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8800000007

第7章

外篇天地第十二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故日: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汎觀而萬物之應備。故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於事,事兼於,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故日: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記》曰: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夫子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剖心焉。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愛人利物之謂仁,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故執德之謂紀,德成之謂立,循於道之謂備,不以物挫志之謂完。君子明於此十者,則韜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為萬物逝也。若然者,藏金於山,藏珠於淵,不利貨財,不近貴富;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醜窮;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夫子日:夫道,淵乎其居也,滲乎其清也。金石不得,無以嗚。故金石有聲,不考不嗚。萬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而恥通於事,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故其德廣,其心之出,有物採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蕩蕩乎,忽然出,勃然動,而萬物從之乎,此謂王德之人。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大小、長短、脩遠。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堯之師日許由,許由之師日齧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日被衣。堯問於許由曰:齧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許由曰:殆哉圾于天下。齧缺之為人也,聰明截知,給數以敏,其性過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審乎禁過,而不知過之所由生。與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無天。方且本身而異形,方且尊知而火馳,方且為緒使,方且為物紋,方且四顧而物應,方且應眾宜,方且與物化而未始有恆。夫何足以配天乎?雖然,有族,有祖,可以為眾父,而不可以為眾父父。治,亂之率也,北面之禍也,南面之賊也。堯觀乎華。華對人曰:嘻,聖人。請祝聖人。使聖人壽。堯曰:辭。使聖人富。堯曰:辭。使聖人多男子。堯曰:辭。封人曰: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獨不欲,何邪?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故辭。封人曰:始也我以汝為聖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多男子而授之職,則何懼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則何事之有。夫聖人,鶉居而轂食,烏行而無彰;天下有道,則與物皆昌;天下無道,則脩德就問;千歲厭世,去而上倦;乘彼白雲,至于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封人去之。堯隨之,曰:請問。封人曰:退已。堯治天下,伯成子高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禹往見之,則耕在野。禹趨就下風,立而問焉,曰:昔堯治天下,吾子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辭為諸侯而耕。敢問,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夫1子闔行邪?無落吾事。浥侶乎耕而不顧。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問,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脩反德,德至同於初。同乃虛,虛乃大。合喙嗚;喙嗚合,與天地為合。其合縉縉,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夫子向于老聰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辨者有言日,離堅白若縣寓。若是則可謂聖人乎?老聰曰:是胥易技係、勞形休心者也。執狸之狗成思,猥狙之便自山林來。丘,予告若,而所不能聞與而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無心無耳者眾,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蔣間翹見季徹曰:魯君謂蒐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請嘗薦之。吾謂魯君日,必服恭儉,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民孰不敢輯?季徹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娘之怒臂以當車轍,則必不勝任矣。且若是,則其自為處危,其觀臺,多物將往,投邊者眾。蔣聞翹親覦然驚曰:蒐也沱若於夫子之所言矣。雖然,願先生之言其風也。季徹曰:大聖之治天下也,搖蕩民心,使之成教易俗,舉滅其賊心而皆進其獨志,若性之自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若然者,豈兄堯舜之教民,淇津然弟之哉?欲同乎德而心居矣。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猾猾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秩湯,其名為檸。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有問,為圃者曰:子奚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為圃者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於于以蓋眾,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汝方將忘汝神氣,墮汝形骸,而庶幾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無乏吾事。子貢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後俞。其弟子曰:向之人何為者邪?夫子何故見之變容失色,終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為天下一人耳,不知復有夫人也。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聖人之道也。託生與民並行而不知其所之,沱乎淳備哉。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為。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警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我之謂風波之民。反於魯,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脩渾沌氏之術者也;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無為復朴,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者,汝將固驚邪?且渾沌氏之術,予與汝何足以識之哉。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於束海之濱。苑風曰:子將奚之?曰:將之大壑。曰:奚為焉?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吾將遊焉。苑風曰:夫子無意于橫目之民乎?願聞聖治。諄芒曰:聖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舉而不失其能,畢見其情事而行其所為,行言自為而天下化,手撓顧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聖治。願聞德人。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海之內共利之之為悅,共給之之為安;炤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此謂德人之容。願聞神人。曰:上神乘光,與形滅亡,此謂照曠。致命盡情,天地樂而萬事銷亡,萬物復情,此之謂混冥。門無鬼與赤張滿稽觀於武王之師。赤張滿稽曰:不及有虞氏乎,故離此患也。門無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其亂而後治之與?赤張滿稽曰:天下均治之為願,而何計以有虞氏為。有虞氏之藥瘍也,禿而施髮,病而求醫。孝子操藥以脩慈父,其色煉然,聖人羞之。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是故行而無邇,事而無傳。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謂然而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導諛之人也。然則俗故嚴於親而尊於君邪?謂己導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而終身導人也,終身諛人也,合譬飾辭聚眾也,是終始本末不相坐。垂衣裳,設采色,動客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謂導諛,與夫人之為徒,通是非,而不自謂眾人,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不可得也。不亦悲乎。大聲不入於里耳,折楊皇華,則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勝也。以二垂踵惑,而所適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強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釋之而不推。不推,誰其比憂。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百年之木,破為犧樽,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比犧樽於溝中之斷,則美惡有問矣,其於失性一也。躡與曾史,行義有間矣,然其失性均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日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日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日五臭薰鼻,困慢中顆;四日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日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楊墨乃始離歧自以為得,非吾所謂得也。夫得者困,可以為得乎?則鳩鴉之在於籠也,亦可以為得矣。且夫趣舍聲色以柴其內,皮弁鵡冠縉質紳脩以約其外,內支盈於柴柵。外重纏繳,院院然在纏繳之中而自以為得,則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檻,亦可以為得矣。

