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绚烂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连蓝色的大海都被映照得微红。
海边简易的码头边,停驻着两条大海船,船上的人员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发。
这两条大海船正是周玉从广州府买来的,不足的船员也已经在那里招收满了。
两条大海船的船舱里都装满了这十天来所熬制出来的精盐,用那种十斤装的大肚坛子装好,摆放地整整齐齐的。
一切都准备妥当,宋毅神情肃然地说道:“周大叔,祝你一路顺风,回程的时候,给我买上一万石粮食回来,廉州府今年的收成不好,我怕会出问题,有了粮食,就能有备无患。”
“请少爷放心,我一定将粮食买回来。”周玉点了点头。
“好,你去吧。”宋毅挥手作别。
周玉上了大海船,一挥手,大声叫道:“出发。”
大海船的船锚收了起来,船帆开始缓缓升起,海风吹着船帆,大海船渐渐地移动起来。
宋毅看着慢慢远去的大海船,回身对李战说道:“李大叔,训练进行的怎么样了?”
李战拱手行礼,说道:“已经按照少爷的吩咐,挑选合适的人员训练,其他的人都分到了盐田那边去了,而且那些人员的训练都很好,都能按照我们教的刻苦地在练习。”
宋毅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继续练习,我要去廉州城一趟,你去忙吧。”
“是,我去忙了。”李战转身去了。
现在周边小渔村的人知道这里能教神奇的扎鱼之法,都想要来学习这种本事。
宋毅就将合适的人员留下,也就是年纪都在二十岁以下,十五以上的人留下,年纪比较大的人都被安排去晒盐了。
以前海边小渔村的各家各户产盐,只是用柴火煮盐,速度慢,而且时间长。
所以宋毅就叫人开了盐田晒盐,还乘势买下了周边的荒地,开整田地,准备开荒。
为了加快海盐的生产,原本小渔村的用海水煮盐的法子已经不堪重用,因为宋毅对海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所以这种老式的熬盐法已经不适用了,要换成晒盐那样比较快的方法。
要知道熬盐除了耗费人工太多之外,产量也太低,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燃料才行,很不经济不说,也产生不了多少效益,于是宋毅在周玉去广州府之时,叫他也顺便找几个懂的晒盐的人回来,然后在海边选择一个可以开设晒盐场的地方,准备晒盐。
晒盐场的建造其实并不复杂,选择合适的地方开成盐田,将涨潮时候的海水引入盐田借助日光暴晒,使水分蒸发就可以了。
当海水含盐量浓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将高浓度盐水引入结晶池之中继续暴晒,即可使得海水中的盐结晶,刮出来晾晒之后,就可以得到粗盐了。
有了盐田,产量当然就会激增,有了产量,只要放出风声去,自然会有盐枭铤而走险,跑来这里收购海盐,可以说只要有货,就不愁卖不出去。
防城镇的海盐因为比较苦涩,所以宋毅将防城镇这边的海盐熬制成精盐卖到安南去,东山县的海盐没那么苦涩,可以直接使用,所以就卖给别处来的盐枭。
经过这十天来的扎鱼训练,少年护卫队员的枪刺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十次倒是有八次能够刺中海水里的大黄鱼了,而抓到的大黄鱼都送给了来训练的那些人员了,毕竟天天吃鱼也会吃的烦厌的,而来的那些小渔村的人刚好需要那些鱼补补身体。
宋毅安排好了这边的事情,带着罗空那队人员到廉州城去了,而罗虎那队人员则继续守备着这海边盐场的安全,李战继续留在这里训练那些小渔村的人员。
宋毅到了廉州城,就去找当初买老虎的那个丝绸商人,跟他谈了一下生意。
宋毅出售棉布给那个丝绸商人,而丝绸商人则帮忙收购棉花,其余的用钱财支付。
虽然那个丝绸商人做的只是丝绸的生意,但是棉布的生意也可以照做,毕竟宋毅提供了棉布的成品,而且还有地利在,按照自己的商路走一遍就是了,所以就答应了宋毅的要求。
宋毅谈好生意后,就去府衙找了下徐振,说如果要大事发生,一定要快速地通知他一下。
徐振看着宋毅长得颇为清秀,而且面目俊朗,对他甚是满意,就答应了他,说如果有大事发生,一定会派人告知他的。
宋毅带着罗空那队成员,又回到了黄崖岭。
这时,已经是秋收的时候了,宋毅看着那沉甸甸的谷穗,总算将心头莫名的烦躁压了下去。
赵妍得知宋毅回来后,身穿浅绿色的衣裙,像只可爱的蝴蝶飞舞般来到了宋毅的面前,说道:“宋大哥,你看我这衣裙好看吗?”
