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5300000232

第232章 江东乱(2)

周瑜喃喃江东必乱,是有原因的。

当初孙策平定吴郡,然后剑锋直至交州,这数郡之地,都是当初孙策用短短时间打下来的,站定之后民心初附,因此从真正的政治水平上来说,并不稳固。

尤其是江东的士族,对孙策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若是知道了孙策的死讯,那就有可能完全引爆啊。

“轰轰轰!”直接就能将众人炸个外焦里嫩,毛发竖起,还带着口中冒烟的。

这跟我们的袁耀童鞋是不一样的,袁耀虽然接管了一个大大的淮南,但是淮南已经被他老爹还有战乱折磨的惨绝人寰,几乎没人了,现在虽然人口已经有了欣欣向荣的气象,却都是慕名而来的难民,都是来找活路的。

因此,政治很稳固。

皖城所在庐江,也大致如此。而且,一郡之地,有杨弘与刘晔的妥善处置,自然与江东不能比。

所以,秘不发丧,是周瑜唯一能做的事情。

这样才能巩固江东的统治。

而且,若是此时孙策身死的消息传回大帐的话,恐怕大军军心必当大乱,当务之急,便是快刀斩乱麻,立孙氏为主,然后回军吴郡,将江东叛乱的小火苗,一个个扑灭,再决定下一步计划。

“真的是袁耀嘛。”虽然孙策说是袁耀来刺杀,但是周瑜却隐隐感觉到某些地方不对,刺客会亲口承认自己属于哪方?

这对于刺客这种一般都是豢养的死士来说,完全就是没节操啊,竟然私自泄露老大信息,袁耀虽然惯走险境,但周瑜不相信袁耀所信任的刺客,会如此做。想到这儿周瑜不禁皱眉不已啊。

“莫非是曹营中人?”周瑜暗自揣度道,他们是要去爆曹操的后部,因此最有动力的,自然是曹操麾下,也难怪周瑜会这么想了,犯罪都有一个犯罪动机,袁耀有什么动机嘛,或许有,但是对战事正酣的淮南来说,这动机比之曹操要轻得多。

当然,我们的周瑜童鞋也实在没有想到,还有第三名刺客。周瑜暗自沉思了起来。

“你等围绕此山搜寻一番,看有没有不明身份的人。”虽然没考虑,但周瑜还是下了命令,“无论何人,一论抓起来。”周瑜向着众人吩咐道。

“伯符,先前公瑾说过,必当要为伯符你出谋划策,筹夺天下,但如今伯符出师未捷……”周瑜越说越激动啊,眼泪都出来了。

收敛好了孙策的尸体,周瑜默默下定了决心,默默道,“伯符勿忧,瑜此生必当为孙氏效犬马之劳,老夫人一事,瑜定会尽早完成,将老夫人与程普将军赎回江东,我已经派人前去迎接二公子了,到时候,二公子坐领江东,瑜也必将尽我之力!”

“无论刺客是否是袁耀所派,袁耀、曹操,瑜有朝一日,必当枭其首级,为主公报仇雪恨!”周瑜钢牙怒咬,双目圆瞪,咬牙切齿的从旁边亲卫腰间夺过战刀,呐喊一声,朝着两员刺客而去。

如今这两员刺客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但周瑜依旧怒发冲冠,一刀挥出,登时将其中一个刺客的胸部刺穿,战刀从刺客身上透胸而出,样子极其骇人。

“背后害人,你等欺人太甚!”周瑜犹自不解恨,大喝一声,将战刀从胸口向下,横着向下顺了下去。

只听到“噗嗤”一声在耳边响起,斩马刀将这员刺客的身体径直的劈成了两半,斩马刀依旧未停,周瑜一声怒喝,手中战刀继续向着令一员刺客的面部戳去。

仅仅片刻,周瑜便收了手,此时两员刺客的身体已经不忍直视了,一个从胸口到胯下,完全被竖着劈开了,另一个的面部,则是被斩马刀紧紧地钉在了地面上,可见我们周瑜童鞋的怒气之盛啊

