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1300000001

第1章 导读

社交媒体的爆炸式增长令全世界深陷其中,它不再只

是个人用户的一种交流工具,或者说生活方式,而更多地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资产”——一个24小时全年无休,并且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营销平台。企业与社交媒体变得如此的密不可分,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加入到社交媒体营销的行列中来,渴望利用各种热门平台接触消费者并与之沟通,进而推广产品和塑造品牌。在本书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企业如何运用社交媒体,将数字化营销推向新的高度。

在全球社交媒体版图中,中国无疑引领着潮流。我的三位同事林璟骅、温雅力(Ari Silverman)和邱心怡合作撰写了《中国社交媒体铸就消费新时代》一文,他们强调,中国复杂的社交媒体版图,以及独特且庞大的用户群,这些都是企业在拟定社交媒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作者们进一步提出企业应如何利用中国社交媒体来创造价值。首先,审视中国的数字发展阶段及社交媒体版图;接着深入探讨中国消费者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以及各个细分用户群在使用行为和偏好上的区别。文章最后提出了企业在应对社交媒体用户时所遭遇的困难以及克服这些困难的策略。

尽管企业热情拥抱着社交媒体,但Roxane Divol、David Edelman和Hugo Sarrazin尖锐地指出,真正了解社交媒体究竟是如何与消费者互动,并借此拓展产品和品牌认知度、提升销售和盈利、激发顾客忠诚度的企业却是少之又少。事实上,企业花在社交媒体的平均预算尚不足全部营销预算的1%,原因之一是高管们认为投入的所得回报很难被精确衡量。在《破解社交媒体营销谜团》一文中,作者们将逐一解开有关社交媒体的种种营销谜团,使企业领导人可以自如驾驭社交媒体,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参与消费者购买决策。

对于任何有意吸引中国消费者的全球业者来说,必须要弄清楚的一点是,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社交媒体市场迥异于欧美和其他地区。这里有着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从业者本土色彩浓郁、消费者特别重视名人和意见领袖、企业争取顾客的手段可谓无用不及……读完《制胜中国社交网络市场》,您将对中国社交媒体市场的现状有一个通盘了解,作者们还指出,实际上中国消费者遵循着与世界其他地区消费者同样的决策旅程,因此,有效吸引消费者的基本法则可以共通。

在《社交网络的危机管理法则》一文中,三位作者叶远扬(Chris Ip)、温雅力(Ari Silverman)和邱心怡从危机公关的角度为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在中国独一无二的社交媒体生态环境中,企业怎样才能建立网络安全网?一旦爆发危机,比如丑闻,又该如何应对以保全声誉?风平浪静后,危机管理不能结束,企业需要恢复品牌信赖度,比如不断培育意见领袖,监测社交网络活动找出问题迹象,并及时跟进消费者。

在不断变化中的网络时代,社交媒体为企业数字化营销注入了新鲜血液。在透彻了解不同社交媒体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相应营销战略,才有希望制胜。最后,我们希望本书的这个专题能带给您一些启示,并提供一些可供行动的具体指南。最后,祝您开卷愉快!

梁敦临

麦肯锡大中华区总经理

读者来信

我们的读者就上一季《创新中国》的内容发表了评论

在《创新中国》的特别报道《CEO中国创新指南》一文中,欧高敦(Gordon Orr)和罗瑞麟(Erik Roth)指出,受惠于政府的积极支持,中国在B2B和B2C这两个领域都出现了大量创新,在越演越烈的创新竞争中,中国企业和跨国对手需要明晓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积极展开行动,方能主导这场创新变革。本文引起了读者热烈反响。现摘录其中几条评论以飨读者。

上海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主管姜波

任何创新都与企业文化和企业倡导者息息相关。没有激励挖不出企业人才的潜力,没有冒险与失败不会有新型产业或产品的呈现。当然,资金或设备环境也是企业应该给创新者提供的资源,团队智慧和凝聚力也为创新者提供保障。如果企业只看眼前,只想套现,没有考虑企业有更胜一筹的产品,以及整个完善的战略规划,人你留不住,创新产生断链,生存都会有危机。所以,不论是中国的CEO,还是在华的外国CEO,都应该考虑用人策略,留人福利,企业与员工成长发展的长远规划。这项工程不是单靠人力资源部能够完成,而是企业要创造让员工长久留恋的氛围。

人都会有自己的追求或目标向往,跳槽流动更好地体现了自身价值。企业能够给予员工的某些满足,也跟其贡献密不可分。只有满足员工生活、学习、薪水和发展的欲望,他们才会与企业共成长,才会有更多、更快的创新,才会有更多新款产品的出现。作为企业CEO,不单要考虑维持或开创未来的业绩,更应该考虑创新才是长盛不衰的法宝。看看某些前卫的企业,他们用人的管理策略,他们对研发创新提供的保障,他们激励员工的方式,他们对研发的投入。你就会知道,任何创新产品的推出,任何企业管理战略的改变,都和企业的员工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双赢不是只表现在形式上,而是企业真正看重自己的员工,员工有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才会有企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凯捷咨询

