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4700000003

第3章 中国电影什么时候能长大(2)

○王天兵:现在的导演,三十岁才开始上道。以后的孩子,看着无数影像长大,将来会不会有莫扎特式的天才,七岁能导大片?

●芦苇:在技术的层面,这有可能。

在心智的层面,这不可能。因为他还处于心智不全的阶段。莫扎特七岁时的作品一定无法与他成熟后的作品的成色媲美。电影说到底仍是心智的产物。

○王天兵:另外,你还常叹中国电影没有好“表演”。连《霸王别姬》的表演在你看来也不是一流的。为什么?

●芦苇:中国电影表演差,过错不在演员,而是烂剧本、烂导演与烂的制作环境,能轻易扼杀许多本来禀赋不错、潜质尚好的演员。一部电影的基础再好,它的生命力最终是要靠演员的表演来展现,中国导演对此尚无深刻的认识。目前的影视作品都是快餐式消费,对演员的要求只限于程式化装模做样的水准上,所以很难出好的演员。

《霸王别姬》各方面的成色都不错,但在表演方面并非无懈可击。将《霸王别姬》与同时取得戛纳桂冠的《钢琴课》相比较,表演上的差距便会一目了然。《霸王别姬》前后得过各种影展几十个项奖中鲜有表演奖,而《钢琴课》的女主角霍利·亨特同时摘得世界级影后大奖[5],便是表演水准不一的明证。

我为张国荣的死深感痛惜,他是具有国际影帝实力的天才演员,他的演技远未充分展现出来,便轻易了断弃世,实在让人扼腕叹息成为憾恨。

不同的电影类型对表演有很不相同的要求,电影《惊蛰》就其类型而言,它的表演是让人惊讶叹服的,先后出场的十几个人物个个形神饱满、气韵生动,角色的生命质感自然真切,这就是第一流的表演,证明导演导戏的功夫身手不俗。

金鸡奖近年因各种原因每每难服人心,但去年将最佳女主角奖颁给《惊蛰》的女主角余男,倒真的是名实相符。

○王天兵: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电影编剧是否天生会演戏?你想,在纸上写出各色人物,边写不就得边演吗?

●芦苇:好的电影编剧当然会演戏,但不是在真实的场景中,而是在脑海的想像中。当然是边写边演,不演就写不下去,这种想象中的表演有时会无比神奇妙不可言。所以称职的编剧看表演时会格外地敏感。

○王天兵:五十年代出生、“文革”中长大的这代人中,包括那些所谓优秀的人,不少都未免有“教主”情结,表现是自以为全知全能,不能容忍还有自己不知道的事,事事都在跟别人比……过去比他强,现在比他强,将来比他强都不行。我跟你认识这么长时间,只有一两次,你让我想起你那些同龄人,但更多的时候,我感到你不是那一代人。第五代导演有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拍过秦始皇,这是偶然的吗?我想听听你对你们那些同龄人,对这种心理现象,以及对《荆轲刺秦王》、《英雄》、《秦颂》(后者还是你编剧的)的看法。

●芦苇:先说《秦颂》。中国有最丰富的历史资源,但没有一部像《末代皇帝》那样绚烂而令人信服的历史电影。黑泽明的《蛛网宫堡》(又名《蜘蛛巢城》)、《影子武士》(又名《影武者》)让全世界接受了日本的历史电影,这些对我们触动很大,所以《秦颂》的剧本是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与心血的,企图为中国的历史电影坚实地迈出一步,可惜的是这一步走偏了。

我曾反复对导演强调过,《秦颂》的主线是一个友谊破裂的故事,高渐离与赢政童年的关系愈是生死与共、情同手足,日后两个人精神冲突与决裂便愈痛苦愈见悲剧的力量,所以俩人儿童时代在狱中共同患难的戏是全影片的根基,俗称“戏根”。戏根若成则全剧皆通,戏根若失则全剧尽输,《霸王别姬》的成功道理便在这里。但令人深憾的是,在拍摄中偏偏将“戏根”连根掘掉了。剧本中俩孩子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情节尽被砍弃,将俩人的形象改成了恣意妄为无恶不作的小狂徒,竟把狱长生生活埋了。这已脱离了类型的制约,成了无厘头搞笑版的意思了。在拍摄期间,扮演秦始皇的姜文曾多次提出疑问,身为至尊至圣的秦王,凭什么要宠爱高渐离这个讨厌麻烦的家伙?他问得一矢中的。砍掉生死之情,俩人的关系便无从发展了,本无交契何谈破裂?姜文、葛优的挑梁大轴,赵季平的音乐,曹久平的美术可谓阵容煌煌,但却无法挽回这部主题与情节失却指向的电影了。

