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把《石头记》借出来后,一直在寻找打开的时机。在校园里肯定不行,她害怕自己的秘密被人发现,家里呢,也不行。想来想去,她想到了一个极好的去处,就是镇后面的大山上!
虽然远了点,山路也不好走,但那里人少僻静,如果真的再有什么异常的事情发生,也不会有任何人看到的。
于是到了周六的下午,小玉只跟母亲说了一句:“我去同学家玩了”,就提着早已准备好的书袋,里面装了备用的纸巾(从许嘉琪第一次来潮后,她就时时准备着纸巾,害怕初潮突然来袭时慌乱出丑),穿了运动鞋走出了家门。
林母对于自己的这一个女儿,也是无计可施,生了她之后,就再也没有怀上。所以,林母对小玉的感情复杂得很。有时候想儿子想得不行了会在心里咬牙切齿恨着她,有时候又想到就这一个孩子,又觉得肉割似的从心里面疼她。但不管林母内心怎么想,表现出来却一直是淡淡的。因为,因为——林小玉从来都没有认真听她说过话!
小玉飘然而去,林母话到嘴边,也只能当吐沫咕噜咕噜咽回去。她想问的问题很多:去哪个同学家?远不远?啥时候回来?等等。还想顺嘴嘀咕两句,诸如:一个女孩子家疯跑个啥?!也不在家帮我干点活?白养你了?……可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话到林母这儿没了用武之地,小玉好像只是借了她的肚子投个胎,跟她一点都不亲。说不孝吧也有点冤枉了小玉,她大体也算乖巧省心,但就是怎么说呢?小玉从来没有在她面前表现出作为女儿应有的撒娇亲昵之态。林母的粗犷彪悍也没有影响到小玉的一丝一毫!
邻居们都说,林家以后是要享小玉的福气的!小玉可是山鸡群里的小凤凰。林父林母都当笑话听听罢了。有时候还难免听出些许讽刺之意,但也无可奈何。谁叫自己的女儿那么古怪呢!也只能以“一切都是个人的造化”这句古话来安慰自己了。
林母站在门口,看着小玉的背影转了弯,走到大路再也看不见了,才折转身子,回院子里继续择起花生来。
小玉很快就来到了山脚下。有两条道路可爬上山顶,一条是盘山大路,一条是羊肠小道,大路人多好走,小路僻静难行。小玉选了平时绝不会选的小路。
小路果然难走,又太过寂静,山风飒飒,鸟鸣幽幽,小玉不免心生胆怯,只得使劲咳了一声,算是给自己壮胆了吧。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小玉来到半山腰处的一块大石板旁边,她是实在走不动了。毕竟不是惯于走山路的放牛娃,这会子路程,已经够让她腿软脚疼的了。
她靠在石头旁,举目四望,山树郁郁葱葱逶迤到山顶,灰白的石头点点斑斑隐隐可见。除了山风和鸟鸣,万籁俱寂。她把书袋放在大石板上,自己也努劲儿爬了上去。
从书袋里小心翼翼拿出书来,翻开封面,小玉并不急于细读书里的文字,先是一页页慢慢翻着,手指感受着那古旧纸张所具有的感触,有一点点糙糙的,又有些软,像是一个刚找到亲人满腹委屈的孩子,眼里饱含着泪水。颜色已然发黄,衬得那古字更加神秘难解。小玉很惊讶这书是怎么保存下来的?而且竟然有缘被自己见到?
她往后翻去,在最后一页的最下角,隐约有几个不一样的小字,细细看去,写的是——此书保存甚为艰辛,恐此书之灵气迟迟不得其所,故心悲之切之。如遇有缘之人,必得大机缘。切切。——护书人空空道人
小玉反复思索这几句话,迟迟不得要领。
“此书保存甚为艰辛”,那这书自然是有些历史了,而且是具有保存的价值的,要不也不会辛辛苦苦去保存的。而“此书之灵气迟迟不得其所”又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灵气”是个什么东东呢?而“如遇有缘之人,必得大机缘”,到底怎么才算有缘之人,自己算是吗?
小玉想得出神,一时倒有些恍惚起来。
山风乍起,书页被吹得飒飒作响,好似一个哭泣的婴孩,林小玉这才突然缓过神儿来,用手护住古书,背风盘腿而坐。
上次读到一僧一道携了那玉飘然而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玉心里想着,却不料那古书似已懂得小玉的心思,竟自动翻页,须臾之间,小玉和古书已经通过光柱发生联结,在小玉眼前,又如按下了电影播放键一般,各种景象全屏呈现。
只见一座极大的府邸里,隐约有哭声传出,紧接着就是一声惊叹:“公子哥嘴里含着玉呢!”接生婆婆的声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颤巍巍的老太太急步上前,只见自己的孙子生得脸似桃瓣,睛若秋波,两唇之间果然衔着一块美玉。
待拿下细看,那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正面篆文: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篆文: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那老太太便将其当宝物似的着人拿去用彩绦穿了系挂于那婴孩脖颈之上。老太太用了慈爱的眼光看着那孩子,嘴里不住地叫着:“宝玉,宝玉”,而睡在床上挣扎起身的产妇也微微笑着,点头称是。
正在林小玉出神凝望之时,画外音却在耳边响了起来:“莫说世事太离奇,此物本是一顽石。神瑛侍者偶心动,携尔游历凡尘事。”听到“神瑛侍者”,林小玉心里莫名一恸。肝腑如山崩地裂般轰然作痛。也不及细看下文,身子一偏,就此昏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