Wang Jason

创新唯一所依赖的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如此重要,以致德鲁克将自己的书命名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其实,中国大多数所谓的创新更加接近于“包装”,浮躁的商业社会使得人们的关注点集中于快速赢得市场和消费者。所以,大多数的企业都在迎合消费者,而非“破坏性的创造”。如果将包装等同于创新,那么我们甚至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的国家。但诚如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中所说的:“包装精美的愚蠢看起来像智慧。”

此外,我们仍然需要对中国的创新尺度进行判断:①持续性。诚然,政府以创新为主导的产业规划可以集中优势资源,迅速推动某一行业的发展,但是这种繁荣的持续性值得观察。过去的服装纺织行业就是最好的例证。②市场价值。许多中国企业的创新是对市场的一种迎合,虽说是市场需要的满足。但市场偏好的迅速变化使得企业如同吸食毒品一样不得不以更大的剂量迎合市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企业的创新始终无法缔造一个行业的部分原因。无论是百度、华为,还是尚德、美的,都只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的一种改良,而我们不能将改良等价于创造。③创新原动力。创新应当更多地是对未来需求或者趋势的一种预见,就像100年前斯隆领导的通用汽车和150年前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一样,这种原动力来自对未来需求和趋势的预见。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咨询部总经理梅丛银

非常深刻的解析。

中国B2B创新可以走出国门,类似新能源及电信解决方案,B2C (C2C)有中国本土及海外华人圈足够的市场,国内B2C公司缺少对西方文化和消费习惯的研究,就像中国的管理软件只能在国内销售,一开始就不是为全球销售设计的。商业模式中,很多B2B的企业与B2C隔海相望,商业模式似乎可以相通。

是否存在BCC(business to channel to consumer)这样的将B2B和B2C混合在一起的成功的商业模式?举例来说,目前利用互联网的车联网的许多品牌厂商,尝试与4S店渠道、保险公司和运营商一起为最终的车主提供TSP服务,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出合适的模式。三大运营商在尝试,很多品牌车厂也在尝试,一些B2C也在尝试,但是都未果。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这值得去尝试和冒险探索,之所以未成功,可能是因为本土企业家似乎介于美国创业企业家和日本企业家之间——既保守又冒进导致的结果。上一季的《顶级高管如何才能获得所需要的反馈》讨论了一个普遍问题:管理者的职位越来越高,他们收到关于自己的表现和战略的建设性反馈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和促使自己进步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迷惑不清。作者就此建议顶级高管采取一些特定的方法,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反馈意见。此文激起了读者的热烈讨论。

上海品诚塑胶有限公司

财务负责人刘女士

感谢麦肯锡,这篇文章不仅对于企业的顶级高管,对于一般的管理人员也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既有理论上的指点,又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能提供具体执行方法的文章。扎根群众,真实地了解市场、了解公司、了解客户、了解员工,还要了解自己。要真想做到,并且持续地做,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太原若水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李清俊

似乎每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发展越大,经理与下属的距离就越远,这样的发展并不是健康的,即由原先小企业的团体作战改为大企业的单兵作战,使得作战力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壮大,反而是减弱。这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然而,如何才能获得“兼听”克服“偏信”是每位企业高管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仲量联行

战略顾问何林蔚

这些方法很好,不过还要注意某些高管在采取这类方法时的心态变化和掌握。向下属询问关于自己工作能力等问题不免显得尴尬,高管应掌握此时的心态与角色。更重要的是,如果某些高管想长期采用这样的方式,必定需要在员工关系与高管角色等方面做出意识上的转变。否则,他们很可能采取一次行动后就不了了之了。

请访问《麦肯锡季刊》中文网(china.mckinseyquarterly.com),阅读我们的读者对文章的更多评论,或留言与大家分享您的观点。

您现在可以在iTunes收听和下载“麦肯锡谈中国”播客

麦肯锡的专家就中国时下最热的经济话题展开深入对话。

麦肯锡大中华区总经理梁敦临是这一系列访谈的主持人。

近期访谈:

1.中国国有企业的角色变迁

2.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应当如何应对?

3.女性能否填补中国的人才缺口?

4.中国的城市正为了短期效益而牺牲可持续发展吗?

5.企业应如何制胜中国社交媒体平台?

6.中国零售银行的下一步是什么?

7.中国消费者将保持多少中国特色?

8.中国和日本已进入经济合作的新时代了吗?

9.在中国当一名市长越来越难

10.中国电动汽车何时才能不负盛名?

播客链接:http://itunes.apple.com/podcast/mckinsey-on-china/id409735817

《麦肯锡季刊》(china.mckinseyquarterly.com)网上奉献

中国零售银行业需建立八大转型能力

中国零售银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然而零售银行各细分客群、产品线和地域的增长率在过去和将来都呈现高度不均衡的态势。

广东的下一步?

广东省能够维持一直以来的成长趋势,还是会像密歇根一样,在脱胎换骨转型之前就失去了制造业的基础?

