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釜底抽薪18—8磨车解债中的圈套
特加公司18台车,到五一前处理了16台。剩两台有重大争议,暂停处理。特加院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这两台车,于大勇开了几次班子会,价格差异太大,谁也不敢表态。
一台是丰田霸道,四驱带通讯广播,小编号:04号车,磨帐进账抵债50万,十多年没有检车了,现在开价10万,谁也不要!原因一个是耗油大,百公里20多个油,能买汽车,烧不起油!再说,盘锦县小号车,不让给转籍。
卫生所刘所长想留下这个车,用购药款4。7万抵顶,中间差距5万3太大了,于大勇说,等等再说吧,这一拖就是一年。
另一台就是运输队原来的运输吊车,磨帐10万来的,当时就被开走了。去年老田查处了,于大勇还见过那个人,一年了,还没有处理完。车倒是开到公司来过,已经破损严重,小宝当时要求集团来专家进行评估,估值4万!老田说,不值,也没有人要!对方给2万。差异太大,也僵在那儿!
于大勇有一次问冯伟宝,“那台车怎么评估的,4万到底贵不贵?”
冯伟宝说,“集团专家再也不敢评太少了。这个车属于工具车,干私活很不错!对外至少可以卖5万!谁知道老田怎么处理的。”
于大勇也感觉到内幕不简单。问老田,怎么处理好?
老田说,“又等了一年了,重新评估吧?”
于大勇说,“你告诉冯总,两台车都重评。写出报告给陈部长,备案。说明对方出价和我们询价情况。”
老田做了冯伟宝工作,重新找集团评估组三位专家来公司对剩余两台车进行重新评估。而且,为了公平公正,评估组另外两个人、纪委葛科长和财务资产管理员与管理部设备评估员都到场。
他们三个人分别拿出评分表,从出厂时间、出厂价(进账价)到牌照情况、养路费情况及现实车辆状况全面审查打分,然后去三个人的平均分,乘上调整系数,就得出评估值得区间,再根据评估值区间,报批成为产品(物资)评估价格。这种评估方法也可以说是天本集团首创的,有十多张参考表和系数表,别人事看不懂,只有三位评估人员才能领过使用。他么先是把车辆信息全部填写清楚,很细,很规范,应该说这一块三个人都是一样的。然后,分贝填写现状检查表,这一块就开始有差别了,同样的情况,有多种评判等级,如车灯完好、基本好用,有一般以上问题,有两处以上问题,不好用。这五种情况,三个人的判断就会有一定差别,但是,不可能有大的差别,如一个人判定车灯完好,一个人判定不好用!这样两个极端判定是不应该发生的!但是,如果判定有一般问题,和有两处以上问题,这样的判定误差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的!这样最终的结果就会有差别。其他各类问题都是这种判定方法,这也让于大勇好奇一把,想跟专家要票看看,专家说:保密!于大勇只能一笑了之。
这种评估有三大特点,一是当面评估,当场打分、当场封挡,但是,最终结果不公布,好像是透明公开,实质上避免事后做工作;二是依据标准是一样的,但是,标准是个区间值,取大取小有差别;三是系数是按照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化系数,也是一个区间。这样总体评估后不是单一数值,而是区间值。最后的批准权给主管领导,这也是领导对整体评估监督的一种权利吧。但是,这种评估也有弊端,就是如果三个人都被收买,全部以下限打分,估计这样的评估最后结果一定是很低的!
这时候,冯伟宝也详细介绍情况:这两台车都超过10多年了,都属于无牌车(有牌子也不可能给转籍了),欠缴养路费都是好万元,也没有保险,这些加上那个罚款,都可以买辆二手车了。这样的车给一般人多少钱谁都不敢要!
晚上,冯伟宝、老田领着评估组吃了一顿大餐,破吊车评估2。5万,丰田霸道评估5万。基本达到于大勇满意、可以处置的价位。
于大勇也高兴。让冯伟宝赶紧打报告给陈部长。一天后,传来陈部的批语:吊车可以处理!霸道同意给他,但是,必须等他离职再处理,另外,欠3000元也得补交上才行。
于大勇真有点有点苦笑不得,车辆降价十多万,磨帐抵债3000元差距都不行?!
对吊车的处理大家明知道有圈套,谁也不说破,非逼得于大勇签字,好在有给陈部报告,于大勇就算有了挡箭牌。卫生所最是难缠,退休工人为什么意见那么大,就是医疗费报销问题!谁都知道问题在哪儿,就是谁也都不得罪人,于大勇也不说破啊。
刘所长也感觉到哪儿出问题了,问,为什么不同意他开车,于大勇直接把集团指示说了,谁知,不到一个礼拜,陈晓仁把于大勇叫去好顿批评:于总,集团意见你怎么能告诉他呢?他这两天到处找郭董,很被动呢。
于大勇说,“我也没有说集团不让他提车。我说需要办完离职手续后一并处理。财务好一并走账!”
他说,“价格高了。问谁评估的,我说是集团评估组三人集体打分。就这样,他说到集团问问!”
从集团回来,于大勇心里也不好受。特别是卫生所依靠什么这样猖狂?于大勇想找他谈谈,后来一想,这样的人就像困兽一般,时间会解决一切的。
评估磨帐其实都是利益的博弈,用一个形式掩盖另一个形式,其实都是圈套。有时明知是圈套,也得进,为的是解决另一个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