“好看。”宋毅看着赵妍的打扮,顿时感到眼前一亮。
赵妍看着宋毅笑容中带着忧虑,说道:“怎么?宋大哥,你有什么烦心事吗?怎么愁眉不展的?”
宋毅叹了口气,说道:“也许吧,我总感觉有大事发生,心里头有点不安,但又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来着。”
赵妍笑眯眯地说道:“没什么还担心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啦。”
宋毅点了头头,说道:“好,我听你的,最近这边有发生什么事吗?”
赵妍说道:“没事呀,一切都很顺利,刘大叔制造的织布机已经可以凑足一个工坊了,就是不知道宋大哥你到底要不要继续生产?”
宋毅说道:“不用了,生产家具吧,我最近会叫人伐木,一方面可以造船用,另一方面打造着家具来卖好了,我叫人在廉州城开家家具店吧。”
突然间,宋毅听见有人在喊他,转过身来一看,却是一个府衙的衙役骑着马飞奔过来,一边挥着手,一边大声叫喊着自己,心中想着,自己刚从廉州城府衙出来没多久,怎么徐振又派人来寻找自己呢,莫非真的是有大事发生了?
那个衙役飞奔到宋毅不远处,就勒马停步,小跑着过来,递给了宋毅一封信,说道:“宋公子,这是我家老爷给你的信。”
宋毅接过那衙役手中的信,顺手递给了他一把铜钱,说道:“谢谢这位大哥,辛苦你了,这是给你的喝茶钱。”
那衙役手中得了那把铜钱,笑呵呵地说道:“谢谢宋公子了,我家老爷说,宋公子为人豪气,让我来报信,一定会有奖赏,没想到那真是有,谢谢宋公子了,我这就回去了。”
宋毅说道:“那好,祝你一路顺风,慢走,我就不送了。”
“我走啦,告辞。”那衙役说完,翻身上马,又往廉州城飞奔而去了。
宋毅把手中的信递给赵妍,说道:“小妍,你帮我看看,这信中都写了些什么。”
赵妍接过信,打开一看,“啊!”的一声惊叫起来,说道:“宋大哥,真的是出大事了。”
宋毅面色凝重地问道:“出了什么大事?”
赵妍说道:“按照徐叔叔的信上所写,他得了朝廷邸报,邸报上说,早在半个月之前,四川永宁巡抚司奢崇明举兵造反了。”
宋毅闻言一怔,说道:“什么?你说什么?小妍,你再说一遍?”
赵妍说道:“就在半个月前,四川永宁宣抚司奢崇明在重庆举兵造反了,现在已经兵发CD去了。”
“啊!”
宋毅突然间想起了明朝天启年间西南所发生的大事了,那就是著名的“奢安之乱”。
这次奢安之乱把明朝西南四省搅得天翻地覆,而且这场平叛战争达到了十多年之久,虽然朝廷最终平叛成功,但西南四省都已经打成糜烂之局。
宋毅不由地心想,自己要在这时候做些什么呢?
宋毅又想起自己答应了陈国华要接他的家人过来生活的,看来,是要提前行动了。
现在奢崇明已经造反了,估计安彦邦也在准备行动之中,所以要赶在安彦邦行动之前,将陈国华的家人接过来。
赵妍看着宋毅愣愣的样子,伸出手去摇了摇宋毅,说道:“宋大哥,你怎么了?”
宋毅回过神来,说道:“没什么,徐叔叔的信里还写了些什么?”
赵妍说道:“徐叔叔信上只是嘱咐我们要小心一点,战乱会产生一些山匪毛贼之类的,要加强庄院的戒备,不要被那些土匪之类的钻了空子,要是觉得不安全,可以到廉州城里暂住一些时日。”
宋毅说道:“小妍,我这次要北上看看,不如你就到廉州城里暂住一段时日吧?”
赵妍说道:“我就不去廉州城了,我要在这里帮着宋大哥看着这个庄院,宋大哥,你这时候北上要做什么事?”
宋毅说道:“先去帮陈大叔接回他的亲人,然后去看一场真正的战争。”
赵妍皱着眉头,说道:“宋大哥,你帮陈大叔接回了他的亲人,马上就回来,好不好?”
宋毅说道:“我是一定要去的,去看了,说不定以后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赵妍说道:“那你要答应我,要小心一点,要看就躲在安全的角落看就可以了。”
宋毅摸了摸赵妍的头,说道:“我一定会小心的,为了你,我也一定会完好无缺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