同类推荐
  • 松崖医径

    松崖医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石禅师语录

    浮石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瞻婆比丘经

    佛说瞻婆比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晚春

    晚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董妃哀册

    董妃哀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冷艳黑蔷薇:御倾天下

    冷艳黑蔷薇:御倾天下

    因为背叛,一到白光把她送到了异世大陆,在这里,她不相信爱情,她唯我独尊,她是千年前世界的霸主,来看她如何再一次登上世界巅峰。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 疯魔焚天

    疯魔焚天

    我为妖族圣子,生来便是要将九天仙庭,极乐净土,无间魔域踏于足下。为确立妖族无上之位,自幼被孙悟空宠于掌心的少年踏上了与仙魔人佛四界纷争死斗的不休之道。
  • 今日长安大雪

    今日长安大雪

    今日长安大雪,雪没石台......我今日天下第一女捕头......我如今通缉逆贼......我本是孤儿流浪于长安街头......我本是忠君良门之子家人和睦......
  • 灼灼狐泣

    灼灼狐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世人眼中神秘莫测的狐为何祸国殃民?一是因狐的妖媚乱人心,二是因狐的一生起伏,飘忽不定,等到你真真正正找到时它已经死了,无法揭开它们为什么会变成人的秘密。诸人的贪念也源于狐的——长生不老。当从不哭泣的狐落泪时就证明它们抛弃了身为狐的无情。传说,只有狐爱上了某个人才会落泪。青叶主君之子清溪、九尾坠狐未然、以卜为的迟府大公子迟歌、还魂换心的芸如初、为情所伤附身凡人的清瞳,以及居于幕后的芸夫人、未央都是被云城这个节点卷进来的人。千万年来狐的传说,终究在此磨灭。他们,或许能逃过一劫。
  •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 光影纵天

    光影纵天

    出生于乱世当中,看那山河破碎,谁人可移山填海。各种奇遇,危险连接不断。他将踏着尸血前行,走向那璀璨王座。光影纵天交流群330428265
  • 附身掌门

    附身掌门

    林阳意外穿越成了一个已经没落还饱受欺凌的小门派——“青霄派”的小掌门……然而林阳没有为此灰心,他发现只要在心情非常愤怒的时候,就能够灵魂出窍,附身在任何东西上面,比如变成一头猪,或者变成一把杀猪刀……“居然还能附身到神器身上?这简直厉害大发了!”林阳惊叹不已,变身神器之后,挥动无坚不摧的神器开始疯狂大杀四方!“不要看我堂堂一派掌门看起来貌似很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我可是会让青霄派成为最强、最猛、最大、最迷人的门派的——男人!”这是林阳一本正经的宣言。
  • 继神者——神的黄昏

    继神者——神的黄昏

    神的宇宙因能量潮汐陷入混乱,生而为神者饱受折磨,唯有后天成神方能幸免于难,为了神域的未来,洛基来到了东方
  •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问题,多位一线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经历将为家长一一解答。《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是一本全面、系统应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书,书中解答了父母最关注的幼小衔接、学习习惯、作业问题、情商教育、个性发展、身体发育、安全教育等13类问题。这100个教育细节都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研究与提炼出来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并有优秀小学生为本书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