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棺
王小莺悲喜之中,看见了女儿,正想飞身过来与女儿相见,以解胸中的牵挂,不料,激动之中,忘记了杉木棺材上有符篆,以此,鬼气引发了符篆的金光玄法,被弹摔出去,受伤不小。
顿时,神智大怒,撕牙咧嘴的哇哇大叫。
王小莺受到符篆的炽烧受创,猛然鬼性大发,刚才心中刚刚升起了的那一丝爱女之情的清明,也瞬间消失殆尽。
哇哇大叫的愤怒之中,猛然扑向了杉木棺材,顿时,棺材的符篆金光闪耀。
不过王小莺的怨念极深,也不管那符篆金光炽烧损伤,周身黑气大涨的,去撕扯那棺沿上的朱砂符篆。
企图破了棺材的符篆镇锁,要与被封锁住的七魄融合。
愤恨之中,王小莺心中的怨恨,一下子高有千丈,法力大涨,眨眼间,一张符篆自燃了起来,见此情况,我大吃了一惊。
没有料到,王小莺这些年来,心中居然会埋藏了这么深的怨念,若是让王小莺的鬼魂与他尸身内被封锁的七魄融合。那时她聚集了三魂七魄,不再是残缺不齐的鬼魂,势必实力大涨,怨恨之中,是要伤人命的。
自己倒是好说,有手段在身,她奈何不了自己,但是,这里人多,自己又顾及不过来,不死人才怪。
当下,我见事态不对,大喝了一声“休得放肆,须知世间,冤冤相报何时了,因果报应,自然有来的时候”。
随后,把手中的摄魂铜铃一摇,手掐法诀,叮叮当当的响了起来。
摄魂铃一响,王小莺的鬼魂,顿时受不了了,大叫的翻滚了出去,嚎叫的在地面上打滚,凄叫得渗死人了,就算是我,也不忍心听。
不过,鬼有鬼道,人有人道,对于鬼来说,有些时候,我是不能有妇人之仁,心怀怜悯的,当下我向前跨了一步,摇着铜铃神威凛凛的喝道“孽障,我因同情你的遭遇,本想劝你向善,消除心中冤孽,你也好进入轮回,重获新生,不料你死性不改,怨恨不消,痴迷不悟,这就怪不得我了”。
“那摩观世音,那摩那摩弥……。”。
我见王小莺怨念深重,不得已,也只好出重手,要消除其神魂了,让其魂飞魄散,于是边摇摄魂铃,边念法咒。
王小莺顿时,更加痛苦的嚎叫了起来,情形十分惨烈,真是大有一种,令观者落泪,闻着伤心的状态。
不过,我辈道士,面对鬼怪邪物时,是容不得半点心软,一定得铁石心肠,不然冤孽驱除不了,反而容易沾惹了一身因果。
“先生,你放过我母亲吧”这时,王小莺的女儿,见母亲的鬼魂凄惨,哭得泪人一般的抱住了我的大腿,哀求道。
我神情一愣,无奈的说道“姑娘,俗话说人鬼殊途,你母亲因一腔怨恨,已经被情仇迷失心智,实际上,现在你母亲已经算不上是你母亲了,她已经成为了一只凶鬼,假以时日,只怕是会凶残,迷失到六亲不认的地步”。
“先生,俗话说‘父债子还’,不管她变成了什么,她依然是我母亲,母亲有过错,作女儿的也应该代替她来偿还”。
“偿还?你偿还得了么,一但你母亲魂魄融合,势必会成为红衣女煞,那时,是要死人的,你怎么偿还,难道你母亲害死了人,公家还会让你去砍头偿命?”我见王小莺的女儿有孝心,哭得泪人一般,要替母还债,皱着眉头说道。
“先生,人生在世,孝义为先,我作为女儿,见母亲受苦,如何能忍得下心,求先生再想想办法,减少母亲痛苦,要不,先生让我来劝劝我母亲吧”。
唉,我叹息了声,终是不忍,道了一声,罢了,把摄魂铃一收,于是,对王小莺的鬼魂喝道“看在你女儿孝心的份上,你再好好的想一想吧,何必引火****,痴迷不悟,害人害己”。
“小莺啊,你不看在族中长辈的份上,也看在你女儿小莲的份上,你就安心些吧,不要再闹了”这时一个祁姓老者也开口说话了。
“你们,谁都是不好人,你们谁都不安好心,拆散了我的好姻缘,又找道士来对付我,我恨你们,我要你们都不得好死”王小莺被摄魂铃惑乱神魂,此时虚弱得很,但依然凶性不减,怨念依然。
“妈”这时,王小莺的女儿,哭了一声,扑了过去。
出其不意之间,我怎么会料到,王小莺的女儿,会扑向了她母亲的鬼魂,叫了一声“不要过去”。
然而,终是晚了。
王小莺见女儿扑来,面色也是一愣,有些迟缓的看了看女儿。
“妈,女儿知道你恨我爹,自我懂事以来,你也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女儿本想,好好的争气,将来出息了,再让妈你享受几天的好福,怎想妈会中途轻身,舍我而去,死后,依然还在受苦,妈啊,女儿心中难受,生时不能在妈跟前孝顺,死后也不能为妈分担苦难,妈呀妈,我的妈啊,你怎么这么命苦”。