《荆轲刺秦王》的主题与情节则是出奇得混乱庞杂,以至于我看过剧本后无法断定它的类型所属,忧心忡忡地去找陈凯歌说,这个剧本全然不顾情节剧的基本章法,在主题、人物、情节上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你这是拿大商业片的投资去搞一部……说的(得)好听,去搞一部实验性的无类型电影,这样干你踏实吗?我的出语可谓言重,但未能引起他的警觉,他回答说,踏实得很。当时我面对陈凯歌,脑子里却冒出了一句湖南人常用的叹谓:“唤不回来的!”

后来我专门买票进电影院看《荆轲刺秦王》,为自己不幸言中而暗暗叫苦。影片的制作技术精湛出色,但在剧情与人物的逻辑关系上,如其剧本般的混乱不堪难以理喻,犹如进入了一座无视结构原理的巨无霸式的建筑之中,满目是大而无当华而不实的堆砌,台词声嘶力竭内容却苍白无力,弄得观众从头到尾都不知所云不明所为,影院内仅有十几名观众,中途还走掉若干,在西安市原定放映一周的档期只两天便匆匆撤片了事。

陈凯歌在拍这部电影时抱负很大,说这部电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希望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有所表达,但结果事与愿违。他在拍《黄土地》时默然无语,那部投资连《荆轲刺秦王》的零头都不到的电影,倒是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色,而且令人信服感动。反观《荆轲刺秦王》,剩下的只是一大堆华丽堂皇却散乱无序的碎片,陈凯歌在起步之时便达到的境界,在盛名之后却失坠而下,今昔的变化令人唏嘘。

《英雄》的主题可谓虚妄可怕,端的是要从根本上颠覆武侠精神与武侠片类型。替天行道、公义战胜邪暴是武侠小说、武侠电影(包括美国西部片)永恒的不二法门,背弃此旨即失去武侠精神的价值,武侠就成了毫无意义的行尸走肉。可叹的是《英雄》里的武侠竟能被暴君一通言不及义的思想教育给洗了脑,幡然悔过地改变了世界观,认秦始皇为大救星,还心甘情愿地去当祭品了。这算是哪门子的武侠?纯属一个弱智的奴才。只有秦始皇写武侠才会用这样的笔法,滑天下之大稽且诓世间之民智,与司马迁笔下的的“游侠列传”真是天壤之别。武侠对中国人太重要了,乃是民间百姓对公平正义最后的梦想与希望。张艺谋后来检讨,说他用秦始皇出场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问题不在这里。你都抹杀了武侠精神,将武侠片嬗变成了思想教育片,不论哪个皇帝出场,反正黎民百姓们寄托武侠的希望破灭了,连梦想都没得做了,这才是触犯天下众怒的要害所在。试看黑泽明拍那么多的武侠片,没有一部敢去涉这路混水的。难怪后来《英雄》在文化界与媒体网络惹来的恶评沸反,连金庸先生也忍无可忍拍案而起了。

《英雄》是一单赚得大利的生意,也是自毁招牌之举,滚滚而来的钞票即抬高了他的身价也埋没了他的半世英名,值当不值当,后人自有评说。

我们撇开秦始皇的历史功过不谈,就一个叱咤风云扭定乾坤的戏剧人物而论,这三部电影都愧负于他。他是历史舞台上集壮志与酷才于一身的伟大演员,对于他身上诡异的魅力与复杂的欲望,这三部电影均显得才力不逮望尘莫及。这证明了第五代电影人的两个问题:一,在精神价值上的失衡与紊乱;二,在艺术创造力上的萎顿与无能。在贝托鲁奇所拍的《末代皇帝》面前,我们都是侏儒。

○王天兵:我在美国看《英雄》,感觉不像在国内看那么差,因为彼秦始皇非此秦始皇。而且在影片中,这个秦始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行为,他背过身去,等刺客行刺。这种行为,在他的“言不及义的思想教育”之外,感化了刺客。

