遂声称性行为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

在美国法庭上,性侵案件中的认同问题始终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斯蒂芬·舒尔霍夫(Stephen Shure Hof)有一本优秀著作,名为《不情愿的性行为:恐吓的文化和法律的失责》(Unwanted Sex: The Culture of Intimidation and the Failure of Low),这本书对认同法追根溯源。他指出,“在16世纪,只有当盗贼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实施暴力将物主的财产移走,盗窃的普通法才能保护物主的财产(p.3)。”然而,“虽然起初很慢,但法律逐渐完善起来,填补了令人无奈的空缺(p.3)”,如今的律法“惩罚了所有在未经物主真实的许可之下,干涉财产权的行为。不过,有关性侵的法律却没有得到完善和更新(p.4)”。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前门未锁,当你蜷缩在角落里的时候,有熟人进入你的房间,拿走你的笔记本电脑,这就属于犯罪行为,除非你明确地提出允许这种行径。不能因为你的前门未锁、以前展示过你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别人在偷盗过程中你保持沉默,就意味着你含蓄地默认放弃你的财产。而在性侵案中,公众往往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的衣着上,并且责备受害者没有积极反抗。再者,目前的性侵法在同意性行为的年龄界限上表述含糊,并且对权力的其他方面(如权威和权势扮演的强硬角色)不敏感,这些均使受害者声明自己是否真得自愿接受性行为上处于劣势。

同类推荐
  • 中年心理诊所

    中年心理诊所

    本书内容有:处世心理:解脱“不惑”之惑;婚姻心理:围城中不再迷路;人际心理:善待交往中的你我;病态心理:心障怎样跨越等。
  • 男性心理学

    男性心理学

    本书分别从男人的角色、生活、做事、处世、社交、婚恋、成功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男性在人生各方面、各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对男性的心理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 25分之1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25分之1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一书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微表情心理学”丛书中的一本。《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是站在保护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角度,意在帮助读者弄清楚在社交活动中究竟哪些表情和动作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想法,并提醒读者注意,在今后的社交中如何少做或不做出类似的表情和动作,从而不把我们的内心想法展露给对方。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的介绍学着去洞悉别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在社交活动中掌握主动权。
  •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先是对社交恐怖症有一概述,然后重点探讨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 与弗洛伊德相约在微博:欲望的,太欲望的

    与弗洛伊德相约在微博:欲望的,太欲望的

    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同时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将人类面对欲望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压抑进行深刻剖析,提出了焦虑的防御、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解决人格发展困境的方法,对于人类不断完善自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理论无疑是现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耸立的里程碑,不仅对二十世纪初的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极深,同时更为我们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提升自我提供了前瞻性知识。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需要的是从他浩瀚的精神世界中汲取营养,得到人格及心灵的提升。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凯爷擒爱记

    凯爷擒爱记

    当明星遇到特工,当暖男遇到冰山美人受到感情挫折的冰月,该怎样对待如此宠爱他的小凯,是接受还是离开,他又怎该面对恋她多年的夏殇,当真相解开的那一刻,他有该如何抉择
  • 绝代幻灵

    绝代幻灵

    玲珑大陆,修灵世界。修灵者莫白逆袭修灵之路,演绎一场旷世绝伦的灵战,留下一段醉美人间的爱恋。
  • 星辰大海之赤霄剑

    星辰大海之赤霄剑

    赤霄剑重出江湖,东岳江家惨遭灭门,五岳盟主究竟花落谁家?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谁人指使?本书剧情跌宕,稍许雷人,请读者阅读时自带避雷针。我是浪里浮尘,我为自己带盐。你,带了吗?
  • 也许我能封神

    也许我能封神

    一个逊到爆的屌丝少年从出生的时候带着奇怪的图标出生一直碌碌无为得到18岁,直到有一天似乎有什么觉醒于世,慢慢的成长,突破三界登峰造极
  • 鬼医毒仙:冷面神君

    鬼医毒仙:冷面神君

    【男强女更强,女主霸气】她,高高在上的雪落神君,掌管六界平衡,一手毒术使得出神入化,因为探查人间下界;自从那惊鸿一瞥,他发誓要同她并肩,他曾痛苦过,绝望过,但为了能够入她的眼,他仍旧选择坚持了下去......欢迎加入读者群:597502728
  • 穿越之我的古代囧事

    穿越之我的古代囧事

    “主子,听说王妃已经到了凤凰古镇,参加了当地最有名的抛绣球招亲,听说还调戏了赵家的姑娘,被乱棍打出了;”雪无痕在喝茶,面无表情的说道:知道了,让人把赵家的人处理掉,干净利落点。“主子,听说王妃在平遥古城里看中了个帅哥,而且是个青楼的小官。”小影子心经胆颤的汇报着;雪无痕无奈的苦笑,说道:“是吗?她只是玩玩的,等她玩够就做了他,哪只手碰过琪琪的,就把那只手剁掉。”“主子,听说王妃已经到了最西面的傲龙堡,而且与傲龙堡的堡主彻夜下棋,相谈甚欢。”小影子觉得快被主子身上散发的冷气冻死,而且傲龙堡可不是说能对付就对付的了的主啊。而且刚才他漏报了,是与傲龙堡的堡主夫人下棋才对。雪无痕站起身来,说道:“走,现在出发前往傲龙堡,我要去把这个任性的娇妻抓回来!”
  • 毒医重生:异能孤女祸天下

    毒医重生:异能孤女祸天下

    她是第一大陆人人惧怕的毒医,心狠手辣,医毒双绝。一朝身死,重生于第十落天大陆一弃婴之身。惊世天赋,异能魔瞳。这一世,她定要让负她之人付出代价。┉┉他长相妖孽,能力逆天,身份神秘,厌恶任何异性靠近,却唯独对她宠溺。他说:负你之人,我必灭之。你在乎的,我必护之
  • 爱直至荒芜

    爱直至荒芜

    不管是在捉摸不定的虚构般的命运里,还是在我实实在在的灰暗生活里,我都是东道主,而你只是位客,确切的说你是一位过客。即便我不愿甚至不肯承认,你终究是我生命里的过客,而我也是你生命中渐次淡去所有印痕的陌生人。2010.8.9宁宇
  • 三岁定八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三岁定八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说讲述了几个少年的戏谑故事:“我”是一个中二少年,迷恋先知,渴望突破三维空间的束缚,冲上第四维度;我和哈哥关系好,我们都想做古惑仔,像陈浩南那样。区别是哈哥真的当了,而我没有;娜娜说她特别崇拜哈哥,想做她的女人。她为了心目中的哈哥,干了叫小姐的职业,在别人眼里,她打了一套七伤拳,而在我眼里,她练了一招黯然销魂掌;“我”喜欢笑笑,但我似乎从来都看不懂她……小说不以连贯的情节取胜,而是随意地组合起各个人物的故事。语言幽默,看似调侃,却又令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