王小莺的女儿一飞扑过去,就是放声大哭,哭诉。
而王小莺见女儿哭得伤心,面色上也渐渐的起了慈爱的关怀之色。
见此,我趁机的说道“婶子,逝者已矣,往事不可追,昨日的事情,多想无益,难得你有这么一个好女儿,难道,你真的要因为你那心中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怨恨,一点心结,就要让你的女儿愧疚一辈子,左右为难,不能安心生活,世间之情与爱,纯洁时,有如金子般,怨恨时,那就是杀人的毒药啊,婶子,天地有规则,阴阳有法度,人之生死自有定数,该怎么来,来时自然有来处,该怎么去,去时自然也有去处,你因为一点怨恨,乱了阴阳,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这样,不但会害了你自己,也会害了你的女儿,也会让你在世间的父母伤心,牵挂啊,他们已经是年进古稀的老人了,你怎么能让他们为你的事情而操心伤心呢”。
此时,王小莺的鬼魂,因见女儿哭得伤心,也动了慈母之情,清明了不少,再听了我的那一通话,不由回想前尘往事,淡如烟云,心中也清明了,面上的怨恨之色,也消失殆尽,心结到底也在时间中解开了。
于是,不舍的看了女儿几眼,站了起来,对我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先生相救,到了此时,我也才明白,世事纷纭,皆有前因后果,人可闯命,却不能逆天叛道,还请先生,为我指条明道,我也好消除此生孽账”。
我点了点头,说道“婶子,你能明悟,这最好不过,现在,我就用镇棺之法,消除你的冤孽,如此,不用三年,你的冤孽自然消除殆尽,那时,你拿着我给你写的籍贯名册,到阴司报道,自然就会进入轮回,重新为人了”。
“多谢先生”王小莺闻言,不悲不喜的拜谢了下去。
于是,我就让王小莺趁机,与女儿相聚了一下,吩咐其他的人准备法事用的物件,帐篷内祭的那碗清水,也倒了。
不一会儿,众人按照我的要求,找来了宣纸,与笔墨。
于是,我就按照王小莺的生辰八字,那年那月那日生的,那年那月那日死的,填写了姓名,籍贯,焚烧了。
随后,法诀一念,杉木棺材符篆,金光一闪,随后,一道隐隐的气门在上方打开了,我对王小莺说道“婶子,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生死份定,请你魂魄归位吧”。
王小莺闻言了点了点头,看了女儿一眼,嗖的一声,化成一缕清风,魂魄归位。
于是,我吩咐祁姓的那些青年,盖棺,再在棺盖上贴了一道符篆。
令人用土石埋葬杉木棺材。
不多时,就埋好了。
于是,我再在王小莺的坟前,做了一场往生法事,事情也就算完了。
祁姓族人见我虽然年轻,却有手段,居然把这件辣手的事情搞定了无不欣喜。
当下,几个祁姓老者见我在土葬时,没有拿出罗盘来调向,也不说工钱的事情。
就问我工钱的事情。
我来此一是机缘,二也是想积累些善德,在钱财上,倒是不怎么在意,见那老者问话,也只能说随喜随意了。
在我们这一带,一般土葬,寻龙点穴等事情,一但先生拿出了罗盘,那是需要红包的,红包内封的钱的数额,一般都是有规矩的,得满一年之数,也就是一个小甲子的倍数,要么是封一百二十块钱,或者是二百四,三百六等,如果你财大气粗,愿意封个一千二,一万二……那也由着你,看你的心意。
当然条件不好的,也可以封个一块二角钱。
有红包了,还得再有一点米,若是没有红包与米在下面垫着,一般先生拿出了罗盘,最多也是在手上调弄了一下,是不会放下去的。
所谓有钱有米,罗盘才会放下,这是我们这一带先生的风俗,也许这些风俗传承也是来自于五斗米教吧。
当然这些情况风俗,时间过后,大家都这么做,也没有人去问它的来源了。
再到后来,罗盘下的红包,也算成了工钱的一部分,当然,这依然是风俗。
那老者见我说随意,当下面色一喜,连说了些客气的话。
随后,让王小莺的儿子,给了我那个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我顺手装进了袋子。
随后,我与一行人,离开了那个坝子,浩浩荡荡的就回到了祁家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