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04300000002

第2章 大般涅槃经卷上(2)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诸离车。汝等可止啼泣之情。谛听如来最后所说。诸离车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于是如来。敷尼师坛。结跏趺坐。诸比丘众。及以离车。强自抑忍。各坐一面。尔时世尊告离车言。汝等当知。有七种法。日就增进。而不减损。一者欢悦和同。无相违逆。二者共相晓悟。讲论善业。三者护持禁戒。及持礼仪。四者恭敬父母及余尊长。五者亲戚和睦。各相承顺。六者国内支提。修理供养。七者奉持佛法。亲敬比丘及比丘尼。爱护优婆塞及优婆夷。如是七法。若受行者。令人威德日就增进。国土炽盛。人民丰乐。汝等从今至尽形寿。当奉持之。无得懈怠。时诸离车。即白佛言。我等若于此七法中。修行一事。尚能令我威德增进。况复具足修行七法。善哉世尊。我等今者。便得福利。当尽形寿奉持不忘。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从今亦当修习七法之行。一者欢悦和谐犹如水乳。二者常共集会讲论经法。三者护持禁戒。不生犯想。四者恭敬于师及以上座。五者料理爱敬阿练比丘。六者劝化檀越。修营三宝所止住处。七者勤加精进。守护佛法。汝等当知。若有比丘行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进。复次比丘。更有七法。汝等当修。一者不如白衣营资生业。二者不作戏论调谑之言。三者不乐睡眠废于精勤。四者不论世间无益之事。五者远恶知识。近于善友。六者正念。不生邪想。七者若于佛法有所得者。更求胜进。汝等若能行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长。复次比丘。更有七法汝等当行。一者于佛法僧。生坚固信。二者有惭。三者有愧。四者心常乐于多闻。五者心不轻躁。六者乐闻经义。七者乐修智慧。汝等若能修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长。复次比丘。更有七觉意法。汝等当行。一者择法。二者精进。三者喜。四者念。五者定。六者猗。七者舍。汝等若能行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长。复次比丘。更有七法。一者观于无常。二者观于无我。三者观于不净。四者观苦。五者不乐世间。六者不着五欲。七者勤修寂灭。汝等若能行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长。复次比丘。更有七法。汝等当行。一者身常行慈。二者口常行慈。三者意常行慈。四者若有檀越种种布施。平等分与无使有偏。五者于深妙法。乐说不厌。六者不以世间典籍而教于人。七者见非同学不生憎嫉。汝等若能修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长。复次比丘。更有七法。汝等当行。一者于九部法。善能分别。二者善解其义。三者行道诵习。皆得其时。四者行住坐卧。善得仪中。五者为人说法。并自量忖。以其所长。而以教人。六者若婆罗门。刹利。长者居士。来欲听法。当善筹量。随根为说。七者善别愚智。汝等若能行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长。

则能守护我之正法

尔时国中诸离车妻。闻佛不久当般涅槃。今者最后见毗耶离。心大懊憹。悲泣流连。各与五百眷属。各办五百乘车。载供养具。种种庄严。车牛白者。悬素幡盖。如是玄黄。各随牛色。次第出城。往至佛所。尔时世尊遥见彼来。告诸比丘。汝等见此诸离车妻。前后导从。极严丽不。比丘答言。唯然见之。佛告比丘。此毗耶离。离车长者。及以其妻。出入之仪。甚为光饰。与忉利天。等无异也。时离车妻。既到佛所。头面礼足。悲泣流连。不能自胜。以诸供具。而供养佛白言。世尊。唯愿。住寿教化众生。世尊今若般涅槃者。我等盲瞑。永无开悟。受生薄福。为此女身。恒有限碍。不得自在。无缘而数亲近世尊。世尊便欲般涅槃者。我等善根日就减损。尔时如来而答之言。汝等从今至尽形寿。精勤持戒。如人护眼。意念端直。勿生谄嫉。此便即是。常得见我。诸离车妻。闻佛此语。倍增悲绝。不能自胜。却坐一面

尔时庵婆罗女。颜容端正世界第一。闻佛不久当般涅槃。最后见于毗耶离城。心怀悲懊。涕泣交流。即与五百眷属。严五百乘车。次第出城。往诣佛所。尔时世尊。遥见彼来。告诸比丘。庵婆罗女。今来诣我。形貌殊绝。举世无双。汝等皆当端心正念。勿生着意。比丘当观此身。有诸不净。肝胆肠胃心肺脾肾。屎尿脓血。充满其中。八万户虫。居在其内。发毛爪齿。薄皮覆肉。九孔常流。无一可乐。又复此身。根本始生。由于不净。此身所可往来之处。皆悉能令不净流溢。虽复饰以雕彩。熏以名香。譬如宝瓶中藏臭秽。又其死时。膖胀腐烂。节节支解。身中有虫。而还食之。又为虎狼鸱枭雕鹫之所吞噬。世人愚痴。不能正观。恋着恩爱。保之至死。横于其中而生贪欲。何有智者。而乐此耶。尔时世尊。