以头脑清醒著称的著名电影评论家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都说这是部具有非凡的美(extraordinary beauty)的影片。美国观众不知道咱们的秦始皇,所以看至此,已经忘了他的强权和屠杀。

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对宫廷生活的描述达到了一种令中国人尴尬的可信度。可是我无法接受这部影片中那个备受凌辱、命运多舛、风流倜傥的溥仪。比如:在《我的前半生》中,他自己承认在抗战末期,因为巨大的压力,他变得残忍自私,根本不把自己身边的亲人当人。而在电影中,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身在美国,再看此片,我更觉不舒服。

另一个问题:在你同龄人中,或者比你年龄更大的人中,总有些人喜欢让别人把自己吃的那点儿“苦”再吃一遍。而你自己,上山下乡过,还做过牢,而且你的两部戏《霸王别姬》、《活着》都涉及二十世纪中国的苦难,但我从没听你教训过谁:“你没吃过苦”。你从时代病中逃逸出来,大概扒过自己几张皮吧(剖析过自己)?

●芦苇:苦难大概是生活的语境,所以佛陀干脆宣称,人生就是苦海。纳博科夫通过普宁的声音说,我们在人生中真正能够获得的除了悲哀,还有什么?被美食琼液折磨得消化不良的崇祯皇帝,与饿肠漉漉饥寒交迫的李自成都在忍熬着各自的苦难,天子与贱民皆无从幸免,这正是我读中国历史的感受。

再说,狼把自己的崽子赶到荒原上去,更大的驱动力是生存与父爱的本能,而不是虐子的心理。苦难是浸透于心的体会,对我而言,会给写电影剧本带来坚定的自信。当写到此境此况中时,我笔下的人物就会有血有肉呼之欲出,足以使人泪透纸背。苦难既然如此普遍,又何须他人的训示?

我确实是从政治的时代病中逃逸出来的,现在努力从商品时代病中逃逸出去,不管扒它几张皮都在所不惜。

○王天兵:实际上,纳博科夫赞美人生,他说过,生活对他就如新产的乡村奶酪和蜂蜜。你在对自我、对传统批判之后找寻精神出路时,碰上了西方电影。你说过你是看完《末代皇帝》才突然找到《霸王别姬》的视角的。《霸王别姬》有一股“京味儿”,又有浓郁的“洋味”。你反复说过中国人要是信基督教那是中国人的福分。你在电影技法上成熟了,但或许还是西方精神世界的小弟弟?你自己长大了吗?中国电影什么时候能成人?

●芦苇:写《霸王别姬》剧本时,贝托鲁奇所拍的《末代皇帝》对我的启发影响是关键性的。剧本以人为本,所以视角是全球的,人都能理解的。不管京味儿与洋味儿,都是一部好电影的诱人味儿,庆幸那一次我们干得还算不错。

我们的老祖宗相当狡猾地绕过了一神教的信仰阶段,结果孕出了无数以眼前利益为终极目地的怪胎,这就是被“五四”学者们所断定的“功利型文化”,亦形成了今日国人们普遍的精神状态,对这种结果你满意么?我们且不谈基督教对生命的珍重奠定了人道主义的基础,如果能遵从最简单的戒律,比方说不说谎做伪,中国电影就会自然实在有人味得多,不至于满目的虚情假意或是无情无义,这不是福分么?

我在电影技法上远未成熟。也不在乎是否是西方精神世界的小弟弟,这纯粹是一个中国祠堂族谱式的问题。在精神的选择上,我只问良莠无分东西。与其当个昏聩的爷爷,不如当个明智的孙子,只要心智健全明白事理,你爱怎么论序排辈都行。

我长大了么?你拿我写的剧本去判定吧。中国电影什么时候能成人?什么时候有了正常健全的环境了,无须费心劳驾,它自会茁壮成人的。

注释

[1]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2]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主要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品有《第六病室》、《樱桃园》、《变色龙》、《草原》等。

[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俄裔美籍小说家、文体家、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庶出的标志》等。

