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毅之选择在云崖岭下的云崖村建立寨墙,是因为云崖村三面环水,这水还是南明河之水,从云崖村村前经过,从西往东流向贵阳城,云崖村后是茫茫山脉,如果建立寨墙的话,这里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宋毅要求建立的寨墙是一丈高,宽也有一丈的寨墙。
这样的寨墙,放眼周边数十里方圆之内,除了贵阳府官府的城墙,别的地方都没有云崖村的寨墙的规模大。
这样的工程难免会招致一些人的怀疑,另外聚集这么多的百姓,也是官府十分忌惮的事情,一旦要是有人在这里煽动百姓闹事的话,弄不好就会生出大乱,所以就连官府那边,也有点坐不住了,拍人过来进行查问。
但是,宋毅在这当口上也不节俭,该花钱的地方,也舍得花钱,很快就将那些过来查问的官吏打发的舒舒服服,一个个拿了钱财,高高兴兴第回去复命,说这边没有什么问题,宋公子是个大善人,眼见贵阳府这一带饥民很多,发善心趁着修寨墙的机会,等于是在云崖村施粥。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云崖村的寨墙工程也基本上结束。
到了安宋联军要发兵贵阳府的时候,云崖村已经形成了第一道防线是有六丈宽的南明河,第二道防线是有着宽两丈,深一丈的壕沟,第三到防线是有高一丈,宽一丈的土墙,而且土墙里面还有不少的木桩固定,比一般村寨的寨墙结实稳固许多。如此规模的防御设施,虽然不能跟城池的城墙比,但是对于一座村寨来说,也算是固若金汤了。
只是这寨墙建立的规模过大,一般的村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青壮守护,所以宋毅乘机大肆招人做乡勇团练,用来防御这个村寨,而且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这里的仓库来。
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宋毅还叫人打了不少水井,虽然有那么几口井已经够用,但宋毅还是叫人继续打井,笑着说,以备不时之需。
宋毅见人来的越来越多,也不说人满,都分派各种任务叫人去做,好像云崖村这边有干不完的活。
宋毅还叫人去砍伐云崖岭上的树木,全部伐光,都做了木材和柴禾,或者叫人烧成木炭,反正是有多少要多少,好像就是个无底洞一般,吸收着各式各样的物资。
宋毅抽调一些青壮进行训练,既然是当乡勇团练来用,不训练怎么能成。
在人多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等到安宋两家兵发贵阳府的时候,宋毅手中又多了五百的团练。
这些抽调来当团练的都是一些身体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毕竟现在没有时间去休养那些身体瘦弱的青年,但单身汉一个都不要,都是选择那些有家室拖家带口的人家收留。
宋毅原本的打算是水西安氏叛军会从西北方向而来,这云岩村刚好又不在行军的行程之中,但又地近贵阳城,要是在这里建立一座不错的庄院,安邦彦一定会选择这里做为主帐的行营所在。
到时候,自己要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先盗取他的钱财和粮食,然后来个斩首行动。
俗话说的好,擒贼先擒王,要是能够杀了安邦彦,两只叛军就能先乱掉一半,也是好的,更何况安邦彦死了,安家肯定会发生夺权的事情,那时候,就不会对贵阳城围城那么久,也就不会发生历史上那样的惨剧了。
虽然自己不知道历史上贵阳城原本有多少人,最后还剩多少人,但从围城大半年的时间来看,城里没了粮食,那些饥荒中的场景就会在贵阳城出现,所以斩首行动,一定要成功。
对于这个,就要发挥地道战的优势了。
所以,在宋毅定了新庄院的位置起,动工开建。
招人,招人,再招人。
大兴土木,要在水西安家起兵前,把一切都准备好。
云岩村沿着山涧往南七里处,有座大湖。
宋毅为了保密,就招揽南边的工匠来建造,做一处暗仓使用。
三天后,罗空回来了,带着那十六个护卫回来了。
宋毅马上就安排招收新护卫,大肆扩招,又原本的二十个护卫,扩招成二十队的护卫。
宋毅还分配了二十来个给刘青,让他训练成军中那样的斥候用。
还给了自己所能想到的建议,比如训练和打探军情方面。
