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07600000042

第42章 谷水(3)

谷水又东,迳开阳门南。《晋宫阁名》曰:故建阳门也。《汉官》曰:开阳门始成,未有名,宿昔有一柱来在楼上。琅琊开阳县上言,南城门一柱飞去。光武皇帝使来识视,良是,遂坚缚之,因刻记年月日以名焉。何汤,字仲弓,尝为门候。上微行,夜还,汤闭门不内,朝廷嘉之。又东迳国子太学石经北。《周礼》有国学教成均之法。《学记》曰:古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亦有虞氏之上庠、下庠,夏后氏之东序、西序,殷人之右学、左学,周人之东胶、虞庠。《王制》云: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故有太学、小学,教国之子弟焉,谓之国子。汉、魏以来,置太学于国子堂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蔡邕以熹平四年,与五官中郎将棠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笔写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陌矣。今碑上悉铭刻蔡邕等名。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古文出於黄帝之世,仓颉本鸟迹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义焉。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古文绝矣。鲁恭王得孔子宅书,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盖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耳。言大篆出于周宣之时,史籀创著。平王东迁,文字乖错。秦之李斯及胡母敬又改籀书,谓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然许氏字说,专释于篆,而不本古文。

言古隶之书,起于秦代,而篆字文繁,无会剧务,故用隶人之省,谓之隶书。或云,即程邈于云阳增损者,是言隶者篆捷也。孙畅之尝见青州刺史傅宏仁说临淄人发古冢,得铜棺,前和外隐起为隶字,言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也。惟三字是古,馀同今书。证知隶自出古,非始于秦。魏初,传古文出邯郸淳,石经古文,转失淳法。树之于堂西,石长八尺,广四尺,列石于其下。碑石四十八枚,广三十丈。魏明帝又刊《典论》六碑附于其次。陆机言:《太学赞》别一碑,在讲堂西。下列石龟,碑载蔡邕、韩说、堂谿典等名。《太学弟子赞》复一碑,在外门中。今二碑并无。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元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学,年积毁坏。永建六年九月,诏书修太学。刻石记年,用作工徒十一万二千人,阳嘉元年八月作毕。碑南面刻颂,表里镂字,犹存不破。汉石经北,有《晋辟雝行礼碑》,是太始二年立,其碑中折。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经沦缺,存半毁几;驾言永久,谅用怃焉。考古有三雝之文,今灵台、太学,并无辟雝处。晋永嘉中,王弥、刘曜入洛,焚毁二学,尚仿佛前基矣。

谷水于城东南隅,枝分北注,迳青阳门东,故清明门也,亦曰税门,亦曰芒门。又北迳东阳门东,故中东门也。又北迳故太仓西。《洛阳地记》曰:大城东有太仓,仓下运船常有千计,即是处也。又北入洛阳沟。谷水又东,左迤为池。

又东,右出为方湖,东西一百九十步,南北七十步,故水衡署之所在也。谷水又东,南转,屈而东注,谓之阮曲,云阮嗣宗之故居也。

谷水又东,注鸿池陂。《百官志》曰:鸿池,池名也,在洛阳东二十里。丞一人,二百石。池东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东西横塘,水溜迳通。故李尤《鸿池陂铭》曰:鸿泽之陂,圣王所规,开源东注,出自城池也。

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晋后略》曰:成都王颖使吴人陆机为前锋都督,伐京师,轻进,为洛军所乘,大败于鹿苑,人相登蹑,死于堑中及七里涧,涧为之满,即是涧也。涧有石梁,即旅人桥也。昔孙登不欲久居洛阳,知杨氏荣不保终,思欲遁迹林乡,隐沦妄死,杨骏埋之于此桥之东。骏后寻亡矣。《搜神记》曰:太康末,京洛始为《折杨》之歌,有兵革辛苦之辞。骏后被诛,太后幽死,《折杨》为之应也。凡是数桥,皆累石为之,亦高壮矣。制作甚佳,虽以时往损功,而不废行旅。朱超石《与兄书》云: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奇制作。题其上云:太康三年十一月初就功,日用七万五千人,至四月末止。此桥经破落,复更修补,今无复文字。阳渠水又东流,迳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庙在北山上,成公绥所谓偃师西山也,山上旧基尚存,庙宇东面,门有两石人对倚。北石人胸前铭云:门亭长。石人西有二石阙,虽经颓毁,犹高丈馀。阙西即庙故基也,基前有碑,文字剥缺,不复可识。子安仰澄芬于万古,赞清徽于庙像,文存厥集矣。阳渠水又东,迳毫殷南,昔盘庚所迁,改商曰殷,自此始也。班固曰:尸乡,故殷汤所都者也,故亦曰汤亭。薛瓒《汉书·注》、皇甫谧《帝王世纪》并以为非,以为帝喾都矣。《晋太康记》、《地道记》并言田横死于是亭,故改曰尸乡,非也。余按司马彪《郡国志》,以为《春秋》之尸氏也。其泽野负原,夹郭多坟陇焉,即陆士衡会王辅嗣处也。袁氏《王陆诗叙》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忽结阴,望道左若有民居者,因往逗宿,见一少年,姿神端远,与机言玄,机服其能,而无以酬折,前致一辩,机题纬古今,综检名实,此少年不甚欣解。将晓去,税驾逆旅,妪曰:君何宿而来?自东数十里无村落,止有山阳王家墓。机乃怪怅,还睇昨路,空野昏霾,云攒蔽日,知所遇者,审王弼也。此山即祝鸡翁之故居也。《搜神记》曰:祝鸡翁者,洛阳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年馀,鸡至千馀头,皆有名字,欲取,呼之名,则种别而至。