周瑜心中悲痛,虽然咆哮不已,但知道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如今重要的不是报仇,而是如何守住江东的根基,更何况,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仇敌,周瑜不清楚,周瑜甚至感觉,逝去的孙伯符也不清楚。

诸人看到发疯一般的周瑜,大气也不敢出一声了,只有风沙吹着草地的沙沙声响彻在人们的耳畔。

…………

数日一晃即逝。

孙权被周瑜唤回,还以为是兄长有什么事情要吩咐,于是快马加鞭,即便在江夏战事急迫的情况之下,依旧赶了回来。

但是周瑜说的第一句话,就将我们的孙权童鞋雷的是个外焦里嫩啊。

“什……什么?”孙权有些惶恐的问道,“兄长……死了?”

周瑜将事情的经过告知孙权,然后以都督身份,请求孙权立即回到吴郡,召集文武大臣议事,领江东,定江东事。

孙权的眼睛眨啊眨,一时间根本都没听明白,孙权不敢相信啊,自己的兄长竟然挂了?还是挂在两个小贼手上?兄长的武艺,孙权自然是清楚的,现在周瑜一番话说下来,孙权只有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

当孙权见到孙策的尸首的时候,他终于受不了心中的悲痛了,俗话说长兄如父,孙权自然是知道孙策对他的恩情的,虽然孙策之前尽量让他很少接触兵权,他也在暗地之中培养自己的党羽,但这一切,都是在兄弟二人表面上的平静之下暗箱操作的。

孙权一直认为,或许兄长不让他动兵权,是因为害怕兄弟相争,但此刻,这一切,孙权心中的疙瘩,完全烟消云散了。

孙策是个好兄长,是个好家人,也是个好朋友,唯独不是一个好主公。

长兄如父。

孙策毕竟是他的亲生兄长,孙权哭的很痛心。

片刻之后,孙权昏厥了过去,躺了两个时辰之后,孙权睁开了眼睛,默默盯着面前的周瑜,孙权吐出了一句话来。

“公瑾兄长,凶手是谁?”

“主公说是淮南袁耀,”周瑜苦涩的咧了咧嘴唇,对着这个年岁不大的小主公道,“但瑜认为,或许并非淮南所为。”

“哦?那公瑾兄,你的意思是?”孙权听到周瑜的话,果然感兴趣了,对着周瑜继续询问了起来。

“瑜认为,刺客乃是曹营中人。”周瑜对着这个年龄不大的小主公侃侃而谈,然后劝谏道,“如今主公身死,江东必然大乱,还望公子能早日回拨吴郡,领江东事,告知文武,安定军心,顺便将不服气的士族杀鸡儆猴。”

周瑜所言都是些真理,现在这个还没领事的孙权自然不会拒绝周瑜的好意,兄长被杀,一切都陷入困顿之中,如今的江东,需要进行一次大的整治,大的治理,将不服从自己统治的人整治出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这个道理的。

虽然孙策没有留下文武辅助大臣,但周瑜,张昭等人的本领,孙权自然是看得到的。

听到周瑜如此谆谆的言语,孙权点了点头,应声道,“公瑾兄你说的对,我自然听从你的安排,但……”

孙权冷言道,“荆州黄祖,淮南袁耀,许都曹操皆是我江东劲敌,与我不共戴天,有朝一日,还需要仰仗公瑾之谋,将这三者扫去!”

孙权也豪放了起来,咬牙切齿道。

“不知道这是不是孙氏的通病,一个个都如此豪放。”周瑜闻言,坚定的点了点头,“二公子勿忧,瑜与一众文武,必当效全力。”

思考了一番,周瑜继续道,“二公子,开疆扩土之能,你不如主公。但招贤纳士,固守江东之责,主公不如你。”

周瑜清咳两声,也不管这话会不会触怒孙权,继续道,“还望二公子领江东事之后,切莫因为仇恨,而拖疲江东,若江龙内乱不除,江东危矣。”

