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两位美人的陪同下莲步轻迈,缓缓走进了小亭,柳青芜远远的见着了,居然起身相迎,两人倒是颇为熟络,竟相在亭子脸面互寒暄了起来。她秋水一般的目光像一潭幽幽的泉水,让人看上一眼便会人心思沉浸,如要再看,却仿佛深不见底,她微微一笑,明明煞是好看,给人的感觉却好像吹来了一阵秋风,料峭,微寒,说不出的哀愁与忧思。
“这人是谁?竟如此。。如此.。”
赵康一时间居然找不到词来形容。
“小乙不知那人是谁?那便是这些年才名远播的才女——李易安啊。”
“什么,这女子居然是李清照!!,她怎么在此?”
赵康一时间脑子有点错乱,想不到来北宋没几天,居然遇到了名人,还是后世响当当的北宋婉约派第一的女词人。。她命运坎坷,第一任丈夫本是和她极为恩爱,但是在金军攻城之时却贪生怕死,弃城而逃,尔后重病而死,第二个丈夫欺骗她感情,贪她钱财,成亲之后还实施家暴,她命运凄惨,却从未放弃,她好酒爱赌,被人非议,却文采出众,所做之词,流传后世,无数人交口称赞,她是苏东坡的徒孙,却另辟蹊径,不走师祖的老路,她的词风自成一派,她的故事当是传奇,她的一生充满坎坷,而她,此刻却是妙龄少女,天真无邪,惹人怜爱。
她,便是李清照,李易安!!
赵康觉得此时此刻,自己的身心仿佛不属于自己了一般,曾近无数个日夜,为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而伤心叹惋,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默默心疼,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拍手称赞,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黯然神伤。
此时此刻,赵康甚至有一种想要冲上去和她畅谈三天三夜的冲动。
她?她似乎在对我笑?
赵康心中满是激动,同时又有一点小小的不安,难道是我长得过于英俊?连李清照都对我动心了?恩,这也难怪,李清照此时还是芳华正茂,尚未出嫁,挡不住我惊人的魅力也是应该的。
“方才听闻子修唱了一首苏学士的《江神子》,颇为触动,众人似乎都说赵公子对此词,颇有些见地,既然今日是词会,奴家也想听听赵公子的见解,不知是否唐突。”李清照对着赵康嫣然一笑,轻声询问道。
就在这时候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
“甚公子,不过是一个整日逛窑子的浪子,也值得李娘子询问。”
“此话怎讲,这位兄台何以如此?”
“这泼皮是赵府尹的儿子,平日里吃喝嫖赌,放浪不堪,哪里知道什么诗词歌赋,近日来此,当真是有辱斯文。”
“甚是,不过是个街上的泼皮,整日的就干那些个龌龊勾当。”
“原来是个整日吃喝嫖赌的混混,羞于尔同处与此。”
“怎的今日这词会居然邀个混混前来,有辱斯文。”
王皋的脸上变了,杨定的脸色变了,王子修的脸色,也变了。
赵康的脸上,此时和猪肝一样······欺人太甚!
王皋恶狠狠的瞪了瞪这次的挑事者王勤,这厮方才放过他一马,这时候又开始起哄挑事,让小乙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等这事情过后,定要和他好生分说。
“既然李娘子如此说,小底虽然不才,也不愿拂了李娘子的雅兴,只能献丑了。”
赵康在这时忽然开口打破了僵局,你不是要看我出丑吗?不是贬低我么?老子今天非要出一次风头,让你知道厉害!赵康心中满是怨恨,还好当年看了很多书,词作方面也多少有点涉猎,不至于尴尬的开不了口。
这王勤好生恶毒,李清照邀请,本可推脱了,可是这厮居然在这时候冷嘲热讽,群情激奋,料想肯定自己不会诗词,这时候来出自己的丑,赵康不知道和这家伙有什么仇怨,居然如此刁难!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办法。
清了清嗓子,环视一下众人,人群中众人多是连带讥讽嘲笑之意,也有几人面无表情或者是面带鼓励之色,又看了几人,看到杨定和王皋时,两人眼光之中有些许的担忧之色,但看到赵康看了过来,又转瞬之间变成鼓励,这份真诚使得赵康轻松了许多,忽然多了一些勇气,妈的,这么多行家看着我解词,这不是我前世最想遇到的场景吗,现在有这么个机会反倒是婆婆妈妈的,做个女儿姿态,真是丢人,豁出去了,大不了丢个人,哥们又不是靠脸吃饭的,怕他个甚!!
想清楚了的赵康顿时一改方才的胆怯颓废之态,一挺胸膛,字正腔圆的说了起来,这倒是让底下一些熟识的人有些诧异。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三月,为苏轼由徐州调至湖州途中。
词的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这一番话说出口,却震慑了众人,本来还有些看带着戏谑的表情准备看笑话的人,此刻都是满脸的震惊之色,与赵康相熟的众人更是目瞪口呆,其中就包括王子修等三人。
人常道,作词难,其实这解词,一样不容易。。一段词句,需要用相应的文字进行注解,而且要解的恰到好处才行,这就要考校解词人的才华了,若是没有一定的才学,想好好的解一个词,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弄不好就是一个牛头不对马嘴,反而惹人取笑,是以赵康这番解词,众人都心中暗暗佩服,这可是当真有真才实学,做不得假,这赵小乙怕是真的对苏学士的词有些见底吧!
“小乙方才解的甚妙,我方才拂琴之时却没有了解东坡居士写词的遭遇,误了这意境,只知道一味的愁苦,却没有那一波三折的韵味,反倒是落了下层,还请小乙继续解词。”
柳青芜从亭子里面下来,对着赵康轻轻做了个福,微笑着说道,
她这下突然开口。让众人更是钦佩,此刻再也没有人小瞧了赵康,纷纷要求他继续讲解下去。
赵康向着四周众人举了举手,不敢推辞,又继续解词起来。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学士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
柳青芜轻轻颔首,露出沉思之色。李清照这时也是微微诧异,对赵康又是刮目相看了。
““彭城”即徐州城。“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自家才疏学浅,只能解到如此程度,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如若觉得有何不妥之处,万望赐教。”
赵康恭敬的向着四周的众人见了个礼。
装完逼之后还要谦虚,这才是最高的装逼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