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最后的慰藉26—10拍卖
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如期在10月初召开,那是于大勇早已到组织部风生水起干的一包子劲,尽管出现党代会的谜团,于大勇还是幻想心道神知,你给自己的热情实干和政治觉悟来影响陆老大。拍卖如愿以偿地被设计成过程戏,那天的情景也是冯伟宝私下告诉于大勇的。会场上来的人更少,只有不到10家单位,整个仪式也只用了10分钟就宣告结束。
为什么?集团解决了最大债权人问题以后,再没有超过10万的债权人了!两家小银行也放弃债权,只要求有破产文书就行,估计内部已经提完坏账损失,在睡前走成本,就么有损失了!参加第二次债权人的十家单位都是派一名代表参会,准确说是听会!都主动申请放弃,只要法院给开出破产证明就满意了。剩余几百家单位早就有准备,债权也不过几万元或者几千元,那几万元都不够差旅费的,谁还纠缠!做个参会人也是为了见证,取得破产免税证明而已。
破产的重头戏就这样匆匆而过。剩下的就是拍卖,这也只是走过程而已,谁会在没有利害冲突情况下,拿3000万巨资买一堆破设备和运机公司土地!那是很难一下子变现的。所以,拍卖会在年底在毫无悬念情况下召开了。
接到拍卖通知后,天本集团和通用公司就紧张忙乎起来,1000万定金是提前交的,按照规定是30%定金。剩余2400万那也得一次**清,破产拍卖是没有赊欠这一说的!不过,这些毕竟不是个小数目。特别是集团特别还害怕别有用心者搅局呢,这一次提前做足工作,反复派人与法院沟通,法院根本不管这些,依法办理是最终答复。
缴纳定金后半个月内,依法组织拍卖会,等陈晓人带着律师和通用公司年总、冯伟宝等来到法庭,只有三批人。交定金的有就是这三家,一家是通用公司,一家是天本集团公司!还有一家是得到债权转移处理后的那家银行,苏轼陪标吧,也交定金,当然,只是看看,也算是捧个场!
拍卖会也是在法院破产听举行,这是三家公司到场后,各自分区坐着,也没有打招呼,指示默默用眼神交流一下,算是确认!到点了,吴法官和书记员进来,书记员喊:起立!吴法官宣布:拍卖会正式开始,请坐。第一项,由书记员公布报名情况和交纳定金情况;第二项,由主审法官宣布破产拍卖规则;第三项,现场调查。陪审法官在现场调查结束后宣布:符合规则,可以拍卖。
吴法官法槌一敲:基础定价3400万,每次加价2万元,拍卖开始。
第一轮报价:天安集团报价3400元,通用公司报价3402元,银行报价3001元。
法官继续三次询问,无人再涨价,法官宣布:通用公司以3402万拍得有关特加公司打包资产。拍卖结束,三天内完成交割。
破产拍**一般拍卖有着特殊的程序和规则。法院认可,别人谁能说什么?!
集团和通用公司联手完成了吃掉特加公司的一场破产大戏。特加公司破产的谜底直到这时候终于才解开。
通用哪里有3400万?通用给集团干活,指令性计划,三年多也不过积攒了1500多万,剩下的1900多万都是集团垫付的债权!也就是通用没有出一分钱,就拿下特加资产,只是用1500万债权加上未来要偿还1900万债务就实现了对特加公司所有资产的掌控!乾坤大挪移完成了!
至于集团内部调账那是纯粹的技术话了。将特加公司抵押给锻造的设备、厂房以及抵押给装备公司、钢球公司等运机资产打包出售,标的额3400万。被通用拍得。整个资产还在集团手中,资金也是集团出的,走账不同而已!
这3400万完全用于解决破产事宜,那么锻造的800万、装备的400万、钢球的200万还有银行的1300万都转移了!或者直接进入破产免税程序,或者进入集团担保程序,实质上破产成本费用何止3400万!据说最终成本达到5000万,这是有事实依据的!
听冯伟宝等人转述这些,于大勇唏嘘不已。特加公司破产确实代价太大。5000多万,在建设两个特加公司也没有问题!谁是赢家呢?集团显然不是!郭志伟、于大勇还有众多特加职工都不是,那些欠款户、外协单位也不是,法院是赢家,中介机构是赢家,但是,最大的赢家是通用公司!空手套白狼,一夜之间增加场地设备,扩大再生产,特别是运机公司土地五年增加两倍,那个收益翻了几番啊?!
有人问于大勇,特加破产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于大勇笑了,破产的最大意义就是实践了伟人的改革开放思想:让一部分人、让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先富起来!改革开放如此,破产更是如此!!!
特加公司破产的谜底终于才解开。集团和通用公司联手完成了吃掉特加公司的一场改革大戏。现在回想起来,于大勇感到陆老大用心之深刻、心思之缜密、令人不寒而栗!
2005年9月,郭董上书集团董事会,提出应该尽早解决特加公司,为什么陆老大不存在呢?因为那是选择的雷德红继任者是邓鹏举!这是一个有着社会背景霸道的领导者,谁给使用这样的人去操作破产?
现在看,在陆老大的的思想深处是早就要将特加公司破产的了,而且破产的资产购买者都是事前设定的---通用公司接手!
这样一想,就完全可以解释很多疑点、解开很多谜团:
第一,2002年为什么在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的情况下,不允许特加公司班子购买!因为特加公司公司班子不听话!
第二,2005年为什么都定下来要换班子,又不换了?还是因为特加班子不听话不是自己的人!
第三,这也可以解释的通2013年,集团安技环保部招聘部长,为什么于大勇排名在第一,却不让动!于大勇的人品个性是特加公司改革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四,2007年五一,陆老大回国后找的第一个人谈话竟然是邓鹏举而不是于大勇?
第五,07年下半年恢复生产是矛盾斗争的结果,也是缓兵之计!
第六,陆老大、年总、雷德红、邓鹏举、石总这些小圈子早就在设计算计特加公司了!
第七,郭志伟的正直、认真和稳重即干扰了小圈子的大计,也无形中帮助小圈子达成某种目的,雷德红邓鹏举平安着陆了,年总是心想事成得遂心愿了,小圈子机关又热进退,却保持完整,名正言顺占山为王了!
第八,通用吃掉特加经过几年的消化,终于稳定了,2005年底,年总退居通用董事长,原来的董事长一直是陆安山,新换一个总经理,开始新的征程,历史开玩笑:新换的总经理也是特加公司当年的技术部长,于大勇的手下,于大勇接手特加公司时,回归集团,现在,重新又回到特加公司被通用兼并后的大通用公司当总经理了,哪儿有搬运机公司在停放了5年后升值的3000多万元资产,这一辈子天本集团是别想甩掉通用公司了!冥冥之中也是天意,正是这个改革变化,暴露了陆老大的深谋远虑和长久的天机!不信,你看,通用公司肯定是陆老大的第二职业和坚强后盾啊!
于大勇好容易悟出这些玄机,禁不住也是热泪滚滚,可惜了1000多名下岗职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