即说偈言

虽复佩璎珞  香华自严饰

屎尿及唾洟  不净藏其内

众生保惜之  迷惑不觉悟

犹如灰覆火  愚人蹈其上

智者当远离  勿生染着心

尔时庵婆罗女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以诸供具。而供养佛。衔泪呜咽。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住寿住世。不般涅槃。利益世间诸天人民。世尊若定般涅槃者。一切众生。无复奖道。犹如婴儿失于慈母。尔时世尊。而告之言。一切诸行。性相如是。汝今不应生于悲憹。世尊即便普为来众而说法言。汝等从今护持禁戒。勿得亏犯。破戒之人。天龙鬼神。所共憎厌。恶声流布。人不喜见。若在众中。独无威德。诸善鬼神。不复守护。临命终时。心识怖惧。设有微善。悉不忆念。死即随业受地狱苦。经历劫数。然后得出。复受饿鬼畜生之身。如是转转无解脱期。比丘持戒之人。天龙鬼神。所共恭敬。美声流布。闻彻世间。处大众中。威德明盛。诸善鬼神。常随守护。临命终时。正念分明。死即生于清净之处。当于如来说此法时。六万八千那由他天人八部。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六十比丘。漏尽意解。成阿罗汉。尔时世尊。告诸离车。及与其妻。并庵婆罗女。我今欲进干荼村中。汝等可各还归所止。当知。诸行皆悉无常。但当修行我所说法。勿如婴儿涕泣悲憹。世尊即便从座而起。时诸离车及与其妻。庵婆罗女。闻佛此言。捶胸拍头。号啕大叫。缘路随佛不肯旋返。世尊既见恋慕情深。非是言辞所可安慰。即以神力。化作河水。涯岸深绝。波流迅疾。时诸离车及以眷属。庵婆罗女。既见如来与比丘众。在彼河岸。倍增悲恸。闷绝躃地。而以微声。共相谓言。是处那忽有此大河。而复乃尔波湍惊急。当是如来见于我等随从不舍。而故作此。绝行道耳。时诸离车及以其妻。庵婆罗女。既不得度心倍踊跃。俯仰哽咽。绝望乃还。尔时如来。至干荼村北林中住。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有四种法。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若不闻知此四法者。斯人长夜在生死海。我于往昔。若不闻知此四法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世尊。

即说偈曰

戒定慧解脱  我若不久闻

不能疾得证  无上正真道

汝等宜精进  修习此四法

能断生死苦  天人上福田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为诸比丘。分别广说此四法义。当于如来说此法时。千二百比丘。即于诸法。漏尽意解。成阿罗汉

尔时世尊。与诸比丘。即从座起。趣于象村。庵婆罗村。阎浮村乃至到于善伽城。到彼城已与诸比丘。前后围绕。在一处坐。于是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当勤观察。一者苦谛。二者集谛。三者灭谛。四者道谛。比丘。苦谛者。所谓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汝等当知。此八种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谛实是苦。集谛者。无明及爱。能为八苦而作因本。当知此集。谛是苦因。灭谛者。无明爱灭绝于苦因。当知此灭。谛实是灭。道谛者。八正道。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我若灭后。汝等亦应勤思修习。当于如来说此法时。五百比丘。漏尽意解。成阿罗汉。虚空诸天。其数四万。于诸法中。远尘离垢。

得法眼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决定说。一者若有比丘。乐欲说法。作如是言。我亲从佛闻。如是法善解其义。受持读诵。极自通利。汝等宜应请之令说。应随所闻善自思惟。为修多罗。为是毗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宜应受持。称赞善哉。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无此法者。不应受持。亦勿称赞。当知此法。非我所说。二者若有比丘。乐欲说法。作如是言。我于某处。比丘僧众。闻如是法。善解其义。受持读诵。极自通利。汝等宜应请之令说。随所闻法善自思惟。为修多罗。为是毗尼。为是法相。有此法耶。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宜应受持。称赞善哉。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无此法者。不应受持。亦勿称赞。当知此法非我所说。亦复非彼比丘众说。三者若有比丘乐欲说法。作如是言。我亲从彼某僧伽蓝某阿练若住处。众多上座比丘。悉皆多闻。聪明智慧。闻如是法。善解其义。受持读诵。极自通利。汝等宜应请之令说。应随所闻。善思惟之。为修多罗。为是毗尼。为是法相中有此法耶。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宜应受持。称赞善哉。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无此法者。不应受持。亦勿称赞。当知此法。非我所说。四者若有比丘。乐欲说法。作如是言。我亲从某僧伽蓝某阿练若住处。有一上座比丘。智慧多闻。闻如是法。善解其义。受持读诵。极自通利。汝等宜应请之令说。应随所闻。善思惟之。为修多罗。为是毗尼。为法相中有此法耶。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宜应受持。称赞善哉。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无此法者。不应受持。亦勿称赞。当知此法。非我所说。汝等宜应善分别。此四决定说。又亦以此分别说法。传授余人。设我在世。及般涅槃。虚伪真实。以此知之。时诸比丘而白佛言。善哉世尊。

