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明帝国,有些这样一个说法:文如旬乔治天下,武若洪荒开疆土!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智慧像旬老夫子一样便可以治理国家,武学像洪大元帅一般便可以开疆辟土。
事实也是如此,光明帝国在旬老夫子为相、洪大元帅治军期间可谓是一派生机,百废俱兴!隐隐有统一天下的趋势,无奈天公作美不爱美,新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裁掉两朝元老旬乔,甚至贬职战功赫赫的洪荒老元帅到北荒。
无奈之下,旬老夫子只得回乡办教育,开办了灵山书院。
在他曾经的盛名之下,前来学习的人可谓是走了波又来一波。
跟随荀老夫子学习文治的弟子,虽然不及当代武学大家洪荒大师门下的上万之数,但千八百人还是有的。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荀老夫子将这些弟子按知识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班级。
起初,他看君临颇为聪颖,便没有随便给他分班,以待后查。谁知,君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荀乔对他进行了一次摸底考察,看看到底将他分到哪个等级。
然而,君临本身见到旬乔的机会就不多,又怎么能有机会跟他学习?没有机会学习,又怎么能学到东西?
结果到旬老夫子考查时,出来的成绩可想而知,简直糟糕透顶。尽管君临观点见解独到,逻辑分析到位,始终因为年纪尚小,有些事情未曾经历目睹,不能说中要点,所以荀老夫子便将君临分到平常班级。
至此,君临以为旬老夫子是因为他年纪过小,而不把他当一回事,忽略他的存在,于是便没有心思学习,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捉弄他人。
他这样做目的很简单,就是吸引老夫子的注意,无奈老夫子根本不来平常班级上课。
经过母亲的提点,他似乎懂了,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于是,君临再次回到学堂,他并没有打架闹事,而是认真听课。虽然授课的是旬老夫子门下出色弟子,但是,君临依旧觉得他们并没有多少知识可以传授给他,是以很多时候君临都在自学。
君临虽然认真听课,但是他不会就这么算了,他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荀老夫子发现他智慧的机会、一个可以真正吸引老夫子注意成为他关门弟子的机会。
这一天,机会来了,荀老夫子开大课,也就是所有的弟子聚集一堂,聆听教诲。
整个广场上,黑压压地坐满了人,阳光在头顶明媚着。
为了让荀老夫子的话传遍广场的每个角落,学生们早提前把树上的知了捉了个干净,屋檐上的鸟窝也给捅了,偌大的广场,像一台被按过静音键的万丈彩电,阒然无声。
荀老夫子清清喉咙,登台开讲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话音甫落,一人矮小身体站起,朗声接道:“天下大势,分久难合,合久难分”
荀老夫子循声望去,哦,原来是那个年纪幼小,却思想独到,观点新颖,但是最近常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的小孩君临啊。
荀老夫子继而又道:“时势造英雄。”
君临道:“英雄造时势。”
旬老夫子道:“兵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民者,能够载舟,亦能覆舟。”
君临道:“兵者,意出其中,备攻其意;民者,舟下之水,水难覆舟。”
遇上这么位抬杠的,不管是谁,肯定不爽,课是没法上了,荀老夫子冷哼一声,欲拂袖而去。
君临则浑身上下被一种复仇的快感包围,他克制住不让自己仰天狂笑。他挑衅地看着身边的同学,为自己敢于顶撞感到高兴。
他正准备接受老夫子一顿颇有文采的大骂。
荀乔不愧做过宰相的人,肚子里不但能撑船,还能被君临当庭顶撞之后,没有大发雷霆,气很快就消了。在君临身上,他看到了其他学生所不具备的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他深知,只会人云亦云的人,注定一辈子没有出息。他注视着君临,对众人问道:“天下,是一人之天下,还是天下人之天下?”
这个问题抛出,所有弟子不再去管君临方才的顶撞,而是在思考老夫子提出的问题?
天下,是一人的天下,还是天下人的天下?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现在乃是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天下,其实是一个人的天下,但是没有天下人,何来天下?所以这个问题相当的不好回答。
于是乎,一时间,无人能答。
旬乔见状,不由叹气,这都是自己的学生,平时高谈阔论,说天论地,怎么现在这个问题却答不出来?老夫子于是微怒道:“把我交给你们的都还给我了吗?”
旬乔这句话充满无奈,心道:“似乎想要靠眼前这些人来完成自己的梦想有些难啊!”
这时君临再次起身,大声道:“因为夫子并没有交给我我所不能还给你的东西”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反应慢的都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夫子却是眼前一亮,心中感叹:此子绝非池中物!
旬老夫子于是把课下了,单独留下沈笑
两人一老一少,在和平而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了一番长谈。
旬乔问:“那你认为何为师者?”
君临答:“为师者,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所谓传道乃是传授智慧,授业乃是传授知识,解惑乃是解答学生的疑惑。今日之师者,多能做到授业解惑,却少有人能做到传道!”
君临一言说出,旬乔顿时震惊,不再当他是一个七岁半的孩子。旬乔大感欣慰,觉得自己衣钵有了传人!
荀乔大悦,当即拍板将君临升入了最好的班级。所谓一逢风雨便化龙,君临在荀乔的悉心教导下,学业大进,才华尽显,很快就有了灵山书院第一才子的名声。其文章、经术、谋略、辩论,在灵山书院已是无人能及。
荀乔时常叹道:日后能继承我衣钵的,当为君临也。
话休絮烦,光阴似箭,一晃七年过去。君临也长成一十四岁的翩翩少年,其貌甚是俊秀,眼睛充满一种锐利之色,其才华震慑兰陵,不知不觉,名声传到了五阳郡去。
五阳郡乃是光明帝国七十九郡之一,繁华无比,自然不是兰陵这种穷乡僻壤所能比拟的。其人才也是相当的多,不少人闻君临神童之名,皆慕名而来,但是,在与君临进行一番较量之后,皆悻悻而归,都自觉才识比之君临实在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