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虽然一生无儿,却并不认命,他在凤城县认了几十个干儿。多子多福是老理,老高认干儿不光是求多福,也是为自己心里找安慰。干儿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叫起爹来,却比亲儿还要亲。
老高认干儿就跟买小鸡一样,看谁都一样,抓过来就认作干儿。老高凤城县里有个新式小学,学生从五六岁到十五六岁都有,老高的干儿都是这里的学生。或者也可以这么说,这里的学生都是老高的干儿。
新式小学叫做凤鸣高等小学堂,因其地处凤鸣塔旁而得名。凤城县里就这么一座塔,据说是明朝所建,七层八角,远远看去倒也壮哉。凤鸣塔周边是县城最繁华处,光是酒店就不下十来个,更不用说县政府也是毗邻此地。所以县城里各色商家店铺多喜欢用凤鸣二字,也是为借其盛名。
凤鸣高等小学堂是光绪三十四年由县城里最有名的四个私塾合并后建起来的。新式学堂在凤城县十来年里独此一家,究其原因,还是县令老朱对此不上心。老朱是科举出身,向来对西洋学法颇有微词。怎奈知府老周要求各县必须推行新式学堂,老朱无奈,只得将县里的几个私塾合并起来,成立个学堂。但是老朱也明令,凤城县只许有此一个新式学堂,各镇不许再设学堂。老朱此举对上面的解释是“名实相副,循序渐进”,虽然知府老周知道老朱的想法,也没有太过深究。
民国改元后,老朱成了县长,学堂也改名叫凤鸣高等小学。但是老朱的县长位子还没有坐热乎,老高就来了,自己也就变成了副县长。老高对新式学校倒是颇为开明,自己的三个女儿都送进了凤鸣高等小学。一方面是自己无儿,把女儿当做儿子养,另一方面也是做个姿态,说明自己是支持新式学校的。
凤鸣高小除了读经之外,还有国文、历史、地理、算术、图画、兵操等课程。凤鸣高小的课程虽多,但学生却很少,五个年级总共才八十多个人。人少倒不是人们不愿意让孩子上小学,而是上小学学费太多,普通人家负担不起。
老高的女儿一个接一个的长起来,自己原本对教育不太上心,现在也因为家庭教育之故而不得不关心了。
小学课堂里的学生少,教员教起来反而更累。来上学的人都是有钱人家的公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在学校里稍稍受气,家里大人就来找事,让上课的教员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