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4000000004

第4章 百家争鸣写春秋(1)

今天讲的是诗歌,下一讲讲先秦的散文。 ——先秦散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上次我把诗歌集中地讲了一下。大家看,从公元前6世纪,就是春秋的中期,到战国的中期,就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这一共是30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300多年中,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低谷,却是散文发展的波峰。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他都不说,就讲一点,在春秋后期社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郭沫若认为春秋的后期到战国的前期是社会形态发生很大变化的时期。因此,要有很多的思想和很多的学说来支持和配合社会的变革。而诗歌在传达思想方面不如散文显豁,所以这个时期蓬勃发展了散文。

这个时期的散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散文;一个是诸子散文,或者叫哲理散文。我们先讲历史散文。

第一部历史散文是《春秋》,它非常简明,相传是孔子所作。它记载的时候是按历史的发展顺序,譬如像鲁国,鲁庄公一年发生什么事情,鲁庄公二年,三年……它记载非常简要;但有一个特色,就是在记载历史的时候,该称赞的就称赞,该批评的就批评。所以对《春秋》的评价有两种说法。一个叫“微言大义”。孔子是大圣人,在非常简短的话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意思,所以叫“微言大义”。一个叫“褒贬分明”。后来的历史学家把“微言大义”和“褒贬分明”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来,历史学家用很多历史资料来丰富它,写成了三部著作,叫“春秋三传”:一个是《公羊传》,一个是《穀梁传》,一个是《左氏传》。这三部著作是丰富和解释《春秋》的。

在“春秋三传”中,最有名是《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相传是左丘明所作。他在记载事件方面非常生动,非常详细。他描写战争非常生动,对后来的小说,特别是军事题材的小说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这是第二部。

第三部历史著作是《国语》。《国语》是国别体,是按照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顺序来记录的。在《国语》当中,充满了一种民本主义的思想。其中,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就是《召公谏厉王弭谤》。它写召公这个人非常聪明,当时的厉王不让老百姓讲话,谁批评他,批评朝政,就把谁杀掉。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人们在路上见了面,只能以目相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敢说话。他(厉王)认为已经把老百姓的嘴堵上了。召公说:“这不是消除了诽谤。”“弭”就是消除。召公有个著名的观点,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老百姓的嘴,就像堵河流一样,“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老百姓也是这样,把老百姓的嘴堵住,谁也不敢说话,这个国家就快要亡了。所以他说:“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是千古真理。治理河川的最好办法不是堵,而是疏导,开一个口子,把河水引到那里流走。治理老百姓,聪明的办法是“宣之使言”,让他讲话,让老百姓把心中悲喜忧乐都发表出来,这样天下才能大治。这是千古真理。所以我们说,最开明的时代,就是让老百姓多说话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可以让老百姓讲的。我在北大讲文学史,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对同学们说,记住!将来不论做多大的官,要让别人讲话,让老百姓讲话,官做得越大越要有这种胸襟和气度。“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如果一个时代不让老百姓讲话,这个时代就快要完了。这种理念是非常好的。