孙权眯上了眼睛,久久未语,然后很开明的点了点头。

……

吴郡之人尽皆披上了缟素,密密麻麻的江东兵马全都在骤然之间得知了主公已然逝去的消息,而主公的二弟,已经成功上位,成为了江东的主公。

内有张昭,外有周瑜,一众文武毫无异意。在孙权回到吴郡之后,一直以来秘不发丧的周瑜一反常态,大张旗鼓为江东主孙策办理丧事。

不出周瑜等人所料的事情是,孙策的死,的确令江东乱了起来,先是江东番界有人倒戈,继而当初王朗、许贡等人潜伏门客也全都冒出了头来,更可怕的是,竟然还有强大的士族揭竿而起。

当然,这对在城外就驻扎了五万大军的江东来说,实在就是像拍死一个蚊子一样简单。

没有城头骂战,没有大军对垒,也没有挑衅摩擦,自从江东主公换了之后,反叛的人一拨接着一拨,被周瑜率大军强烈碾压,甚至灭了江东的一个士族。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雷霆手段果然更狠,众人都不得不拍手称赞了,战争既然无法调和,孙权在周瑜计划之下,开始了杀鸡儆猴的残忍屠戮。

一时间,江东之内人心惶惶,但孙权也很快就在江东站稳了脚跟,见识了新主公孙权的手段之后,很多人还是没节操的宣布了服从。

然后,越来越多人都把节操扔了……

鏖战城池攻防是很艰苦的,孙权感觉到现在在主公的位置之上更是艰苦,但是孙权痛并快乐着啊。

当主公的感觉,还是很爽的。

一众文武调和之下,江东情况趋于稳定,已经不担心再有什么反叛的事情产生了,那些士族,自然有人瞩目,周瑜很放心啊。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坐领江东的消息很快便传向了各地,在个诸侯之间引起了一场渲染大波。

延津,曹操与郭嘉对案而坐,各拎着一坛酒,相视而笑,笑的很认真,曹操对着郭嘉敬起了酒来,“奉孝此计,果然甚妙啊。”

郭嘉谦虚的摇了摇头,“主公过誉了。”

汝南,袁耀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半天没缓过神来,虽然袁耀收了娄江,将娄江的得意弟子一个人送往了江东,但是袁耀没想到,孙策真的挂了。

袁耀不禁叹一声,这就是命啊。

而远在淮南的一间富丽堂皇的房屋之内,步练师娇嗔一般的跺了跺脚,自言自语了起来,“当初没能嫁给你,此生便再无可能了。”

然后步练师响起淮南陛下袁耀迎娶的两位皇妃,就不由得一阵气结。为什么陛下迎娶两位皇妃,却连寒暄都不和自己寒暄一番?

“难道我就这么丑嘛。”步练师生气的跺了跺脚,然后看了外面一眼,似乎下定了决心,目光幽怨道,“陛下,总有一天,我步练师要和乔家姐妹两个一般,嫁给你!”

同类推荐
  • 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

    一篇小说,凡人经历,故人情怀,皆是血泪,何人懂?高山流水天涯,知音两相觅,苦恨伯牙子期,魂兮归来,终!
  • 西藏解放

    西藏解放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三国卡牌

    三国卡牌

    吕布:“以多欺少,怎算好汉!”周琛:“打的就是你,我们本来就不是好汉,就欺负你了,怎么着吧!大家一起上,抢了他的赤兔马,我们就发财了!”关羽:“插标卖首之徒,不足为虑!”周琛:“你妹的,敢说我插标卖首,老子坑死你!吴用,先定个计划,曹操不打了,先干关羽!”张飞:“燕人张翼德在此,何人敢与我一战!”周琛:“罗成,裴元庆,林冲,给我上!一起揍死这个卖肉的!”
  • 历史故事中的生存游戏

    历史故事中的生存游戏

    本书通过剖析近代欧洲宫廷政治和江湖骗术,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权势与名利争斗,阐明只有深谙人性丛林的进退规则,洞悉他人的心灵弱点,才能够进退自如,将胜券牢牢握于掌中。
  •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很强盛的国家之一,与罗马并称两大帝国。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当时的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外族这样称呼自己,这个“汉”字,chaoyue了一个王朝,获得了持久的影响力。民族叫“汉族”,人叫“汉人”,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文化上的认同。
热门推荐
  • 聊斋异版之红莲