后之吴山,莫知所去矣。

谷水又东,迳偃师城南。皇甫谧曰:帝喾作都于毫,偃师是也。王莽之所谓师氏者也。

谷水又东流,注于洛水矣。

甘水

甘水出宏农宜阳县鹿蹄山。

山在河南陆浑县故城西北,俗谓之纵山。水之所导,发于山曲之中,故世人目其所为甘掌焉。

东北至河南县南,北入洛。

甘水发源东北流,北屈,迳一故城东,在非山上,世谓之石城也。京相璠曰:或云,甘水西山上,夷汙而平。有故甘城,在河南城西二十五里,指谓是城也。

余按甘水东一十许里,洛城南有故甘城焉。北对河南故城,世谓之鉴洛城,鉴、甘声相近,即故甘城也。为王子带之故邑矣,是以昭叔有甘公之称焉。甘水又与非山水会,水出非山东谷,东流入于甘水。

甘水又于河南城西,北入洛,《经》言县南,非也。故京相璠曰:今河南河南县西有甘水,北入洛,斯得之矣。

漆水

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

《山海经》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盖自北而南矣。《开山图》曰:丽山西北有温池,温池西南八十里,岐川在杜陵北。长安西有渠,谓之漆渠。潘岳《关中记》曰:关中有泾、渭、灞、浐、酆、鄗、漆、沮之水。

酆、鄗、漆、沮四水,在长安西南鄠县,皆注酆鄗水北注渭。周太王去邠度漆,逾梁山,止岐下。故《诗》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又曰:率西水浒,至於岐下。班固《地理志》云,漆水在漆县西。阚骃《十三州志》又云:漆水出漆县西北岐山,东入渭。许慎《说文》称:漆水出右扶风杜阳县岐山,东入渭,从水,漆声。一曰,漆城池也。今有水出杜阳县岐山北漆溪,谓之漆渠,西南流注岐水。但川土奇异,今说互出,考之经史,各有所据,识浅见浮,无以辨之矣。

浐水

浐水出京兆蓝田谷,北入于灞。

《地理志》曰:浐水出南陵县之蓝田谷,西北流与一水合,水出西南莽谷,东北流,注浐水。浐水又北历蓝田川,北流注于灞水。《地理志》曰:浐水北至灞陵,入灞水。

沮水

沮水出北地直路县,东过冯翊礻殳祤县北,东入于洛。

《尚书·禹贡》、太史公《禹本纪》云:导渭水东北至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地理志》曰:沮出直路县西,东入洛。孔安国曰:漆、沮,一水名,亦曰洛水也,出冯是符《禹贡》、《本纪》之说今水自直路县东南迳燋石山,东南流,历檀台川,俗谓之檀台水。屈而夹山西流,又西南迳宜君川,世又谓之宜君水。

又得黄嵚水口,水西北出云阳县石门山黄嵚谷,东南流,注宜君水。又东南流,迳礻殳祤县故城西,县以汉景帝二年置。其水南合铜官水。水出县东北,西南迳铜官川,谓之铜官水。又西南流,迳祲祤县东,西南流,迳其城南原下,而西南注宜君水。宜君水又南,出土门山西,又谓之沮水。又东南,历土门南原下,东迳怀德城南,城在北原上。又东迳汉太上皇陵北,陵在南原上。沮水东注郑渠。

昔韩欲令秦无东伐,使水工郑国间秦,凿泾引水,谓之郑渠。渠首上承泾水于中山西瓠口,所谓瓠中也。《尔雅》以为周焦获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馀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

卒使就渠,渠成而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皆畮一钟。关中沃野,无复凶年,秦以富疆,卒并诸侯,命曰郑渠。渠渎东迳宜秋城北,又东迳中山南。《河渠书》曰:凿泾水自中山西。《封禅书》:汉武帝获宝鼎于汾阴,将荐之甘泉。鼎至中山,氤氲,有黄云盖焉。徐广《史记音义》曰:关中有中山,非冀州者也。指证此山,俗谓之仲山,非也。郑渠又东,迳舍车宫南,绝冶谷水。

