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在一家餐饮公司做会计,因为期初数据及各方面都不完整,所以做起来有些疲倦,难倒不难,感觉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度只有10%。
我自己也不懂为什么?
有可能在以后有更好的答案。
但在当下……
自己可能没办法理解。
上班有一个周了,第三天的时候清洁工告诉我,关于房间也就是办公室要怎样打扫,我觉得挺可笑,非但可笑还很可悲。在当下这种社会环境中,在一家公司做的久,会产生一种类似更让人舒服的福利。
这种福利,有可能是站在新进人员的骄傲或傲慢或自信,也有可能是上班更趋向于自由化的一种——可以迟到也可以早退,这种自由化在高层很受用。
但不管怎么认为,我都觉得工作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可悲的是世人也这么说,但思想与口并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尊重任何人和任何人的成果,可往往别人把我的个性和自由化,还有那种对工作及生活的热度当作是新进与老职员的差别。
你才来了多久?有没有资格,他们会集体把一个新进人员放任一边观测是否发霉了,是不是可以拿出来晒晒了?仿佛他们所缺少的永远不是新鲜血液,而是浓重的发霉与潮湿味儿。
清洁工是一个40岁到50岁之间的妇女,长头发扎在脑后,额角长了一些斑纹,和人说话时有很浓重的川腔。而且在这个公司里,四川人很多,他们几乎在抱团成长,公司的高层领导也是四川人,所以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我来上班的时候,清洁工在打扫隔壁高层的办公室,她告诉我,之前某某某,还有某某某她们都是自己打扫的,另外她还讲:“你才来了几天哦?”
这个“哦”音转了一个弯,她又说:“之前设计部的阿英也来了很久,都是她自己打扫的办公室。”
关于这个设计部是老板自己的服装公司,我是餐饮的会计,但办公室是设在服装公司的办公楼层,门外是一条略长的走廊,这样的话我几乎不想再听,她一腔浓重的口音也确实不大好听,尖锐又刺耳。
她打扫完走廊,又去板房扫碎布,扫完出来后,她拿着扫把关门,我走过去说:“大姐,帮我把垃圾扔掉吧。”
她说:“你自己拿出来,扔到大门前的垃圾筒里去。”
“在其位谋其职”,我非常欣赏这句话,如果她是以请我帮忙的姿态告诉我,我会很乐意的自己把垃圾倒掉。
但是很可惜没有人会按照另一人的思想来判断,我该怎样做?怎样说?我们与人交流产生的一切都是主观。
我办公室的门开着,她在走廊里一边打扫一边说:“你才来了多久哦?”
这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深久入心的观念。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是把习惯放之任之,别人都这样做,你不倒垃圾就是你的不对,不关我的事情,这样的人就像攻占堡垒一样,下一次她把一个新地方再次攻占下来,这个地方就可以不用做了。把高层那里做好就足够了,从而抹忘最初的工作状态。
最后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样不懂感谢反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情,是最不值得帮助的人。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恶性循环要不得,倒不如一开始就拒绝。