丹尼尔·尤金谈全球能源的未来

全球能源专家普利策奖获得者看东方创新推动需求增长。

关注《麦肯锡季刊》中文微博,我们在http://t.sina.com.cn//mckinseyquarterlycn ,ID是:麦肯锡季刊

同类推荐
  • 高技术企业集群

    高技术企业集群

    本书首先建立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继而综合参考国内外学者相关论述,得出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形成及演化机理;最后探讨了诸如政府治理、信任机制、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品牌化、国际化等高技术企业集群的问题。通过对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第三意大利等世界知名高技术企业集群地的介绍和分析,为我国治理高技术企业集群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 销售沟通术

    销售沟通术

    十年积累,提示成功奥秘;一书在手,成就销售高手。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就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销售人员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按照客户的要求去考虑问题,提供服务,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客户是永远不会将你拒之门外的。
  • 好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好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本书告诉员工如何和企业一起风雨同舟,共同成长,达到双赢的目的。
  • 企业伦理新论

    企业伦理新论

    西方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消费者反欺骗、反污染、反不正当竞争的呼声的高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将伦理道德因素纳入企业活动的范围。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广泛。
  • 世界顶级企业人力资源经典模式

    世界顶级企业人力资源经典模式

    本书展示了目前国际上最成功企业正在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内容将对管理最新趋势的概括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深层实践相结合。
热门推荐
  • 斗天之纵横魔道

    斗天之纵横魔道

    天地初开仅存道,子牙修筑封神台。千难万阻众神录,一朝又遇石头开。猴子翻天又复地,魔法高强震四海。十万天兵无用地,四大天王被打败。西方佛老五指山,降服魔猴去西天。取经归来救万世,人神平安数千年。不知几劫度几难,一场浩劫再次现。自开天辟地,神魔界大乱,姜子牙奉命封神,才得几世之安,又不知几世几劫,妖猴出现,大闹天宫,魔界趁乱崛起,但猴子七窍之心有一窍归佛,最终了道成仙,又不知几世几劫,一场空难穿越异界,开启了凡人赵旭的修仙之路,东方异界仙魔再次大乱,各大仙人佛祖纷纷登场,种种妖魔鬼怪依次亮相,艰难困苦之中,让一个平凡之人亦魔亦仙,最终登得三十七重天......
  • 第一邪狐

    第一邪狐

    柒月本来是一只为复仇而生的小紫狐。“汀雪姐姐,我饿了。”眼前这个卖萌的小吃货是柒月?你特么在逗我?为啥一转眼,本来充满戾气的小紫狐变成了一个吃货和路痴的女子,虽然这个女子挺好看的,可是说好的复仇呢?后来终于知道要复仇了,谁能告诉柒月,洪荒时代的鸿钧道祖以及一干传说已经消失的圣人从哪冒出来的。不是说好只需要复仇?为什么还要打败鸿钧道祖?柒月表示很忧伤。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剑神袁野传

    剑神袁野传

    春秋时期,落魄子弟袁野受人欺凌,他究竟有怎么样的奇遇,一步步的走向剑神之路,左右春秋诸侯争霸!!
  • 寒冷的冬天

    寒冷的冬天

    即使你已经不爱我了,即使你已经忘记我了,即使我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依然会爱着你,我会去找一个天使让它替我来爱你。如果有一天,我爱的人们不在了,我会怎样?他们都是天使,那我也要是天使,会努力活得很快乐,不让自己的眼睛看到悲伤。
  • 问道屠天

    问道屠天

    恩怨情仇的交融,权谋智慧的较量,道法仙术的碰撞,长生不死的传说,道之极限的追求。纵横四海,战九州八荒。笑傲风云,游三千世界。愤世不公,改六道轮回。一枚神密莫测的指环,一柄寂灭万界的屠天之刃,演绎一位天逆少年的传奇人生。
  • 随梦世界

    随梦世界

    性格有点孤僻脑子里全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老是爱自己瞎想琢磨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固然日有所思便夜有所梦就这样到现在我都分不清有些记忆到底是自己梦里的还是自己琢磨想出来的
  • 歌尽桃花风雪夜

    歌尽桃花风雪夜

    重重威逼之下,阮歌尽女扮男装,以一己之力维护父亲的基业。什么?她捡回来的小男仆竟敢嫌弃自己心狠手辣!阮歌尽的马鞭毫不客气的甩到他身上。他恨透了她,却在日日夜夜的相处中忘记了来时的目的。十年后,竹隐坞下,他扬手展扇,让她回归正道,阮歌尽邪邪一笑,”我身处劣势,怎能不攻于心计?““你用过最好的计谋,就是夺走了我的心。”而阮歌尽的身边,站着一人,雪肌玉颜,青衫随风扬起。她挽着那生得比女子还要艳丽几分的男人,冷漠的说,太晚了。世间至苦,得不到,放不下,忘不了。他们如何抉择?
  • 华严经决疑论

    华严经决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十年有你在就不长

    tfboys之十年有你在就不长

    三个女孩跟tfboys从相遇到相识,最后成为恋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