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应付5-4班子临时分工
不到两个小时,于大勇又处理了三件大事,参加两个会,研究公司财务报表,又签发多个上报材料,很有点自信的意思!借着自信,于大勇决定找各位副总聊聊。李欣已经谈过话,没什么问题。现在,只剩老邓和老任。于大勇相信,话是开心钥匙,只要说开,以老邓的精明算计,不会出大格,别看他公开在干部大会上跳出来,实质是对集团安排不满。因为从市场、生产、经历、资历等各个角度来说,特加公司都应该是他接班。有点抱怨也是正常的。这十多年,于大勇时而和老邓站在一起,时而对老邓提出批评,双方经过几次较量,猩猩相惜!再给他点时间,再找他长叹,解决思想问题有十分把握。特别是老邓主管的销售业务,涉及很多事和钱,他不怕出问题别人也怕啊!
目前的关键是老任。这个集团没有法安排的老学究,特别自信,好摆谱,办事讲究资格和程序,有一件事很能说明他的特点。记得还是他刚到特加公司不久,有一次要车,车队很长时也没有派给,随后还有几次要车,派车也是很长时间,惹得老学究很生气,从此专门建个记录本,认真详细记录每次要车时间和出车时间,他竟然通过记录来说明供车服务好与坏。这种做法本身没有错,但是,却一下子触犯了大忌,车队队长老田带队直接闹到老任办公室,官司打到雷德洪,雷德洪当面压制一下老田,还能有什么办法?于是,又让于大勇和稀泥,于大勇做东请了一场客,给足双方面子,消除双方的矛盾,隔阂却也生下,不过老任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学究气十足,在大集体单位怎行?这是一群上山下乡青年、社会混子和小市侩混合体,驾驭他们必须两手抓,恩威并用,程序有时是挡驾牌,有时也得变通!应付这些,于大勇的想法就是:敬而远之。改变不了,又没有时间陷进去当裁判,避免争论,抓大放小是正道。
打个电话,老任接的,要过来,于大勇说,不用,过去看他。毕竟是老大哥嘛。
任一行的办公室大小和于大勇的一样,长方形,18平左右。为什么是这样?谁也说不好,也许当年是为了图个吉利吧!一张单人沙发,一个茶几,一个大书柜。大书柜摆满了各种书籍,显得十分有学问!嘻嘻哈哈一阵后,老任先开口了。
“这一次集团安排有一定道理。不能再让他们为所欲为了。你虽然年轻,老大哥支持你。”于大勇心理有一阵好笑:什么叫“有一定道理”?又摆起老资格了,如果老邓来开会你敢放个屁?想到这心里想笑,表面上还很尊重他。
“哎,我也不愿意干。一点时间不给,政策也不知道,走哪儿算哪儿吧!”于大勇半真半假说着,“班子情况你也很清楚,老雷退了,老邓这又两天没照面!你是老同志,经验丰富,还得多多攘仗老哥哥啊!”
“行,有什么,你尽管说。你我都是集团过来的,老哥毕竟年长几岁,还可以出把力!”
“那就好。集团答应给我们充实力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位,谁来也不一定!现在,你就多分担点。除了原来分工技术质量不变以外,处理遗留问题你也参与一下吧,我们共同把关。****接待有孙主任,也请你多过问一下。销售还得以老邓为主。-----”老任急忙打断:“我搁一下句话,销售最好你自己管,最好不用他!他不是很能耐吗,不是有人给他100万吗,走嘛!”,于大勇笑了笑,不想争论无用的问题。“老邓事是集团安排问题,慢慢解决吧,你听没听传说集团要对其委以重任?”于大勇特意将了老任一军!“狗屁,特加公司做的这么个熊样,谁用他谁瞎眼!”
“不管他。我看,办公室、财务我管,技术质保、保卫和三产还有供应你管,老邓还是管销售和生产,不过我也过问销售和生产,这样分工你看行吗?我主要精力抓改革、要政策,这是我们打翻身仗的基本功!”
“行行。就按你说的办。”任一行也是豪情冲天。
“我看先这样,等集团派来人员到位后我们再明确分工。这几天就劳累了,辛苦你了!
“你放心吧。需要你老哥的地方尽管招呼,我全力支持你。”
从任一行办公室出来,于大勇径直拐到二楼,来到车工主任室,推门一看,大马主任正在开车工计划碰头会。见到于大勇进来,大马主动招呼:于总好!各位,今天碰头会就到这儿,有什么问题,我再找大家,大家先回去工作吧。小马副主任和计划调度员看着于大勇点点头退出办公室。大马主任迎上前和于大勇使劲握握手,一切都在不言中。于大勇知道,大马主任是个了不起的少数民族干部,魁梧的身躯、为人很耿直、也很认真,接管车工车间也有七八年了,一直稳稳当当,从来不用领导操心。身兼车工支部书记,和于大勇往来也有好几年了。于大勇很欣赏,不过,地处东北,岁月蹉跎,少数民族的气氛和特色也莫得差不多了,只是偶尔还有点尥蹶子!
都是党员干部,平素关系也很好,一握手,就什么都有了!
从车工出来,于大勇想还是去看看生产干部。尽管判断生产赵总调度长可能身体不好,不在岗。但是,还是想再去生产部看看。文书把正在和磨工碰接头计划的刘副部长找来,刘副部长倒有点诚惶诚恐了。于大勇突然改变计划,只是了解一下本月生产情况和下月计划编制情况,安慰小刘好好干就退出来了。
回到办公室,于大勇有喜有忧。班子临时分工初步敲定,这有利于近期工作,车工、磨工稳定更是生产基础,但是,生产部负责人工作如何摆布确实很棘手!于大勇想,先拖一拖吧,找机会先和赵总调谈谈,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总之,于大勇很为自己一天来应付本领而沾沾自喜,岂不知,这些应付却是重大失误!不过三天这样的安排就显出弊端,不但没有安抚住老学究,而且使其成为改革的绊脚石,磕磕绊绊直到最后,老任成了对于大勇落井下石的最后一块石头!
应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付不好,问题还得自己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