首要的任务,就是打探那些安家有名的人物,然后汇总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所要应对的问题,再则在后山上还建好了早已准备好的浮桥退路,还是个坚固的木桥,架通十多丈宽的断崖,要是真的被攻破了寨墙,在退走后,那桥也可以成为天然的关隘。
因为烧了断桥,那些追兵可不容易架桥。
那些来做工的人听闻水西和水东两个土司都造反了,而且还往这边来,便惶惶不可终日,心中想着要往那边逃走。
宋毅召集所有人,大声说道:“你们想逃,又能逃到哪里去?更何况你们连吃的都没有,又能逃到哪里去?不如留下来帮我,帮我也是等于帮了你们,第一,是有口饱饭吃,第二,是拼一个活命的机会。”
那些来帮忙的人一想都觉得确实是这样,身上没多少钱,去哪里都没活路,只有在这里才能吃饱饭活命。
宋毅再次说道:“我们这里有坚固的寨墙,又有这么多人在这里,比那些小村小户的好的多,虽然比不上城墙,但进了城里,你们就有活路吗?官府这些年的作法,大家是有目共睹,除了敛财,还做过什么好事吗?贪腐成风,那些土司们就是被他们给逼反的,所以你们就算城去,也是没活路了,不如就跟我在这里自保为好。”
宋毅的话音刚落,便有人接口说道:“宋公子说的是,那些当官的那里管过我们的死活,只有在宋公子这里才有活路,大家都不要走了,留下来帮宋公子保住这寨子才是正确的。”
也有的人连连点头,说道:“不错,宋公子平日好吃好喝的款待我们,难道我们就要这么走吗?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大家都留下来不要走了。”
接着就有人继续接口说道:“对对,兜里没几个钱,又没吃的,我们能去哪里?不如就留下来,帮宋公子保住这云崖村才有活路呀。”
有个名为罗信的壮汉接着大声叫道:“是是,反正我们去哪里都是死,不如就留在这里,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你们不留,我罗信就留在这里不走了,只要有我一口吃的,我就帮宋公子阻挡来犯之敌。”
“算我一个。”有人带了头,就会有第二跟上,况且宋毅在招人做工过程中,处事公道,待人和善,又对大家不错。
“也算我一个,反正都是死,不如拼出一条活路来。”第三个接着大声叫道。
“我也要留下来。。。”接着就有了更多的人附和着。
宋毅微笑地看着聚集在云崖村前的那些人,大声说道:“好,既然大家都想留,那么就要做好作战的准备,来人,将长枪都分发下去,准备训练,护卫要做好巡逻各处的安全问题。”
多做一些准备,就会多一些活命的机会。
宋毅安排各自的任务,王大柱主管训练的问题,包括乡勇团练和留下来的青壮训练。
罗空主管护卫队的安全巡逻问题,各处的安全施设都要查看,以免被恶徒所乘。
陈家管家则管理后勤,做好入冬防寒的准备,伙食以及一些防御建筑的建造。
宋毅看过收集来的那些资料,心知就算将安邦彦斩首,这西南的状况也是不稳。
长期的流官和世袭的土司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所以这西南就没法安稳下去。
宋毅原本是想建立地道偷取安邦彦的钱财和粮食,现在又改变主意了,既然无从改变事实,不如多救一些人回去的好。
而要救人,就必须有一个安全的据点可以停留,不然一大批人拖家带口的根本就走不快。
所以宋毅选择了这个云崖村为据点,后面是漫漫山林,七里处有一个大湖,这个大湖就叫洛洋湖,到得洛洋湖继续沿着山路继续往南就是泗城州,也就是广西地界了。
安宋联军这时是攻城掠地犹如势如破竹地往贵阳府而来。
就在天启二年二月,安宋两氏为主的十万起义军包围了贵阳。
就在这一天,宋毅看到了从西北处一片尘烟飞起,遮天蔽日。
尘烟中,数不清的旗帜飘扬,黑压压的安宋联军如一道洪峰般汹涌而来。
从寨墙上远眺,安宋联军便如数不清的蚂蚁一样,一眼望不到边际。
不多时,整个贵阳城外的大地便被这连绵不绝的队伍所包围。
俗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沿,人过十万,接天连日。
安宋联军率领僚人的十万大军看起来,那是何等的气势。
直到一个时辰之后,安宋联军才缓缓停了下来。
遮天蔽日的尘烟渐渐落下,云崖岭上多了厚厚的一层尘土。
而贵阳城外,而是被安宋联军的军队紧紧围住。
水西安氏安邦彦和水东宋万化所率领的大小土司联军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贵阳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