    聊斋异版之红莲

    听说那个宅院曾经的主人是一富商,却在二十年前,全家几户人口连带家丁全在一夜之间失踪。在地的知县府还派了大批的捕头进那个宅院里进行搜索查证,离谱的是那些捕头却一个都没出来过,有人不信邪,非要进去探究,最终还是一个结果。
  • 近黄昏之右手的幸福

    近黄昏之右手的幸福

    她(凌思祺)一直坚信在这充满利益的社会没有真心的,于是她一直锁着自己的心直到遇见他他不是一个很帅的男生也没有一个有钱的家庭却让她......他(陈夕)苦苦纠缠着一个自己也不太记得的曾经因此在他心底他一直认为他不会爱上任何人似乎注定他们那场相遇,她苦苦守候他,即使背负满身的伤痛,也在所不惜。他(刘轶轩)默默地为她付出却从不求回报哪怕是帮她做出违背自己原则的事也愿意只要她开心他就奉为圣旨他(皇甫君优)从见到她那一刹那就觉得自己离不开她,好像前世注定了,他的眼神再也离不开她了她一个不是很美也不是很聪明的女子为何会牵扯着三个男子的感情最终她的情又归何处而那满身的伤痛又是否会愈合
  • 青衣莲

    青衣莲

    带着无奈以及仇恨踏上冒险之路,一路上有良师益友相陪,让得幼苗茁壮成长
  • 漠漠青寒

    漠漠青寒

    你爱她,却不信她。你是第一个把她带出她的世界的人,可你却也是伤她最深的人。有没有一种爱,即使放弃所有,你也想拥有?有没有一个人,即使背弃一切,你也想与之偕老?你的出现,颠覆了我原有的世界,而我,甘之如饴。
  • 错惹极道女

    错惹极道女

    这个世界,不是只是男人的天下了。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不论是在商场,情场,还是工作……女人照样可以顶起一片天。而也正因为如此,现代的女流,比起只会遵守三从四德远古之人要活的更是精彩百倍。当然,偶尔也会累一点……所以,夜吧……专门排遣现代都市女郎寂寞的极夜场所便油然而生。不过别误会,男人们的夜总会那是用来花天酒地的。而夜吧,全然只为女士开放。清一色工作人员全是美男。可聊天,可带出场。可陪着客人娱乐……当然,前提是不卖身。不过,若是两厢情愿那就另当别论。夜吧之内,“五翼”为顶梁台柱。翼然,翼声,翼云,翼承,翼霖。五个男人,五种不同的类型,让若干女人疯狂,迷醉。
  • 乞丐与妃子

    乞丐与妃子

    疯子佳节不做乐,乞丐烂桥独奏歌。不问天宫红颜在,诀别一曲谁来合。
  • 萌妻求宠:傲娇王爷欠调教

    萌妻求宠:傲娇王爷欠调教

    第一次见她,年纪和身材都小小的她偷穿着他的衣服,不伦不类的样子甚是好笑,时隔三年,第二次见她,已经出落得楚楚动人的她依旧偷穿着他的衣服。一向杀伐决断的他第一次动了侧隐之心,突然发现她竟然看懂母亲当初写的字,“你若想活着离开,就把这些本子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地给我译出来”呃,本子上的字是现代简体字,她当然看得懂,“除非你娶我为妻,不然我不译”“我心里已有妻子人选”......后来,他才知道,他心里的人是谁,“主子,听说常姑娘回到京州要与六皇子定亲”嘭的一声桌子就散架了,“我的女人也敢动?”
  • 海上的纸鸢

    海上的纸鸢

    我和他的那一段缘起缘灭始于一只风筝,后来他在茫茫人海里找寻到了我,而我却已然忘却那段岁月。那个时候,他是还未博士毕业的网游公司BOSS纪少;而我还只是一个和他在同一城市里呼吸同一空气的金融系无名学生。在青葱岁月里,喜欢一个人和爱上一个人有时候就是容易傻傻分不清,幸好,趁我们还是最好年华时,我终于认定了你——纪容。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 半夏的守候

    半夏的守候

    一篇很普通的文,作者大开脑洞的结果。不用抱着太认真的心态去看,不然你会感到膝盖中了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