第四部是《战国策》。它是战国时期记录人的言论和行为的史书,它对人物的记录和描写非常精彩,我们就不多说了。

先秦的历史散文,主要是以上这几个方面。下面我们说说先秦的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诸子百家的散文。对诸子散文还有一种说法,叫哲理散文。第一是《论语》。我认为在中国典籍中,《论语》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它有20篇,511条,15925个字,我曾一个字一个字地数过。我把《论语》每天带在身边,坐在车子里,有时间就打开来读一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古悦字)乎”,什么时候想读,就打开来读一读,非常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论语》不足16000字,但千百年来人们研究论述它的著作可能是它的百倍、千倍、万倍。关于《论语》的研究著作那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一个东西,一本书,一个人的思想著作,要是能让每一代的人进行研究,仿佛其中的东西永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的东西才能称为“学”,如《红楼梦》是“红学”,《文心雕龙》是“龙学”,《诗经》是“诗经学”。说《论语》是“论语学”一点也不过分。《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的言行,是语录体。它比较短小,最长的也不过是几百个字。一般的有8个字,10个字,都很短。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又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行不义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富是物质上的富有,贵是社会地位上的高贵。虽然它们非常简短,但是言简意赅,意蕴丰厚,仅仅几个字,却概括了社会和人生许多千古不灭的真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很多都写得非常非常好!这里面孔子的很多思想,我认为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一代一代的后人都可以从中受用,而且很多是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益的。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全世界公认的道德黄金律。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人生,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人就相当了不起,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他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一定是非常好的,因为他能够体谅别人,善待别人。人生要有这样一种善意,善意是一种美德。有个故事,讲一个爷爷住在农村,小孙子放在爷爷家里,父母在城里工作。过节的时候,爷爷带了小孙子到城里看他爸爸妈妈。爷爷很高兴,给孙子买了双小皮鞋,当时舍不得穿,说是等小孙子见到他爸爸妈妈时再穿。于是,他们坐着火车进城去了。火车的窗子打开了,一不小心,一只鞋子掉到窗外去了。大家正觉可惜的时候,爷爷随手将另外一只鞋子也扔下去了。大家很奇怪,爷爷就说:一只鞋子已经掉下去了,剩下的一只就没有用了,我把它扔下去,若一个人刚刚捡到前面那只鞋子,他向前走又捡到后面这只鞋子,他就有用了。朋友们,在生活中能把一双鞋两只鞋子都捡到是很不容易的,概率也许不到千分之一,但这种为别人着想的善意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好!作为人本身说来,应该有这个善意。这件东西,反正我是没有用了,要有这个善意,让别人得到这个好处。所以说,善意是一种美德。孟子说:“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前文化部长王蒙,这两天青岛大学文学院请他当院长。1958年,他因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文章被打成右派,流放到新疆,不在乌鲁木齐,而是在更远的伊犁。当时维吾尔族老乡认为右派是坏人,就把他安置在一间很小很小的小房子里住。秋天,冬天,之后,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老乡发现燕子到王蒙的小屋子里做窝了。维吾尔族老乡认为这个人不是坏人,因为这个人能够善待一个小生灵,他的心是善良的。你看,燕子和他相处得很好。如果你打燕子,燕子不会在那里做窝的,对不对?一个人能够善待小生灵,他的心是善良的。于是维吾尔族老乡不管别人怎么样看待,就把王蒙请到上房来住。这件事情,王蒙一辈子也忘不了。他写回忆录,写到这里的时候,仍激动万分。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要有这样一种善意。我在平常讲课的时候,讲到这里接下来会再讲“己所欲为,多施于人”,如果是自己想干的事情,都要施之于人。还要“己所不能,少责于人”。有些领导,他自己不写报告,由秘书熬了几个晚上写出的报告,他一看:“这写的是什么东西!”你自己不能,就要少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这样一种心胸才是好。司马迁写《孔子世家》,讲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的德行高不可攀。但司马迁又有句名言:“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虽然不能达到孔子那样的境界,但我们应向往它,追求它。中华儿女都要一代一代地追求美好的东西,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发展。如果不是一代一代追求美好的东西,这个民族就会萎缩,就会退化。

《论语》中的很多话非常非常有道理。例如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好,怎么样?孔子说:“何以报德?”那么人家对你好,你以什么来对待他呢?孔子并不主张“以德报怨”。孔子学生问:“那怎么办呢?”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就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直”就是正直的直。他对我不好,我不扩大也不缩小,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

《论语》是语录体,所以整个风格是循循善诱,娓娓而谈,迂曲从容,是一种长者之风。而孟子文章则是有一种气势,让你不得不服。

第二讲老子和庄子。老子的《道德经》,有5000多个字。老子即李耳。孔子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仁”,要施仁政,要对人民有好处。《道德经》也是语录体,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老子》中有很多名言,它讲究一切要因顺自然,不要强加什么东西。老子的思想,大家都知道的,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和祸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要小心谨慎,福这东西如果太得意忘形了,就会带来祸患。有了祸患,如果能小心谨慎,不断总结经验,也可以带来幸福。后来有一个故事,演化老子的这个思想,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边塞上一个老人丢了马,这是悲痛的事情;但是几天之后,这匹马带回几匹小马回来,很高兴,幸福得很。他的儿子骑着小马玩耍,摔下马来,把胳膊摔折了,这又是痛苦的事情。过了些日子征兵打仗,他儿子因胳膊折了就不用去当兵了,这又是好的事情。老子又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就是说,它善于处在最下游,海纳百川,什么水来了,我都要,这才能成其为大海。这些都是非常有哲理的。一个人只有具备这样的胸怀,把别人的长处都吸纳进来,才能够有成就。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了不起,什么样的好东西我都拒绝,就不会把事情做大。当然老子也有“小国寡民”的思想,他认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一个理想的王国。后来庄子也继承了老子思想中的一些消极方面。

