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到这云须酥就要说起这个时代的点心。镇上有家很有名的点心铺子叫点心堂,据说在大唐很多地方开了铺子,生意着实很好,看着每天一大早就有人开始排队就知道。这点心堂的点心也是很多,还时不时的出些些新品种。自从搬到镇子上住娘亲便到这家铺子定了点心,一来是为待客,因为爹爹常有客人上门,二来家里孩子多以前没条件,吃个零嘴都是问题,现在有条件了自然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点。于是每天都有点心堂的小二送上几包点心,安然将点心堂的点心吃了个遍,尽管很好吃,可久了也腻味了,便开始琢磨着现在没有的点心。偶然间便想起那龙须酥,这龙须酥色泽乳白、细丝万缕、层次清晰、营养丰富、口感酥松绵甜、香酥可口、入口即化,按现代的说法已流传民间二千年,一直为皇帝御用点心,直至雍正年间,龙须酥才名声大震。相传,一日雍正皇帝设满汉全席,宴请文武百官。当御厨现场制作该酥时,雍正皇帝见其手法娴熟,似游龙舞凤,手中糖丝雪白、纤细,如祥龙之须,遂龙颜大悦,赏赐众嫔妃臣子,并特封此糖为“龙须酥”。
安然想起那美味的口感,说是在外面听到一个老婆婆说的,很好吃。这借口已经用的很自然了,反正在外面听些新奇的回来也是常有的事。
当下便粘着王大娘做了起来。不过给改了个名字叫云须酥!笑话这龙可不是顺便个人就能用的,搞不好可是诛九族的大罪!王大娘的手艺还真是没的说,做出来的样子不仅好看而且好吃的不得了。家人都爱吃,就连爹爹上门做客的友人都赞不绝口,有好些回去还带了一油子包回去!
刚过晌午一刻,浮团子便弄好了。煮、煎、蒸、炸每种都弄了些,各个圆滚可爱的不得了。馅料不在单一,浮团子变得好吃不少。就连一向不喜欢浮团子的安然和苑子錦都各吃了两小碗,更不说家里其他人了!
晚餐自又是一番丰盛。吃过饭便可以出门看花灯,猜灯谜了。灯节便是以灯为主。看着一眼望去琳琅满目的各色花灯,各种形状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安然被大哥抱在怀里,,有大哥护着倒是未被拥挤的人群挤到。
“四姐快看!有兔兔!“顺着小弟子錦兴奋的声音,安然看到不远处一个位置稍高的摊位上挂着一对灯笼兔子,那栩栩如生,洁白如雪,甚是惹人喜爱!再看那摊位前也是人群拥挤
偏头给了被爹爹抱在怀里的小弟一个眼神,这双胞胎的就是不一样,那心有灵犀真是没的说。于是两道童音撒娇的声音便同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