郑渠故渎又东,迳<山截>嶭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又东迳北原下,浊水注焉。自浊水以上,今无水。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泉,东南流,谓之浊谷水。

又东南,出原注郑渠,又东,历原,迳曲梁城北,又东迳太上陵南原下,北屈,迳原东,与沮水合,分为二水。一水东南出,即浊水也,至白渠与泽泉合,俗谓之漆水,又谓之为漆沮水。绝白渠,东迳万年县故城北,为栎阳渠,城即栎阳宫也。汉高帝葬皇考于是县,起坟陵,署邑号,改曰万年也。《地理志》曰:冯翊万年县,高祖置。王莽曰异赤也。故徐广《史记音义》曰:栎阳,今万年矣。阚骃曰:县西有泾渭,北有小河,谓此水也。其水又南屈,更名石川水。又西南,迳郭{艹狠}城西,与白渠枝渠合,又南,入于渭水也。

其一水东出,即沮水也。东与泽泉合,水出沮东泽中,与沮水隔原,相去十五里,俗谓是水为漆水也。东流,迳薄昭墓南,冢在北原上。又迳怀德城北,东南注郑渠,合沮水。又自沮直绝,注浊水,至白渠合焉,故浊水得漆沮之名也。

沮循郑渠,东迳当道城南。城在频阳县故城南,频阳宫也,秦厉公置。城北有频山,山有汉武帝殿,以石架之。县在山南,故曰频阳也。应劭曰:县在频水之阳。

今县之左右无水以应之,所可当者,惟郑渠与沮水。又东迳莲芍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县以草受名也。

沮水又东,迳光武故城北,又东,迳粟邑县故城北,王莽更名粟城也。后汉封骑都尉耿夔为侯国》其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高冷老公,快入套

    高冷老公,快入套

    某晚,她艰难的走到电脑前,发了这条求助贴:老公能力太强,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唯一的爱就是你

    唯一的爱就是你

    她叫东方小静静,单亲家庭已经见怪不怪了,重复的搬家,破碎的家庭,让她这样一个坚强的女孩子迫切地想要一个好玩伴,他如阳光出现在她的生命里,他是她的好朋友,是她的青梅竹马。他们一起走过初中,高中,大学……有一天,她问他为什么他们会一直相遇。他笑着摸她的头,“傻瓜,因为我一直在后面追你。”
  • 绝品狂医

    绝品狂医

    农村小子罗小海因机缘巧合学得了一身绝世医术,从此他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在都市,他畅游于黑帮、官场和豪门之间,如鱼得水,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美女的芳心。
  • 神甲传说之妖世今生

    神甲传说之妖世今生

    “如果今生你注定不会爱我,那我又何苦一定要恢复你前世的记忆,让你我都那么痛苦呢。你决定不了的事,交给我……”——云灵月上古战神刑天将危害人间的妖主饕餮封印后。就有传说道妖主破封之时,后代战神能集齐三套神甲将妖主彻底消灭。几千年之后战神出世,而她却闯进了他的世界。就在妖主即将破封之时,他为了救她,设计了一场天魔大战,导致妖族乘虚而入。天魔大战后,战神失踪,妖主也没有破封,所有人关于天魔大战记忆也失去了。只知道妖族打败了天魔两族,夺得天界。天族和魔族的人想抗击不知何时破封的妖主以及弄清天魔大战发生了什么,就必须回到一千年前。帮转世战神寻回前世的记忆,让他重新爱上她………
  • 傲世墟皇

    傲世墟皇

    相遇的瞬间,仿佛万载,孤魂酒对月。佳人不在,纵吾凌云之上……何用!!
  • 天狱霸血

    天狱霸血

    与天斗智!与地斗勇!与人斗狠!顺应天命者悲!抗逆天命者死!而少年洪衍自‘天之涯’走出,誓要做那自由之人。他不知道有多少人想他一样,但他知道他必须那样做,因为这就是命!
  • 玄天有界

    玄天有界

    灵气?元气?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一块自称玄器的石头。他们相遇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修炼流。玄天有界,名为玄元。
  • 路口转角的你

    路口转角的你

    【作者是全职厨!欢迎勾搭→QQ3122602780(请备注射射w)】顺便作者是小学生文笔,不喜欢出门左转慢走不送。
  • 末世之生化战记

    末世之生化战记

    这是一个充满着生与死的世界,处处都是危机,步步都是惊险,主角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普通人,他将在末世下生存,与感染者和变异兽生死搏杀,并且在一次次生死战斗之间觉醒进化,变得更加强大,最后带领着人类觉醒者们捍卫着人类最后的尊严,展开与变异兽之间的生死战斗。
  • 男友进化论

    男友进化论

    曾经的同桌再相逢,旧时高姿态的男神已遭雷劈,变成眼前这死缠烂打的妖孽。林小仙:“可以保持些距离吗?”凌子轩:“两厘米不够吗?”林小仙:“你的美色我无福消受。”凌子轩:“那就闭上眼睛,好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