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漆黑一片的山洞里,我们四个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那是一组神秘的壁画。
壁画在强烈的光束下变得越来越清晰,虽然它不是彩色的,但是我们能清楚地看清楚上面画的内容。
面对我们最右边的是一副祭祀图。好多人跪倒在地上,垂首膜拜。这些人穿着古代那种宽大的袍子,可以从这上面辨别出他们都是中原人。人比较多,但每一个脸上都写满了虔诚。好像面前这个膜拜的对象能带给他们巨大的福禄。
被膜拜者不是什么神佛,也不是什么圣人或皇帝的雕像,却是一只站在一块石头上的三足鸟。这好像是他们的精神图腾。就像我们汉民族崇拜龙一样。但不知为何,这只鸟的样子看起来非常凶恶。尤其是鸟的眼睛,即使是壁画上也能看出它的猛恶。
我们膜拜的龙外表的样子也是凶猛的。不过这龙更多的是一种威严和肃穆,不像西方世界的龙那样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邪恶。
我感叹道:“这些人看来是逃到这里的徐国人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精神图腾竟然是这样一种鸟。这只鸟看起来好吓人啊,不知道是什么怪物?”
胖子在旁边笑道:“虽然胖爷我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我也知道这种图腾吗,都是自己臆造出来的。这些人就会自己吓唬自己。”
苏溪在旁边盯着这幅画半天接口道:“他们不是在拜上面那只鸟,拜的是下面的那块石头。”她的话让我们一惊。我仔细看去,果然图画中那些人的眼神,确实都注视着下面的石头。我本来以为这些人是不敢对视上面的那只怪鸟,所以才垂眉低目。但经苏溪的提醒后才发现他们竟然真的是在膜拜下面的那块石头。
我却看越像,也越来越感到奇怪,这些人为什会拜石头呢?难道这种石头就是我们所找的原石?
虽然石壁上是一种灰白色的壁画,但是他们膜拜的这种石头却似是透明的。而M公司给给我们的资料上说我们要找的这种原石是一种红色的玉石。从这壁画上看,也不太像啊。
我问申诚道:“你听说过这附近人有膜拜石头的吗?”申诚向来做事谨慎,这里山村的风土人情他肯定在来的路上打听过。只见他捋了捋自己那两撇小胡子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道:“这山里的老乡们都比较朴实,有拜太上老君和和观音菩萨的,没听说还有拜石头的。”
我心道:“这些可是隐居在此处的徐国人的秘密活动。并且已经经过了几千年了。而这些外面生活的人们跟他们的生活距离太遥远,知道的可能性不大。”
胖子在旁边插言道:“明明就是在拜鸟,说什么拜石头。小林子就爱听着大姑娘胡说?不过这些人也挺有意思,竟然拜这种傻鸟。”说完他嘿嘿地笑了起来。苏溪瞪了胖子一眼。胖子显得很不服气,也把眼一瞪道:“我说的不对吗?他们明明就是在拜这怪鸟。”
我知道胖子和苏溪不对付。她说东,他偏说西。两个人好似是前世的冤家,不知道怎么聚到这里来了。我赶快岔开话题,对他俩道:“管他们拜什么呢?与我们也没有关系。看看下面的壁画画的是什么。”
只见下面的画面是一副农耕图。因为好多人手里拿着锄头、篮筐,有的竟然还拿着木桶。我道:“这些人是在耕种啊。就是不知道是种的是小麦还是水稻。江南盛产水稻,这些人应该种的是稻子吧?”说着,我仔细地寻找,果然在这些农夫般模样的人的前方发现了几颗禾苗。不过这些像是禾苗的东西竟有些像是野花。中国人的绘画本来写意的成分非常大,古人这么画也不足为奇。
苏溪走上前抚摸着这些壁画道:“这不是农耕,是在采集一种植物。”我见旁边的胖子又要反驳她,赶忙拦住胖子道:“何以见得?”苏溪抚摸着这幅壁画的周围道:“你看看这些人所处的环境明明就是在山的山洞中。哪有在山洞中种作物的?”
我往她手指的地方看去。果然,这些人好似是处在山洞中。如此来说,他们确实是在采集一种植物。旁边的胖子看了竟然也点了点头,自己嘟囔了一句:“这些人真******奇怪!难道是在采集一种草药?”
我想想胖子的话未尝没有可能。这些人也会生病,当然需要药物。不过,从他们这许多人劳师动众来来看,这种被采集的草药看来是相当重要的了。
第三幅图竟然是一副战争图。我们从黑色的壁画中仍然能够感到那种扑面而来的萧杀,生死相搏的惨烈。一部分敌人从外面杀来,另一部分持械反抗。防守的人明显比进攻的人少很多,他们且退且守,退向了山的腹地。但他们却没有放弃,仍在坚持着抵抗着。可以看到倒在山间的大片的尸骨和散落一地的兵器……
但战争的最后结局在这幅壁画中却没有显示出来。
第四幅图是一副巨大的皇宫庆乐图。巍峨的宫殿和如仙女般的侍女表现出一种祥和的气氛。如果和前面那副图画连起来看的话,说明前面这场战争防守的一方应该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在巍峨的宫殿中有两个人缓步踏来,旁边的人都陈列左右。这两个人应该就这里的国王和王妃了。因为是黑色雕刻,看不出这两个人的清晰面貌。但可以隐约感觉出这两个人身上那种高华的气概。
“这个国王说不定就是徐偃王?”我道。
胖子横了我一眼道:“你怎么知道这就是徐偃王?上面刻着名字了?”我微微一笑,没有理他。胖子找茬的毛病看来由苏溪迁带我身上了。
关于徐偃王还有这里的大徐国,我们是做过功课的。这是苏溪告诉我们的。
徐国本是周王朝联邦中的一个小国,但是到了徐偃王作徐国国主的时候,徐国这个小国的国力却空前强大起来。《后汉书》上说,徐偃王时的徐国地方五百里,向它朝贡的有三十六国。并且徐偃王僭“伯”位,称“王”位,并联合九夷罚周。周穆王被迫承认他为东方霸主。
但后来周穆王命造父联合楚文王共同进攻徐国,不过徐偃王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并没和周楚交战,而是选择了逃走。据很多资料上记载徐偃王逃到了彭城山东,有的说难逃到了江浙一带,也就是我们寻到的荆山。
我道:“如果这是徐偃王的军队的话。那这些来攻的军队应该就是周穆王和楚王的联合军了。想不道的是周穆王还是不能放过他。竟还是派兵打到了这里。但从这壁画上看来好似还是徐国的军队最后打赢了这场战争。”
苏溪反驳我道:“你怎么知道抵抗的一方就是徐偃王的部队。说不定杀进来的才是徐偃王的部队呢。再说史书上那些东西假的不少。孔子都讲写史书的时候用什么春秋笔法。说不定徐偃王来此也不是为了避战,而是为了某种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