我等从今当能分别佛说魔说

尔时世尊与诸比丘。从座而起。趣鸠娑村。到彼村已。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坐一树下。时彼村中。诸婆罗门。长者居士。闻佛至已。皆悉驰竞。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今者与诸比丘。故来此村。别有余趣。于是如来。即答之言。我却后三月。当般涅槃。从毗耶离城。遍历村邑。次第到此。尔时诸人。闻佛此语。悲泣懊憹。闷绝躃地。举手拍头。捶胸大叫。唱如是言。呜呼苦哉。世间眼灭。我等不久。失所归导。垂涕白言。唯愿世尊。住寿一劫。若减一劫。尔时世尊。而答之言。汝等不应生此悲憹。所以者何。有为之法。性相如是。汝等可舍忧憹之情。静心听我最后所说。于是诸人。强自抑忍。低头默听。时彼座中。有一婆罗门。名弗波育帝。聪明智慧博闻强记。尔时如来。即告之言。汝等当知。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宜应修习。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三者愍念僮仆。知其有无。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汝等若恒行此四法。现世为人之所爱敬。将来所生。常在善处。复次弗波育帝。在家之人。有四乐法。一者不负他财。无惭愧色。二者极大巨富。自惜不用。父母妻子。亲戚眷属。皆不给与。又不供养沙门婆罗门。三者极大巨富。身着丽服。口恣上味。供养父母亲戚眷属皆悉给与。奉事沙门及婆罗门。四者身口意业。并不为恶。聪明智慧。乐欲多闻。汝等当知。在家之人。虽复有此四种之乐。而不负他债及以悭贪。此法名为最下之乐。好行布施。名为中乐。身口意业不造于恶。聪明智慧。乐于多闻。此法名为上胜之乐。尔时如来。

而说偈言

不负债及悭  斯名为下乐

有财行布施  此名为中乐

身口意业净  智慧乐多闻

此则为上乐  慧者之所行

汝等从今日  乃至尽形寿

长幼互相教  行此中上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月泉山英雄传

    月泉山英雄传

    本文讲述生活在中游社会看不惯贫苦百姓的残酷生活。纷纷拿起武器与奸臣污吏搏斗……
  • 灵蛇仙子

    灵蛇仙子

    我叫白灵,是一只灵蛇,在我的记忆里就只有这一片茫茫雪山,这里终年大雪,偶尔有天气晴朗的日子,大雪也从来都不会融化。在这雪山上,除了我,就再没看到过别的生灵。千年之后,我终于褪掉蛇皮,化身人形,我决定下山走走了……
  • 鬼眼丫头

    鬼眼丫头

    前世姻缘今世继,人人都害怕的鬼眼,却是改变两人命运的关键,田芽泼辣大胆,连少爷都敢顶嘴。少爷一个不相信鬼物却被鬼物缠绕的人,迂腐内敛,爱上了自己身边的丫头田芽,疼她爱她,呵护她。家斗,宅斗,鬼逗,环环相扣。少爷说,把你捧在手心怕热着你,把你含在嘴里怕你化了,我只能把你放在心上,时时掂记你。什么时候你都在我心,想你的时候在,睡着了你在,梦里你还在。
  • 侍与噬

    侍与噬

    一个看似平凡的大学生,一个不平凡的身份。侍与噬与生俱来的纠葛,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人类究竟是坐以待毙,还是破釜沉舟?一切谎言与事实,是否会有尽头?
  • 王牌大灌篮

    王牌大灌篮

    热爱篮球的男子汉,有谁不想当王牌?有谁不爱灌篮?用一记王牌大灌篮完结一场比赛,篮球之梦,简直不能再完美!苦练球技,篮场争胜,不负青春一场!篮坛追梦,为的就是对篮球的这份热爱!
  • 传之宇界

    传之宇界

    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世事无常!确信绝对,相信相对。一切皆有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已经准备好要入局了吗...?
  • 替嫁成妃:太子,求放手

    替嫁成妃:太子,求放手

    因为本人自身原因,此书废坑,亲们就不要点击阅读了。
  • 他体内有仙树

    他体内有仙树

    林飞原本是个文学宅,某天,一颗仙树进入了他的体内,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末日流亡日记

    末日流亡日记

    人命在我眼里只是一张纸上的价格,老天只是消解压力的告词,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我的存在,可是当买家和目标统统变成另一种生物的时候,谁来付账?
  • 社保局长

    社保局长

    前任社保局长因贪污受贿被抓,纪委调查组进驻,人心惶惶。新上任的局长克服重重困难,化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但是面对着强权与关系网,他只能望权兴叹,最后黯然离去。本书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揭示当代社会保险所面临的各种难题,真实展现社保人所处的境遇和人生,以唤起社会对社会保险更多的理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