[4]王少堂(1889-1968):原名德庄,又名熙和;祖籍江都,生于扬州;评话艺术大师,擅说武松、石秀、卢俊义等人物。

[5]1993年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和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同类推荐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自20世纪80年代,梁晓声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整体思考,这也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外另一个重要写作路径——具有作家个性化特征的梁晓声式的政论文和杂文的写作。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平民的立场,以作家、思想者、学者等多维视角谈论和分析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状况和社会生态。
  •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谐家庭建设,古往今来积累了丰厚的和谐家庭建设的宝贵经验。本书有目的、有计划、有章程地介绍和谐家庭建设,并总结出系统经验。全书分前言及家规、家风、家长、家教、家庭关系、家务管理六章,全面规范了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
  •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市场化管理机制和集群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下的企业信息服务的协同组织,基于企业信息需求和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集成化信息服务流程重组及其集成服务模式的实现等。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热门推荐
  • 请给我一个面包

    请给我一个面包

    写作资料储存,无内容。
  • 穿越王朝之追追追

    穿越王朝之追追追

    “你跟着我干嘛?”某男皱了皱眉“跟着你咋的?不行啊,长得帅不让人跟?”某作死的一脸不服气道,“那得收费。”“姐有的是钱。”“我不要钱”“那你要什么?”某妖孽男笑了笑“你说呢?”说完某女就莫名其妙的躺在了床上……
  • 妈咪招牌靓粥

    妈咪招牌靓粥

    《妈咪招牌靓粥》根据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身体需求,精选了近百道家常靓粥,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无情风雨多情人

    无情风雨多情人

    爱、恨、情、仇,难道这一切都是错的吗?邪月教的重出;突如其来的宝藏;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阴谋还是……一杯酒,一个朋友;惺惺相惜;高处不胜寒。江山,美人;风雨再无情,终究抵不过多情的人。京城发生了离奇死亡的命案,牵引出了多年前的恩怨与情仇,接连出现怪人。没想到的是许多人牵涉了其中,结局更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 穿越后宫之旅

    穿越后宫之旅

    张落雨看古代剧时离奇穿越……接下来会怎么呢?
  • 人族之仙

    人族之仙

    仙……一人一山为仙。仙之意为守护(他为红颜而化身为魔,他为红颜而不成仙只愿在轮回中寻回她)一字可守护,一字可横扫八荒……几世轮回他超越了最为巅峰时的自己带领人族成为宇宙中最强种族之一
  • 总裁大人,请爱我

    总裁大人,请爱我

    这个故事里没有一丝甜蜜,唯一的一点甜蜜也是装出来骗人的。曾经,我以为我变成你喜欢的样子你就会多看我一眼。后来,才发现,我无论怎么样,也不能换你回头看我一眼。你为了她杀我全家,我不怪你。因为我爱你!如果你曾经爱我那该有多好。
  • 灵炉之路

    灵炉之路

    这是一个只属于灵力的世界,被家族所抛弃的少年背负着对父亲的仰望前往强者之路。陪伴他的只有友情,羁绊和无尽的折磨。雏鹰终会展翅,少年超越父亲之日终究不远。。。在这个炼炉般的世界中,形单影只的少年逐步在大炼炉中脱颖而出,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 爱上神秘号码的主人

    爱上神秘号码的主人

    叶蒙:是一名最年青最帅气的女性婚纱设计师,拿了不少奖,一丝不挂的工作态度,冷酷的外形,热血的内在骂起人来,处处不留情。乔刚:外形阳光,心地热情,对人也有一手,也是豪门大少爷,又是叶蒙的好友。夏雨:外表可爱,做起事情来,笨手笨脚,却让人不能不理她的诱惑感,是一名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女孩。季娜;出生豪门,却有高贵独特的气质,目前是一名超级灵模,一直暗恋着叶蒙。俩个超级大帅哥却爱上了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女孩,因一个神秘电话,却转变成砌不断的爱恋,知道真相大白后,才发现自己给乔刚所骗。
  • 至尚神域

    至尚神域

    远古二神降世,创神域诸族。十数万年后,创世二神反目,引神域万年大战后。万年后,世神第十三子——云统一神域,创至尚神国,大分天下。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千年后,诸族乱起,各自建国,开启神域战国时期!世神所领正神一族精英尽损,至此沉沦……战国纷乱,战事不断。正神族少年云魄,身怀家仇,却上渔船。之后入伍参战,踏上强者之路!赢少女芳心,称一方霸土!何其爽文,各位看官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