庄子是我们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从哲学思想的深刻来说,古代的中国没有人能超过他。庄子的想象恢弘瑰丽,非常丰富,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最有特色的一家,而且他的特色是不可复制的。他有篇文章《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庄子和他的学生,或者是随从一起到山里游玩,看见山里人在砍木头,砍大树,其中有棵特别特别的粗。砍树的一个人问另一个人:“砍不砍?”回答说:哎呀,这棵太大了,大而无当,无用!算了,不砍了。庄子他们玩了一圈回到山下,他的朋友很高兴,让儿子去抓鸡杀了,招待老朋友庄子吃。儿子问:一只鸡能叫,一只不能叫,杀哪只鸡?他爸说:把不能叫的鸡杀掉。庄子学生就说:你看,在山上的时候,那棵树因为“不才”即无用,才得以保存下来;而到了山下,那只鸡却因为“不才”而被杀掉了;那么我们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下好呢?庄子想了想,笑道:“我将处乎‘才’与‘不才’之间。”在文化大革命时,批判庄子是“滑头主义”,钻人生的空子。

同类推荐
  •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 兰州历史文化.1

    兰州历史文化.1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

    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如果从龙凤文化原初的象征拓展开去,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的文化含义排成两个相对的系列;龙:天、帝、父、权利、凶悍、战斗、伟力、进取、崇高、威严、至尊等等;凤:地、后、母、幸福、仁慈、和平、智慧、谦让、优美、亲合、至贵等等。龙凤的精神其实也可以乾坤二卦来象征:乾卦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代表中华民族刚毅、进取、万难不屈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仁慈、宽厚、智慧灵魂的一面。龙凤文化相对、互补、相渗、互含、合一,深化出中华文化的大千世界。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热门推荐
  • 夜莺通天对话录

    夜莺通天对话录

    她只是小宅女一枚,家庭幸福,夫妻和睦,却不慎卷进一场人祸里,死无全尸。她的灵魂在空中飘飘荡荡,亲眼目睹自己的家毁人亡。她不甘,她难过,她要复仇!这一切对那个人来说都很简单,但是他的要求却让她很为难。到大荒去当他的弟子,若是悟性够的话,就能活回二十一世纪给自己报仇?通天大人,您确定您不是在坑人么?
  • 锈剑骑士

    锈剑骑士

    阿修罗与阿托克斯的大战,地狱之门开启,地狱里的恶魔降临人间,人类的英雄们与恶魔之间的战斗拉开帷幕。
  • 永爱校园

    永爱校园

    在校园中女主唐月月和男主朱一同之间的爱情故事。
  • 结局总是美好的

    结局总是美好的

    失去了公司的她如同失去了水的水仙没有了水的滋润终会缺水而亡水和依靠的橡树她会选择谁?
  • 绝世杀手

    绝世杀手

    一个利用特异功能,专门猎杀邪恶的绝世杀手!看绝世杀手勇闯各种恐怖邪恶的险境,看绝世杀手出生入死,看绝世杀手众女归心致高荣耀----
  • 网游之暗夜刺客

    网游之暗夜刺客

    刺客,神秘,飘逸,冷酷,我想写的只是自己所认知的刺客,没有神器,没有无敌属性,没有超强运气,有的只是一些内测的知识,以及自身的技术!
  • 天怒星辰

    天怒星辰

    一块以修炼天晶力为主的世界,繁华而印证天地之间的力量,但如此绚丽的文明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曾经的古武体修问道,却莫名来到了这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步步的努力,只为了万古长青,傲然于世?等级制度:地晶期,地魂期,地冥期,天晶期,天魂期,天地期,天宗期,天尊期,天圣期,天帝期。
  • 墨本斋

    墨本斋

    短命人矣短命来,落梅染香扇底哀。乘风归也乘风去,自是人世墨本斋。墨本斋中每一个本的宿命,也许,只不过以自身喜伤做引,以自己心头血为墨,墨祭为这人世间,又一独一无二的故事话本,想不明白,这是一种责任,还是千百年来的古色折磨。
  • 若有来世再也不见

    若有来世再也不见

    第一世:“紫落,对不起!紫儿!原谅我行吗?只求你不要离开我!”泪水滴落,无法挽回一切……第二世: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活下去?但愿黄泉下,你我还能再续着前缘……还有最后一世,若不成功,本尊将灰飞烟灭,违背了当初的山盟海誓,违背了我们的爱情,这是上天对本尊的最后一项考验,残忍的考验——情劫。世人都为情所困,本尊也难逃这一劫,何况还要去面对,你不能再承受这么大的痛了,这种噬心的痛!更何况,本尊与你,不是一路人……因此,XXX,希望你可以忘记我,你还有美好的未来,但愿这一世,我们不再相见……
  • 道破轮回

    道破轮回

    轮回腐朽,有人选择终生为奴,有人选择宁死不屈,这是古老的寓言,还是终结的启示!这是生灵的恶梦,还是天下的宿命!执剑在手,剑斩虚妄苍瞑破;吾命如归,踏碎世间一切敌。诸天万道,道破终来见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